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琼
(大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黑龙江 大庆 163000)
赛马是蒙古族一项传统的体育娱乐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蒙古族人民世代传承下,这项运动已发展成为最具蒙古族特色的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之一,深受蒙古族人民喜爱。2007年,由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申报的“蒙古族草原赛马”被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蒙古族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它的发展史始终与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马甚至可以作为蒙古族的一项标志性元素和符号。据考古工作者考证,早在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蒙古族先民就有了养马的文化遗迹。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3世纪初,匈奴东胡时期,马已经成为游牧社会不可或缺的家畜。在与马朝夕相处的过程中,匈奴逐渐形成了驯马、养马的方式和与马相关的娱乐、竞技活动。《后汉书·南匈奴列传》载:“匈奴俗,岁有三龙祠,常以正月、五月、九月戊日祭天神。南单于既内附,兼祠汉帝,因会诸部,议国事,走马及骆驼为乐。”可见,匈奴作为蒙古高原一支古老的游牧民族,当时就已经有了赛马活动。1206年,成吉思汗被推举为蒙古大汗。由于当时军事的需要,成吉思汗极为推崇骑术。于是,赛马便在军队和上层社会中盛行。每当举行“忽里勒台”(即诸王大会)时,除颁布法规、任免官员外,还将赛马作为大会的主要活动内容之一。元朝建立后,赛马之风益盛,民间也日渐普及。在传统的那达慕和祭祀活动中,赛马与射箭、摔跤并称为“男儿三艺”,是蒙古族男子的基本技能。《清稗类钞》载:“以游牧为本业,故无论男女,皆善骑,且最好竞马,各部落常举行之。”可见,骑马已作为蒙古族人民的必备本领,融入了日常生活。20世纪30年代,现代赛马传入内蒙古草原。1930年原绥远省在归绥市(今呼和浩特市)修建了塞外草原第一个赛马场,并于当年8月举办了全省蒙古马运动会,比赛项目为跑马赛和走马赛两项。后因日本侵华战争爆发而终止。新中国成立后,蒙古族赛马运动得到迅速发展。在各地历届的那达慕大会中,赛马更是吸引了大批骑手参加,影响力日渐增大。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是黑龙江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地处黑龙江省西南部,松嫩平原腹地,辖11个乡镇和12个农林牧渔场,总人口25.2万人,其中蒙古族人口占总人口的18.2%。县域内草原面积广阔,年产优质牧草60余万吨,对于发展养马业和开展草原赛马活动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在杜尔伯特县,草原赛马具有悠久的历史。清朝时期,杜尔伯特地区赛马活动盛极一时。1648年杜尔伯特设旗后,旗王府在每年的那达慕大会和敖包会时均会组织赛马活动。1956年,杜尔伯特撤旗设县,将那达慕大会设为定制。作为那达慕大会上的重要比赛项目,赛马运动向组织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一直以来,赛马在胡吉吐莫、敖林西伯、巴彦查干、克尔台、他拉哈、江湾、腰新等少数民族聚居乡镇均有广泛的群众基础。2007年,杜尔伯特县“蒙古族草原赛马”被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近几年,以“青青草原杯”为代表的专门性的赛马活动也逐渐开展起来(图1)。
图1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青青草原杯”赛马比赛
在杜尔伯特县,赛马运动经过世代传承,其形式和内容逐渐发展,文化内涵日益丰富。
在杜尔伯特县那达慕的赛马比赛中,骑手和马匹在装饰上都有一定讲究。这种讲究一方面是为了凸显赛马的民族文化特征,另一方面也考虑到了比赛过程中的实际功效。就骑手而言,所着服饰既要展现蒙古族的民族特色,又要兼顾舒适性,以利于比赛发挥。一般情况下,骑手服装以轻柔的绸料为主,款式上要突出实用性,尽量做到合身得体,保证轻巧、吸汗。衣襟前后可绣龙、鹰、马等动物或吉祥图案。颜色鲜艳,辨识度高。头饰有尖顶圆帽、船形帽或彩绸包头等。脚上穿布制的软靴,相对灵巧轻便。在规模较小的赛事中,骑手衣着就相对随意很多。比如乡里、村里的比赛中,多数骑手着运动装、戴鸭舌帽参赛。就马匹而言,赛马前同样要做一定的装饰。比如马鬃、马尾需要整理,马身的浮毛也要刮整齐,马尾需缠起等。在快马赛中,赛马手基本不备马鞍,都采用骣骑的形式。这是为了在高速赛马中减少马的缓冲力,有利于成绩发挥。此外,在正规比赛中,马蹄也会挂皮掌,这样可以减少石头之类的尖锐物体伤到马脚,但这种情况很少。小型比赛时不会刻意挂皮掌,只会用刀具对马蹄进行简单修理后即可参赛。
