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花 莫日根图 申晓波 晨乐木格
(内蒙古自治区国际蒙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65)
提高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是提高医疗质量、促进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医护培养对于建设护理队伍十分重要,护理培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感染性疾病科是我院重要的专科和高危科室,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多线病理科和综合医护队伍[1-2]。本文对我院感染性疾病科医护人员的培训方法进行探析,分析实施改良式模块化培训与分阶段量化考核的效果,如下。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1月的280名医护人员分为俩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观察组,分别实施传统的培训方法(对照组)与实施改良式模块化培训与分阶段量化考核(观察组)。两组医护人员资料比较,(p>0.05),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资料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感染性疾病科室医护人员必须根据《医护岗前培训计划》、《岗位能力表》、《标准化培训手册》,按照常规培训方式,掌握基本操作技能。 感染与传染病护理岗前培训的核心内容,以及每周培训目标的设置,包括科室概况、病房环境、消毒隔离等,都包含在科室后第一周的学习内容中。负责人统一培训,教师提供一对一教育。 我们在感染性疾病每月举行一次特殊疾病的轮次,每周举行一次小型讲座。 培训结束后,将进行全面评估。
观察组:实施改良式模块化培训与分阶段量化考核,如下:医护人员培训。(1)定科医护人员培训。①我科医疗和医护团队都是新组建成员,每月定期开展考核培训,要求全科医护人员必须“工作中学习,学习中工作”,加大医护人员培训力度,建立专科管理制度,加强感控培训,不断提高医护人员专科水平。②学习和掌握感染性疾病诊断治疗和护理,掌握传染病相关基础学科微生物学的有关知识,建立医护人员轮转学习计划,到院内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药学部,感染管理部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轮转学习,提高感染性疾病医师对感染性疾病的筛查、预警和防控能力以及诊疗水平,实现对传染病的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及时控制传染病的传播,以及对多发、疑难危重、新发、突发和重大传染病的应急救治能力,掌握抗菌素和抗病毒药物的合理使用。③医护应熟练掌握感染性疾病的护理知识、技能、传染病防治的法律、法规及重症患者的监护技术,包括各类管路的护理,给氧治疗,气道护理和人工呼吸机监护技术,循环系统的血液动力学监测,心电监测及除颤技术,危重患者抢救技术等。(2)轮值医护人员及其他岗位人员培训。感染性疾病科不只承担本科室人员的培训,同时负责全院轮值医护人员及其他岗位人员的培训工作,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要求,医院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领导小组,全院各科室安排梯队人员名单,作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备力量,各科室不定时开展应急培训演练,科室医护人员按照轮转计划,派往感染性疾病科进行轮转学习,全院的医护人员在此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个人防护技术,手卫生、环境清洁、消毒灭菌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提升,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是医院及其所有人工作人员的共同责任,我科有义务也有责任承担全院医护人员及其他岗位人员(保洁员、车队司机、保安人员等)感控知识的培训工作。(3)制度流程、岗位职责诊疗技术规范制定和优化。根据国家卫健委和自治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我科的相关流程制度;同时在实践中工作中不断优化和完善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诊疗技术规范,建立质量考核、监督机制,医护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切实有效的在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控制医院感染发挥有效积极的作用。(4)主要存在问题:
