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理论语境下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困境及路径探析

2022-08-03 03:05聂雪霞李华树马欣灵
文教资料 2022年7期
关键词:共生学院建设

聂雪霞 李华树 马欣灵

(西华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型产业急需大批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然而,高校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现实需求相脱节,造成了“学生就业难,企业招工难”的两难境况。对此,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高校、企业开始尝试联合创办产业学院,深化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2020年7月30日,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了《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简称“ 《指南》”),明确提出,在行业特色鲜明、与产业联系紧密的高校,重点是应用型高校,建设若干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多元主体共建共管共享的现代产业学院。因此,加快建设现代产业学院是应用型高校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共生理论语境下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分析框架

1879年,德国生物学家德贝里(Anion De Bary)首次提出“共生”一词。他认为共生是指两种及两种以上的生物为满足生存的需要,按照一定模式相互依存、相互作用,逐渐形成共同生存、协同发展的共生关系。此后,共生问题被广泛关注,共生理念被广泛传播,我国学者袁纯清第一次完整地将共生理应用在社会科学领域,并系统地阐述了共生系统的三个基本要素: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20世纪中后期,共生理论在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开创性的成果。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是一个多主体参与、多要素协调、多机制联动、多模式演化而形成的一种互利共赢的关系,这不仅与生物学中的不同生物之间所形成的紧密互利关系具有相似性,还与共生理论遵循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原则存在价值耦合。因此,我们可运用共生理论来分析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这一复杂的动态过程,将其看成是共生单元在共生环境的影响下通过一定的共生模式逐渐形成共同进化、协同发展的共生系统。

(一)兼容机制: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共生单元

共生单元也称共生主体,是共生系统内部能量生成和交换的基本单位,能为共生系统提供物质基础和动力支持。根据美国米切尔(Mitchell)的三维度划分法,应用型高校、地方政府、企业在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中作用较为显著,是 “确定型”的利益相关者,可以看成现代产业学院共生系统中的三个共生单元。但并不是所有共生单元重叠、组合之后都能形成共生效应,共生效应的形成取决于共生单元之间是否存在一组或多组兼容的质参量。换言之,现代产业学院共生效应的产生必然要求各共生主体在人才、资金、信息等资源要素方面存在一定的供需依赖。具体而言,应用型本科高校基于“应用性”和“开放性”的办学特点,可以为企业输送高素质应用型员工和高水平科研人员。企业可以凭借自身管理的科学化、运营的社会化优势为学校提供高端的行业导师。人才资源的流动带动了资金资源的循环,学校满足企业用工以及人才需求,攻克企业技术研发的瓶颈问题,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最终促进企业利润的增加,企业利润的增加直接促进了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与此同时,现代产业学院作为新型的教育组织机构,需要地方政府以财政拨款的形式给予扶持,从而形成地方政府与现代产业学院的质参量兼容。人才的流动和资金的循环都离不开信息的有效传递,信息的有效传递才能匹配校企双方需求。综上所述,现代产业学院内部存在多组质参量,各共生单元之间是一体多循环的关系。

(二)进化机制: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共生模式

共生模式也被称为共生关系,是指在一定共生环境的影响下,共生主体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的形式,能反映共生单元相互作用的质量和强度。共生模式都是由组织程度和行为方式两大维度组合而成。从组织程度来划分,分为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和一体化共生4种共生组织模式。从行为方式来划分,分为寄生、偏利共生、非对称互惠共生和对称性互惠共生4种共生行为模式。这些模式中,到底哪一种模式才是最适合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和发展的呢?就组织程度而言,点共生模式合作时间比较短,合作对象缺乏明确的指向性。间歇性共生模式合作合作周期较长、合作频率更高、但合作领域仍然没有全面覆盖。此时,持续性共生模式的优势显现出来,共生单元之间能够开展多领域的合作,共生关系不仅趋向稳定而且具有必然性。这就意味着共生单元之间开始由混沌状态向有序共生转变,共生模式向一体化模式迈进。“一体化共生模式”是共生组织模式中最高级的一种状态。此时,各共生单元不仅能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和功能,还能实现共生能量生成和分配的一体化。从理论的角度来讲,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中的4个共生单元可以依据具体的建设任务和目标,精准地选择恰当的共生行为模式。虽然不存在绝对的最优模式,但从共生能量博弈的角度来看,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是一种理想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中的4个共生单元间可以实现物质、信息、能量的传导和交换的最佳状态,从而实现资源的高度共享、优势的高度互补、利益的高度耦合。综上所述,一体化—对称性互惠模式才是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追求的理想的模式。

