社工机构培育农村社区社会组织的行动逻辑探析
——以陕西省洛南县X镇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实践为例

2022-08-08 12:24安钰朗吴嘉琦
西部学刊 2022年13期
关键词:报酬社工培育

安钰朗 吴嘉琦

一、问题的提出

2020年民政部出台的《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专项行动方案(2021—2023年)》明确指出:“要结合本地农村实际以及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工作要求,加大农村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力度。”[1]当前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供给存在主体单一、效率低下、总量不足、结构失衡等问题,而社区社会组织具有服务、公益、互助等性质,可以有效弥补农村地区公共产品及服务供给的不足[2],因此农村社区社会组织的性质与独特优势,决定了其参与提供社区公共服务的必要性和可能性[3]。当前,农村社区社会组织在促进农村社区治理转型创新,推动农村社区生计、生态、民力、民生建设和振兴等方面都具有特殊社会功能和价值,其建设已成为国家相关政策扶持的重点。

农村社区社会组织在自我探索与发展过程中往往存在专业性较低、制度层面供给不足、绩效不理想[4]等问题。农村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是其发挥功能,实现社区自治的前提,专业性、统筹性、规范性的培育是打破现有发展壁垒的题中之义与关键一环。在各级的重视和现有政策的引领下,农村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总体向好发展,但也暴露出一些短板:首先,作为被培育主体的农村社区因其自身组织能力困境与人才流失的双重影响,社区事务缺乏参与性与认同感[5]。各类培育主体亦在实践中存在疏漏,政府以主导、孵化等模式为主,自上而下缺乏内生性基础;基层精英带动的“U+B模式”“CUN模式”等[6],对基层精英号召力等个人特质要求较高,而社会组织采用的师徒模式、专家向导模式,一定程度上难以调动社区参与的积极性;社会组织在培育过程中也存在培育主题单调、资源供给不足、管理监督不力[7]以及角色定位不清[8]等问题。

为破解当前发展困境,现有研究从实地探究出发,形成有关农村社会组织培育模式的地方特色实践成果:开通农民参与公共服务的渠道,完善多元参与机制[9];号召基层党员、专业社会工作力量参与培育[10];在政策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协同管理机制的贯彻落实[11];在管理制度等规范层面上完善组织管理的法律体系、落实登记备案与监管工作[12]。现有研究从人员培育、定位以及适应性的角度,给出本土化发展的现实需要与改进措施,并从政策层面倡导管理体系与制度的完善,而较少从各方主体内源性参与动机出发,研究培育进程中各行动主体的行动逻辑。基于此,本文以布劳的结构交换理论为视角,通过实地走访及实践,探究社工机构培育农村社区社会组织时针对各主体间互动模式的行动逻辑。

二、分析框架:社会交换视角下的互动研究

系统理论、资源输入理论、协同理论等视角强调主体目标一致、资源来源多样与本土化发展的重要性;赋权、增能等理论视角期望调动居民内在潜力与参与意愿[13];人才流失理论亦探究民间力量的保有机制[14]。现有针对社区社会组织培育的理论视角主要围绕培育主体的改进目标、措施及途径,参与主体的能力提升等方面,而较少涉及各个主体互动过程中内在机理的深入研究。布劳的社会交换理论以经济学与社会交换等为基础,重点聚焦于社会结构,探讨基本交换过程如何影响社会结构的形成与发展,而社会结构又怎样制约着交换过程,他将群体之间的交换总结为“吸引—竞争—分化—整合”这样一个过程[15]49-77。

在我国的乡土社会之中,培育农村社区社会组织的一大难题就是提升社区事务的参与意愿,其中社会报酬与参与期望的相符程度是解题关键[16],这种回报关系使得社会组织及其参与主体能够更好地开展活动[17]。网络性交换不仅追求社会资本,也看重经济资本[18],参与双方权力、效益的公平为协作的可持续性奠定基础[19]。因此,社会交换理论对于组织间交换过程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实践依据。

