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痛逐瘀汤联合康复运动治疗瘀血阻络型中风后偏瘫临床观察

2022-08-05 02:26:34吴福建
光明中医 2022年14期
关键词:身痛偏瘫中风

汤 博 王 霞 吴福建

中风即脑卒中,是常见脑血管疾病类型之一,主要是由脑部血供障碍引起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坏死,患者多数存在肢体功能障碍、偏瘫等情况,丧失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从而造成巨大的家庭及社会负担。偏瘫是中风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也是患者致残的重要因素,为进一步减轻患者肢体功能,提高预后,需加强患者康复治疗。虽然采取现代康复疗法对改善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具有一定的效果,可促进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但部分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不良,整体疗效并不理想。有研究提出,中医药在中风偏瘫治疗中具有突出的优势,可辨证施治,有利于改善患者肢体功能以及整体生活状态[1]。本次研究取100例瘀血阻络型中风后偏瘫患者为样本对象,重点评估身痛逐瘀汤联合康复运动的临床价值,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遴选时段2019年6月—2021年3月100例瘀血阻络型中风后偏瘫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对照组(病例50):男女各占28例,22例;年龄线低至40岁,高至76岁,平均(54.63±8.05)岁;疾病类型:脑出血12例、脑梗死38例。研究组(病例50):男女各占30例,20例,年龄线低至34岁、高75岁,平均(55.89±8.42)岁;疾病类型:脑出血15例、脑梗死35例。2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研究现已征得院内相关部门审批。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西医以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指南(2014)[2]为参考,中医以缺血中风诊断标准(行业标准研究)[3]为参考,与中风(瘀血阻络型)标准相符;②病程时间最短14d,最长6个月;③患者无意识障碍问题,病情稳定,对治疗及运动训练均可配合;④事先知情研究内容、风险,具有良好配合性。排除标准:①急性期脑卒中者;②生命体征不稳定者;③认知缺陷、严重精神障碍、无法配合者;④外伤性颅脑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者;⑤存在骨性关节炎、肌肉失用者;⑥肝肾等重大脏器不健全者;⑦病历资料不真实、不可靠,或治疗中途失联者。

1.3 方法参考《脑卒中防治指南》[4],2组患者均给予抗血小板、溶栓、神经营养等对症治疗措施,同时有效控制血压、血糖水平。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运动治疗,①康复训练。给予患肢按摩(由远到近),并实施体位、翻身、主动训练+被动肢体关节训练、抗阻训练、肌耐力训练、坐位平衡、站立训练、呼吸训练、Brunnstrom运动及作业运动等,反复、循序渐进。每次15 min左右,每日2次。②日常生活能力锻炼。指导患者开展日常生活能力、手部功能作业训练,借助辅助器具,脱衣、穿衣、进食、洗漱等训练,每日2次,每次15 min左右,然后利用助步器、手杖等辅助工具,锻炼日常生活能力。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身痛逐瘀汤,中药方剂:当归18 g,桃仁8 g,秦艽10 g,红花8 g,没药8 g,川芎5 g,羌活5 g,川牛膝10 g,香附8 g,地龙8 g,五灵脂10 g,炙甘草5 g。对大便干结者加厚朴、火麻仁等;对口干口苦者加墨旱莲、桑葚等;对于失眠多梦者则加夜交藤、炒枣仁等;对于食少便溏者加薏苡仁、黄芪、党参等。以上药物加水煎煮后取汁200 ml,分早晚各1次服用,每日1剂。2组均持续治疗一个疗程(12周)。

1.4 观察指标①平衡功能:采纳Berg平衡功能量表(BBS)评估,从难—易14个项目,每项5个标准0~4分,总分值0~56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平衡功能越强。②步行能力:参考Holden步行功能分类,0~5级的步行功能状态,其中无功能记0级,需大量辅助性帮助记1级,需稍微帮助记2级,需言语指导及监护记3级,在平地上可独立记4分,完全独立记5级。分值越高表示患者步行能力越强。③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BI)测评,统计总分记100分,从独立—完全依赖,得分与患者生活能力为正比关系。④运动功能:采取Fugl-meyer(FMA)评估,包括上肢和下肢与运动功能,总分100分,分值与肢体功能成正比关系。⑤生活质量:采纳GQLI-74生活质量评定表评估,涵盖躯体、生活、物质、社会等多个功能模块,分值最高25分,评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越好。

