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粤剧文化景观的空间格局*

2022-08-03 02:11许自力何颖霞马一菲
南方建筑 2022年7期
关键词:西关戏院文化景观

许自力,何颖霞,马一菲

1 水乡水韵——粤剧的文化特点及其地理背景

从文化地理角度来看“珠江三角洲水系纵横流漫,繁密成网,水道交错,水脉相通,河网区面积9750 km2,水道长度约1700km,水面率20%”[1],水面率高于人们印象中更为典型的水乡——江南地区,因而水系景观是三角洲大地景观地域特色最为突出的部分,“凉夜一蓑揺艇去,满江明月大江流”(陈白沙)的记忆成为岭南文化的核心部分。珠江三角洲的大地景观是以河涌水道为主脉络,联系起各点线面景观,粤剧艺术就诞生在这个大环境之下,完全是依托珠江水系而兴,其自由灵活、婉转细腻的粤剧曲调,则构成这个水乡风土的音乐背景。 粤剧诞生于水乡,其艺术充分反映出水文化的特点,反映在声音上,就是九声的高低变化,婉转多姿,反映在声腔上,就是兼容并蓄:以南音、木鱼、粤讴、龙舟、板眼等本地民间说唱为基底,吸纳梆、黄,兼纳小曲,牌子,大调,小调,以及其它广东民乐,蔚为大观。粤剧声腔由北方人听来,则声音尖细飘摇,异腔异调;粤剧舞台动作表演由北方人看来则男常“小跳”女多“拗腰”,古怪轻浮,这些有鲜明地方特征的出现,其实都和水环境密切关联。三峡号子听来,似感到声音在峡谷间回荡,粤剧听来,就如在清凉的水面上飘来,听来清爽醒神(早期粤剧由于在乡野水面之上演唱,声音更为高亢响亮,以克服风急声弱的环境影响,此后以剧院演出为主的时候,以平喉演唱才成为主流);同时早期粤剧因陋就简,经常在船头演唱,红船在水上随波起伏,演员的“小跳”与“拗腰”,配合了这种波动,于动中求稳,代入这种情境,粤剧就听来越来越入耳。其声轻妙清凉,用气均匀,“音泠泠而盈耳”(陆机《文赋》)如顺水御风而行;其舞灵活生动,如水波跳荡,沛然充满活力,总之粤剧艺术处处显示出水文化的特点,是岭南水文化景观的突出代表。

2 粤剧文化的传播与空间格局

2.1 自然与人文地理演变下三角洲粤剧文化的传播

从文化地理上来看,粤剧依托珠江水系而开枝散叶的文化景观现象是极为明显的,笔者认为,以省城广州为中心,西江流域的南海、番禺、顺德(简称南番顺)和东江流域的东莞地区共同构成珠江三角洲的核心区,其基本历史依据是省(省城广州)、佛(佛山)、陈(陈村)、龙(石龙)的广东四大镇之说[2]。该区域内的传统村镇多形成于元末到鸦片战争之前,粤剧文化景观的发育土壤,粤剧文化活动繁盛和成熟区基本也在这个范围。根据赵荻能关于1290 年~1850 年珠三角地理演变的相关研究,结合谭其骧先生《中国历史地理图集》以及熊亮等关于珠江三角洲地理发育进行叠加分析,粤剧核心文化圈和三角洲传统村镇范围高度吻合。粤剧文化的形成、发育与成熟的文化景观过程发生于明清之际,也与该地区市镇的发育与成熟基本同步(图1)[3,4]。