在杜尔伯特县,赛马主要分为快马赛和走马赛两种形式。快马赛是那达慕大会上最为激烈和吸引人的项目之一(图2)。其特点是骑手驾驭的马匹前后蹄同时前进狂奔,以先到达终点者为胜。它主要比的是马的速度和耐力。在快马赛中,参赛者按年龄分为成年组和少年组,按性别分为男子组和女子组。由于快马赛激烈程度较强,对人的体力和反应能力要求也较高,为安全起见,快马赛一般不设老年组。在赛程上,少年组以3000米居多,成年组以5000米居多。在比赛过程中,骑手挥臂扬鞭,展示各种高难度骑技,观众情绪高涨,欢呼加油,氛围浓郁。女子也参加快马赛,赛程和男子组一样,分3000米和5000米。但由于女骑手的数量较少,一般不再按年龄具体分组,而是所有参赛者编为一组,直接参赛。在快马赛中,对马的年龄也有一定要求,少年组驾驭的赛马是两岁或三岁马。因为这个年龄段的马跑3千米比较适合,距离再长容易体力不支。成年组驾驭的马匹从四五岁马到十岁马。马在这个年龄段身体发育相对成熟,体力以及耐力充沛,5000米甚至10000米也可以完成。
图2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那达慕大会草原赛马
走马赛独具民族特色,其动作特点是马的前后蹄交错前进,不可腾空或狂奔。主要比的是马匹步伐的稳健、轻快以及美观程度。它的技巧性很强,需要骑手在比赛时身体后倾,腿向前探,并要用腰部和臀部的力量压着马身,同时要与马的动作和发力部位相互协调,以此来掌握马的平衡,做到马跑起来既快又稳。由于走马需要骑手长年累月与马匹磨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摸索经验,才能实现驾驭走马的能力,所以参加走马赛的骑手均为经验丰富的成年组或老年组。
蒙古族赛马规则在不同地域存在一定差异。在杜尔伯特县的赛马项目中:一是要提前报名。在报名环节上,骑手和马匹都要提前报名,方可参赛。未报名者将取消参赛资格。二是要查验马龄。正式比赛前要对马的牙齿进行检查,有经验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牙齿的磨损程度来确定报名的马是否与实际年龄相符。三是严格遵守比赛各项规则。比如按照划好的线路比赛,不允许抢跑、左侧超越以及跑内圈,不可以故意阻挡其他骑手等,违规者将被取消比赛资格。四是成绩判定。赛马最终成绩是根据马匹冲过终点的先后次序确定的,一局定胜负。此外,在赛事的保障方面也要规范,要有引领者、督导员、医护人员等,以处理比赛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一些规模较小的比赛中,如在乡里进行的那达慕选拔赛等,各种规则就会简单很多。多数情况下只是在乡里找到一处草原,也不需要提前报名和查验马龄等,直接进行比赛,取前几名即可。
比赛完毕后,按照传统仪式,要对获得名次的骑手和马匹献哈达、披彩带等,并向马头泼洒奶酒,以示祝福。祝赞人还会为获得名次的马匹致赞马词。赞马词是蒙古族人民歌颂马的一种重要形式,对马的高度概括和形象比喻能够达到惟妙惟肖的效果。一般情况下,祝赞人可自由发挥,根据本场赛马的具体情况进行赞颂,如介绍参赛马的名次、特点并对其在赛场上的表现进行赞颂等。
在古代,蒙古族人民逐水草而居,以畜牧为生计。马不仅是蒙古族战争、交通和劳作的工具,也是他们忠实的伴侣。在与马不断接触的过程中,蒙古族人民不但掌握了独特的识马技能,更总结了一套科学的驯马方法。在赛马这项竞技运动中,无论是快马赛还是走马赛中的马匹,都需要长时间的驯马过程。驯马的方式虽然并不能直观地展现在比赛中,属于“幕后工作”,但它能从根本上影响赛马的成绩。
在杜尔伯特县传统的那达慕大会上,参赛的马匹主要是蒙古马。作为世代繁衍生息在蒙古高原的传统马匹,蒙古马的生命力较强,体魄强健,能够适应恶劣的气候和粗放的饲养条件,驯养成本较低,一般用于快马赛中的长距离比赛以及技巧性较强的走马赛。近些年来,在赛马运动职业化和竞技化的形势下,骑手们开始关注马的品种和改良,培育新的品种,“混血马”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快马赛的赛场上。
首先,驯马要持之以恒。必须保证长时间和马在一起,不但要每天坚持遛马,还要熟悉马的习性,掌握它奔跑时的节奏和特点。经过长年累月的磨合后,才能更好地驾驭赛马。其次,驯马要讲究方式。对于驯快马来讲,一是要把握好每天的温度和驯马的时间,使马在一定温度下与身体循环相适应。杜尔伯特县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温差较大,遛马时要根据季节和温度变化适时调整时间。冬季寒冷时,一般中午遛马;夏季炎热时,可早晨遛马等。二是要注意强度不可太大,超负荷遛马容易伤及马的肌肉。特别是马在刚驯的时候,至少会有一个月的疲劳期,这期间不但要让马休息好,还要保持马的兴奋度。三是可用“捂汗”的方法增强马的肺活量。在杜尔伯特县传统的驯马方式中,“捂汗”这种方法一直流传至今。在夏季马出汗时,用马衣(此前多用棉被)捂汗。