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宏智,钟业喜,欧明辉,肖泽平,冯兴华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南昌 330022
人地关系是地理学最核心的研究内容,反映了地理学对于“社会”与“自然”关系的恒久关注[1]。人类不能离开环境而生存和发展,环境演变也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人类改变地球的速度远远超过了人类认识地球的速度[2]。因此,人地关系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从过去的被动适应型,经过能动改造型的过渡,逐步向主动控制型转变,人类开始进入“人类世”(Anthropocene)[3]。人类社会发展始终与环境风险、资源短缺等问题密切相关,这也是地球进入“人类世”的标志[4]。近一万年以来,人类活动不断改变着大气、地质、水文、生物圈和其他地球系统过程,对可持续发展提出了重大挑战,要实现“人类世”的可持续发展,核心和关键是协调好人地关系[5]。
过渡性地理空间是介于自然和社会之间的复合地带,凸显人地关系中地域系统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其中,水陆交错带是过渡性地理空间的典型代表,是湖河流域中高质量发展和治理的关键地带[6],然而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自然地理[7]、生态环境[8]和景观变化[9]等方面。例如,李青山等[10—11]对漓江水陆交错带多种植物根系进行了系统研究,揭示了特殊空间对植物生境的影响;汪朝辉等[8]利用遥感影像数据分析了洞庭湖水陆交错带景观格局的变化,评估了退田还湖、移民建镇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政策措施的积极成效。然而,鲜有学者从“自然-社会-经济”综合角度来研究这一特殊区域的人地关系,因此人文地理学者对水陆交错带的理解与研究亟需深化。
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和世界重要候鸟保护地,其人地关系协调维系着流域内及整个长江中下游的水生态安全,其独特地域单元对于江西乃至国家建设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高质量发展的经济生态、文明和谐的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鄱阳湖区域特征是典型的水陆相生态系统,其水陆交错带是指最高洪水位以下,最低水位以上部分。2009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获批成为国家战略[12],规划将该经济区划分为湖体核心保护区、滨湖控制开发带和高效集约发展区,简称“两区一带”。该区域是长江中下游生态安全保障区、全国重要的鱼类种质资源库和淡水渔业基地、国际重要湿地修复示范保护区。
鄱阳湖水陆交错带则是该区域的最核心部分,是一个典型的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13]。科学划分其范围对政府管理、区域社会治理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对水陆交错带过渡性地理空间边界的划分依旧存在诸多问题。从主观上看,各学科对水陆交错带的定义存在不同的理解[14];从客观上看,水陆交错带是从水体到陆地的自然过渡地带,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有多种不同划分方式。鉴此,本研究基于鄱阳湖区域的自然基础和内涵特征,同时考虑自然、社会和经济多个维度,划分鄱阳湖水陆交错带的边界范围,既是对过渡性地理空间研究的理论补充,又是对开展特殊、复杂区域人地关系系统研究的实践探索;此外也是对长江流域“共抓大保护”的积极响应,为下一步开展过渡性地理空间、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提供研究基础。
鄱阳湖,古时候称为彭蠡泽,位于江西省北部,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长江流域的一个过水性、吞吐型、季节性重要湖泊。其水系由赣江、修河、信江、饶河、抚河等五条河流构成,水流自南向北从湖口县汇入长江[15]。鄱阳湖在调节长江水位、涵养水源、改善当地气候和维护周围地区生态平衡等方面都起着巨大的作用[16]。
鄱阳湖区域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年平均降水量1680 mm,年平均气温为17.5℃,有明显的枯水期和丰水期。丰水期降雨量大,五河来水较多,汇集到湖中,湖泊水位上涨较快;枯水期湖泊水位较低,有大量草滩外露[17—18]。
鄱阳湖区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区,因此社会经济发展围绕生态保护展开。产业主要以低碳环保型为主,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是重要导向。湖区沿岸有大量的传统渔民和渔村,渔业旅游文化资源较为丰富。
