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津斌 杨克鉴 田子瀚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 300308)
槽形梁具有建筑高度低、后期运营维护费用低、列车噪声污染小等特点,底板作为行车道板,边主梁作为主要受力构件,在净高受限的跨越工点上被铁路桥梁普遍采用。目前铁路槽形梁大多采用现浇施工,但位于小半径曲线上采用转体施工的连续槽形梁并不多见,针对下承式薄壁开口截面的受力特点,有必要对关键问题进行研究。
工程位于内蒙古通辽,为京通铁路跨越既有大郑线及新建大郑疏解线而设。既有大郑线为双线电气化铁路,斜交角度149°,相交处既有铁路路基填土高度2.3 m。新建大郑疏解线为电气化单线铁路,斜交角度143°,相交处路基填土高度3.7 m。
桥址位于西辽河冲积平原,地势辽阔坦荡,海拔200~300 m[1]。桥址区地层主要为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粉土、细砂、粉砂(局部为细砂)、粉质黏土。地震动峰加速度Ag=0.1 g,动反应谱特征周期Tg=0.45 s,土壤最大冻结深度1.5 m。所在地气温变化较大,通辽地区最冷月平均气温-15℃,最热月平均气温24℃,初始温度按10℃考虑,极端最低气温-20℃,属于严寒地区。
单线,设计时速V=120 km/h;主桥位于i=-5.2‰的纵坡及半径R=800 m的圆曲线上;设计活载为中-活载。
受平面控制,采用40 m跨度跨越新建大郑疏解线,56 m跨度跨越既有大郑铁路。受纵断面限制,综合考虑跨越净空、地形条件、地质气象等控制因素后,采用(40+56+40)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槽形梁,现浇部分梁段后平转施工,桥跨布置及转体施工现场见图1、图2。
图1 桥跨布置(单位:cm)
图2 转体施工现场
3.2.1 槽内净宽及桥面布置
槽内净宽主要受建筑限界、风压带宽度、电缆通道、人行通道等几个要素控制[2],合理制定槽内净宽对确定梁体的整体宽度、墩顶宽度及工程造价至关重要。本梁前后衔接简支T梁,线路中心线距挡砟墙内侧为2.25 m;并考虑检修人员的避车空间,槽内人行道宽度为1.05 m,两侧设0.15 m宽栏杆扶手。通过以上原则最终确定槽内净宽6.9 m,槽顶宽度受边主梁局部加宽影响为6.6 m。本梁不单独设电缆槽,电缆放置于人行道步板下的空间内。为便于养护维修,两侧箱形边主梁顶设人行道及栏杆,梁端设从桥面板至边主梁顶的爬梯,接触网立柱因受建筑限界控制设于边主梁顶。桥面布置见图3。
图3 桥面布置面(单位:cm)
3.2.2 主梁构造
主梁按半径800 m的圆曲线曲梁曲做,采用C55混凝土。考虑主梁的扭转及纵向钢束的布置,侧腹板采用抗扭刚度较大的箱形截面,以增强槽形梁整体性及横向刚度[3]。边支座中心线距梁端0.55 m,边支点与中跨跨中梁高3.5 m,中支点梁高5.4 m(含支点处横梁高度0.8 m),边主梁顶由支点向跨中按R220.55 m的圆曲线变化。梁底宽11.3 m,槽内净宽6.6 m。为将梁体荷载传递给支座,避免局部应力过大,采取适当加厚腹板和底板的措施[4]。箱形边主梁的腹板厚度为0.4~0.45 m,按折线变化,顶板厚度0.47 m。行车道板最小厚度0.6 m。支点设高1.4 m的横梁,边支点处宽为1.5 m,中支点处宽为3.0 m。典型横截面尺寸见图4。
图4 半中支点-半跨中横截面(单位:cm)
