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方馨,王岩,李如江
(潍坊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潍坊 261053)
国办发〔2020〕34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强化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加强医学伦理、科研诚信教育,着力培养医学生救死扶伤精神。推进医学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着力提高教学水平,培养仁心仁术的医学人才”[1]。组织学与胚胎学为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基础医学课程,也是学习后续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课程的基础[2],因其更多地偏重于专业性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其育德功能正不断弱化,因此提升组织学与胚胎学专业教师的育德能力尤为迫切[3]。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师虽可将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职业信念和操守准则,通过言传身教向学生传导着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医德准则。但是这些行动绝大部分出自教师朴素的育人观念和自发的“觉悟”行动,属于“个体性”“偶发性”或者“零星”状态,尚未形成统一的深刻认识和自觉的系统性实践,尚有待于通过创新性课程教学改革,将医德教育贯穿于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的全过程中,以形成系统性育人策略。
作为一种跨学科(涉及医学实践、叙事知识、文学批评、人类学、社会心理、医学伦理、生命哲学以及医学史等)的生命文化医学模式,叙事医学在人文伦理和思政教育、临床实践和医学人文研究方面的价值以及在人才培养上的首创精神已受到学界的全面认可[4]。在国内许多院校已经开设叙事医学课程,但是,在组织学与胚胎学专业教学中融入叙事医学德育理念的研究和实践尚未开始。为此,本团队以叙事医学视域,将组织学与胚胎学专业学习过程与育德过程有机融合,创新实施了富有组织学与胚胎学特色的育人策略,构建了育德和育智并举的系统性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体系。
从政治理念、历史文化、医学人文、职业素养、健康中国以及时代精神六个方面挖掘育德元素[5],将挖掘到的育德元素融入叙事医学中,凝练形成七类故事:结合校史校情,凝练潍坊医学院榜样的故事;结合组织学与胚胎学发展史,凝练中华民族文明的故事;结合近现代史,凝练学科领域科学家的故事;结合医学人文,凝练大医精诚、泽被苍生的奉献史;结合教学内容,凝练有温度的情感故事(敬畏生命、关爱病人、团队协作、无私奉献等)[6];结合不良事件,凝练教学、科研和临床底线故事;结合生活感悟,凝练教师自己的人生故事。
以叙事医学为载体,将育德故事融入组织学与胚胎学课堂和课外教学,同时结合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特色,激发学生价值塑造的主动性,构建线上线下、课堂课外全方位的育德体系,使“育德”和“育智”并进。基本过程如图所示(图1)。
图1 系统性育人体系Fig.1 A systematic education system associated with the cultivation of humanities and ethics
1.2.1 课堂育人:叙事医学与临床教学案例相融合,构建叙事临床教学案例
叙事医学可融入情感、价值观等元素。本团队将叙事医学与临床案例相结合,使临床教学案例通过叙事医学的方式呈现,从而构建叙事临床教学案例。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过程中,以叙事临床案例为引导,讲授或呈现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内容,此种模式可使组织学与胚胎学育德过程有序化、简单化,形成了组织学与胚胎学育德过程中切实可行的育人策略。例如在讲述胰腺外分泌部组织结构时,引入急性胰腺炎视频表述式叙事医学案例(聚餐饮酒→腹痛→急诊→救治),不仅有利于形象说明微细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而且自然呈现仁心仁术、大医精诚的医德人文,并通过授课教师在视频期间叙事“胰子”的由来(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记载,为古代的“香皂”,可体现胰腺结构、功能的相互关系),讴歌祖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如上所述,本团队对叙事临床案例的呈现不仅融入育德故事,同时为增强感染力,案例或案例的某些模块正逐步以视频、动画的方式表现出来,再结合教师的讲解,已形成极富震撼力的授课元素之一。
1.2.2 单元育人:即单元教学,以小组为团队实施基于叙事医学的组织学与胚胎学创意活动