本文鄱阳湖水位数据来源于江西省水利厅江河水情(http://slt.jiangxi.gov.cn/col/col28224/index.html),高水位以鄱阳湖吴淞高程湖口水位22.48 m为界,低水位以吴淞高程星子水位5.3 m为界。高水位遥感数据来源于国家对地观测科学数据中心2020年江西省鄱阳湖地区GF- 3卫星遥感数据集和欧洲航天局(ESA)Sentinel- 1卫星数据;低水位遥感数据来源于美国地质勘探局(USGS)Landsat 5(表1)。行政区划数据来源于江西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http://jiangxi.tianditu.gov.cn)。社会经济数据来源于中国县域统计年鉴、江西省统计年鉴、南昌市、九江市和上饶市统计年鉴。人口格网数据来源于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https://population.un.org/wpp/Download/Standard/Population/)。
表1 主要卫星数据参数及鄱阳湖水位Table 1 Main satellite data parameters and water level of Poyang Lake
以水位变化为基础,确保区域划分的科学性。学术界对水陆交错带的划分有多种方法,主要分为三类。第一,以城市规划的生态廊道和土地利用现状划定[19];第二,运用缓冲带法来确定水陆交错带的宽度[20];第三,利用退圩还湖生态工程界限来划分[21]。现有的划分方法,过多的考虑了人为因素,对自然本底的研究不足。由于鄱阳湖水位变化的特殊性,本文水陆交错带的划分,遵循湖泊水位的高低变化,确定其边界范围,更大程度确保了其科学性。
以研究角度为依据,兼顾自然界线与行政界线。鄱阳湖水陆交错带内涵丰富,研究主题多样。从自然科学角度来看,以样带、样点为尺度居多,更多考虑其自然区划要素;从人文社会角度来看,要考虑经济、产业等数据的采集与统计,则需要兼顾行政区划的界线,将自然与行政两者分别划分,有利于开展多角度的综合研究。
以乡镇尺度为基础,保持行政区划的完整性。由于从县域单元尺度来看,有诸多地域不在水陆交错带范围之内,聚落尺度又难以识别准确的边界,折中考虑以乡镇尺度为基础,划分其行政边界,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研究区的完整性和深入研究的便捷性。
根据鄱阳湖水陆交错带的内涵:是指最高水位与最低水位线之间的部分。首先,查阅鄱阳湖水文站历史观测数据,确定历年最高水位22.48 m,出现在2020年7月12日;历年最低水位为5.22 m,出现在2004年2月4日。基于遥感数据的可得性,获取2020年7月12日高分3号卫星影像和2004年2月15日Landsat 5卫星影像(实际水位5.3 m)。其次,对遥感影像进行几何纠正、正射校正、彩色合成,参照鄱阳湖圩堤图,通过非监督分类、目视判读等方法,实现鄱阳湖水陆交错带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提取与遥感制图。
根据最高水位线,鄱阳湖与赣、抚、信、饶、修五河的分界点分别是铁河闸(赣江西支)、茶叶港(赣江北支)、荷杨村(赣江中支)、五州尾(赣江南支)、东方村熊家(抚河西支)、东升星圩(抚河东支)、下泗潭(信江西支)、东风村藜蒿洲(信江东支)、蔡家湾乐安河口(乐安河)、杨家嘴昌江口(昌江)、宋家圩(修河);鄱阳湖与长江分界点为石钟山水文站(图1)。
图1 鄱阳湖水陆交错带范围Fig.1 Range of aquatic-terrestrial ecotone of Poyang Lake
按最高水位计算,鄱阳湖水域面积约3058.98 km2;最低水位计算,其水域面积约550.90 km2,两者相差近6倍。由于鄱阳湖水位处在动态变化中,依照上述计算,鄱阳湖水陆交错带自然范围的最大面积为:最高水位面积-最低水位面积,约等于2508.08 km2。
鄱阳湖是一个吞吐型、季节性的浅淡水湖,水位变化很大。以鄱阳湖最高水位线(吴淞高程湖口水位22.48 m)为界线,水域面积为3058.98 km2,地理坐标范围为115°51′11″—116°45′2″E,28°25′15″—29°44′52″N,水域、湖滩洲地分别隶属于湖口县、都昌县、鄱阳县、余干县、进贤县、南昌县、新建区、永修县、共青城市、庐山市及濂溪区11个滨湖县(市、区),见图1。
从乡镇尺度来看,以最高水位线涉及区域为界,共涉及南昌、九江、上饶三市11个滨湖县(市、区)的78个乡镇单元。其中九江市40个,南昌市20个,上饶市18个。基于研究尺度与社会经济数据的匹配性,取最高水位所涉及乡镇的全域为鄱阳湖水陆交错带行政范围(表2)。
表2 鄱阳湖水陆交错带行政范围涉及乡镇Table 2 The towns and villages involved in the administrative range of aquatic-terrestrial ecotone of Poyang Lake
3.3.1鄱阳湖水陆交错带人口密度
根据行政村居民点统计数据,鄱阳湖水陆交错带现有行政村974个,主要沿湖岸线呈“带状”分布,与水陆交错带范围高度一致(图2)。从人口分布来看,水陆交错带西南和东北方向较为集中。从县区尺度来看,庐山市、都昌县、鄱阳县和新建区人口密度较高。具体到乡镇,新港镇、双钟镇、南康镇、都昌镇、茶山街道、鄱阳镇、昌东镇和瑞洪镇人口密度较大,人类居住较为集中,人口密度最高达到1200人/km2。从农村居民点来看,其人口密度较低,多数为60—100人/km2。
