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背景: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冬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北京成为历史上首座“双奥之城”,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健儿闪耀赛场,展现了体育的魅力,诠释了“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北京冬奥会开启了全球冰雪运动新时代,促进了更多青少年学生投身到冰雪运动中,增强体质,享受冰雪运动带来的乐趣。本期“群英荟萃”栏目旨在研讨后冬奥时代给学校体育带来的启发与改变,以及一线体育教师如何高效地开发与利用冬奥冰雪项目,因地制宜地完善学校体育课程,设计与优化体育课堂教学内容,运用合理的教学手段与方法,促进青少年学生更加喜欢冰雪运动,在冰雪运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话题1:您认为,参加北京冬奥会(残奥会)的运动员在赛场上体育精神的展现,能够对课堂教学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冬奥”精神给学生带来的主要影响有:1.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参加比赛;2.尊重他人,团结友爱,发扬“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运精神;3.比赛中我国运动健儿们努力拼搏、不畏强手、为国争光的精神激励学生不断追求进步。
——黑龙江胡斌
最主要的影响:1.对学生参与锻炼的热情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2.有助于学生克服畏难心理。
——江苏张海波
在谷爱凌身上学到的不只是天赋,更多的是努力。谷爱凌的成功,证明了运动员并不是只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其身上的体育精神,激励着学生在平时的学业中不断提升自己,追求卓越。
——广东刘培
拓展了育人维度,提供了重要的育人内容,完善了美育、德育与体育的融合,丰满了教育教学活动。
——安徽杨斌
北京冬奥会精彩的比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运动员们顽强拼搏的事迹有利于学生形成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北京冬残奥会对生命的诠释有利于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善待他人的良好品质以及真善美的良好品格,能够把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真正落到实处。
——山东于芳
每一次奥运会比赛,中国队员的表现,每一枚金牌的获得,都是教师导入新课、启发学生参与运动最好的素材,每一名运动员拼搏向上的事迹都会深深印在学生的心中,这是对体育品质和体育精神的传递,使学生学会坚毅、拼搏、团结、尊重、向未来挑战。
——山东臧科运
1.能够激发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课的各项活动中,体育课上更有组织性、纪律性,学生练习的效率更高,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2.激发学生勇于完成教师在体育课中布置的各项任务,不怕苦,不叫累。
——安徽李厚余
北京冬残奥会让我们知道了努力拼搏,就会在世界的舞台上站起来,夺取胜利,最终走上领奖台的最高处。残奥会体现了运动员们身残志坚的积极乐观的精神品质,这些运动员们取得成绩需要比正常人付出更多的汗水和努力,他们的意志品质更值得我们学习,同时这些励志故事也激励着体育课上的学生们,如运动员们摔倒了再爬起来,失败了微笑着面对,向学生们传达了敢于挑战、不服输的精神,这些都会带给学生不一样的体验,潜移默化地向学生灌输不同的奥运精神和理念,达到育人目标。
——江苏赵美娟、山东牟保真
体育室内课时可将北京冬奥会有关运动项目播放给学生们观看,因势利导: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竞争;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比赛胜负观;3.引导学生树立公平竞争的体育观;4.教育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并心怀感恩;5.引导学生感悟体育精神,进而形成正面积极的人生价值观,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与热情,进而在体育课堂中拥有更大的动力与兴趣;6.教育学生不要盲目追星,要挖掘谷爱凌背后的故事,如,如何刻苦训练、如何奋勇拼搏、如何为国争光的爱国主义精神,等等。
