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敏(博士生导师),王银屏,李 昂
科技的发展对高等教育制度及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文科、校企合作、产学合作育人等理念应运而生。其中,产学合作作为一种强调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培养制度,注重借助产业需求带动人才培育,通过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紧密合作,推动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在实践中的交叉应用,促进科技成果的现实转化。近年来,我国日益重视产学合作制度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应用。2010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指出,创立高校与科研场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2020年教育部办公厅出台的《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管理办法》提出,鼓励企业不以直接商业利益作为目标,深化与高校产学合作。2021年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要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在产业经济需求与高等教育有机衔接的时代背景下,“理论+实践”的融合性课程应运而生,创新了产学合作育人的教学模式。融合性课程是“以提升高校和企业界产教融合合力育人效果为目的,以高校、企业或高校和企业为教学主体,以企业提供师资、参与课程大纲和教学内容设计等多种形式参与课程教学,以讲授行业及国内外先进技术前沿应用与研究知识为教学内容,具体授课形式、教学地点、考核方式不限的课程”[1]。融合性课程往往多见于交叉学科,例如将人工智能与会计相结合、将大数据技术与审计相结合等,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教学目标。这不仅需要高校提供充足的教育资源,更要求企业深度参与高等教育,促使企业研究如何将实践技能、行业前沿知识引入课堂,配合高校开展教学活动,最终使得高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相融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培养新型人才。
本文将基于产学合作的时代背景,选取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融合性课程作为研究主体,优化“大数据审计”课程教学计划,同时指出融合性课程在实施中需注意的重点问题,以期为各高校提供产学合作育人模式下的融合性课程设计思路。
目前,产学合作方面已经形成了一些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对产学合作模式不足的反思、如何通过产学合作优化人才培育工作、交叉学科教育情况、融合性课程的设计与改进等几个方面。
1. 产学合作模式的不足及建议。有学者梳理了产学合作的典型模式。石丽敏[2]介绍了德国“双元制”模式、美国“合作教育”模式等产学合作模式,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应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双方互动机制等建议。还有学者反思了目前产学合作模式的不足。李正卫等[3]对浙江省校企合作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阻碍校企合作的因素包括沟通渠道不畅、校企文化差异较大、政策法规支持不足等;曹丹[4]认为,我国的校企合作尚未实现产教深度融合,仍存在合作不稳定、合作内容不深入、师资队伍建设滞后等问题。在此基础上,部分学者对我国产学合作的发展提出建议。蒋丹[5]提出要形成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教育新格局、改革教师评估体制等建议;胡海青[6]结合美国等国家产学合作的成功案例,建议我国要重视学生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形成政府主导的共同管理体制等。
2. 以产学合作优化人才培育方式。不少学者研究了产学合作模式在人才培育中的重要作用与实施方式。陈滢等[7]指出,产学融合不是简单的校企合作,而是行业发展、内容建设、双师教学、资本投资的结合,是一个包含所有利益相关方的整体生态建设。吴玉萍等[8]从产学研融合角度分析了应用型高校的竞争力,认为合作企业要参与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同时还应强化政府主导地位,提升实训基地效益。潘丹丹[9]研究了金融专业产教融合育人路径,认为其实施过程主要包括企业与高校协同育人、高校为企业提供人才支撑两个方面。
3. 我国交叉学科教育情况。部分学者探究了交叉学科教育的现状、困境及发展思路。朱华伟[10]对46所研究院进行调查研究后发现,高校教师对我国交叉学科发展普遍持乐观态度,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鼓励开展交叉学科科研活动。吴丹[11]指出,国内高校面临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定位模糊、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方式创新不足等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刘红等[12]基于交叉学科的复杂性,指出交叉学科教育应建立在变革教育理念、创新组织范式、创新教育模式、构建多元质量标准的基础之上。
4. 融合性课程的设计与改进。有学者以具体课程为例,设计了融合性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朱传杰等[13]以“安全系统工程”课程为例,对课程内容进行革新,利用案例教学、研讨式教学、现场教学等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并将课堂研讨、学术论文列入课程考核内容。穆为磊等[14]基于对“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的研究,提出“新工科”背景下产教融合教学可以从校企共建课程线上线下资源、共建校内外实践培训基地等方面展开。