社会工作机构在专业方法和技巧、多方资源链接以及协调主体间关系方面存在独特优势与空间。从社会交换理论视角看,培育农村社区社会组织的优势体现在:弥补现有关于社区社会组织培育过程中主体间互动机理研究的缺失,并从交换的过程中探究培育主体的选择,进而解决现有培育困境。基于此,本研究结合社会交换理论与我国乡土社会中交往过程特点与经验,试图从主体间关系出发,建构社工机构培育农村社区社会组织的分析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培育农村社区社会组织的分析框架

(一)吸引竞争:共同价值的探求

吸引作为对人的一般化认同的纽带把个体们团结成一个群体,共同价值是大型集体间关系的媒介,它们使社会秩序合法化。一般化认同体指观点的相互认同,即可理解为一种在交往中实现的共同价值。对报酬的期望使交往具有吸引力[15]128-131,内在性报酬即爱、社会认同、等内源性的获得;外在性报酬为金钱、权力等社会交往以外存在的报酬形式,即人们常说的“好处”,本文讨论主要围绕二者交互的混合型报酬展开。共同价值的认同与内在、外在的报酬,是吸引其参与社会交换的前提,也是竞争过程中实现共同价值的磨合与报酬互惠的合理性基础。该阶段旨在构建吸引桥梁,探求共同价值以促进内在性价值的激发,并试图通过竞争思维,合理化外在性报酬,促进各方主体外在性动机。本环节在图1中体现为三角关系中各主体以共同价值、混合型报酬构建信任关系。

(二)分化整合:形成稳定的结构

通过竞争,群体间将达成平衡或者不平衡的交换关系,平衡即会产生依赖的交换关系,而不平衡会出现地位与权力分化的竞争关系进而形成社会地位分化[15]49-77,只有将其整合,才可以促成各方主体良性互动。乡村之于城市的一大不同即是乡土社会中联系的紧密程度,即长久的情感纽带,其造就了原始交换、竞争过程中各主体交往关系的异化。平衡关系的整合对于各主体间互动具有积极意义,社工机构在此阶段饰演关系的协调者,在分化整合中稳固平衡关系,矫正不平衡权力、竞争的分化,正如图1中外圈的不平衡态转向内圈平衡三角形的稳定形态这一过程。

(三)冲突变迁:长期的多方监管

组织行为包含着对集体努力的协调,稳定组织的权力要求合法化,即权威合法化[15]221-223,这种合法化权力尽可能地降低了组织冲突。正式组织中的权威需要制度化成分与领导地位成分的相辅相成。制度化成分即规范性约束,领导地位成分即在外部整体联系的同时也在互动中相互监督,避免寻租等不合理行为的产生。在社区社会组织发展过程中,应注重制度化成分的培育,即加强对组织规范性监管,促进领导地位成分即权力的良好行使,从而获得参与者的积极拥护。通过有效的多方监管,促成模型中交往过程中三角形稳定关系长久维系。

三、洛南县X镇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实践

(一)X镇社区社会组织培育背景概述

X镇缺少特色产业,难以留住年轻人,其人员构成主要包括留守儿童、留守妇女与留守老年人。因撤点并校政策的实施,当地幼儿园至初中具有较为完善的教育资源,但当地居民普遍文化程度较低,对于儿童的学业发展辅导,家长们有心无力。X镇小学师资力量薄弱且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儿童学业整体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在教育需求日益提升、现有资源紧缺的基础上,当地迫切需要针对儿童学业发展的相关组织满足其需求。

S社工机构期望培育针对儿童学业发展的社区社会组织。该机构在当地已建有服务留守儿童及其家庭的站点,现站点工作人员为机构内自有员工,因乡镇地处偏僻且生活不便,难以招募外乡人员。机构主要发挥课业辅导、能力培养等发展性功能,后续期望自有员工逐渐退出,并在与地方合作的基础上,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社区社会组织。