2.2 红船为媒的三角洲粤剧区域文化圈层

清末民初的粤剧兴盛期,红船是粤剧文化景观的主要空间载体。粤剧文化景观兴于佛山、聚于广州西关,沿珠江水系而开枝散叶于珠江三角洲。粤剧戏班负责专门接戏之人名称就叫“行江”,“行江二人,其一常驻广州公司及吉庆公所,另一人则携着剧团名单,早在观音诞前,分别到各乡接洽台期”[5]。确实,乘红船行走在江河湖涌,逐水而戏,是粤剧的生存形式。通过三角便利的水上交通,三角洲乃至岭南地区粤剧艺人之间相互联系,彼此交流,更好地促进了粤剧的发展。省港班在省港和珠江三角洲一带兴起,粤剧产业运营方式从规模、分工、运输、产业链的延伸等方面都已经有了一套相对完善、现代的体系。包括经营戏班的公司、八和会馆、红船班和戏院,这个文化产业依托珠江三角洲水系,形成了发达的网络体系。清光绪末年,粤剧“八和会馆”负责接戏的“慎和堂”艺人,根据前辈艺人流动演出的实践经验,编撰出版了《广东境内水陆交通大全》,记载了粤剧戏班下乡演出的全部路线和上万个演出地点。《大全》标明的演出点有一万多处,还记载清末在广东境内,仅红船停泊的渡口就有七八十处,粤剧红船更有一千多只,主要集聚在河网密布的三角洲平原感潮地区,三角洲戏院大多也建在江边码头附近,红船可直泊戏院后门,便于观众划船而来,同时也有利于戏班运输道具。粤剧红船的主要活动区域,也反映出以红船为媒的粤剧区域文化景观的空间分布,恰好位于三角洲核心三角带。可以说,以红船为媒介,三角洲水系网络为区域空间背景、滨水戏台、戏棚、戏院等演出空间、滨水茶楼酒肆等休闲消费空间,共同构成了最具有广府特色的,区域尺度的文化圈层(图2、3)[3,4]。

2.3 粤剧文化“行江航海”向东南亚的传播

红船为媒的粤剧文化,随粤人大规模迁徙海外的历史而“行江航海”,将影响传及海外华人所到之处,其辐射范围还遍及岭南地区乃至东南亚各国,粤剧兴盛期也是粤人“下南洋”高峰期,红船班将粤剧文化带到东南亚各地,成为联系海内外粤人的重要的文化纽带。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以粤语戏曲片为媒介的粤剧文化,“粤剧电影主要流行于广东全省、广西东南部和香港、澳门, 东南亚、大洋洲、美洲、欧洲的粤籍华侨聚居地也有放映。东南亚一带邀请粤剧戏班到国外演出花费巨大,粤剧电影则是能够“望梅止渴” 的最佳替代品,所以东南亚是粤剧电影的巨大市场。”据香港电影资料馆网站提供的《五、六十年代香港粤语戏曲电影片目》,1950 年1 月13 日至1968 年3 月28 日,香港共出品了633 部粤语戏曲电影,其中50 年代出品了383 部,60 年代出品了250 部,1958 年上映的一百多部粤语片中,戏曲片占了接近六成,粤剧大老倌对粤语片卖埠海外影响巨大,50年代高峰期,新马师曾、任剑辉等的片酬便超过17000元[5,6]。总结来说,在“行江航海”背景下,粤剧文化从条条红船出发,辐射珠三角,并向东南亚的传播,形成了跨区域的粤剧文化圈(图4)。

图1 珠江三角洲传统村镇范围

图2 以红船为交通载体和演出空间,依托珠江水系的三角洲粤剧区域文化圈层

图3 2012 年以来珠三角传统市镇粤剧文化活动开展情况示例图

3 粤剧文化景观的空间格局典例分析——以广州西关为例

3.1 西关成为粤剧文化景观集聚中心的文化地理原因

粤剧文化景观向西关的集聚,首先是因为明清以来西关的经济繁荣。从文化地理角度来看,西关繁华由大观河始,明朝成化八年(1472 年)大观河开凿以后,西关由“昔之辟地”变成通津,由西江所来船只不用绕道珠江前航道,可由大观河直接通达广州内城主干河道——玉带濠,从此“居贾行商,往来络绎,如遇风涛大作,则千艘万舫,皆可以衔舻而入避,兹固昔无而今有此也”[7]。大观河将西关水系与内城水系沟通一体(图5),由此西关开始积聚财富,社会经济文化繁荣,进而带动了粤剧等文化景观的丰富和发展。

由此名著《浮生六记》、《负曝闲谈》里就有“少不入广”的说法,并在书中详细记述了当时广州西关休闲娱乐活动的发达情况:“珠江风月也无边,不让吴娘只棹船;茉莉为城兰作障,酒香花气自年年。”(《负曝闲谈》);“纵横如乱叶浮水者,酒船也;闪烁如繁星列天者,酒船之灯也;….余曰:‘少不入广’,当在斯矣!”(《浮生六记》)。“当年身居西关昌华苑的粤剧大佬馆们,由荔湾涌上红船,沿四通八达的水路驶向三角洲各地,引动万家空巷,形成‘梨园歌舞赛繁华,一带红船泊晚沙。但到年年天贶节,万人围住看琼花’的胜况。[1]”总之,位于广州乃至三角洲水上商贸交通的枢纽及要道的交通经济条件,加上“艇上游河”、“讲饮讲食”、“名园荟聚”三大因素在西关共同构成一个休闲娱乐文化的大背景,是西关成为粤剧文化景观在此高度集聚的文化地理原因。