——湖北熊昌军、浙江韩庆敏
开展冰雪项目进校园,不仅是教学内容进校园,更重要的是“冬奥”精神进校园。一是用参加北京冬奥会(残奥会)的运动员取得的优异成绩鼓励学生,努力锻炼身体,长大为国争光;二是用中国成功举办冬奥会的典型事例鼓舞学生,唤起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其感受祖国的强大并产生民族自豪感;三是用在赛场上优秀运动员的感人事迹和奋勇拼搏的体育精神,培养学生敢于挑战、不怕困难、团结协作等良好的意志品质。
——山东罗兆杰
参加北京冬奥会(残奥会)的运动员在赛场上体育精神的展现,笔者认为能够对课堂教学及学生们带来以下影响:1.体育大国的“底气”。本次冬奥会中国作为东道主,无论是开幕式“微火虽微,永恒绵长”的精彩呈现还是运动员们的场上风采,无不展示出大国风范与运动员们自信、自强的精神气质,传递着“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体现了浓厚的人文气息、体育大国的底气与精神追求。2.敢于挑战的“勇气”。冬奥会项目并不是中国的优势项目,但随着一批批优秀运动员的努力拼搏,逐渐在短道速滑、滑雪项目上有了优势。随着北京作为冬奥城市的确立,冬奥项目迅速在全国普及开来,逐渐进入课堂,进入人们的生活,成为全民运动的新宠,这正是敢于挑战新兴项目、挑战自我的勇气的表现。3.绝处逢生的“霸气”。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的决赛上,谷爱凌在前两轮略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最后一跳顶住压力做出了自己从未尝试过的超高难度动作——腾空、翻转、左转两周偏轴转体1620°抓板,稳稳落地,这是对自我的挑战,以及中国人“飞龙在天”霸气的呈现。4.团队至上的“义气”。2月7日晚的男子短道速滑1000米决赛上,武大靖因体力消耗过多,在抢至第二后,用最后一点力气帮助队友任子威阻拦对手,稳住其第一的位置,而后自己双手扶膝,慢慢与队伍拉开了距离,最后,任子威、李文龙分别夺得金银奖牌,武大靖位列第四。虽然武大靖未能获取个人奖牌,但其充分展现了国家荣誉高于一切的责任担当,以及团队至上的义气。
——山东徐家鹏、臧科运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精神的渗透是必不可少的,奥运精神更是不可或缺,奥运会上运动员的顽强拼搏、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的品质是每名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有利于鼓励学生热爱体育,鼓舞学生坚持体育锻炼,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
——甘肃张永璟、广东刘培
体育课堂教学可以开展残奥教育,可以营造“残健融合、共享、包容”的氛围,培养学生扶残助弱、关爱他人的意识,使学生学会尊重和善待弱势群体。
——安徽罗传伟
当班级有运动能力较弱的学生,在游戏分组比赛同伴不愿和他一组时,教师可以借助奥运精神——不放弃、不抛弃,鼓励学生包容、接纳每一名同学。
——安徽崔娜
积极的影响:1.为课堂教学目标设计提供了更具育人价值的要求;2.使课堂导入更生动;3.为课堂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多样模式;4.使评价与德育密切结合。对于体育课堂教学的积极作用:1.促进学生体育品德的完善,是“知、能、行、健”的新路径;2.让体育项目更具选择性、趣味性,可持续保障“勤练”;3.有利于学生参与学练、参与比赛,达成“常赛”,为新样态下的体育课堂教学提供新途径。
——安徽杨斌
冬奥会(残奥会)运动员年复一年刻苦的训练,才换来登上奥运会大舞台的机会,无论成功与否,参与的过程和精神值得每一个人学习,可以借此鼓励学生体育课上积极参与、享受过程。
——山东姜倩倩
话题1小结:北京冬奥会(残奥会)的运动员们在赛场上体育精神的展现,能够对课堂教学带来积极的影响主要有:1.潜移默化地在课堂中渗透德育。如,传递冬奥会(残奥会)体育精神对课堂教学中学、练、赛的各个环节都有激励作用,从每个环节的细节入手,让课堂实现以体育人。2.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让教学内容有更多的选择性,更有趣味性。如,以冰壶运动为切入点,可以组织冰雪健身操、原地投掷冰壶、旱地冰壶等运动项目。3.通过体育课堂教学,以课堂导入、情境创设等形式,感染与激发学生顽强拼搏,无畏困难,正确认识竞争,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引导学生感悟与领会体育的精神与魅力,进而形成正面积极的人生价值观。
——吉林曲艺
话题2:您认为,如何将北京冬奥会(残奥会)设置的项目渗透在课堂教学内容中以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提升学生的运动技能?
