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单162 高产栽培技术及选育经验探究

2022-08-06 06:14韦秋江韩烨君
种子科技 2022年12期
关键词:自交系种质高产

韦秋江,韩烨君*

(大化县农业农村局,广西 河池 530800)

桂单162 是广西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育成,2013 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玉米新品种。经过两年的生产以及区域试验等种植试验,发现其产量高于对照种正大619,主要表现出高产、多抗的优势。

1 特征特性

桂单162 生长期栽培125~130 d,秋季栽培100~110 d。该品种的株型比较扁平松散,春植与秋植略有不同。雄花较发达,花粉量大。雌花(花穗)生于13~15 片叶中间,花丝淡紫色。株高265~280 cm,穗位高度90~110 cm,地下茎较发达,适宜根茎较多。花圆柱形,种子淡黄色,半硬粒半马齿型。穗长15~17 cm,穗粗4.5~5.0 cm,千粒重332.0~335.0 g。

2 高产栽培技术

2.1 精耕整地

无论是简化栽培,还是机械设备全自动栽培,都必须对种植用地资源进行适当的平整和耙地。由于桂单162 地下茎较发达,土壤透气性好、灌溉良好、肥沃的土地资源更容易实现高产。同时,在进行过深松(25 cm以上)或秸秆综合利用的农田中种植,更容易实现高产。

2.2 适时播种与合理密植

种植前仔细耙地。春季种植时,当地气温应稳定在10 ℃以上,土层相对空气湿度大约在60%。一般桂南地区2 月下旬播种,桂西南地区2 月中旬至3 月初播种,桂北及寒冷山区最迟可在3 月下旬播种。秋季种植一般于立秋前后10 d 播种,各地可根据降雨情况确定具体种植时间,但最迟不宜超过8 月底,否则会引起晚熟,甚至绝收。

在薄土和低肥料水平土地上应适当稀疏种植,密度一般为3 200~3 500 株/667 m2,肥力条件好的密度一般为3 500~3 800 株/667 m2。该品种花叶茂盛,株数超过3 800 株/667 m2时,空芽率增加,穗小,粒重轻,产量降低。

2.2.1 简化栽培方法

简单来说,就是尽量减少种植劳动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与传统种植相比,玉米产量略有减少,生产成本降低,收入增加[1]。这种方法包括使用复合肥料,例如缓控释肥的施用,一次性深施缓控释肥40~50 kg/667 m2,将肥料与种植的种子分开,相隔10 cm。雨天玉米生长发育至8~10 片叶时,追施尿素10~15 kg/667 m2,轻培土。根据大化、都安、天等、平果等地的试验,简化栽培的产量略低于传统种植。预期目标,如表1 所示。

表1 简化栽培与传统种植产量对照情况

2.2.2 机械化播种

选择两行播种机或三行播种机进行工作。桂单162 种子大而均匀,发芽力强,出苗均匀。经过多年试验,出苗率可稳定在85%以上,是当地适宜机栽的品种之一。用404 轮式拖拉机驱动双排播种机和三排播种机可顺利播种。每667 m2施优质复合肥45~50 kg,注意使排肥口低于种子口,以利于深施肥料。行距为65~67cm(一般固定),株距为28~30 cm,即田间保持3 300~3 500 株/667 m2为宜,种子用量1.25~1.5 kg/667 m2。

2.2.3 地膜覆盖栽培

地膜覆盖采用双行覆盖。按大行距80 cm,小行距40 cm,开种植沟,将肥料放在两穴种子中间,避免肥料与种子接触。每667 m2施复合肥40 kg、尿素25 kg,1次施肥,覆盖5~8 cm 土,覆盖75~80 cm 宽的塑料薄膜。当种子发芽1.5~2.5 片叶时,可破膜出苗。地膜覆盖栽培具有保土、补水保湿、抑制杂草生长发育、促进玉米幼苗早长等作用,从而达到玉米早熟、超高产的预期效果。为防止播后杂草生长发育,一般在盖膜前用芽前除草剂100 mL/667 m2,在畦面上均匀喷洒,24 h 内禁止踩踏。设备种植比常规种植高产最重要的是保证有效株数,机播与传统播种产量对照如表2 所示。

表2 机播与传统播种产量对照情况

2.3 间苗与定苗

玉米在田间发芽后,应在3~4 叶时进行第一次间苗补苗。拔除弱、杂、病苗,留健壮苗。如果有缺苗,可以在有两株以上的相邻穴里移植补苗。为保证补苗成活,在补苗后应淋定根水,而定苗在5~6 片叶时进行。

2.4 肥水管理

对于传统种植的土地资源,当幼苗长到6~8 片叶时,可培土1 次,并补充肥料。当幼苗长出11~12 片叶子时,每667 m2施复合肥30~35 kg、尿素5~10 kg,同时进行大培土。利用简化种植方法种植,施用一定量的缓释控肥,可不进行中耕培土,根据生长发育情况在雨前或雨后用适量尿素追肥[2]。