3.2 粤剧文化空间及文化资源在西关的空间集聚现象分析

清代以来粤剧文化活动中心由佛山转移至西关[8-10]。清朝光绪十五年粤剧艺人筹款在西关黄沙买地,建起被称为“粤剧宗祠”的八和会馆。随着清末民初省港大班的兴起,经营粤剧的四大公司——“宝昌”、“宏顺”、“怡记”、“太安”,也在这里接戏卖戏。使西关恩宁路成为一条有如众星拱月般的“粤剧之街”。同时期以西关为中心出现 “海珠”、“乐善”、“太平”、“宝华”等10 所大戏剧场,开始产生“薛马桂白廖”五大流派。

粤剧文化人才汇聚西关。广州西关以其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培育了粤剧艺术,为粤剧文化景观的发展提供了理想土壤,也吸引粤剧文化人才汇聚以此[5]。据不完全的统计,活动于穗、港、澳的专业和艺人兼任的编剧家有100 多人,新编剧目高达4000~5000 个,是为粤剧的黄金时代。同时,西关还办起粤剧文化人才培养机构——粤剧养成所,培养出来的著名演员有罗品超、黄千岁、黄鹤声、张活游等。许多粤剧名角也将居所安置在西关,曾在西关居住生活,并开展粤剧艺术活动的著名的粤剧艺术表演家和优秀演员有千里驹、薛觉先、马师曾、白驹荣、曾三多、靓少佳、红线女、罗品超、罗家宝等等近30人,许多人们熟悉的老倌,时时闪现在街坊邻居眼前,呈现“群星耀八和”的罕见文化现象(图6、表1)。

图4 清末粤剧文化景观随红船而传播至珠江三角洲乃至东南亚地区示意图

图5 广州西关大观河的历史演变

粤剧文化活动空间在西关的集聚。与名角荟萃的情况相应,广州市清末民初的粤剧文化景观表演场地,也以西关为中心,密集分布在老城区,促成粤剧文化的鼎盛气象。茶楼酒肆等休闲娱乐场所是粤剧大佬倌叹茶约戏,戏迷组织私伙局、品戏谈戏的重要场所,也是西关粤剧文化景观活动的的重要空间节点 (表2) 。

茶楼兴盛期的典型的有十三如:东如、西如、南如、太如、惠如等等(图7、表3)。

图6 沿西关水系分布的西关名伶故居示意图

3.3 西关粤剧文化景观在极盛时期的整体空间格局

明清以来,经过粤剧文化中心从佛山向西关的转移,粤剧文化人才汇聚西关、粤剧文化活动空间集聚西关,到了20 世纪20~50 年代,亦即清末民初时期,粤剧文化景观处于发展的极盛时期,在老城区尤其是西关的休闲娱乐场所高度集聚,形成璀璨的文化现象。本文试从空间格局的理论视角,描述一下当时粤剧文化景观的的整体格局,空间格局是指生态或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与配置,本文将粤剧文化景观作为一种文化地理要素,研究其在地域的空间分布,在分析表达上,又借鉴城市空间结构的表达方式,突出空间分布上的点、线、面与轴线和空间圈层等结构性关系,更清晰和直观地表达其空间分布特征。基于此,宏观来看,此格局是以粤剧名角住所及活动场所、粤剧演出的戏院、粤剧演员及戏迷聚会约戏谈戏的休闲娱乐场所—茶楼酒肆,还有粤剧戏迷、编剧、砌末、粤剧教育机构为主要空间节点,以粤剧文化交流活动所依托的交通体系—老广州四通八达的河涌水系为交通及景观廊道而构成的。其中主要廊道有两条:旧城中轴线历史人文主轴和珠江前航道蓝色廊道,重要节点包括: 1、粤剧名角空间节点;2、戏院空间节点;3、茶楼酒肆空间节点;4、粤剧教育机构等其它空间节点,他们共同勾画出粤剧文化在极盛时期的老广州的整体景观格局(图8)。

表1 曾在西关居住生活过的名伶一览表[11]