(二)S社工机构培育X镇社区社会组织的行动逻辑

1.吸引竞争、共同价值的探求

S社工机构与当地的镇中心小学已合作多年,为该小学定期授课,并链接外界资源。学校教师会在日常授课过程中发现心理行为异化的儿童,将其转介给该机构。学校教师与该机构总体目标高度一致——期望这些留守儿童受到良好教育,在未来有更好地发展。该机构与当地政府单位联系较少,只有在成立之初经有关部门审批挂牌。但社工机构对于该类社区自组织的培育可以减轻政府部门相关工作的压力,形成共赢。社工机构与当地村民的关系从陌生、了解到如今的信任离不开,当地驻点服务站的多年服务打下了基础,它开展的活动已经充分得到村民认可。

S社工机构与各主体间基于共同价值展开行动,与其他主体交换过程中势必要产生报酬与代价。社工机构为政府部门提供符合政策走向的行动方案、为当地学校带来扩展视野与能力的培训及物资、为当地村民及儿童发展尽心尽力,与之而来的是政府部门资金及监管的支持,学校场地、人力的供给以及村民信任协作的良好机制。基于社会交换理论视角,我们可以深入剖析构建该社区社会组织互动过程背后的理性逻辑。

(1)交换报酬的获得。S社工机构在该乡村社区开展的活动,增进了各主体对于当地儿童教育的重视,通过政策介绍,开展具体行动,改变了原有教育氛围。在社区各方主体的参与中,潜移默化地促进理念的认同,提升了对留守儿童教育、发展的重视程度。兴趣培训班以及课业辅导缓解了当地家庭亲职教育的负担。最后还可以提供岗位,增加留守妇女、教师的家庭收入。

(2)交换代价的付出。首先,参与者付出了时间成本,组织的日常活动会剥夺部分日常的社交需求。其次,对于本就稀缺的教师资源,以学校为场域的组织活动是对教师休息权利的剥夺。再有,出资支持项目的政府部门,会依据组织活动有效性及惠及群众的数量评判其资金付出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指标是否完成也是对政府公信力以及行政能力的挑战。最后作为场地提供方的学校,付出了电费、水费以及卫生管理等一系列运营成本。

2.分化整合、形成稳定的结构

(1)权衡与抉择。根据社会交换理论,报酬与成本对参与其中主体的权衡同样重要。双方遵循理性交换原则,寻求成本与报酬的平衡或利益最大化。参与社区社会组织的报酬包含工资补贴等经济报酬以及社会认同、社会参与带来的社会报酬,但是不同个体基于自身条件所感知到的付出成本实质上是存在差异的。这种基于报酬与成本的理性权衡在交换过程中具体体现在社区社会组织的参与者,会根据自身条件对所获报酬抱有不同期望。依据家庭情况、受教育程度等因素,不同群体除了能否胜任这一条件还需要考虑其参与后的获得感以及被认同感,例如文化水平较低人员参与可能对其参与信心产生抑制作用。基于理性原则的权衡与抉择,这些文化程度较低、有心无力的社区居民存在参与壁垒。同时,人员待遇以及资金支持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参与者的热情。最后,当地教师与村民对于社会工作的工作理念及助人方法缺乏了解,在理念上还需进一步磨合,缺乏专业知识与理念会导致面对特殊情况、棘手问题时陷入伦理困境,如何形成长期、有效的人员培训是在培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

(2)稳态与打破。化解竞争关系、夯实交换关系是交换过程中的实践重点。决定一个交往关系平衡的因素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社会规则、相对资源以及最小兴趣原则。社会规则往往决定着在交换过程中影响力最大者是谁。在社区社会组织交往平衡的过程中,影响力最大者即为当地政府部门,决定着组织的成立与监管等事宜,其次是当地学校的教师团队以及行政人员,影响着组织中课程内容的传授,而当地普通居民处于整个交换过程的最底层,缺少各种资源和相对的权力,处于弱势地位。最小兴趣原则认为,决定交往过程中双方力量的另一个因素是双方对交往关系的依赖性。在交往关系中,双方互相吸引、需要,形成力量均衡,反之,双方的均衡状态即被打破。当地居民对于该社区社会组织的需要及依赖程度显然高于当地政府部门。综合以上原因分析,社会规则、相对资源以及最小兴趣原则三者因素极易导致交换关系平衡态被打破的风险,使得原本三方对等的协同关系走向自上而下的管理关系,从而打破其稳态。