3.3.2鄱阳湖水陆交错带景观要素
受季风气候影响,鄱阳湖降雨季节变化较大,因此不同季节、不同水位下鄱阳湖水陆交错带景观要素及类型变化多样。当星子站平均水位超过13.39 m时,进入丰水期,以水体景观为主;当水位达到22.48 m时,鄱阳湖水陆交错带呈现洪水景观。当星子水位低于10.22 m时,进入枯水期;在历史最低水位5.3 m左右时,鄱阳湖水陆交错带呈现水体、草滩、软泥、硬泥和沙滩等丰富的景观类型(图3)。
候鸟景观是鄱阳湖水陆交错带独特的风景。每年枯水期恰逢冬、春季节,鄱阳湖水陆交错带水位较低,大量草滩、碟形湖裸露,广袤的湿地为鸟类提供了大量的食物来源,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候鸟保护区。每年10月开始,成千上万只候鸟从西伯利亚、朝鲜半岛、中国东北及日本等地飞来鄱阳湖越冬。每年在鄱阳湖越冬水鸟的数量波动比较大,2005年12月数量最高,达到70多万只,其次2014年1月,数量为64万多只;1999年1月数量最低,数量只有13万多只,其次是2010年2月,数量为17万多只。基于候鸟这一独特的景观资源,2019年江西省举办了以“湿地滋润赣鄱、候鸟联通世界”为主题的国际观鸟周。
3.3.3鄱阳湖水陆交错带经济发展
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鄱阳湖水陆交错带所涉及的11个县(市、区)78个乡镇单元全部属于生态经济区范围内部,因此主要以生态产业为主。
生态农业。鄱阳湖水陆交错带地势低平,土壤肥沃,特别适合发展生态型农业。建国以来建立了大量的垦殖场、水产养殖场和生态农场。如南昌县五星垦殖场、新建区恒丰垦殖场、都昌县南北港水产场和鄱阳县珠湖农场等,为鄱阳湖区及周边城市提供了大量优质健康的农产品。
生态旅游业。鄱阳湖水陆交错带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如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老爷庙、落星墩等。在丰水期可以看到吴城最美水上公路,枯水期则会迎来越冬的候鸟,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鸟。同时因交通便利、且比邻长三角等重要旅游客源地,餐饮、住宿、娱乐设施齐全,生态旅游服务业发展条件良好。
4.1.1自然基础-水陆相生态系统
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中、下游交接处的南岸,上承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五河来水,下通长江。鄱阳湖水位主要受控于五河及长江。受东亚季风性气候的影响,湖面面积在洪、枯水期相差极大。鄱阳湖每年4月到9月为丰水期,10月至翌年3月为枯水期[22],呈现“高水为湖、低水似河”和“洪水一片、枯水一线”的水文景观[23]。鄱阳湖区域特征表现出典型的水陆相生态系统:①以鄱阳湖为中心,由水体-平原-低丘岗地构成的环状地貌结构;②地势低平,以鄱阳湖平原为主体[24—25]。
4.1.2尺度效应-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地理学研究的理论基石[26]。地理学研究对象格局与过程的发生、时空分布、相互耦合等特性都是尺度依存的,不同尺度下的人地关系可能会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因此尺度大小的选择、向下或向上转换是研究过程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27—28]。对鄱阳湖而言,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流域、生态经济区、湖泊整体等较大尺度,同时也有大量研究从地级市、县域行政单元尺度入手,这些尺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植被、土壤、水环境、微生物等主题和领域[29—32]。然而,对鄱阳湖水陆交错带人地关系研究而言,乡镇及聚落等中微观尺度可以更好地展现该地区人地关系矛盾变化的细节和驱动因素,同时也方便开展精确的调研访谈,资料分析,因此本文主要聚焦于乡镇尺度下的水陆交错带范围划分。
4.1.3内涵特性-自然与社会的耦合
鄱阳湖水陆交错带是指最高洪水位以下,最低水位以上部分。基于鄱阳湖水位的季节性变化,其主要表现为水陆交替的自然景观;同时,该部分区域因为历史原因,形成了大量的乡(镇)、村等聚落景观,如吴城镇、莲湖乡、南矶乡等。其人地关系主要体现为“人-地-水”之间的关系,其中突出表现为人水争地而产生的激烈的人地关系矛盾。鄱阳湖水陆交错带是典型的人地耦合系统,水位的波动变化强烈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当水位上涨时,部分道路、圩堤内的田地则被水淹没,区域交通方式由陆路变成水路;水位下降时,人们又到圩堤内耕作、养殖。这种典型的人地系统对于综合研究“自然-社会-经济”意义重大。