表2 广州市近代滨水戏院影院概况一览表

分析这个景观格局,可以发现:1、这些主要空间节点在粤剧文化景观极盛时期体现出明显的依托珠江水系分布的布局特征,其活动空间多集中在人流旺盛的码头、港口、河涌两岸和水埠地带。最具有代表性的地点有:上下西关涌水网地带、珠江长堤一带以及玉带濠、漱珠涌等河流条件较好且能通船的河涌沿线。在繁盛时期,这些地方吸引了各个阶层的市民,是粤剧文化景观最为集中的几个地段。2、四类空间节点混合聚集最为集中的区域在西关,在面积不足5km2,仅相当于广州市目前一个大型居住小区的西关老城区,竟然聚集了30 多个粤剧名伶故居,泮溪酒家、陶陶居等八大著名的茶楼酒肆、金声戏院、乐善戏院等四家主要戏剧演出场所以及粤剧养成所等四家主要粤剧教育培训机构,粤剧文化景观集聚之密集,令人惊叹不已。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这个粤剧文化景观格局,仅反映了老广州沿水系分布的陆上粤剧文化景观,而在老广州城主水道—珠江以及其它密如繁枝的水网河道之上,红船作为水上粤剧文化景观的主要载体,星罗散布且动态流动在羊城水道之上,各个大佬官都在红船上高扬自己专用班牌的“班旗”,在珠江上穿梭来往,构成更为独特生动的文化景观(图8)。(据记载,在清末民初红船达到鼎盛时期,仅长堤至白鹅潭一带,就停泊了数十艘红船[13]。)

图7 广州市近代主要茶楼戏院分布图

图8 广州市清末民初粤剧文化景观兴盛期整体空间格局图

表3 广州市近代滨水戏院影院概况一览表[12]

小结

以粤剧红船为交通载体和演出空间,以名角、戏院、茶楼为主要空间节点,以河涌水系为交通及景观廊道,在粤剧兴盛期的珠江三角洲,粤剧文化景观构成了网络繁密,节点闪耀的整体空间格局,是粤剧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最为璀璨的文化图景,引人神往,发人深思。

分析粤剧文化景观兴盛期的空间格局,可以总结出几个促成粤剧文化景观繁荣的原因,或者说是繁荣文化景观的历史经验及社会经济条件:1、孕育文化景观的社会经济土壤,最基本的还是经济发达,社会文化活动的多样,粤剧文化景观集聚于西关的现象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2、文化景观繁荣,也和当地的一些地理演变特点,地域环境优势大有关系,三角洲繁密发达的水系,构成方便优越的水上交通条件,以粤剧红伶聚居最集中的昌华苑为例,当年的粤剧大佬馆们之所以聚居于此,主要由于交通上的便利,这些名伶的居所紧邻昌华涌,由私人码头上红船,沿上下西关涌繁密四通八达的水路驶向三角洲各地、省港澳,乃至东南亚,将粤剧文化越传越远。3、多功能良性互动, 当年的粤剧红伶大老倌择居在西关河网水系附近,除了交通便捷之外,居西关可于陶陶居接戏,在“金声戏院”演出,处河南漱珠涌附近则可以于成珠茶居接戏[14],在大观园戏院演出,饮食休闲业的繁盛与粤剧的兴盛形成了良性的互动,促进了两者的共同繁荣,“凭栏美食与临水听音构成羊城最为动人的风俗景观”[1]。这些繁荣文化景观的历史经验,很值得当前的旧城更新及文化复兴工作加以借鉴。

图、表来源

图1、2、3:作者基于对文献[2]-[4]的信息进行整理绘制,底图为1972年珠江三角洲地图。

图4:作者基于对文献[9],[10]的信息进行整理绘制。

图5:参考文献[11]。

图6~8:作者基于对http://ent.sina.com.cn/j/2010-08-15/22593052694.shtml、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423/10/1024327_205835849.shtml、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1105/10/2016686_326750440.shtm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Zvwg556FzOBD6H-2YG6Ppd5K1jvIW-IJBj-DAxdl4SmmGiUoWyB0SEhBV6b3BePx_MI5Txxymm_VmW37sXszj_、http://www.guangzhou.gov.cn/node_2190/node_2222/2014/11/14/1415940964489171.shtml 等网站信息进行整理绘制。

表1、2、3:作者整理绘制。

猜你喜欢
西关戏院文化景观
陶陶居“寻味西关”AR包装设计
近20年国内文化景观研究进展
像素下的微观世界——MCL数码港戏院
文化景观粒子云的界定与度量
西关阔少与艇仔粥
西关海·江尚:定义广州大宅新标杆
素描西关
武夷山:作为“文化景观”的历史演变
基于文化景观保护的旅游游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