笔者力推冰壶项目,其规则简单,容易推广,而且只需简单光滑的材料就可在陆地上进行练习,解决了建冰场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问题。冰壶项目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以及临场步调一致和一切听指挥等素养。冰壶项目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有良好的作用,如提高力量、柔韧性以及协调性。更重要的是通过该项目可以培养学生灵活的头脑以及面对突发情况的冷静态度,这是其他体育运动项目所不能及的。此外,冰壶项目具有很强的趣味性,非常适合中小学生,现在发展的旱地冰壶运动项目较广泛地应用到了中小学课堂,这是后奥运冰雪类体育项目发展的契机,对西北和南方地区的学生提升冰雪运动技能有较大的帮助。
——黑龙江胡斌、甘肃张永璟
1.营造氛围,激发兴趣。笔者所在学校注重冰雪运动文化的渗透,定期邀约专业冰雪运动员进校,通过专题讲座、师生互动等多种形式,向学生普及冰雪运动知识,拉近冰雪运动与学生的距离,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2.依托丰富多彩的校园主题活动,营造浓厚的冰雪文化氛围。通过“冬奥知识竞赛”“冬奥绘画展”“冬奥小志愿者评选”等活动,让农村学生在隐性的教育场域中,热爱冰雪运动,感受冰雪运动的魅力。3.农村学校要借鉴一些发达地区的经验,并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创新,通过类似旱地冰壶、草地冰壶、沙滩冰壶,以及利用转椅自制雪橇等,将冰雪项目推广至农村校园。通过简化项目,让学生能参与到冰雪运动项目的全过程,从而将冰雪运动理论知识与具体运动实践相结合,深化学生冰雪运动知识的素养。
——山东臧科运
由于冰雪项目受气候、场地等因素影响较大,因此如果想要将北京冬奥会(残奥会)中的项目渗透在教学中就要因地制宜,并将项目改良成适合学生参与和学习的项目。如冬奥会项目冰壶,可以改良成旱地冰壶,根据尺寸设计和制作冰壶赛道和冰壶、赛道刷等装备,规则可以适当做调整,有利于学生掌握和实践,使学生在旱地冰壶中既学习了冰壶技术,又体会到了冬奥会项目的乐趣,逐渐加深对冰壶运动的了解。目前在全国比较容易普及的主要有:冰壶的替代项目——旱地冰壶、滑冰的替代项目——轮滑、冰球的替代项目——陆地轮滑球。
——安徽罗传伟、吉林曲艺、山东臧科运
笔者设计了沉浸式的锻炼计划单,创设冬奥会情境,录制前置性学习微视频,通过学习,驱动学生思考“怎样才能成为冬奥体能小达人?”学生沉浸其中,以学习奥运榜样、坚持锻炼、成为“小达人”为终极目标,每天学习、锻炼、观察交流、自测互测、记录运动情况,与自己挑战,这样能够让学生对冬奥会产生共鸣和情感,学习运动健儿坚持不懈的精神。
围绕冬奥会项目制作简单易行的教学视频,在内容设计上,参照现行课程标准,做到切合课程标准,不超纲、不拔高;联系学生实际,内容上做到可操作、不受环境限制。设计制作水平一、水平二、水平三的“冬奥项目体适能”微视频,学生根据项目表内容进行锻炼,家长只要扫码即可观看专业体育教师的指导视频,高效安全、实操性强,让学生在家中就能跟着体育教师学习冰雪居家模拟动作,从而不断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通过冰雪运动提升学生的运动技能。
——江苏夏静
学生穿上轮滑鞋,再加入舞蹈就是“冰上舞蹈”;可以运用汽车轮胎做成旱地雪橇,拉“雪橇”奔跑,进行力量素质练习。只要用心,教师们都能创新出适合学生的可替代的雪上运动项目。
——江苏赵美娟
现如今体育大单元教学构建下,需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教师要善于引导,建立冬奥会(残奥会)的大单元设计。如,首先从冬奥会(残奥会)的历史文化背景入手,再深入了解项目,按项目、分模块系统地设计学习内容,最后进入课堂,模拟感受针对该项目所设计的教学内容。其间教师主导、学生探索、教师完善,形成一个系统的单元计划,然后再进行系统性的教学,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提升学生的运动技能。
——浙江王玲