作为亚洲最大淡水湖泊湿地和世界上最重要的候鸟越冬地之一,鄱阳湖在维护生物多样性、调蓄长江洪水、以及保障长江中下游淡水供给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维系区域和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同时,作为通江湖泊,其人地关系矛盾和冲突不仅对江西,对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均会产生重要影响。研究和探索鄱阳湖水陆交错带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机理与规律的前提是要科学界定研究范围,其范围划分是今后开展相关工作的基础。
关于水陆交错带,现有研究比较丰富,但对其范围的划分方法却没有统一标准,而且多数文章在水陆交错带范围界定时一笔带过,仅做简单的定义,对交错带范围划分细节交代不足[33—34]。还有部分研究利用生态规划分区[19]、缓冲带[20]、工程设施界限[21]、等来划分水陆交错带范围,其中缓冲带法适合均值平原,没有落差的情况;规划分区和工程措施则更多的考虑人为因素。鄱阳湖作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典型的过水性、吞吐型湖泊,湖底地形复杂且与湖岸有相对较大的落差,根据自然水位的波动变化提取其水陆交错带的范围符合实际、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说服力,对于其他同类型河流、湖泊水陆交错带划分具有参考价值。
鄱阳湖水陆交错带是过渡性地理空间的典型区域[35]。针对水陆交错带,已经有部分学者做出了卓越的探索,例如河流水陆交错带土壤、植被等空间分异规律[36]的探讨;另亦有文献关注水陆交错带的土地利用类型、景观格局[37]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但在大湖、大河流域,从综合人地关系、社会建构[38]角度出发,探讨人与自然的矛盾变化、服务地方“自然-社会-经济”发展的研究仍然不足。鉴于此,本文从鄱阳湖水陆交错带的自然与行政区划划分出发,提出以下关于这一典型地域可能需要优先开展的研究议题:
(1)景观格局变化与模拟研究。鄱阳湖水陆交错带是一典型的水陆相复杂生态系统,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强烈,其人地关系矛盾和冲突强烈改变着景观格局。基于水位变化的不确定性特征,利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识别和提取相同水位条件下、不同季节以及同季节、不同水位的景观要素变化;模拟各水位条件下,景观格局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动植物栖息的影响。
(2)人地关系分解与演变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复杂多样,需要逐步分解。可以将鄱阳湖水陆交错带人地关系分解为人-水关系、人-鸟关系、人渔关系等多个具体层面,以方便开展更为深入的理论或实证研究。从历史角度看,鄱阳湖水陆交错带经历了自然发展、围湖造田、退田还湖、生态经济等主要阶段,梳理不同阶段的人地关系类型变化,并探索其主要驱动因素,提出优化调控的政策建议。
(3)不同主体权力博弈研究。山水林田湖草都是生命共同体,作为复杂的水陆相生态系统,鄱阳湖水陆交错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区域。未来可以从生态文明视角下研究政府、渔民、候鸟保护组织等不同主体对湖泊治理的权力博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何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更好的协调不同主体也是重要的研究议题。例如,从政治生态学视角探讨鄱阳湖国家公园建设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4)人口社会经济研究。该区域涉及78个乡镇974个行政村200多万居民,其中有大量传统渔民。对其经济发展、人口变化、文化习俗、社会生活方式变化的研究仍有待深入。例如长江流域十年禁捕政策的实施,对渔业、渔民和渔村影响巨大;数万渔民不仅面临洗脚上岸、生计转型等问题,其长期依赖捕鱼为生、渔船为家的恋地情节该如何安放,尚待地理学者深入思考。
本文基于人地关系视角和鄱阳湖过水性、吞吐型、季节性特征,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因素,对鄱阳湖水陆交错带范围进行了划分,讨论了其理论基础、现实意义、科学性和研究主题。第一,根据鄱阳湖水位的涨落变化,获取历史最高和最低水位,提取了鄱阳湖水陆交错带的自然范围;考虑到研究区域的社会经济匹配性,划分了水陆交错带乡镇尺度的行政范围。第二,根据划分好的研究范围,从自然、经济和社会三个角度简要阐述了鄱阳湖水陆交错带的景观要素、经济产业发展和人口特征。第三,对鄱阳湖水陆交错带范围的划分综合考虑了其自然基础、尺度效应和内涵特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本研究是对以往水陆交错带划分方式的一个补充,同时也为该类型水陆交错带划分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参考,是该区域进一步开展其他相关研究工作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