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械体操常态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以上虞区器械体操研修基地城东小学为例

2022-08-03 09:06林亦敏谭杭飞陆春芬
中国学校体育 2022年2期
关键词:双杠学练练习者

林亦敏 谭杭飞 陆春芬

(1.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教师发展中心,312300;2.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城东小学,312300;3.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陈溪乡小,312300)

器械体操运动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有着独特的作用,为了让器械体操教学重新进入课堂,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积极组建研修团队,从改进器械条件、趣味练习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究和实践。

一、改善器械条件,让学生敢玩

现有单双杠器械多为成人化的标准器械,且地面多为沙地、泥地,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容易出现上杠难、杠上怕等情况,为了消除学生对体操器械的畏惧感,以上虞区城东小学为实践基地成立了器械体操研修小组,从器械的安全性和适用性出发,对双杠的材质、高度、宽度都进行了改造,研修小组至今已研发、制作出第3代升降式移动双杠,并在全区小学器械体操课堂教学中推广与使用。

(一)器械改造背景

第一,为提高教学的实用性,把材质选定为热镀锌钢材质(防腐蚀效果好),这种材料不仅可以保障器械的稳定性,还可以降低双杠的重量,方便教学过程中学生移动。第二,根据学生生长情况,把杠间距从60cm调整为40cm,使学生在完成各类支撑练习时,肩部得到更好的支撑和固定。第三,根据小学生身高跨度大的特性,进行双杠的升降式设计,学生能根据自身条件自由调整双杠高度(学生可以自行完成调整)。第四,在双杠下方铺设10cm厚度的可拆卸式体操垫,且体操垫的皮面具有防滑、耐磨功能;同时,在双杠握杠点安装了吸汗带,防止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因为汗液带来的安全隐患(表1、图1~图3)。

表1 双杠改造参数

图1 第1代双杠

图2 第2代双杠

图3 第3代双杠

(二)器械改造成效

1.学练环境的安全性提高

相对适宜的学练环境,对学生的心理、技能等可以起到正面的引导作用。无论是单杠或是双杠,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身高和技能水平实时调整杠体高度。如,在进行悬垂移动练习时,学生的背部离保护垫仅10cm,基本避免了出现意外的可能;在进行支撑摆动时,即使没有撑住,只要做到“脚不落地,手不松杠”,臀部或膝盖也能支撑在垫上。

2.学练环境的多样性增加

教师可以利用自制器械方便移动的特性,根据学生能力的变化和教学需要,对多付副杠进行多种形式的组合摆放,如,两副双杠的并排放置、两副双杠的直角放置、三副双杠的“工”字形放置等,丰富学生支撑移动、弹腿回杠、支撑摆动等双杠技术的练习环境,提高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同时,可以根据多样化的学练环境丰富练习方法的设计,如,利用两副前后放置的双杠开展“支撑摆动+前摆下追逐赛”练习,利用三副并排放置的双杠开展“连续弹腿换杠”练习。多样化的学练环境能够让学生始终处于兴趣迸发的学练状态,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练积极性。

二、构建大单元教学,让学生想玩

(一)确立大单元研修思路

课程核心素养目标引领下的教学,要求教师必须提升教学设计的站位,即从关注单一的知识点、课时转变为系统化的大单元设计。本单元以“发展学生在支撑摆动状态下的身体控制能力”为大单元核心任务,以课程核心素养为引领,围绕单元核心任务,确定课时关键问题,并基于关键问题确定学练内容、学练策略和学练标准(见表2)。

表2 “双杠简单技术及组合活动方法”大单元单元内容

1.评价建议

单元评价以组合动作的创编与展示为主要评价内容,从认知、能力、行为3个方面进行测评,一是学生敢于和乐于展示组合动作;二是学生能做出包含下法、支撑移动、支撑摆动、悬垂的一套组合动作;三是学生能在不同的器械条件下做出合理的支撑动作。

2.评价方法

随堂评价以学练标准为依据,进行师评、自评、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采用比赛式的评价方式,定量、定性评价相结合进行综合性评价。

(二)练习方法趣味化、结构化设计

笔者根据《浙江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教学建议,围绕核心任务,从“技术、体能、运用”三维度构建单元,通过练习方法的趣味化和结构化设计,吸引学生喜欢这项运动,并且知道为何要练、怎么练、如何用,让知、能、行、健并举发展。下面列举各维度练习方法。