(三)影响机制: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共生环境

共生环境是共生单元之外所有要素的总称。运用战略管理中的PESIN(政治、经济、社会、国际、自然)工具来分析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共生环境,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共生环境可被划分为:政治与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国际环境、技术环境以及自然环境等。这些外部环境会对现代产业学院内的共生单元乃至共生系统产生正向、中性或者逆向的影响。正向的共生环境有利于共生单元之间形成良性的动态均衡关系,催生共生模式向更高层次进化,实现共生系统的效益最大化。反之,逆向环境则会制约共生单元的彼此联结,阻碍共生模式的进化,破坏共生系统原有的稳定。相对于共生单元和共生模式而言,共生环境对共生系统的影响是外在的、是难以抗拒的,并且存在明显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因此,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要努力完善共生环境,为共生系统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外在保障。

综上所述,在共生理论的分析框架下,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共生系统(见图1)。

图1 现代产业学院的共生系统

二、共生理论语境下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现实困境

(一)资源供需匹配度不高,共生单元动力不足

办学资源不仅是维持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还是高校战略发展的主要保障和关键要素。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是一个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的过程,推动多方办学资源的共通共享是确保现代产业学院正常运行的首要前提。但现代产业学院在我国教育界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受传统办学资源获取模式的影响,共生主体间的资源供给和资源需求矛盾日益凸显出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单一性和排他性,课程设置碎片化、既不成模块也不成体系,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和行业现实需求、发展趋势不相吻合,导致高校人才输出难以满足与企业的用工要求。与此同时,高校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率低,企业兼职教师的作用没能得到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止步不前。其次,企业参与意愿低,“校企壁炉”现象严重。经济利益最大化是产业参与合作的主要动机,经济利益最大化必然要求提高生产效率。但高校提供的人力和物力无法满足企业的需要,生产效率提不上去,再加上我国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才刚起步,具体成效还不明显,可供推广复制的模式还未生成,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企业获得未来收益的风险性,企业必然不愿意付出高昂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最后,地方政府资源分配不均,政策红利不足。地方政府为了在最短时间内形成公共资源的最大化效应,更愿意将有限的教育资源分配给高层次、高水平的院校,应用型高校则不在其范围内,由此产生的信息不对称、资源分配不均衡极大地挫伤了各共生单元的积极性。

(二)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共生模式效果不佳

利益是共生主体参与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逻辑起点,利益关系是合作的本质关系,具体表现为各共生主体对资源、利益和权力的分配与制衡。我国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共生单元之间的利益联结比较松散,这种非对称的互惠共生模式,由于机制的不对称性和发展的不同步,一旦产生利益纷争,就会导致共生关系的破裂。

从组织方式来看,我国现代产业学院受传统产业学院组织模式的影响,多主体共商共建的组织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长期以来,产业学院形成了企业主导式、高校主导式、政府主导式,以及高校企业共同主导的合作模式。这些模式虽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这种合作模式并不是基于参与主体的内生需求,而是一种以利益为基础的不对等合作关系。从行为方式来看,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还未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在这种非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中,获得利益较多的一方,质参量更新速度快,对继续合作表现得积极主动;获得利益较少的一方,质参量更新速度慢,对继续合作表现得消极被动。一旦出现突发情况,各共生主体倾向于利用各自的价值判断来解决问题,呈现“单干式”特点。同时,在不完全的市场契约下,那些不参与合作的企业也通过合法手段在劳动力市场以低成本获取所需的技能型人才。这种的“搭便车”的行为,不仅会降低企业的投资动机,还会使高校的资源走向枯竭。

(三)政策保障体系不完善,共生环境支持不力

良好的外部环境是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的重要保障。在保障现代产业学院健康发展的共生环境中,政策环境对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影响往往更为直接。因为政策产生的激励和规范作用能够降低共生主体的内部交易成本和风险几率,促进共生行为的产生。然而,现代产业学院的政策环境仍存在一定的缺陷,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政策设计层面未能实现有效的“上下衔接”

为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推动产教融合,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宏观支持政策,从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化产教融合”到2020年出台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这些政策发布之后,各地区、各高校纷纷执行,但由于各地的教育发展水平和与产业结构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各高校在办学定位、发展理念、以及培养目标方面也存在不同,而政策文件缺少在微观层面的具体细则和强力制约硬性规定,导致各地政策落实标准不一,上下脱节严重。

2.教育政策运行不畅,“左右协调”困难

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的本质是一种跨界合作,要想取得理想的成果,不仅需要教育内部系统的支持,还需要产业系统的多方配合。反观现实,我国产业界的激励政策和规范机制还不完善,企业积极参与合作积极性不高,一旦出现突发情况就不可避免出现相互推卸责任的现象。