部分学者对现有融合性课程提出了改进建议。谢鑫建[15]反思了目前高职财经类专业“专创融合”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并建议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育实践实训,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王斌[16]指出,中职会计专业课程目前存在课程内容滞后、课程体系不合理等问题,并对此提出“三阶递进”产教融合课程改革思路,即第一阶段注重借助企业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第二阶段由校企共建“3+N”课程体系,第三阶段采用“智能会计”实践教学模式。
此外,还有学者通过对已有的融合性课程进行研究,指出了融合性课程的现实价值。蔡小春等[1]以上海交通大学的“先进发电技术基础与展望”等四门课程为例,证实了产教融合课程能够促进全日制专业硕士教学主体多元化,大幅度提高研究生的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
从产学合作、交叉学科教学到融合性课程研究,广大学者对于如何在新时代培育人才、设计课程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然而,从宏观角度指出校企合作、交叉学科、融合性课程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的文献较多,尽管有部分学者对融合性课程开展具体研究,但设计的改进方案也多为宏观性的文字描述,不够深入和详细,未能形成普适性的课程设计体系。因而,本文从微观层面对“大数据审计”课程教学设计进行优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现有文献的不足,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1.“大数据审计”课程现状。自2021年开始,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在本科智能会计方向开设“大数据审计”课程,由校内外多位教师联合授课,共计52课时。图1展示了“大数据审计”课程的内容及课时安排。
从图1可以看出,中国人民大学“大数据审计”课程具有学科交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的特性。一方面,该课程将审计知识与大数据知识相结合。课程内容包括:传统的审计抽样方法、审计意见与审计报告等核心审计知识;大数据应用、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智能技术知识;审计与大数据结合的交叉学科知识,如企业教师结合行业实际讲解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协助完成风险评估及实质性测试等。另一方面,该课程涵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逐步引导学生将大数据审计知识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学生在掌握审计概念、实质性测试等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逐步接触大数据审计的案例及实际运用,如使用数据分析检测运营中存在的舞弊、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客户旅程分析等,并在课程结束时利用大数据审计的可视化分析技术完成案例展示,作为课程综合成绩评定的重要参考。
图1 “大数据审计”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
2.“大数据审计”课程存在的问题。尽管中国人民大学在“大数据审计”课程中将审计知识与大数据分析技术结合授课,成为融合性课程建设的一次有益尝试,但不可否认的是,该课程仍存在实践课时不足、忽视企业实际需求、高校教学与企业授课未深度融合等问题,尚未满足产学合作育人的培养要求,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仍有欠缺。
(1)实践课时占总课时比例较低。从“大数据审计”课程的具体授课内容来看,“案例与实战”为主要的实践教学部分,要求学生运用可视化技术完成案例分析,共计4 课时,占总课时的7.7%。在其他授课内容中,除“大数据分析与内部审计”部分涉及一些具体案例与实战分析外,其余均以理论教学为主。较少的实践课时恐难以让学生进行充足的实操训练,且实践课程仍在传统课堂中完成,未要求学生深入企业体验大数据审计的具体应用,对学生实践技能的提升程度有限,难以培养出具有高水平实践能力的学生。
(2)课程设计未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尽管“大数据审计”课程包括相关技术在业务流程、舞弊评估中的应用等内容,但课程在设计时未考虑企业及金融市场对大数据审计的现实需求,教学目标多为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现有技术,而非要求学生在此基础上实现突破和创新。这使得学生最终的实战成果多为已有技术或案例的复刻版本,目的是展示自己已充分理解现有技术,但缺乏能够推动新技术落地应用的创新成果,与企业的创新需求不匹配。
(3)高校教学与企业授课未实现深度融合。从图1可以看出,“大数据审计”的传统审计理论内容由高校教师授课,大数据审计与应用、大数据审计实战则由企业教师授课。但是,真正的融合性课程应该是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并行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思考如何应用实践技能,并在实践操作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从长期来看,两类教师分开授课的模式也容易导致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的问题,不利于高校教师与企业教师的转型发展和融合性课程师资队伍的建设。