在玉米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根据温度的实际情况进行浇水管理,为玉米的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水分,避免因干旱而减产[3]。尤其是从大喇叭口期到抽雄期阶段,玉米对水分更加敏感。如果干旱缺水,通常会造成抽丝困难,使授粉的预期效果较差。如果降水过多,田间积水,就要做好开沟排水工作。一般玉米根浸泡24 h 以上,花柱会迅速减少,叶片变黄,48 h 后无法修复。情况严重时,还可能导致减产。

2.5 病虫害防治

桂单162 主要抗大斑病、纹枯病和锈病,但由于花繁茂,易感染棉蚜、黏虫、蛀木虫,一般在抽雄期和玉米灌浆期发病率较高。防止玉米染病最好的方法是玉米喇叭口阶段用1 000 倍毒土或500 倍毒土均匀放置,或使用阿维菌素1 200 倍液喷雾器。

2.6 适时收获与秸杆还田

为了更好地利用种植用地的光热资源,获得完好、饱满的玉米粒,需要将玉米粒的水分降低到一定水平,以提高品质。桂单162 在春季授粉65~70 d,秋季开花50~55 d,花穗下的谷乳线会消散,谷类含水量大约在30%,花穗苞片和叶子会变黄或变白,是最适宜收获期。

桂单162 抗落苗能力强,适合机械自动化种植。同时,玉米秸秆可立即还田,对土层施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人力资源充足的情况下,粉碎秸秆是目前普遍的还田方式。如果对秸秆处理不当,不仅会破坏下茬作物的种植,还容易造成田间出芽不均、落苗断垄,且极易产生病菌和幼虫为害作物。

3 桂单162 的选育经验

3.1 重视对热带、亚热带外来玉米种质的利用

重点种质资源的培育对玉米新品种培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选择外观设计全面、品质优良的高组合自交系是玉米育种的难题。对于自交系,应进行杂种优势群划分、配合力测定、更全面的环评和成分认证,从而培育出优质杂种。缺乏自主创新和提高种质的专业能力,是杂交育种发展的短板。需要更新、完善以及科学创新热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玉米种质资源,完善种质资源的遗传基础,将当地玉米优质品种融入种质资源。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广西玉米杂交种推广和营销以种植优质农牧品种为亲本和种间杂交种为主。20 世纪70 年代后,大量玉米种质从国外引进,单交品种的培育、营销和销售成为重点。20 世纪八九十年代改良品种墨黄9 号是重点种质,墨黄9、M9、C103、楠60-1、7087、桂102、白158、墨10-1 等自交系为广西技术品种,为广西玉米育种作出了突出贡献,这一时期,玉米育种的种质资源较少,杂交育种很难有新的改进。21世纪初,一批国外玉米种质自交系表现出了显著的特征和配合力。CP 619、桂丹22、德佳007 系列产品的推广和营销仍是当时广西常用和推广的类型。此后,广西玉米育种改为引进种质,采用法国玉米自交系、CIMMYT、苏皖等,用于种质原料的改良和应用。2008 年广西批准的76 个玉米品种中,大部分自交系来自江苏和安徽,部分杂交和自交系来自法国。广西种质资源培育的玉米品种有迪卡008、先达901、桂单0810、桂单901、亚航0919、华友168、兆丰588 等,这些玉米品种晚熟,不适合机械自动化种植。为满足广西中熟、矮化玉米品种的生产需求,课题组培育出优质稀有抗倒伏自交系西安21A,该品种具有良好的特性和干燥速度。其具有粒度大、配合力高、蜂花粉量大、抗病性差、耐受性差等特点,可与不同品种的远亲进行自交。已培育出的桂单162 是广西不可缺少的杂交品种,干燥速度较快,抗旱性好,适应性强,适用于机械自动化。

3.2 强化逆境环境选择的玉米育种策略

桂单162、正大619、德佳007、德佳008、先大901、桂单0810 等优质品种的特点是适应性强,即对微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逆境适应性强。合理调整高产、增产关系,既能在极端情况下有效利用资源,又能减少对相邻作物品种主茎的破坏[4]。

目前,在品种改良和规范方面,应实施多年、多地、高密度、抗旱、低氮的育种策略,不断改进种植方式,使种植外来物种包括在自然选择中。由于广西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因素,自交系种植逐渐增多,相对种植密度(S1-S3)从原来的6 万株/hm2增加到9 万株/hm2。根据高密度、弱遗传的特点,所种植的品种不仅具有高堆积密度和可塑性,而且具有很强的抗旱性。多年的区域试验发现,绿色植物的利用效率、种植技术与调查的地点密切相关。在玉米品种的培育中,应选择优质自交系,培育抗性强、适应性强的优良品种。

4 结束语

根据多年不同种植方式、不同季节的试验结果,桂单162 是具有高产、增产、耐旱、抗病力强、枝梗绿色等特点的改良品种,其实用性和适应性强,种植简单易行,可融入不同地区以及采用不同种植方式,促进广西地区种植业、养殖业的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自交系种质高产
日光温室番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利用SNP 标记划分玉米自交系杂种优势类群
大白菜要高产这样管理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玉米自交系雌雄穗开花间隔与产量及抗旱性的相关性
玉米自交系京92改良后代单穗粒重的杂种优势研究
四川省桑树种质资源保存与应用
不同七叶莲种质果实性状及种子质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