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云,冷朝辉(通信作者)
江西省九江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 (江西九江 332000)
乳腺癌为女性人群中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发病率较高,目前,临床主要采取手术的方式治疗,尤其在早期进行有效的手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降低病死率。临床研究表明,实施放疗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提升局部控制率,避免癌细胞远处转移,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延长生存时间[1-2]。目前,临床用于保乳术后患者的放疗技术主要包括常规放疗以及全乳腺调强放疗技术,有效性均较高,但研究发现,常规放疗的剂量分布不均匀,可导致部分患者发生较为严重的皮肤急性损伤,进而可影响其放疗效果。调强放疗即调强适形放疗,属于三维适形放疗的一种,以常规放疗为基础,通过合理调整靶区内的放射剂量,使其均匀分布,从而尽可能避免损伤患者的乳房[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常规放疗与调强放疗在行保乳术的早期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行保乳术后实施放疗的6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0例。试验组年龄23~59岁,平均(42.86±5.45)岁;肿瘤直径13~27 mm,平均(16.67±3.23)mm;术后病理学检查显示,导管内癌5例,髓样癌3例,浸润性小叶癌10例,浸润性导管癌12例;肿瘤淋巴结转移(Tumor Node Metastasis,TNM)分期,Ⅰ期16例,Ⅱ期14例。对照组年龄24~57岁,平均(43.02±5.16)岁;肿瘤直径14~26 mm,平均(17.23±3.14)mm;术后病理学检查显示,导管内癌4例,髓样癌3例,浸润性小叶癌8例,浸润性导管癌15例;TNM分期,Ⅰ期18例,Ⅱ期1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无精神系统疾病;认知功能正常;能配合完成治疗。排除标准:术后乳腺出现显著变形、乳房下垂以及胸廓畸形;心肺功能异常。
两组均采用保乳术治疗,术后,采用表阿霉素或紫杉类药物进行化疗,化疗疗程为6个周期。
对照组实施常规放疗:协助患者取仰卧位,使用乳腺托架固定患者乳房,然后使用铅丝标记胸壁皮肤照射范围,确定内外切野角度,在确定射野的上界和下界时,勾画靶区多留出1 cm,选择30°或15°的楔形板对照射剂量进行调整,确保射野内的剂量分布均匀,根据患者乳腺外型选择楔形滤过板;放射线及放射剂量设置,瘤床电子线补量8~10 MeV,剂量10 Gy/5次,6 MV-X线照射,全乳腺照射DT 50 Gy/25次,总剂量为60 Gy/30次。
试验组实施调强放疗:协助患者取仰卧位,使用乳腺托架固定患者乳房,并使用铅丝标记乳腺照射范围;然后行CT模拟定位扫描,嘱患者平静呼吸,对甲状软骨上缘至肝脏下缘范围进行扫描,并利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three dimensional 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TPS)导入扫描数据;之后勾画危及器官(organ at risk,OAR)、计划靶体积(planned target volume,PTV)、临床靶体积(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放射线及放射剂量设置:瘤床电子线补量8~10 MeV,剂量10 Gy/5次,6 MV-X线照射,全乳腺照射DT 50 Gy/25次,总剂量为60 Gy/30次。
(1)比较两组急性放射性皮肤反应发生情况:1级为滤泡样暗红色红斑、脱发、干性脱皮;2级为色素沉着,皮肤微黑;3级为除皮肤褶皱外,存在融合性脱皮、凹陷水肿;4级为溃疡、出血以及坏死。(2)比较两组出院后1年内局部控制率、无瘤生存率及癌细胞远处转移率:根据WHO抗肿瘤药物客观疗效评价标准,完全缓解为患者接受治疗后,经检查癌灶消失;部分缓解为患者接受治疗后,癌灶直径减小30%及以上;稳定为患者接受治疗后,癌灶直径增大20%以下,或减小不足30%;进展为患者接受治疗后出现新的癌灶,或癌灶肿瘤直径增大超过20%;无瘤生存率=(完全缓解例数+部分缓解例数)/总例数×100%,局部控制率=(完全缓解例数+部分缓解例数+稳定例数)/总例数×100%。
试验组1级急性放射性皮肤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2级急性放射性皮肤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出院后1年内局部控制率、无瘤生存率及癌细胞远处转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急性放射性皮肤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
表2 两组出院后1年内局部控制率、无瘤生存率及癌细胞远处转移率比较[例(%)]
近年来,随着女性社会压力的增大,乳腺癌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4]。相关资料显示,乳腺癌发病率占女性全身恶性肿瘤发病率的7%~10%,位居子宫癌之后,因此,该病已成为严重威胁女性生命健康的疾病。目前,临床主要采用乳腺癌根治术治疗乳腺癌患者,保乳术为首选术式[5]。通常情况下,除手术治疗外,临床会在术后采取放疗来预防癌灶复发、转移。而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据有关文献显示,对术后乳腺癌患者予以放疗辅助治疗,可以在保证有效覆盖率的同时保证靶区放射剂量的分布情况,减少照射对其他组织的影响[6]。
以往临床采取的常规放疗技术是利用楔形滤过板、全乳腺两侧切线野进行照射治疗,可起到一定疗效,但由于乳腺不同部位的源皮差距较大,且乳腺形态特殊,导致放射剂量分布不均匀,患者经放疗后,可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因此,为接受保乳术后乳腺癌患者寻求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放疗技术十分重要。
调强放疗属于三维适形放疗,是在各辐射野与靶区外形一致的条件下,将每一个辐射野分割成多个细小的子野,并按一定的要求对辐射野内的剂量强度进行调节,最大限度地将束流集中到靶区的一种放疗技术;一般情况下,单个辐射野内的剂量分布虽不完全均匀,但整个靶区体积内剂量的分布会更加均匀,可避免常规放疗存在的弊端,因此已获得了临床的广泛认可[7]。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1级急性放射性皮肤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2级急性放射性皮肤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院后1年内局部控制率、无瘤生存率及癌细胞远处转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相较于常规放疗,调强放疗可改善靶区剂量分布情况,避免剂量分布不均匀现象的发生,可缓解放疗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反应,安全性更高[8]。分析原因可能为,调强放疗技术作为一种新的辅助放疗措施,可根据一定要求,适当对辐射野区域剂量进行调节,在靶区外形、辐射视野一致的情况下,根据靶区域具体解剖关系、要害器官、三维形态等,调节照射束强度,以实现不同单个辐射野剂量的差异化,但在整个靶区域内放射剂量更为均匀,进而可减少放射的副作用。
综上所述,与常规放疗相比,调强放疗可更为有效地预防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发生2级急性放射性皮肤反应;但两种放疗技术在提高肿瘤局部控制效果、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降低癌细胞远处转移率方面的效果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