1.“大数据审计”课程设计思路。目前,“大数据审计”课程的不足主要表现为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高校教学与企业授课未能有效融合等。这就需要高校从企业的人才需求出发,将教学思路从“大水漫灌”式的理论知识传授转变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职业思维上来,由校企合作共建融合性“大数据审计”课程,如图2所示。
图2 融合性“大数据审计”课程设计思路
融合性“大数据审计”课程首先要从新经济形势下的企业财务部门、会计师事务所等用人单位对于跨界复合型财会人才的需求出发,探索建立产学合作机制,由企业根据行业发展情况提供职业培训课程、项目课题资源等,由高校提供校内课堂、教学团队等,共同设计课程教学大纲,提升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优化高校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
产学合作模式下的融合性课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给予学生深入企业参与审计工作的机会,使学生能够在各类审计项目中将理论知识转化应用,助力形成创新性的大数据审计应用成果,从而进一步支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将高校的先进知识、优质人才、科研成果汇聚到企业中,同时带动高校教育体系创新发展,最终形成高校、企业、学生三方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2. 基于产学合作的“大数据审计”课程。根据以上设计思路,基于产学合作的“大数据审计”课程可以通过提高实践教学内容比例、提升企业教师参与课程设计与教学的程度、增加企业实地教学环节、改革课程考核方式等手段加以优化,表1展示了优化后的“大数据审计”课程的授课计划。
表1 优化后的“大数据审计”课程授课计划
(1)教学目标。融合性“大数据审计”课程兼具交叉学科、“理论+实践”教学的特点,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应用为核心。其既涵盖审计核心知识,又注重学生数据科学思维、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既包括传统的理论教学内容,又增设实践课堂、实习环节,以培育智能化财会人才作为核心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够利用智能数据系统开展审计工作,最终满足用人单位对跨界复合型人才的现实需求。
(2)教学内容。第一,优化后的“大数据审计”课程大幅增加了实践教学内容,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行。一般而言,“理论+实践”教学多为“理论先行,实践紧随”模式,即理论课程结束后再进行实操训练。优化后的课程则对理论与实践实行交叉教学,即尽可能多地将内部控制、业务循环流程等审计知识与大数据技术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例如,在“大数据分析技术在实质性测试中的应用”课堂上,可首先由高校教师讲解“实质性分析程序”的基础理论,再由企业教师带领学生利用数据分析软件完成一次实质性分析,让学生对该知识点有更直观且深入的理解。
第二,优化后的“大数据审计”课程增加了“大数据审计应用软件实操训练”的技术类教学内容。“大数据审计”属于交叉学科,脱离技术操作空谈实际应用容易让知识浮于表面,导致融合性课程变成科普式的讲座。因而,在课程体系中增添技术类教学内容是十分必要的,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更多智能技术与方法。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课时有限,该部分技术教学难以深入,多为基础操作训练,更高难度、更核心的技术课程仍需另行开设。
第三,优化后的“大数据审计”课程增加了企业实习环节,成为传统课堂的重要延伸与补充。仅在短暂的课堂教学中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终归是有限的,高校可进一步将课堂教学延伸至企业内部,将实习作为课程教学的一个环节。这一模式不仅促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大数据技术在各行业审计中的运用情况,拓宽知识结构,而且让学生提前熟悉大数据技术下的工作环境,掌握工作必备技能,有助于缩短企业培养人才的时间。例如,高校可与会计师事务所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利用寒假与暑假时间,安排学生分批次进入会计师事务所的项目组进行实习,每名学生至少完成一个月的实习工作,了解并具体负责大数据审计的相关工作,在实习结束后向学校和会计师事务所提交实习报告。
(3)教学手段。优化后的“大数据审计”课程打破了以往纯理论、纯实践的教学方法,引入了案例教学、项目制学习、研讨式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在具体的案例与项目中真正理解审计工作的内涵。
第一,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所选用的案例不再仅仅是抽象化的分析型案例,而是真实的操作型案例。例如,在“大数据分析技术在实质性测试中的应用”课堂中,可以由企业教师提供具体案例,向学生演示企业利用大数据技术完成分析的过程,引导学生对大数据审计的现实应用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使学生对大数据审计的应用有更直观的认识,并根据所学内容形成案例分析报告。
第二,在项目制学习中,学生围绕某一主题自主开展项目研究,由高校教师和企业教师进行指导,最终形成项目成果并进行展示。如围绕“大数据分析在舞弊识别中的应用”这一主题,由学生自主选择Python、RPA 等智能技术,自主确定研究对象并完成一次舞弊因素分析,最终在“项目成果展示与点评”环节演示分析流程,展示识别出的舞弊风险。学生在完成该项目任务的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对舞弊风险知识的理解,而且能够在解决项目问题时主动学习新技术,提高智能软件运用的熟悉度,实现自主学习、自我成长。自主选题的方式让学生不再局限于特定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而是从自己的兴趣点出发,充分调动积极性与创造性,主动拓宽学习思路,从而更容易形成能够落地转化的创新成果,最终为企业所用。