冬奥会项目融入体育课堂教学也要考虑地域因素,如,北方地区冰雪季可以把一些冬奥项目直接放在课堂上进行专项技能类教学,而在南方地区则可以通过情境式教学,适当改变冬奥项目的场地器材条件,进行教学。但是不管学校是地处南方还是北方,冬奥项目的教学都应以大单元教学为主,通过十几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进而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安徽张开华
话题2小结:将北京冬奥会(残奥会)项目渗透在课堂教学内容中,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提升学生的运动技能,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1. 冬奥会项目具有趣味性,适合中小学生,冰壶项目可以改良成旱地冰壶,根据尺寸设计、制作冰壶赛道和冰壶、赛道刷等装备,改变规则,更利于学生掌握和实践,学生在旱地冰壶中既能够学习冰壶技术,又能够体会到冬奥会项目的乐趣,同时加强了学生对冰壶运动的了解。2.巧妙利用转椅自制“雪橇”等,将冰雪项目推广至农村校园,可以运用汽车轮胎做成旱地雪橇,让学生能参与到冰雪运动项目全过程中,从而将冰雪运动理论知识与具体运动实践相结合,深化学生冰雪运动素质素养。3.花样滑冰可以和轮滑动作进行融合,学生穿上轮滑鞋,加上舞蹈动作就是“冰上舞蹈”。4.陆地进行滑轮项目的练习,类似于越野滑雪、陆地冰球运动,可进行班级联赛,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达到“常赛”的目的。5.学生可以模仿“冰墩墩”做各种动作,此内容可放在课的放松环节;还可以背着“冰墩墩”、抱着“冰墩墩”、抬着“冰墩墩”进行力量练习。6.为了让学生体验滑雪板,可以尝试将木条做成旱地旱船,让其体会滑雪动作。
——甘肃张永璟
话题3:在您所观赏的北京冬奥会(残奥会)比赛中,哪些故事或瞬间令您动容?在教学中应该在什么时机与学生们分享这些故事或瞬间,或如何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以展现奥运精神,培育学生的体育品德?
在北京冬残奥会的赛场上,高山滑雪队的孙鸿胜缺少双臂,无法借助雪仗保持平衡,只能用身体在蜿蜒陡峭的赛道上闪转腾挪。但是孙鸿胜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最终完成了比赛,并实现了“滑下去就是胜利”的目标。笔者认为在比较枯燥无味、需要毅力完成的内容(如“耐久跑”)时,让学生了解北京冬奥会(残奥会)中这些令人动容的故事,使其明白运动员们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都坚持面对,并顽强实现目标,教育引导其作为一名青少年还有什么理由放弃呢?应遇强则强,尽力克服困难,努力实现为之奋斗的目标。
——安徽罗传伟
你是我的“眼”,也是一束“光”,这是王跃和其领滑员李亚林的故事,“我猜他很强壮,也很阳光。”王跃虽然看不清朝夕相处的领滑员李亚林的样子,但王跃早已在心里塑造出了一个大致的模样。这些令人动容的瞬间诠释了奥运精神,都可以作为教师课堂教学中的育人素材。
——江苏黄健
1.当竞争对手夺冠时,祝贺冠军,并与冠军紧紧拥抱,是对对手的尊重与敬佩;2.当运动员为国争光,勇于挑战自己从来没有突破的动作,并最终夺冠时,让人感动不已;3.当比赛中某运动员严重受伤,已知自己无望获奖,本可以放弃比赛时,却永不放弃,坚持完成比赛,那种坚韧不拔、永不言弃的精神,让人无比敬佩,展示了体育比赛的魅力;4.冬奥会志愿者热情服务于各国运动员,让各国运动员感动的镜头,展示了中国人的友好;5.参与国的运动员和参与国很多官员对北京冬奥会(残奥会)盛赞,给各国运动员和很多官员留下了美好印象;6.北京冬奥会的口号“一起向未来”,召唤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团结起来,向着美好的明天迈进……北京冬奥会(残奥会)让人感动的瞬间有很多,这些瞬间不仅体现了奥运会“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更体现了世界美好和谐的一面,激励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们团结起来。教师可以利用室内课播放这些感人瞬间的镜头,同时讲解其中蕴藏的深刻含义,以此让学生了解奥运精神,培养学生的体育品德。