①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需要,目前感染性疾病科医护人员全部投入发热门诊,肠道门诊和其他传染病门诊仍未开诊,科室硬件设施及床位使用率偏低,防护物资及环境清洁、消杀用品消耗数量可观,收支不平衡。②感染性疾病科属于高风险科室,医护人员收入偏低,医院要加强感染性疾病学科建设,在合理配置人力的同时,也应逐步完善激励机制,提高薪酬待遇,调动感染性疾病科医务人员积极性,形成自己的品牌优势,促进学科发展。③目前我院设立的抗菌药物管理机构还不是很完善,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抗菌药物管理工作应该由医务部、药学部、感染性疾病科、临床微生物室、医院感染管理等部门负责人和具有相关专业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共同组成,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建立有效的抗菌药物管理政策,利用自动办公化软件(0A系统)及电子和数据化传输技术进行讨论和批阅,减少纸质版文件的传递。④感染性疾病科在综合医院中的地位和作用一直得不到很好的重视,科室的功能和作用逐渐趋于弱化,感染性疾病科不应该仅局限于传染病患者的诊治,或者只定位在发热和肠道两方面,片面的认为感染性疾病科只是在某种传染病暴发流行时才开启运行收治隔离的患者,感染性疾病科作为临床业务科室,对于病种收治应该合理安排,对于普通感染患者或者复杂难治感染患者,能与肿瘤或心肺疾病一样,得到专业对口的感染性疾病科的病区收治,杜绝“战时想起,战后遗忘”的现象再次出现。(5)提高服务质量:①运用感染性疾病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群众提供医学照顾、病情观察、健康指导、慢病管理、康复促进、心理护理等服务,体现人文关怀。②持续改进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建立完善医疗护理质量控制和持续改进机制,运用科学方法不断改进临床护理实践;明确医疗护理质量控制关键指标,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定期监测、反馈制度,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③提高基层医疗护理服务水平。通过专家下沉、远程培训、开展义诊,建立帮扶机制等方式,加强我院对口支援基层医院及联合体医院医师和护士的培养,带动基层医疗机构提高医疗护理服务质量。(6)分阶段量化考核。 ①医护评估:评估时间在适应模块培训之后。 评估内容由设计团队根据自适应模块的内容确定。 考试工作分为知识测验评价和笔试评价,共26道题。 知识问答评价中,医护答对得1分,答错0分;笔试评价中,医护答对得1分,答错得0分。②医护独立责任小组初步评价:本次评价的目的是使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培养医护技能,将医护知识应用到具体的医护工作中。评估期为临床日上课后一个月,分析内容包括感染护理档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患者的护理和相关症状患者治疗前后的护理、黄码与红码人员的排查工作、知识问答、评价和书面评价。 共25个项目,总分100分。 85分以上视为及格。③医护首次独立夜班评估:此评估的目的是培训医护计划夜班、提供急救和应对紧急情况。评价时间为医护通过独立责任组前考核后且夜班带教1个月后。 评估内容包括急诊配合(消化道出血)、临终关怀、传染病科患者终末消毒等。④综合护理评价:评价时间为轮训结束前一周。 考核形式如下: 科室主任根据科室特点进行考核,包括护理考核、护理诊断、实施方法、理论与实践(题)、综合考核、特殊传染病消毒隔离等。
1.3观察指标
①分析医护人员岗位的适应性与考核分数。
②分析医护人员对培训的满意度。以100分为标准,≥100—85分为很满意,≥65—84分为满意,<65分为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2.1分析医护人员岗位的适应性与考核分数
观察组医护人员的岗位的适应性与考核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医护人员岗位的适应性与考核分数分析
2.2分析医护人员对培训的满意度
观察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医护人员对培训的满意度分析(n,%)
流行病学一是从临床实践突破,提高传染病临床诊疗水平,与基础科、影像科、研究所、病理科建立临床沟通机制,提高传染病诊断水平。与外科、骨科、儿科、血液科建立传染病诊治数例会诊讨论制度,提高传染病临床预防和管理能力[3]。尽快拓展业务,做好其他系统感染的预防和管理工作。开展巡回教育、定期讲课,是提高青年医务人员、实习医护和医护临床能力的重要途径,做好定期实习、实习和高年级学生、医院的教学工作。巡回教育可以提高年轻医务人员在临床疾病治疗中的实践和专业水平[4-5]。建立教育查房制度和文学学习制度,是加快学科发展、提高临床医务人员临床护理水平的有效途径。护理团队每月进行一次指导巡查,快速纠正和指导护理措施,及时发现护理问题和护理不足,提高护理质量[6-7]。钻研蒙医药在新发传染病的诊疗技术,提高发热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加强科技支持和向公众普及力度,提高蒙医药参与国家公共健康服务和应对突发危重疾病能力建设,使其真正在隔离传染源,控制传染病,医院感染方面,在公共卫生应急工作中发挥作用,推动蒙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相信随着感染性疾病专科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在临床疾病诊疗中的地位和作用将进一步加强和彰显,能够满足日常感染性疾病的诊疗服务,对具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提前起到干预作用,保证其在传染病初筛及鉴别的首要作用,第一时间快速响应,起到“哨点”作用,最大限度遏制传染性疾病的传播[8]。
本研究观察组医护人员的岗位的适应性与考核分数高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针对感染性疾病科新医护人员,医院行改良式模块化培训与分阶段量化考核,不仅能提高医护人员的考核成绩,提高培训的质量,还能提高医护人员对培训的满意度,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