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召勇,杨海江,刘旭坤,朱宗波
(山东黄金冶炼有限公司)
黄金矿山产生的含氰废水处理方法主要有物理法、生物法和化学法。物理法主要有膜处理法和树脂吸附法等;生物法主要有微生物氧化法和活性污泥处理法等;化学法主要有沉淀法、过氧化氢氧化法、氯碱法、因科法、电化学氧化法等。其中,化学法因工艺相对简单、成本低廉而有着广泛的应用,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碱性化学氧化法。常用的氧化剂有含氯氧化剂(如次氯酸钠、液氯、二氧化氯)、过氧化氢、二氧化硫等[1-3]。因科法(SO2-空气法)是利用SO2和空气作为氧化剂,铜离子作为催化剂,在碱性条件下将氰化物氧化去除的处理方法[4-6],具有氧化剂易购易得、存储方便等优点,并且对设备腐蚀小,工业设计简单。但是,因科法仅适用于硫氰酸盐含量较低的含氰废水,且不能回收氰化物和重金属,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方法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山东某黄金冶炼公司金精矿采用“浮选—氰化—浮选”工艺回收金、银,同时回收其他有价金属。其年产氰化尾渣45万t,采用1 000 m3水作为氰化尾渣的洗水,洗涤产生的含氰废水经除氰处理后,总氰化合物质量浓度降至10 mg/L以下,作为洗水循环利用。该含氰废水中总氰化合物和硫氰酸盐含量较高,传统因科法在闭路循环处理过程中,很难维持指标稳定,无法满足洗水循环利用的技术要求。为解决上述问题,对因科法进行了改进,研发了铜盐沉淀法,对总氰化合物、硫氰酸盐和部分重金属离子进行去除,实现了高浓度含氰废水的快速、高效净化。
设备:多功能浸出搅拌机,1.5 L浸出搅拌槽,手持式pH计,电子天平,循环式真空抽滤机,玻璃器皿等。
药剂:10 %氢氧化钠,10 %硝酸铁,五水硫酸铜(分析纯),焦亚硫酸钠(分析纯)等。
原料:某黄金冶炼公司氰化尾渣洗涤产生的高浓度含氰废水,其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该含氰废水中总氰化合物质量浓度为 1 606.16 mg/L,SCN-质量浓度高达5 259.87 mg/L。
表1 高浓度含氰废水化学成分分析结果
铜盐沉淀法破氰原理,按照反应过程可分固氰、固硫氰、破氰等3个步骤。
1)固氰反应。含氰废水中加入焦亚硫酸钠后,溶液中形成还原性氛围,为固氰反应提供还原剂;加入硫酸铜,使溶液中的氰化物转变为沉淀除去。首先,铜离子与溶液中的亚铁氰化络合物反应,生成红褐色的亚铁氰化铜沉淀;其次,过量的铜离子被还原为亚铜离子;最后,亚铜离子与金属氰化络合物解离的氰离子反应,生成氰化亚铜沉淀。主要化学反应式如下:
2)固硫氰反应。向溶液中继续加入过量的硫酸铜,铜离子被焦亚硫酸钠还原为亚铜离子,然后亚铜离子与硫氰酸盐反应生成硫氰化亚铜。在反应过程中,通过硫氰酸盐颜色反应鉴定其是否去除完全。主要化学反应式如下:
3)破氰反应。过量的焦亚硫酸钠与溶液中剩余的少量氰化物继续反应,进一步去除氰化物。主要化学反应式如下:
铜盐沉淀法工艺流程见图1。工艺路线为:先缓慢添加稍过量的焦亚硫酸钠于含氰废水中,用碱液控制pH值为6~8,搅拌反应5 min后,再缓慢加入五水硫酸铜,用碱液控制pH值为6~8,至废水滤出液无硫氰酸盐颜色反应为止,继续搅拌反应10~30 min。采用真空抽滤机分离沉淀和滤液,滤液经检测达标后返回工艺循环利用。
图1 铜盐沉淀法工艺流程
取1 L含氰废水于1.5 L浸出槽中,控制搅拌机转速为1 000 r/min,缓慢加入5.0 g焦亚硫酸钠,用碱液控制溶液pH值为6~8,搅拌反应5 min后,分别加入10 g、15 g、20 g、25 g、30 g五水硫酸铜,并用碱液控制溶液pH值为6~8,搅拌反应30 min后,采用真空抽滤机分离沉淀和滤液。取滤液检测总氰化合物、硫氰酸盐和铜,试验结果见表2。
表2 五水硫酸铜用量试验结果
由表2可知:当五水硫酸铜用量为25 g/L时,取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之后随着五水硫酸铜用量的增加,总氰化合物、硫氰酸盐和铜的质量浓度降低幅度较小。综合考虑药剂成本,确定五水硫酸铜用量为25 g/L。
此外,为了探究五水硫酸铜的最小用量,通过少量分次加入五水硫酸铜,至废水中硫氰酸盐刚好完全去除即无硫氰酸盐颜色反应为止,得出五水硫酸铜的最小用量为24.5 g/L。但是,为了保证硫氰酸盐的去除率,仍选择五水硫酸铜用量为25 g/L。
