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帅 韩会军
(1.河北省石家庄市东风小学,050081;2.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石岗大街小学,050061)
2021年6月教育部印发了《〈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要求全面把握“教会、勤练、常赛”的教学思路与方式,实施有效的教学模式,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笔者基于“教会、勤练、常赛”,以水平一篮球运动学习中实施运动教育模式为例进行实践与思考,以期探索出更多的实施路径。
运动技能的“教会”标志为“能运用”,也就是在实际比赛场景中能够运用所学的运动技能达成特定的目标。运动技能要达到能运用的层次既需要充分的学习时间保障,也需要得到相应的学习性指导,同时还要在真实情境中的得到磨炼。运动教育模式以角色扮演、伙伴学习的形式进行分组学练,保障了学生在学练中能够得到来自教师、同伴的帮助和指导;运动教育模式以比赛(运用)作为教学主线,让学生在真实的运用情境中进行体验性学习。运动教育模式以上的特点都有利于达成“教会”的目标。
运用运动教育模式达成“教会”目标还需要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遵循体育教育规律,循序渐进地教授知识、技能与方法。在小学阶段实施运动教育模式,可以遵从“教其不会从会处开始”的原则,降低学习难度和要求,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逐渐地加以条件限制,增加难度,向规范化技术要求靠近。以篮球运球教学为例,开始学习时可以以学生个人已有经验的任意运球方式设置比赛游戏,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当学生有了兴趣后再逐渐限制运球方式,此时学生为了可以继续参与,产生了学习内驱力,促使真正的学习发生。如,在学习篮球行进间运球时,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初用自己的方式进行篮球运球比赛,逐步限制走步次数、单手运球等条件,学生的丢球次数增多,为了能在这样的条件下获胜,学生需要通过学习解决问题,激发了学习兴趣,也明确了为什么学,有利于达到学懂、学会的目标,促进“教会”。
体育学科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不断练习帮助学生形成身体认知。《纲要》中强调课堂教学应精讲多练,保证学生的练习时间,确保学生练得主动、练得会,因此,“勤练”是学生运动技能形成的重要途径之一。而运动教育模式尊重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注重学生练习的形式与质量,该模式的运动季、角色分工、伙伴学习等特征都为“勤练”提供了可行性路径。
“勤练”是“教会”到“常赛”的枢纽与桥梁,应提供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时间参与练习。运动教育模式以合作学习与伙伴学习为主,强调团队配合的重要性,伙伴学习方式可以减少教师在统一组织和调动方面浪费时间,也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指导。每名学生的角色扮演应随时可变,如,在篮球技能学习时需要选篮球技能较好的学生承担教练角色,足球技能学习时则重新选择足球技能较好的学生担任教练角色,这样既能保证小教练员的权威性,还有利于发挥小教练员的指导、帮扶作用。每组中的记录员角色也要充分发挥好自己的职责,与教练员及组长共同观察本组每名学生在练习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小教练员课后针对每位组员存在的具体问题,同教师或其他同伴一起确定改进方法,确定不同层次组员的练习目标,从而确保每次练习的质量和效率。
在运动教育模式中,赛前季的主要任务是学练运动技能,为比赛季的比赛做准备,但赛前季的学练形式应该是多样的,“比赛”也是练习的重要方式,但比赛形式需要根据现阶段的学习需求确定,如,现阶段主要练习篮球传接球,则可以每组由教练和组长各带领一支小队,进行在对抗条件下连续传接球比多的比赛练习形式,让“比赛”这一受学生喜爱的形式贯穿于运动教育模式的各个阶段。
运用运动教育模式落实“勤练”,不但要抓住课堂,同时也要抓住课外。在课外时间,组长与教练员可以组织组内成员进行自主练习。如,利用学校大课间、学校体育课后服务、课外体育活动等时间,教练员和组长事先与体育教师进行沟通,由组内器材管理员负责借取相应的器材,教练员和组长组织本组成员按照课堂中相同的组织形式进行练习,让学生的课外练习更加有组织性、针对性和保障性。
运动教育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比赛为主线,帮助学生在比赛中获得运动知识、提高运动技能、培养体育品德。“常赛”的构建与实施符合学生发展需求,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代练的方式提升学生运动能力。在设计“常赛”时需要注意根据学情把握趣味性与竞争性相协调,设计多样、可实施的比赛形式,合理调动学生参与比赛的积极性,提高参与度。
以水平一篮球比赛为例(表1),学生运动能力相对较低,无法参与正规比赛,这就需要教师变换比赛的形式,提高比赛的趣味性、降低比赛的竞争性,如,以单项比赛和小组赛的形式开展全员比赛,保证每位名学生都能体验比赛的乐趣;通过改变规则降低比赛难度,帮助更多学生参与到比赛当中,如,规定学生在投篮时,球碰到篮网即可计1分、球碰到篮板计2分、球触碰篮筐计3分、如果将球投进篮筐计4分;也可以对正式比赛规则进行简化,如,允许学生走步和二次运球1次,当学生出现第二次违例时再进行判罚并告知判罚原因,以保证比赛的流畅性,让学生能够充分享受比赛。
表1 篮球“常赛”的形式与具体内容
此外,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比赛的隐性教育价值,而不仅是最终的比赛结果。教育学生在遵守规则的情况下争取胜利、正确面对胜负,队友之间相互鼓励、对手之间相互尊重,充分发挥比赛的育人功能,真正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