1.“技术”维度练习方法

游戏:踢球比高。

练习方法:练习者杠上直臂支撑,双腿并拢前后摆动,前后摆时踢绑在双杠上的气球(图4)。

图4 踢球比高

练习要求:摆动时直臂顶肩,能至少连续踢到气球4次。

设计意图:学生为了能把气球踢得高,会自主加大摆动幅度,同时也解决了直腿摆动、前摆送髋和后摆展髋等问题。

教学建议:用皮筋固定气球;气球开始可以固定的低一点,随着学生能力的提高,逐渐提升气球的高度;气球固定的位置:前面的气球学生直腿摆动脚背能够踢到,后面的气球学生脚底能够踢到。

2.“体能”维度练习方法

游戏1:“你追我赶”。

练习方法:2名练习者在不同的双杠做支撑准备。游戏开始后,练习者同时支撑摆动,摆动踢球3次后支撑前摆下,出杠后逆时针绕杠跑动,先手触碰到本方目标线的学生获胜(图5)。

图5 你追我赶

练习要求:支撑移动过程中,若脚落地,从落地处重新出发;落地次数不能多于2次。

设计意图:将支撑移动和快速跑相结合,激发学生的练习积极性;提高单次练习密度和运动强度。

教学建议:根据学生的能力,适当地调整支撑移动的距离和途中落地次数的限制。

游戏2:地面攀岩。

练习方法:地面放置不同间距的圆片,游戏开始后,练习者手/脚触圆片支撑移动,到达对岸时间少的学生获胜(图6)。

图6 地面攀岩

练习要求:在移动过程中时身体部位不能触地;在移动过程中至少有一只手接触圆片。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间距的圆片这一练习环境的设计,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能力选择适合的路线;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前撑距离的不同,发展学生在不同体态下的直臂支撑能力。

教学建议:可以通过增设障碍物、加大圆片间距等方式提升练习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游戏3:抛物比远。

练习方法:练习者杠上直臂支撑,双脚夹住沙包前后摆动,在前摆过程中把沙包向前抛出,比一比谁跑得远(图7)。

图7 抛物比远

练习要求:直臂顶肩,前摆抛物时脚要触碰到皮筋。

设计意图:通过摆动抛物,引导学生加大摆动幅度;设置皮筋,确保学生是在摆动过程中完成抛物,而不是在踢腿过程中完成的。

教学建议:皮筋距离可根据学生的身高调整,确保摆动时小腿能碰到;可以采用前抛比准、后抛比远等方式提升练习方法的多样性。

游戏4:丛林穿越。

练习方法:由学生自主放置多副双杠,练习者在起点做准备,游戏开始后,练习者通过悬垂移动、支撑移动、支撑摆动等动作移动到终点(图8)。

图8 丛林穿越

练习要求:整个练习过程不落地;练习者需做出至少1个双杠动作。

设计意图:通过多副双杠环境下的体能、技能运用,不仅可以提高练习者的上肢力量和身体协调性,更提高了练习者技能的运用能力和练习趣味性;由于双杠是学生自主放置的,双杠的位置合理性、安全性都需要和创设的动作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小组合作和统筹规划能力。

教学建议:可通过变化双杠的间距、增加双杠的数量、改变双杠间的角度提升游戏难度。

3.“运用”维度练习方法

游戏:连续支撑摆动+支撑前摆下。

练习方法:两副双杠并排放置,练习者连续完成2次支撑摆动+支撑摆动外侧坐动作,最后支撑摆动前摆下(图9)。

图9 连续支撑摆动+支撑前摆下

练习要求:直臂顶肩,摆动时直腿过杠面;杠上转体时保持身体平衡。

设计意图:通过在不同环境下进行支撑摆动练习,提高练习的趣味性和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建议:练习前可先在“宽杠面”(2副双杠相邻的2根杠体)进行适应性练习。

猜你喜欢
双杠学练练习者
小学生初学跳长绳小妙招
“学练标准”:课堂学与练更有效
如何让“危险”的单双杠项目焕发魅力
网络纲环境下作文纲目评价的使用效应
“小垫子”在横箱屈腿腾越教学中的运用
50米快速跑学练组织的策略研究
德国91岁老人双杠表演惊呆观众
翻双杠
双杠(小、中、大班)
高校快乐体育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