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艳辉
(南京传媒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文化资源学”作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本身就带有诸多思政元素,如何将这些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当中,并且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去学、去体会,是文章研究的重点。
明确“文化资源学”课程思政建设方向与目标,首先应厘清“文化资源学”课程性质及培养方向,由此生发出内在动力,成为其思政教育的资源。
“文化资源学”作为文化产业管理基础核心课程,从文化资源的基本理论入手,使学生在掌握管理学的理论框架基础上,能够认识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开发的重要基础内容。包括文化资源的内涵、分类、保护、整合、配置等,全面介绍文化资源基础理论以及文化资源产业化的综合理论。弘扬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并对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结合相关案例进行分析,制定了推动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的思路与方案。
(1)方向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源泉,建立政治认同,也是专业课程进行思政方向的总体把握,是对学生及教师思想的提升、意识的凝聚。
(2)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课程思政的一根“红线”,必须贯穿始终。课程思政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是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认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讲述中国红色故事、感受中国革命精神,以此树立起“文化自信”的正确认识,坚定信念。
(3)价值引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主要目的是能够对学生进行价值认知和引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融思入学,在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学习能力水平的同时,引导学生寻求正确观念,进行价值塑造,坚守自己的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
(4)人文素养。“文化资源学”为学生提供人文知识、基本理论,旨在让学生体会这些知识所内化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在具备知识素养的同时,丰富其精神世界,在文化品位、审美情趣、道德修养、心理素质等方面有所思考与建树。
该课程对学生从历史视野、全球视野、国家民族视野等方面进行定位,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在课程学习中,提高专业素养与自身能力,充分认识中国文化,深刻理解中华优秀文化资源中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中所表现出的思想精华和时代价值,教育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文脉、文化强国。“从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的结果来看,在专业课程中展开思政教育对学生的‘三观’、家国情怀、专业认知、学习获得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结合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时代特征和大学生的成长经历、核心素养、内生动力,引导学生形成“四个正确认识”,坚定“四个自信”,鼓励学生融入社会,自觉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命运相联系。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塑造出独特的精神气质和精神品格,形成崇尚精神的优秀文化传统,将人生奋斗目标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相融合。
在明确“文化资源学”课程思政建设方向与目标的同时,思考如何将“文化资源学”课程设计更加具有执行力和强旨性。从“文化资源学”课程内容的改革与优化、教学方法的多样与变通、教学路径的改革与提炼、教学核心的把握与融合等方面进行教学设计,文章辅以教学案例以及实践活动案例充分说明模式设立,进行教学探索。
(1)教学内容优化供给,确立一个核心教学目标,从多个维度优化教学内容。旨在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生发文化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得天独厚的驱动要素,只有建立在对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高度认同与尊崇的基础上,才能创作生产出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产品,增强在世界文化产业中的竞争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将课程内容进行提炼与引申,引入课程思政教育内容与理念。
(2)以文化资源词源概念做开篇,了解我国深远悠久的文化来源以及我国优秀传统的文化精神,阐明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以甲骨文、知识资源等作为案例,感受中国文化魅力以及中国文明发展史,说明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国际竞争力水平的影响。我国拥有数千年的文化积淀,世界上很多古文明相继消失,唯有中华文明源源不息,这代表着我国的文化是一种健康向上的优秀文化,是我国屹立于民族之林的最直接标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重要的精神内涵。
(3)以文化资源类型划分做接续,了解多样文化资源,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培养文化自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对于各类我国文化资源进行细分,将红色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贯穿课程思政教学始终,在学习乡村文化资源中阐述乡村文化的丰富性、生动性,特别是乡村的生态景观文化对于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作用。通过案例教学、视频观看与讨论、文化景观或景区的实地考察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与独立思考。
(4)以文化资源功能与价值为重点,阐述文化资源功能与价值的来源,以属性认知、价值表现为切入点。此章节重点体现文化作为一种“四两拨千斤”的软实力,对我国领土、军事、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等“硬实力”的重要性,包括关注文化、价值观、影响力、道德准则、文化感召力等无形的实力,并且文化软实力关系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体现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的基础、结果和目标。