2 结果

2.1 BBS评分与Holden分级2组治疗前 BBS评分、Holden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较同组治疗前BBS评分、Holden分级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上升幅度更显著(P<0.05)。见表1。

表1 2组中风后偏瘫患者BBS评分与FMA评分比较 (分,

2.2 BI与FMA评分2组治疗前 BI、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较同组治疗前BI、FMA评分均大幅度提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效果更明显(P<0.05)。见表2。

表2 2组中风后偏瘫患者BI与FMA评分比较 (分,

2.3 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生活质量(GQLI-74)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见表3。

表3 2组中风后偏瘫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分,

3 讨论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推动下,人们生活形式及饮食结构出现较大变化,加之社会人口老龄化发展进程,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呈明显上调趋势,脑卒中目前已列入严重威胁老年人生命安全的三大疾病之一。脑卒中的发生与脑部血液循环障碍、脑血管病变造成的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有关,导致患者神经功能严重受损,致残率较高,有调查数据显示,存活的脑卒中患者中75%存在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肢体功能障碍、偏瘫、言语功能障碍、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等,其中40%为重度致残。而康复治疗是脑卒中治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施有效的康复手段,可最大限度降低患者残障程度[2]。但从当前实际情况来讲,中国脑卒中患者整体康复水平并不理想,部分患者恢复效果较差,对其后期自主生活能力造成严重的影响,导致预后不良,同时造成巨大的社会及家庭经济负担。

从中医学角度,脑卒中属于“中风”“半身不遂”等范畴,危险因素有饮食不节、情志不畅、年老肾虚、劳累过度、肥胖、寒邪内侵等,因此该病的发生与痰、瘀、风、肝、肾、脾等有关,主要病机为瘀血阻滞,在各种因素作用下致气血运行不畅,肢体静脉阻滞,造成肢体废而不用,或出现感知觉障碍、肢体疼痛麻木等情况。因此中医药治疗从活血行气、祛瘀通痹等方面入手[3]。本次研究应用身痛逐瘀汤,源自《医林改错》中气血痹阻致身痛的经典方剂,方剂中桃仁、红花、川芎等具有活血化瘀等功效,羌活、秦艽等可发挥祛风散寒的作用,香附、没药具有活血行气的作用,川牛膝、地龙可通络祛瘀,炙甘草用于调和诸药。同时从现代药理学分析,身痛逐瘀汤可起到抗氧化功效,能提高机体丙二醛水平,对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有效抑制,从而促进自由基清除,避免脑组织再灌注损伤[4,5]。此外,该方剂还具有一定的改善血液流变学作用,可抑制血小板凝聚,提高红细胞形变能力,降低血液黏稠度,起到抗凝、抗血小板凝聚的功能。开展早期康复运动,通过关节及肢体主动被活动,对大脑残余细胞进行刺激使其发挥代偿作用,促进损伤区细胞组织再生,同时可促进大脑皮层血液循环,有助于改善患者残障程度[6,7]。本次研究结果:2组治疗前 BBS评分、Holden分级、BI评分、FM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较同组治疗前BBS评分、Holden分级、以及BI、FMA评分均大幅度提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效果更明显(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GQLI-74)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从中可证实,在康复运动的基础上联用身痛逐瘀汤对强化平衡能力、提高肢体功能、改善步行能力具有显著价值,可促进中风后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大幅度改善。

综上,对中风偏瘫患者实施康复训练及应用身痛逐瘀汤,可提高整体疗效,促进患者预后改善,实现理想的治疗效果,具有广泛推广的价值。

猜你喜欢
身痛偏瘫中风
循经往返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身痛逐瘀汤敷贴治疗气滞血瘀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预防中风应做到八要八不要
基层中医药(2020年2期)2020-07-27 02:45:58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华人时刊(2018年23期)2018-11-18 16:56:35
风湿关节痛使用身痛逐瘀汤配合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
穴位注射法治疗血虚受风型产后身痛52例临床探讨
中外医疗(2015年16期)2016-01-04 06:51:49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