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靓
高血压病主要是指患者体循环的动脉压增高,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高血压病分为原发性以及继发性2种。临床由于病情发展,常会出现脑卒中,心肌梗死以及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状[1]。目前,随着中国经济水平发展,高血压病症状的发病率上升。继发性高血压又称症状性高血压,主要是继发于某种疾病而引起的血压增高现象,临床血压升高仅为临床症状,在继发性高血压中,由于颈椎病所引起的血压升高情况较为常见。该类疾病的发展主要与颈椎底动脉供血异常以及交感神经受到刺激所引起的功能性紊乱有关。常采用降压药物进行治疗,但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目前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用颈部整脊配合药物治疗[2]。但是,探讨颈部整脊配合降压药物对伴颈椎病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影响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以采用强化健康宣教进行护理的精神科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颈部整脊配合降压药物对伴颈椎病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影响的疗效观察,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3月江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高血压病伴颈椎病的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24~69岁,平均年龄(52.16±2.94)岁;病程1~7年,平均(3.68±1.08)年;颈椎病类型:神经根型颈椎20例,脊髓型颈椎病19例,混合型7例。观察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22~69岁,平均年龄(51.96±2.55)岁;病程2~8年,平均(3.85±1.07)年;颈椎病类型:神经根型颈椎21例,脊髓型颈椎病17例,混合型8例。
1.2 诊断标准①高血压病: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3]进行诊断,收缩压≥140 mm Hg(1 mm Hg≈0.133 kPa),舒张压≥90 mm Hg。②颈椎病:患者临床表现与影像学观察到的相符,确诊为颈椎病,具有典型的颈椎病临床表现,检查出现不稳定的关节骨质增生伴有交感症状[4]。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患者临床出现颈部疼痛,受压神经分布出现肌力减退症状;经X射线检查后病变组织部位出现关节增生,椎间隙变小;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好,配合治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患者具有心、肺、肾等功能性障碍;患者具有神经疾病,并且意识不清晰;对治疗药物具有过敏症状;具有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具有严重的心脑肾器官疾病;椎管肿瘤以及骨质增生现象。
1.4 方法
1.4.1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降压药物治疗。硝苯地平缓释片(浙江泰利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1088),患者口服使用15 mg,早晚各1次[5]。观察组采用颈部整脊配合降压药物进行治疗。患者在治疗期间选取坐位,医护人员站于患者背后,动双侧背部,用法重点揉患者大椎到至阳的脊柱两侧,推拿风池以及肩井穴5次,治疗中患者头部前倾,医护人员双手拇指自上而下反复推拿提项肌2 min[6]。①定位旋转复位法:该方法适用于临床患有颈上段棘突偏歪的患者,患者端坐在凳子上,全身放松,医护人员站在患者后侧,选取棘突偏向的左侧为例,医护人员用右手拇指按压棘突的左侧,控制患者的头颈部前屈。医护人员俯身用胸部按压患者头部,使之在治疗过程中保持角度不变,医护人员弯曲左手肘关节处,用肘部托起患者下颌,前臂固定患者面部,达到在一定角度上做上提旋转运动,当患者头部左转到最大限度时,医护人员使患者头部继续向左上方做超极限运动,同时用右手按压另一侧棘突,发出响声,再将头部归位,检查效果,棘突右偏时,方向相反[7]。②理筋手法:临床适用于肌肉痉挛的患者,对于该类患者医护人员在用点揉、按、弹等手法使患者颈部肌肉放松,促进恢复。主治医生双手放在患者头部2侧,分别按揉患者太阳、太冲、风池、三阴穴等各1 min,之后搓揉上肢部位,结束治疗全套的手法保持半小时[8]。
1.4.2 观察指标①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情况。主要包括收缩压,舒张压,24 h平均收缩压以及舒张压。测量方法:根据患者情况选取袖带,测量应选择符合大多数人群的气囊袖带。在被测前半小时避免剧烈运动,测量时裸露右臂,老年或糖尿病患者应站立测量,每日测血压1次,取一周血压平均值为治疗前常规血压。使用汞柱式血压计反复测量,重复多次。②包括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疼痛程度,0~10分,分数越高表明疼痛越重;评估治疗评分(JOA)对患者四肢运动,感觉情况,肢体感觉功能以及膀胱功能等4个方面进行评估,0~29分,分数越低功能越差。
2.1 血压情况2组治疗前血压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24 h平均收缩压以及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高血压伴颈椎病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情况比较
2.2 临床症状评分治疗前,2组患者VAS、JOA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高血压伴颈椎病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分,
目前颈椎病发病率上升,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视线模糊、心悸、胸闷等不良现象,由于病情发展使患者体内交感神经出现兴奋或抑制。该类疾病会出现颈部肌肉紧张、僵硬以及按压痛和生理弯曲消失等功能性障碍,还会出现血压异常升高或降低[9]。临床颈椎病患者常伴随有血压升高现象出现,该类疾病的患者自身血压升高幅度有限,常局限于轻度血压升高。另一方面,相对于其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患者对常规降压药物依从性不高,单纯使用降压药物进行治疗,不能达到控制血压的目的,主要特点是该类患者的血压升高往往伴随颈椎病情发展而反复出现。由于颈椎病患者治疗不当会出现长期高血压现象,严重的还会引发脑卒中以及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目前随着社会改革以及工作方式的改变,颈椎病患者数量增多,伴随有高血压病的患者人数也不断增长,目前常采用颈部整体法配合降压药物进行处理,能够实现调节控制血压的效果。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24 h平均收缩压以及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临床对于患有高血压伴颈椎病患者采用颈部整脊配合降压药物进行治疗,可以降低患者血压,控制病情发展。高血压伴颈椎病是高血压病症的一种表现,主要是因为脊柱力学不平衡导致的张力失衡,骨骼错位,严重压迫颈部神经血管造成的血压升高现象,该类疾病对患者损伤较大。临床常使用硝苯地平片进行治疗,该列物质属于钙离子拮抗剂,能够阻滞钙通道进入人体细胞,同时使患者平滑肌张力下降,增加血流量,提高患者体内供氧量[10]。硝苯地平缓释片能够在用药后释放药物作用,但通常用药时间过长导致患者体内无法控制血压变化,因此临床采用的颈部整脊治疗能够达到疏通经络,调节气血的效果。同时从三维角度上纠正颈椎关节错位,恢复关节的耦合运动,有效解除对周围神经的压迫和刺激,促进患者恢复,降低控制血压。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临床对于高血压伴颈椎病患者采用颈部整脊配合降压药物进行治疗,可以降低临床疼痛,提高肢体功能,促进颈椎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临床对于高血压伴颈椎病患者采用颈部整脊配合降压药物进行治疗,可以降低患者血压,控制病情发展,可以降低临床疼痛,提高肢体功能,促进颈椎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