3.冲突变迁、长期的多方监管

(1)多方协同。良好的交换关系离不开各方主体间平等的协同治理,多方协同的行动逻辑来源于社工机构对于各方主体需求(报酬)与付出(代价)的挖掘及调配。首先,政府购买提供资金及监管支持,社工机构挖掘其需求,利用政府公信力、政府每年业绩指标的需求以及提供符合政策大方向的策划吸引政府部门协同参与。其次,社区社会组织可以潜移默化地改变社区居民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制定合适的补贴标准,将学校的报酬与成本适当调配,以更好地实现整体发展。最后在当地居民层面,需要注重其付出代价的调配,如前文所言,当地居民在参加的同时也存在社交的缺席、自信心受挫等风险。提供适当培训增强其抗逆力、扩展其社交网络是社工机构的关注重点。

(2)上下贯通。各方主体稳定的协同关系只是社区社会组织得以运行的前提条件,长期的共同监管才可以实现社区社会组织可持续的良性发展。将监管拆开来看,首先是“监”,即是相互监督,监督过程不是单一的主体,而是上下贯通、多主体协同监管。涉及社区社会组织的运营资金及各类信息要做到透明且公开。在该社区社会组织、学校以及政府部门设置反馈信箱,制定信箱规则,在召开定期会议时各个主体均到场时共同开启。从而形成上下贯通,多方协同的长期监管。其次是“管”,即共同管理,社工组织与当地政府、学校及民间力量合作,因为理念、实践的专业性优势,易形成独到的运行特色与创新模式。在社工机构逐渐退出的过程中,相关资源的缺失以及理念的间歇性输入难免造成一些的“内向化”发展,若不及时协同发掘,难免因缺乏自我造血能力降低组织的可持续性与活力。因此在上下贯通共同管理时要注重学习型组织氛围的营造,培训督导为核心的学习模式在扩充知识储备,提高能力素养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本文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结合乡镇具体实践,总结出培育农村社区社会组织的行动逻辑,包含了三个重要阶段。首先基于共同价值相互吸引达成交往基础;其次通过分化整合,形成稳定的交往形式,并在社工机构的协调下,改变交换过程中的不平衡;最后在组织冲突、变迁的风险下,形成多方协同、上下贯通的监管模式,实现农村社区社会组织良性发展。

(二)建议

1.理念认同,模式“本地化”。针对乡村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应当首先考虑该自组织是否有社区居民共同认同的理念,以此为开展培育进程的突破口。这个理念可以来源于社区参与、认同感,也可以来自于社区居民对该组织活动主题的认可。组织的培育需要结合当地特色、深入调研总结、抓准真正需求,以“本地化”模式展开工作。

2.平台搭建,优势互补。各社区社会组织虽因地区资源、地理位置、发展重心等方面存在差异,但经验的分享在拓宽组织发展视野的同时,可将已有组织发展过程中显露出来的问题进行探讨与预防。在政府有关部门协同下,组织各地方社区社会组织交流的线上平台与线下交流活动,在实践中总结,在相互交流中探讨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构建协同发展、优势互补的社区社会组织网络。

3.多方监管,定期督导。巩固已有成果离不开多方主体的共同监管。应形成自上而下以及自下而上的双重监管路径,社区社会组织应定期形成工作报告给予上层部门检查,同时各级部门应公开资金来源与管理责任人员名单,并给予社区居民等主体切实有效的反馈途径,形成上下透明、清晰的组织间关系脉络。社区社会组织参与主体需要且必须与外界资源充分接触,接受定期督导,加强学习交流,掌握技能,开展工作。

猜你喜欢
报酬社工培育
青春社工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社工
医生的最佳报酬
医务社工的昨天和今天
《使用文字作品支付报酬办法》发布
处境尴尬的医务社工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谁没领到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