将组织学与胚胎学内容分为4个单元,分别为四大基本组织、器官系统一、器官系统二和胚胎学,每个单元以小组为团队实施基于叙事医学的组织学与胚胎学创意活动。“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发展史、讲组织学与胚胎学故事”:根据教师课堂所讲或文献报道,以文案方式呈现动人的组织学与胚胎学故事;“基于组织学与胚胎学内容融入叙事医学的临床案例或生活案例微电影”:组织学与胚胎学内容融入临床案例或生活案例,以团队协作录制录像,动情讲述学生心中对仁心仁术的理解和向往;“基于叙事医学的组织学与胚胎学创意绘”:以组织学与胚胎学内容为基础,以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故事为创作源泉,通过创意绘图呈现出来。
1.2.3 学期育人:即在学期末实施,为基于叙事医学的组织胚胎DIY,以舞台竞赛方式进行
学生选取组织学与胚胎学内容,团队制作微细结构或胚胎发育模型(简称DIY作品,do-it-yourself),并融入临床案例或生活案例,通过小品、话剧、相声、快板等以团队表演方式,舞台呈现组织学与胚胎学故事[7]。
1.2.4 练习题、考试题融入育德元素:即基于叙事医学的组织学与胚胎学作业题及考试题
以叙事医学为载体,融入育德元素,联系组织学与胚胎学内容,形成练习题或考试题。如题:“毕业于我校知名校友秦泗河,从事矫形外科工作40余年,其毕生精力聚焦于矫形骨科,帮助了无数小儿麻痹症和肢体畸形的患者,矫治过程伴有骨组织的增生和重建,请问下图显示骨重建的结构是……”。
课程结束后,针对2020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发放调查问卷856份,收回819份。下表显示组织学与胚胎学融入叙事医学教学体系的应用效果(表1)。数据显示学生对该体系的满意度高,近90 %的学生表示喜欢该体系,其中接近60 %的同学则表示非常喜欢,同时超过80 %的学生认为该教学体系有利于价值观的培养和医患共情等,可助推德医双修的效度。
表1 叙事医学融入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体系的应用效果*Tab.1 Effectiveness analysis of narrative medicine in histology and embryology curriculum after implementation*
叙事医学是通过叙事践行的医学,是拥有对医生、患者、同事和公众高度复杂叙事情境理解力的医学,也是对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具体践行的医学。以叙事医学的观点,疾病是可以叙述的故事,同样的疾病,不同的患者,衍生出不同的故事。叙事医学通过分享故事的形式,让医学生和医务人员敬畏生命、关爱病人,它是人文修养、医德教育的优质载体[8]。
在医学教育实践中,国外医科院校已依托课程教学[9]、实践项目[10]和跨专业合作[11]等方式开展叙事医学教育,并在叙事医学训练中取得了一定效果。同时国内研究者杨晓霖等认为,在医学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医学发展史上医学前辈的人生故事可以提升医学生的职业认同和职业道德观,融入生老病死认知相关的各种故事可以引导医学生敬畏生命,提升共情伦理素养,分享不良事件故事,可以减少职业焦虑和倦怠,让职业成长过程更加顺畅[12]。为了提升人才软实力,挖掘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的育德功能,本研究将叙事医学融入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
将叙事医学融入到组织学与胚胎学的教学体系中,一改从前育德教学过程中传统的说教法,以共情的方式,无需刻意插入和过度呈现,无形之中培养医学生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医学人文素养。
叙事医学与专业内容水乳交融,既使晦涩难懂的组织学与胚胎学知识也能激发学生的认同感,课堂学习氛围变得浓厚,大大提高学生对组织学与胚胎学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数据统计,近90 %的学生很喜欢融入故事的教学体系,并愿意以后采用该体系(表1)。
近年来本校的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是以临床案例引导下逐步展开。本实践在此基础上,融入叙事医学,构建了叙事临床教学案例应用于课堂教学。同时将叙事医学与单元、学期教学活动,与课间、课后练习及考试相融合,全方位、多维度提高了学生德育认知、主动认同的育人功能。
古人云:“善歌者教人习其声,善导者教人习其志”。学生将单元、学期组织学与胚胎学内容,融入临床案例或生活案例,以团队协作方式录制录像或形成文案,动情讲述或演绎他们心中的组织学与胚胎学故事,不仅增强了医学生的自我探索、自我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语言交流能力,同时水乳交融了价值观、仁心仁术的德育元素。所以单元、学期育人过程是基于叙事医学的教学过程,是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医者仁心等主动价值塑造的过程。
综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人生的第一大事,也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中之重。融入叙事医学的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体系,聚焦学生的主观情感及医德成长,构建了行之有效的医学育人平台,充分将育德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不仅促进了医学教育创新发展,也为培养仁心仁术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