——安徽李厚余
利用室内课、大课间等,对赛事集锦进行汇编,对花样滑冰、空中技巧、短道速滑等进行不同项目形式的对比,让学生更深入、更具有层次性地体会不同项目,感受不同的体育竞技美(速度和美感力度)。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开设不同形式的观摩学习,如针对高年级的学生,通过“金牌主持人”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为大型体育赛事配音解说,在锻炼学生语言表达的同时,在更“逼真”情境中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浙江韩庆敏
郭雨洁拼尽全力终夺金牌,这种拼搏、永不言弃的精神和态度令人肃然起敬。越野滑雪杨洪琼获奖后流泪说:“没让大家失望。”这是责任意识的体现。谷爱凌敢于挑战自己,临危不惧,在最后的关头完成逆袭,带给国人喜悦的同时,也展现了中华民族奋勇不屈、勇于拼搏的精神。当学生畏缩、不主动、畏惧、意志不坚定、想放弃、怕出丑时,正是分享这些故事或瞬间的最佳时机。
——江苏张建、云南费俐兴
笔者认为最鼓舞人的是冬奥冠军徐梦桃。徐梦桃曾3次参加冬奥会,最好的成绩是获得一枚银牌,她距离职业生涯大满贯就差一枚奥运会金牌,在北京冬奥会她终于圆梦。徐梦桃因常年训练和比赛满身伤病,她拼搏了16年,坚守了4届冬奥会,早已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徐梦桃为梦想而奋斗,她流过的汗水、付出的努力,使其最终站在希望的彼岸。在《田径——耐久跑》、队列训练等教学时,教师可把握时机,利用这些感人的故事与瞬间,对学生进行思想动员和品德教育。
——黑龙江胡斌
北京冬残奥会冬季两项女子10公里中距离视障组比赛中,中国选手王跃在领滑员李亚林的带领下,取得了一枚铜牌,冲过终点线后,王跃跪倒在地,李亚林摘下自己的雪板上前安慰着王跃,这画面令人十分动容。男子冰壶比赛的“中美之战”,美国队员擦冰时,冰刷与中国队占位壶有轻微触碰,中国冰壶队队长马秀玥跟队友商量沟通后,认为美国队不是故意为之,也没有因为小碰撞取得比赛优势,示意场面可保持现状,不将己方冰壶重新放回营内,虽然中国队最后没有获得本场比赛的胜利,但马秀玥的大气表现获得了对手的尊敬。中国队的这一大度表现既是体育精神中公平竞争精神的体现,更是体育强国的精神所在。
——山东臧科运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体育品德在课堂渗透是隐形的、内驱的,也是非常重要的。课堂教学中渗透奥运精神是培养学生体育品德的有效路径,短道速滑、跳台滑雪体现了运动员的积极进取精神,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随时渗透,帮助学生消除畏惧心理,大胆完成动作。在一些规则性比较强的项目观赏中,可以让学生们懂得规则意识,学会遵守秩序;在奥运冠军登上领奖台、升起国旗的那一刻,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甘肃张永璟
话题3小结:北京冬奥会(残奥会)比赛中,令人动容的故事或瞬间太多。齐广璞夺冠是最令人感动的金牌,齐广璞让我们看到了“人不行我行,人行我更行”;隋文静和韩聪夺冠是最牵动人心的比赛,他们让我们看到了坚持、信任的力量;孔凡影是最令人心疼的运动员,一个人参加六项比赛,虽然没有拿到金牌,但是孔凡影身上那种“能上我就上”的力量十分强大……教师可以抓住课前、课中、课堂小结的时机,通过创设时机分享奥运故事培育学生的体育品德,如课前导入利用精彩瞬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中在学生坚持不下去、学生意志品质受到挑战时以及在教学比赛的赛前和赛后,用奥运健儿的精神激励学生。同时,课堂小结可以用冬奥健儿的精神鼓励学生向着更好的自己努力。
——上海王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