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爱桃 古 联 陈敏丽 宋潇宵 梁一帆 黄先利 唐略均 杨俊威
(1 广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院,南宁市 530001;2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二区,南宁市 530023)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即耳石症,属于中医“眩晕”范畴,是临床常见的外周前庭眩晕性疾病,其临床多表现为眩晕、眼震、恶心呕吐、无法站立等症状[1-2]。女性BPPV的发病率较高,且病灶在不同半规管时患者的眼震方向具有差异[3]。目前临床治疗BPPV的方法主要是手法复位,其临床疗效显著。但相关统计结果显示,约30%的BPPV患者在手法复位后仍残留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这可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负担[4]。既往研究发现,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具有扩张脑血管、增加耳蜗和前庭血流量、促进内淋巴液吸收,从而缓解不良症状的作用[5]。此外,含有半夏、白术、天麻等的中药制剂治疗BPPV的临床疗效亦值得肯定[6]。故本研究探讨眩晕汤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BPPV手法复位后残留症状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纳入2019年12月至2021年2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门诊及住院部诊治的90例BPPV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BPPV的诊断符合《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4]中的相关诊断标准;(2)采取相应的手法复位治疗后仍存在残留眩晕症状;(3)年龄18~75岁;(4)患者知情且自愿参与本研究,并同意接受出院后的随访。排除标准:(1)其他类型的眩晕,如中枢性眩晕、前庭神经炎、梅尼埃病等;(2)有严重精神、心理障碍者;(3)孕妇、产妇或者肿瘤患者。利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3组,每组30例。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设计和操作符合赫尔辛基宣言医学伦理要求。
表1 3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1.2 研究方法 A组患者给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130]口服,6 mg/次,3次/d。B组患者给予眩晕汤治疗,中药组方包括蔓荆子10 g、白术10 g、胆南星10 g、天麻10 g、生姜6 g、炙甘草6 g、法半夏10 g、泽泻6 g、桂枝9 g、茯苓10 g,400 mL水浸泡1 h后煎煮至150 mL,随后再加水煎煮1次,将两次汤药混合,约250 mL药汁,1剂/d,分早晚两次温服。C组患者给予眩晕汤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用法同A组和B组。3组患者均治疗14 d。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头晕症状严重程度。于患者治疗前1 d、治疗7 d和14 d后采用眩晕残障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7]对患者进行测评,总分为100分,DHI评分越高提示头晕症状越严重。其中,0~30分为轻微障碍;31~60分为中度障碍;61~100分为严重障碍。(2)临床疗效。参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4]中的疗效标准对3组患者治疗3 d、7 d后的疗效进行判定。治愈:位置性眩晕消失;改善:位置性眩晕和/或位置性眼震减轻,但未消失;无效:位置性眩晕和/或位置性眼震未减轻,甚至加重。(3)复发情况。分别在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随访,比较3组患者的BPPV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等级资料的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H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Nemenyi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3组患者治疗3 d、7 d后的临床疗效比较 3组患者治疗3 d、7 d后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治疗3 d后,B组和C组的临床疗效均优于A组(均P<0.05),但B组与C组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C组的临床疗效优于A组、B组,而B组的临床疗效优于A组(均P<0.05)。见表2。
表2 3组患者治疗3 d、7 d后的临床疗效比较(n)
2.2 3组患者治疗前1 d、治疗7 d和14 d后DHI评分的比较 治疗前1 d,3组患者的DH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7 d、14 d后,3组患者的DHI得分均为A组>B组>C组(均P<0.05)。见表3。
表3 3组患者治疗前1 d、治疗7 d和14 d后DHI评分的比较(x±s,分)
2.3 3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复发情况的比较 治疗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3组患者BPPV的复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C组的复发率均低于A组和B组(均P<0.05)。见表4。
表4 3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复发情况的比较[n(%)]
BPPV是临床常见的一类疾病,常因体位改变而诱发恶心、呕吐、眩晕、头重脚轻等症状,具有自限性、易复发的特点。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比较认可的学说有管结石症学说和嵴帽结石症学说[4]。手法复位是目前治疗BPPV的主要方法。手法复位可以促使脱落的管石回到原来的位置,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疗效显著[8]。但手法复位的复发率较高,且易遗留眩晕、恶心呕吐、出冷汗、紧张等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9-11]。
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属于组胺H1受体激动药,能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并能松弛内耳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同时该药还能增加耳蜗和前庭的血流量,从而缓解眩晕症状[12]。本研究结果显示,使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的A组患者治疗3 d和7 d后大部分好转,与以往的研究结果[13]相似。BPPV属中医学“眩晕”范畴。中医学认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该病病位主要在肝,病因多为风、痰、虚,病机多为肝风内动、肝阳上亢,治疗应以平肝潜阳、健脾燥湿、定眩开窍为主,而眩晕汤是治疗眩晕的经典方[14]。眩晕汤是在半夏白术天麻汤的基础上进行加减,由蔓荆子、法半夏、胆南星、白术、泽泻、桂枝、天麻、茯苓、生姜、炙甘草组成。其中法半夏可燥湿化痰,天麻可平肝熄风、止头眩,茯苓、白术、泽泻可健脾祛湿,桂枝、生姜温中通阳止呕,蔓荆子可清利头目,胆南星可化痰熄风,甘草可调和诸药。上述诸药合而用之,共奏熄风祛痰、健脾燥湿、定眩通络之功效。李红宇等[15]研究发现,半夏白术天麻汤可显著地改善BPPV患者的症状,降低复发率。本研究采用眩晕汤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BPPV患者,结果显示:治疗3 d后,B组和C组的临床疗效均优于A组,治疗7 d后,C组的临床疗效优于A组和B组,而B组优于A组(均P<0.05);治疗7 d、14 d后,DHI得分均为A组>B组>C组(均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C组患者的复发率均低于A组和B组(均P<0.05)。以上结果提示眩晕汤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BPPV的短期(3 d、7 d)疗效明显优于单一眩晕汤和单一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远期(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单一眩晕汤和单一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
综上所述,眩晕汤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BPPV手法复位后残留眩晕的临床疗效显著,与单一药物治疗相比,其可更好地改善患者的头晕症状,降低远期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