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仁珍
(新泰市第三人民医院 山东 泰安 271212)
冠心病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心内科疾病,其发生与心肌缺血有关,在临床上表现为心绞痛、乏力、胸痛等症状,具有病程长、迁延不愈的特点,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临床上在对冠心病进行治疗时,通常以药物为主,比如通心络胶囊、瑞舒伐他汀以及阿司匹林等,虽然可以减轻患者症状,但是患者预后可出现诸多并发症如心力衰竭、再次心梗等,所以加强护理干预尤为重要。责任制护理作为优质护理是一个组成部分,能够使医护人员的责任心增强,促使其从被动护理转变为主动护理,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对改善患者预后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1]。因此,本文对责任制护理运用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0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病程4个月-7年,平均(3.5±1.2)年,年龄43-77岁,平均(59.2±8.4)岁,其中45例为女性、55例为男性;观察组病程5个月-7.5年,平均(3.6±1.3)年,年龄44-78岁,平均(59.3±8.5)岁,其中43例为女性、57例为男性。两组的病程、年龄等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即严格按照医嘱要求,运用瑞舒伐他汀、通心络胶囊、阿司匹林肠溶片以及单硝酸异山梨酯片对患者进行联合治疗,简单给予患者健康教育,讲解药物治疗知识,叮嘱患者定时定量服药;给予患者饮食指导;定时打扫病房卫生;监测患者病情变化等。
1.2.2观察组
观察组则运用责任制护理,具体如下:(1)组建责任制护理小组。根据护士的工作能力、工作年限、护理技能、专科知识以及职称等,并且根据护士性格特征分组,量化职责范畴,实施责任包干制,明确划分职责。按照常规方法,划分全科护理人员为若干个责任组,每组由5名护士组成,设置1名护士组长,1名责任护士,3名护士,每名护士负责3张床位,实行8h轮班制,对患者的动态变化情况进行记录,若出现异常,可告知医生及时处理,避免出现不良事件;(2)实施责任制护理。①心理护理。护士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对患者的主诉进行耐心倾听,了解内心想法,全面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对个性化的心理疏导策略进行制定,给予患者安慰和鼓励,将疾病的治疗方法和相关知识告知患者,使患者对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与了解,使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强,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提高治疗依从性;②环境护理。对室内的温度和湿度进行调节,其中湿度为50%-60%,温度为24°C,打开房间窗户,保持空气流通,运用紫外线定时对空气进行消毒,将患者个人喜好作为基本依据,合理摆放病房物品,对探视人员进行限制,尽量为患者营造舒适、安静、温馨的病房环境,有助于患者休息;③生活护理。通过播放视频、发放宣传册、开展讲座以及一对一交流等多种形式,加强患者健康指导,对不良行为进行纠正,有助于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戒酒戒烟,并且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合理安排日常饮食,主要为高蛋白质、高维生素的食物,严禁食用刺激性强、烧烤、油炸、高糖、高脂以及高盐的食物,告知患者食用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④运动指导。根据患者的承受能力和病情变化,再结合治疗需求,为患者制定针对性运动方案,主要为有氧运动如骑车、游泳、慢跑、快走以及散步等,对运动时间进行控制,一般为30min,3-5次/周,强度以患者稍微出汗、呼吸略微加快为宜,并且坚持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避免过度劳累;(3)护理评价。由高级责任护士和组长对护理质量进行质控,实施期间,鼓励家属督促、参与,同伴之间互相学习,每次指导教育结束后,要对患者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估,并且重视教育后的巩固工作。同时,建立患者个人健康档案,包括家庭住址、联系电话、年龄、性别、职业以及姓名等,出院时将健康教育手册统一发放给患者,手册中不仅有冠心病日常防护基本知识,还有主治医师、责任护士以及病区联系电话等资料,有助于患者出院后及时联系。出院后,每2周通过电话、微信以及短信等形式给予患者1次随访,内容涉及出院后病情恢复情况、生活方式以及心理状态等,对于患者提出的疑问,要及时解答,使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提高。
1.3观察指标
观察以下指标:(1)分别于入院当天及出院前1d,对两组的心绞痛疼痛程度、持续时间以及发作频率进行记录,其中疼痛程度运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表,总分为0-10分,其中剧痛为10分,无痛为0分,得分越高,则疼痛越强;(2)运用自制护理质量考察表评价护理质量,包括6个维度,分别是护理书写规范性、应急能力、主动服务性、沟通能力、护士责任心以及护理熟练程度,每项100分,得分与护理质量呈正比关系;(3)运用西雅图心绞痛问卷(SAQ)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这一量表由5个维度组成,分别是治疗满意度、疾病认知程度、心绞痛发作程度、躯体受限程度以及心绞痛稳定程度,每个维度总分为0-100分,得分越高,则生活质量越好;(4)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包括心力衰竭、再次心梗、心绞痛以及死亡。
1.4统计学分析
由SPSS20.0软件分析数据,组间计数和计量资料比较分别行X2和t检验,以P<0.05表示有差异。
2.1两组心绞痛改善情况比较
两组干预前的各项指标对比无区别(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疼痛评分、发作频率以及持续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各项指标对比(x±s)
2.2两组护理质量对比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主动服务、护理书写规范、护理责任心、应急能力、操作技术熟练以及护士的沟通能力评分均较高,组间对比有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质量比较(x±s,分)
2.3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的心绞痛发作程度、心绞痛稳定性、治疗满意度、躯体受限程度以及疾病认知程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生活质量对比(x±s,分)
2.4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事件比较[n(%)]
责任制护理作为新型的一种护理模式,通过科学、合理的职责分配制度,划分护理人员为不同层次,形成阶梯链,有助于各个成员自身作用的充分发挥,从而使护理质量和护理效果提高[2]。研究[3]发现,在冠心病患者治疗期间运用责任制护理,能够使护士的护理服务意识增强,使传统护理的“被动状态”发生转变,主动为患者提供服务,增强病房护理巡视,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采取有效解决措施。在护理工作中,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基本原则,在给予患者护理时,保持亲切、和蔼的态度,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心理需求,从而为患者提供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4]。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心绞痛持续时间、疼痛评分以及发作频率均少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主要为,在责任制护理中,与全程优质护理服务相结合,并且将不同护士特点作为基本依据,给予针对性培训,增强护理服务意识和内涵,能够使护理人员的服务技能提高,给予患者良好的护理服务,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从而确保护理效果。同时,本次研究中,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生活质量高,且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说明责任制护理能够促进患者康复,使生活质量提高。分析原因主要为,在责任制护理中,能够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助于护士主动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协调性、整体性以及连续性的护理服务,使患者身心需求得到满足,有助于预后恢复[5]。
综上所述,在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通过运用责任制护理,不仅能够提高护理质量,还能控制病情进展,减少不良事件,从而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