取1 L含氰废水于1.5 L浸出槽中,控制搅拌机转速为1 000 r/min,缓慢加入5.0 g焦亚硫酸钠,用碱液控制溶液pH值分别为4,5,6,7,8,9和10,搅拌反应5 min后,加入25 g五水硫酸铜,并用碱液控制溶液pH值分别为4,5,6,7,8,9和10,搅拌反应30 min后,采用真空抽滤机分离沉淀和滤液。取滤液检测总氰化合物、硫氰酸盐和铜,试验结果见表3。
表3 酸碱度试验结果
由表3可知:总氰化合物、硫氰酸盐和铜的质量浓度基本稳定;当pH>8时,总氰化合物、硫氰酸盐和铜的质量浓度增加,说明沉淀物在强碱条件下不稳定,存在返溶现象。鉴于酸性条件不利于工业应用,存在安全隐患,确定pH值为6~8。
取1 L含氰废水于1.5 L浸出槽中,控制搅拌机转速为1 000 r/min,分别缓慢加入4.0 g、4.5 g、5.0 g、5.5 g、6.0 g焦亚硫酸钠,用碱液控制溶液pH值为6~8,搅拌反应5 min后,加入25 g五水硫酸铜,并用碱液控制溶液pH值为6~8,搅拌反应30 min后,采用真空抽滤机分离沉淀和滤液。取滤液检测总氰化合物、硫氰酸盐和铜,试验结果见表4。
表4 焦亚硫酸钠用量试验结果
由表4可知:当焦亚硫酸钠用量达到5.0 g/L以上时,取得了较好的破氰效果,但焦亚硫酸钠用量继续增加,总氰化合物、硫氰酸盐和铜的质量浓度均有升高趋势,表明过量的焦亚硫酸钠与含氰沉淀物继续反应,导致沉淀物返溶。因此,确定焦亚硫酸钠用量为5.0 g/L。
取1 L含氰废水于1.5 L浸出槽中,控制搅拌机转速为1 000 r/min,缓慢加入5.0 g焦亚硫酸钠,用碱液控制溶液pH值为6~8,搅拌反应5 min后,加入25 g五水硫酸铜,并用碱液控制溶液pH值为6~8,分别搅拌反应10 min、30 min、60 min、90 min后,采用真空抽滤机分离沉淀和滤液。取滤液检测总氰化合物、硫氰酸盐和铜,试验结果见表5。
表5 反应时间试验结果
由表5可知:该过程反应迅速,反应10 min后各项指标基本达到处理要求,且在10~60 min各指标保持稳定;再继续延长反应时间反而影响处理效果。考虑到反应时间过长,能耗增加,确定反应时间为10~30 min。
为探究药剂加入顺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改变五水硫酸铜和焦亚硫酸钠的加入顺序,并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见表6。
表6 药剂加入顺序试验结果
由表6可知:焦亚硫酸钠+五水硫酸铜的处理效果要优于五水硫酸铜+焦亚硫酸钠。因此,选择焦亚硫酸钠+五水硫酸铜的药剂加入顺序。
为探究本方法在处理过程中废水组分的变化,对药剂加入量和沉淀物沉出量进行物料平衡计算。取含氰废水1 L,五水硫酸铜用量25 g,按照试验方法进行处理。试验结果见表7。
表7 物料平衡试验结果
由于沉淀物中总氰化合物和硫氰酸盐含量无法检测,且无回收利用价值,所以仅针对铜量进行物料平衡计算。试验结果见表8。
表8 铜量物料平衡计算结果
由表8可知:处理前后铜质量基本达到平衡,铜回收率为99.70 %,损失主要来源于沉淀分离和称量。此外,如果按照五水硫酸铜用量和沉淀物中铜质量计算物料平衡,由于废水中铜存在沉淀现象,则其回收率为105.5 %。
根据条件试验获得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焦亚硫酸钠用量5.0 g/L,五水硫酸铜用量25 g/L,pH值控制在6~8,反应时间10~30 min。最佳条件下试验结果见表9。
表9 综合条件试验结果
由表9可知:处理后废水中总氰化合物、硫氰酸盐和铜质量浓度大幅降低,满足工艺循环用水的指标要求,之后循环利用于浸出工艺,有助于改善浸出效果。
为比较铜盐沉淀法与传统因科法的处理效果,采用传统因科法在不同条件下进行破氰处理。因该含氰废水中铜质量浓度约400 mg/L,故采用传统因科法试验时不再补加铜。对比分析结果见表10。
由表10可知:传统因科法处理效果并不理想,调整焦亚硫酸钠用量、反应时间和pH等条件对处理效果有一定改善,但总氰化合物质量浓度仍较高,很难达到技术指标要求。采用铜盐沉淀法处理后,总氰化合物质量浓度降至1 mg/L左右。与传统因科法相比,本方法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表10 对比分析结果
通过对传统因科法进行优化和改进,研发了铜盐沉淀法,实现了高浓度含氰废水的破氰处理,处理后废水中总氰化合物质量浓度降至约1 mg/L,硫氰酸盐质量浓度降至约20 mg/L,重金属含量大幅降低,净化效果明显,满足工艺循环用水的指标要求。该技术简单易行,通过“单槽处理、分步给药、一次压滤”即可完成破氰除氰工作,反应时间短,处理效果稳定。此外,铜盐沉淀法克服了传统因科法无法处理含高浓度硫氰酸盐废水、无法回收重金属氰化物的缺陷,实现了硫氰酸盐和总氰化合物的联合破除,拓展了因科法的应用范围,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