(5)以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做基石,学生能够充分认识文化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在进行产业开发的同时,进行产权保护;厘清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提高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以故宫博物院为例,对馆内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赋予文化资源以生命,开发出大批的文化产品,深受广大年轻人的喜爱和认同,以此了解我们所生活的祖国的“根”与“魂”。
对“文化资源学”进行教学设计的前提,是要保证以价值引领为始终,凸显课程育人功能,在教学内容上做到“隐性和显性相结合”“预设和随机相结合”;在教学方法上做到“宣教和启发相结合”“课堂和课外相结合”“言传和身教相结合”,线上线下互补、混合教学集成、理论实践对接。配合教学培养方案,确立“思政+课程”双螺旋、“线上+线下+实践”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制定课程设计思路,达成课程培养目标。图1表明“文化资源学”课程教学模式的具体过程,抓住思想价值核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人才培养,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时刻调整总结,建立合理有效的教学机制。
图1 “文化资源学”教学模式
在确立“文化资源学”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对课程教学环节进行把控,具体到每个课堂、每个章节,都需要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效果预设等方面进行课前准备、课中调整及课后反馈与总结。“文化资源学”课程以各类型资源认知为重点,选取其中历史文化资源章节内容主体,设计其教学思路,如图2所示,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及知识代入,以此为基础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设计,采用系列教学方法,抓住核心要义,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实践活动,并进行总结与考核。
图2 “历史文化资源”教学思路设计
其中,在对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参与安排上,也可与其他类型的文化资源相结合,在学习完历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以及党史教育部分之后,对理论内容做感悟与衔接。例如可以分组选择某处红色旅游景区进行创意宣传短片的拍摄制作,学生们需要细致地考察自己所选择的历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实地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并在制作短片的过程中对建党历史获得更深的理解。结合课程内容举办“观影视 学党史”系列活动,对《辛亥革命》《我的1919》《开天辟地》等进行观看学习、讨论交流,充分将党史知识学习与课程内容相融合。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选取文化资源考察对象,学生可提前选择考察的资源类型并做深入挖掘,形成书面调查报告,组织学生进行分享交流及汇报,评分计入课程考核;引导学生增强正确的认识事物、发现当地文化价值的能力,并用正确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策划出景区提升方案。实践活动的加入,更多的是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从课堂到课外,并自行反哺课堂,教书的同时更育人,形成协同效应。
“文化资源学”课程思政建设不仅要从教学内容上进行挖掘和优化,也不仅仅是作为教师群体的单方结果,其要素更是涉及多个方面;“就课程而言,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主要需要关注主体资源、精神资源、文化资源、信息资源这四类”。在建设的实践路径上,也可从以下几点出发,结合课程实际,给予必要的条件及保障。
专业课程思政融入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会存在一些问题,当然问题涉及多个方面,其中起主导作用的还是各主体单位。针对问题,各单位应该给予必要的解决办法,提供帮助与支持,各单位提供良好的课程思政建设条件及保障措施是融思入学的关键;主体单位出台相关激励政策,并给予充足的经费支持;为教师群体搭建平台,帮助组建教师团队,并为教师提供交流学习的机会;加强教师及学生思政意识的培养,打造教师能教、学生能学的良好氛围。
在课程思政建设上,注重团队建设与合作,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团队成员结构合理,注重相关专业的分工与搭配,在团队建设和教师群体中能够提升专业水平的同时兼顾思政教育,不断将课堂内外知识的衔接与逻辑自洽。不断将课程思政建设中的隐性与显性设计合理化,科学设计理论与实践内容比例;通过在校内外举行经验分享交流会,示范引领课程思政建设;团队成员定期参与学术论坛,辐射其他专业课程共同组建团队,打造精品课程、示范课程。
在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教师为引导者,而学生是主体。在对课程内容进行设计时,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学生群体的接受度、学生主体的文化觉醒和文化自觉程度,是我们关注的重点;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在教学方式上,利用多种信息资源,进行翻转课堂,加强学生学习主体意识,适当设计研学内容,提高认知与研判能力。培养学生的思政意识,强化课程思政学风建设,内化知识与价值,外化能力与行为。
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合理的课程考核以及评价体系是检验融思入学成效的有效办法。可以通过对学生考核方式的变化以及学生评教的方式,对课程进行总结。在对学生的考核上可采用多次考核、综合评定的方法,注重设计考核过程,专业知识与思政能力考核相结合,将考核评价贯穿整个教学实践过程中,同时检验课程思政成效;通过学生评教,着重考查学生对于教师思政融入、教学能力的评价与建议,也为教师自我改进与提升标明了方向。
建立更完善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还可以制定系列专业评价指标,通过校内教师互评、校外专家支撑及评定的方式促使课程思政有效化、常态化、专业化。
对“文化资源学”课程进行思政融入的探索,既是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更深层次解读,也是紧跟国家大政方针的举措,还是响应《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的要求。对融思入学进行持续建设计划,在对其教学模式的思考上,应该更注重专业的区分,以学生为主体,实际有效地推进教学育人全过程。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课程思政是相互印衬、内在契合,“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是教学设计时着重解决的问题,也是课程思政的难点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