3.政策执行失力,缺乏 “内外监督”

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不仅需要系统内部监督,为各环节的质量标准严格把关,还需要系统外部监督,自觉接受社会和人民的审查。但目前,我国关于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办学质量评价和督导评估体系尚未完善,想通过监督、评价促发展的效果并不明显。

三、共生理论语境下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实践路径

(一)优化共生单元:建立基于“质参量兼容”的资源供需匹配机制

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本质上是共生单元通过资源嫁接的方式形成资源的放大效应,最终实现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产业创新的有机结合。针对上述提到的共生单元供需资源匹配度不高的问题,建立基于“质参量兼容”的资源供需匹配机制。

就应用型高校而言,一是要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二是要创新课程模块和体系,形成项目为驱动,成果为导向的课程模块,建立“课岗融合”课程体系;三是要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专业与产业的匹配度,并将产业的项目资源、最新科技、管理方式等融入高校的教学中,推动高校教学与企业生产的紧密结合;四是要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

就企业而言,一是要转变价值观念,树立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履行道德、法律、慈善层面赋予企业在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中的应尽、必尽和愿尽的责任;二是要结合产业发展需要,积极挖掘多种异质性资源,不断丰富合作内容、拓宽合作领域、完善合作形式,降低合作风险。

就地方政府而言,一是要通过政策引导和资源配置等手段,完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政策保障体系,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二是要充分发挥监督和管理作用,规范各共生单元主体的行为。

(二)改善共生模式:建立基于“一体化—对称性互惠”的共生模式

一体化的共生模式是共生关系最稳定、共生系统组织程度最高一种组织模式。就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而言,就是努力是实现专业职业一体化,即专业设置精准对接职业岗位;社会责任一体化,即发挥育人功能的高校和追求经济效益的企业共同承担社会责任;条件保障一体化,即实现资源的统一规划、调配运行机制一体化即多元主体之间应建立起共商共建共管的组织框架,最终实现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技术创新的一体化。

在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中,投入与产出的分配是否合理决定了对共生关系是否稳定,合理的利益分配是促进现代产业学院共生模式由非对称模式转向 “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的跃迁。因此,要努力提高共生单元结合形式的强度,探寻各共生主体的利益耦合点,建立利益兼容机制,杜绝类似“搭便车”的内部损耗行为。建立以契约为主导,激励为补充的治理体系。一方面,要强化产权治理,规范主体行为。主要是通过明确各共生单元的权利与义务、投入与产出、利益与风险的方式来提高运行的效率,减少内部交易成本,防止任意一方利益分配的不均衡,从而实现参与主体的有序利益竞争。另一方面,实行弹性激励机制。由于建设任务的复杂性和建设过程的动态性,再加上一些偶发的不确定性因素,硬性的契约关系不能解决现代产业学院共建过程中出现的所有实际问题,特别当多元主体之间出现多重利益博弈时,就需要在明确契约关系治理的基础上实行弹性激励机制,才能共同促进现代产业学院的共生模式向对称性互惠方向发展。

(三)完善共生环境:建立健全基于 “双向激励”的政策体系

现代产业学院共生主体之间资源的流动,能量的转换总是在一定的外在环境中进行的。正向外在环境会加速共生效应形成,同样,共生效应的形成又会反哺共生单元,增强共生单元的凝聚力、促进共生模式演化、增强共生系统的稳定性,以此循环往复,实现共生系统与共生环境的双向激励。

当前,影响我国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外部环境主要来自政策环境。因此,推动现代产业学院发展最重要的是建立健全现代产业学院的政策体系。

一是要加强政策制订层面的“上下衔接”。地方和学校在制订政策细则时要与中央保持上下标准统一、紧密衔接,避免因政策的空化、异化而破坏政策的统一性和可操作性。

二是加强政策运行层面的“左右协调”,消弭因配套政策不完善带来的不利影响。一方面,积极完善行业协会、企业参与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配套政策,规范主体行为;另一方面,对参与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企业、行业的采取税收优惠政策、专项资金扶植政策、教育附加税减免政策,激活主体活力。

三是做好监控层面的 “内外监督”。一是要完善董事会制度,确保多方利益相关者能参与内部治理;二是要支持第三方机构定期开展教育质量评估,并将质量评估结果作为绩效发放、表彰奖励以及后续取得政策支持的重要依据。

猜你喜欢
共生学院建设
初等教育学院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学院掠影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