(4)考核方式。优化后的“大数据审计”课程改革了课程考核方式,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融合性课程的评价模式应更加多元化,由高校教师和企业教师共同评分,考核内容不再是传统的以期末考试为主、课后作业为辅,而是综合考虑学生的课堂表现、案例分析报告、项目成果、实习表现等。期末考试仍主要考核学生对审计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案例分析部分注重评价学生从案例分析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项目成果评价部分重点关注项目成果的完成度、创新性、应用性(如果学生的成果能够被企业吸纳应用,则可获得更优秀的成绩),同时还可考察学生在展示项目成果时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等;实习表现则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由实习单位的主管领导根据工作情况给予定性评价。
总之,优化后的“大数据审计”课程创新了课程内容安排及授课方式,充分发挥了高校教师理论知识扎实与企业教师实践经验丰富的优势,企业教师更深入地参与到课程设计、课堂教学、成绩考核等教学环节中,甚至引导学生产出能够满足审计行业需求的项目成果,使得高校转型升级、行业创新和人才价值提升实现协同发展,这也是产学合作育人模式的价值所在。
融合性课程要求高校教师与企业教师联合授课,而不是开展独立的教学活动,这使得企业教师承担了更多的教学任务,充分地发挥了自身的价值。但是,企业教师往往缺少系统性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技巧,如何有效地衔接高校教师与企业教师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好地适应企业教师的授课模式、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成为高校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1. 处理好高校教师和企业教师之间的关系。在融合性课程中,联合授课的教学模式更为普遍,即同一堂课先后有校内外两名教师进行授课,但该模式也容易产生教学混乱、内容衔接不自然等问题,这就需要高校教师与企业教师在课程的各个环节做好充分的沟通与准备。在备课阶段,全体授课教师可召开一次讨论会,共同商讨每节课的课堂安排,细致梳理教学内容,对教学重点与各自分工达成一致意见;在课堂中,高校教师与企业教师应做到全程听课、互相学习,让高校教师接触行业发展前沿知识与技术,让企业教师巩固理论知识,并学习一定的教学技巧,同时便于其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课堂安排;在课程结束后,高校教师与企业教师应做好复盘与总结,根据课堂上出现的问题与摩擦有针对性地优化课程安排,共同探索最佳的教学合作关系。
2. 加强企业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企业教师的教学经验通常不足以使其充分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学生也可能难以适应企业教师的教学方式,若双方互不理解、互相排斥,那么融合性课程的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因而,企业教师与学生的双向沟通就显得极为重要。企业教师在整个教学流程中,应及时听取学生对课程的意见与建议,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课堂表现及时调整授课重点与讲解方法,逐步摸索出学生最易于接受的教学方式。同时,学生也要转变学习思维,改变以往被动式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上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配合企业教师完成课程任务,并将真实的学习成果与课程评价反馈至企业教师。
3. 调动高校教师和企业教师的积极性。为建设持续性的产学合作育人机制,需要充分调动高校教师和企业教师的积极性,实现互利共赢。一方面,企业往往追求利益最大化,其希望在产学合作中获取更多的资源。高校可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服务和培训,允许企业在职员工获取融合性课程的教学资源,以作为职工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的有力补充。并且,融合性课程对创新性成果的要求更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企业技术更新换代。企业教师在参与融合性课程教学的同时,无形中对企业的品牌进行了宣传和推广,提升了企业的知名度,提高了对人才的吸引力。另一方面,高校教师亦可借助产学合作平台走进企业,参与企业的课题研究,甚至到企业挂职锻炼,丰富实务工作经验,在转变教育教学思路的同时提升素养,进而成为理论扎实、经验丰富的复合型教师。总之,只有让高校与企业同时在产学合作中获益,才能提升高校教师和企业教师的主动性,共建长效合作机制。
产学合作育人模式下的融合性课程已成为推动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与新兴科技融合发展的一种重要教学方式。高校与企业联合授课,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使得科研成果得以加速落地转化,让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相辅相成。在更多高校、更多专业中推广融合性课程,将会进一步深化高校交叉学科建设与师资力量转型升级,持续壮大高质量复合型人才队伍,为企业创新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推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