夏天用马衣捂汗的原因就是尽量阻止马的汗液在空气中散发,尽可能让马的肺部去吸收,以提高马匹肺部的活性,从而达到增强肺活量的目的。这样可使参赛的马匹跑的速度更快。这也是老一代赛马人传授下来的方法,一直沿用至今。就驯走马而言,其过程则更为复杂。由于走马赛的技巧性强,所以在驯走马时,每天都需要用走马的固定姿势练习。即身体后倾,用腰臀力量压马,还要时刻与马动作相协调,使马走起来平滑稳健。驯走马时要让马戴上鞍子,在马鞍的使用上也有讲究。一般用小三元式、大三元式的马鞍。大三元式马鞍虽然尺寸较大,骑乘感相对舒适,但小三元式马鞍可以使走马更加规范和稳妥,有利于培养马的协调性。在杜尔伯特县,目前多数驯马者用小三元式马鞍驯马。总之,驯走马所消耗的时间长,至少两年才可能会有一定效果,需要驯马者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近年来,通过那达慕大会以及其他专门性赛事活动,蒙古族草原赛马开展了一些比赛,取得了积极效果。但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赛马运动在传承过程中也遇到了诸如商业色彩日益浓厚、传统赛马文化日渐消失、年轻赛马手逐渐减少等若干困难和问题。对此,我们要正确看待,科学应对。建议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保护和传承工作。
第一,认识高度要提升。我们要深刻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永远处在嬗变中,它本身就是“活”态的,“变”才是它的常态。蒙古族草原赛马同样会受经济发展和文化变迁而发生一些形式上的改变,这是正常的现象。我们要善于在变化中保护和传承赛马的内核和精髓,这也是我们保护其他类别非物质文化遗产通用的原则。
第二,政府部门要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载体进行传承的,所以传承人在非遗保护工作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杜尔伯特县的蒙古族草原赛马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但伴随老一代骑手逐渐淡出赛马舞台,年轻一代对驯马、赛马的兴趣不高,从事赛马运动的年轻骑手数量呈下降趋势。据蒙古族草原赛马代表性传承人王凯介绍,由于农业机械化发展,用马概率变小,加之养马成本较高,且耗费精力,驯马者和赛马者逐年减少。对此,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通过传承人培训、增加赛事次数、提供必要的传承场所等,努力营造赛马的浓厚氛围。此外,还可以采取授予称号、表彰奖励、资助等方式,鼓励和支持传承人开展活动,培养和壮大传承人队伍。
第三,保护方式要灵活。近年来,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已成为文旅事业发展大趋势。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副司长胡雁认为:“非遗具有整体性、共享性、实践性等特点,能够提升旅游的参与度和吸引力。同时,旅游产业为非遗保护传承拓宽了渠道,为发现非遗之美提供了视角。”这对于蒙古族草原赛马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杜尔伯特县民族特色鲜明,旅游资源丰富,可在景区内部将赛马运动作为沉浸式体验项目,其规则和仪式参照传统草原赛马设置。一方面可增加景区亮点,另一方面有利于保护和传承蒙古族赛马文化。
第四,传播手段要多元。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要想在当代社会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必须进行一定的创造性转化。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提出要“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普及力度”,并指出“适应媒体深度融合趋势,丰富传播手段,拓展传播渠道,鼓励各类新媒体平台做好相关传播工作”。就蒙古族草原赛马而言,除那达慕等民俗节日上开展赛马活动外,还要与时俱进,搭乘新媒体快车,充分利用短视频、直播等平台,传播驯马、赛马文化,实现“云上传承”。在利用新媒体传播的同时,也可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依托杜尔伯特县民族特色,在中小学开设赛马文化特色课程,传播普及这项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
注释
①范晔.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5:2944.
②徐珂.清稗类钞[M].北京:中华书局,2003: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