桥墩采用圆端型实体墩,主墩采用12根1.25 m钻孔灌注桩。为减小施工对既有线运营影响,承台采用八角形且部分高度露出地面,受转体装置受力及构造要求控制,厚度为6.1 m。
转体装置选用转体支座,转体系统立面图及平面图见图5、图6。
图5 转体系统纵向立面图(单位:cm)
图6 转体系统平面图(单位:cm)
(1)下转台为C50钢筋混凝土结构,高2.5 m,设置转体装置、撑脚的环形滑道。
(2)转体装置选用ZTQZ-50 MN型支座,底座高度为55 cm,采用地脚螺栓+套筒螺杆的连接方式。
(3)每个上转台下设有8组撑脚,每组撑脚为双圆柱形,下设30 mm厚钢走板。在撑脚的下方设有1.1 m宽的滑道,滑道中心线半径4.5 m。
(4)上转台为C50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整个转体过程中形成多向、立体的受力状态,上盘布有纵、横、竖三向预应力钢筋。转台为八边形,高2.0 m,转盘直径10 m。转台内预埋转体牵引索,牵引索的预埋端采用P型锚具,同一对索的锚固端在同一直径线上并对称于圆心。
(5)转体总重量为35 000 kN;启动时所需最大牵引力为227.5 kN,转动时所需要最大牵引力为136.5 kN。
在既有线两侧支架现浇后转体施工。共分9个节段浇筑,第一段为中支点两侧在支架上各现浇12 m,第二段为在支架上继续向两侧现浇13 m,脱架后进行转体,就位后采用封闭吊架浇筑中跨2 m合龙段,最后在支架上现浇剩余边跨节段13.55 m。
开口截面的槽形梁由于日照辐射面积大,对环境中的温度变化极为敏感。不同于箱梁的悬臂板能够有效遮挡水平日照辐射对腹板的影响,槽形梁的箱形边主梁的侧面完全暴露,应充分考虑沿梁宽方向的日照温差影响。受日照辐射作用影响,槽形梁顶板温度变化值最大,腹板次之,底板最弱[5]。对于本桥边主梁,根据所处的地理位置及方位角确定单向竖向温差20.4℃;双向温度组合按竖向温差13.7℃,沿梁宽方向温差16.3℃。对于本桥行车道板,由于上铺设防水层及道砟的隔热作用,利于降低非线性温差对结构的影响,竖向温差按10℃考虑。
与普通上承式梁相比,槽形梁结构受扭作用较大,在主梁腹板与道床板的连接角隅部位,主拉应力和剪应力都较大[6]。本桥行车道板横向跨度较宽,主梁宽跨比较大,应对弯曲应力的横向分布曲线(见图7)进行分析,考察其剪力滞效应,校核设计采用的有效宽度,使折减后的宽度按初等梁理论算得的应力值和实际峰值接近。
图7 纵向应力沿桥面横向分布曲线
通过图7所示平均应力与最大应力的比值得出各部位的有效宽度系数,并与铁路规范[7]中箱梁截面有效宽度折减系数的计算方法进行对比。由表1可知,通过模型得出的有效宽度系数在中支点与规范结果最为接近,边支点及跨中比规范结果稍小。两种计算方法的剪力滞受力特征一致,即中支点剪力滞效应最大,其次为边支点,跨中影响最小。
表1 有效宽度计算结果对比
槽形梁为边主梁与行车道板组成的空间结构,本桥位于半径800 m的小半径圆曲线上,荷载从行车道板传向边主梁,不仅引起主梁的弯曲,结构还要同时承受协调扭转力矩和平衡扭转力矩。鉴于铁路预应力混凝土梁多按不出现拉应力设计,主梁协调扭转力矩不考虑行车道板开裂引起的内力重分布影响,因此认为混凝土槽形梁主梁上始终存在弯扭耦合的力学现象[8],故本桥采用箱形边主梁增强结构的抗扭刚度。现行铁路桥涵设计规范对于混凝土受扭构件无具体要求,设计时参考相关规范[9]按弯剪扭构件检算。
采用“桥梁博士”有限元程序建立平面杆系模型,因程序局限性无法考虑扭矩效应,通过偏心率推算考虑曲线梁偏载系数;采用MIDAS有限元程序建立单梁及梁格模型,其中梁格模型箱形边主梁的两道腹板和桥面板沿纵向分为5个单元,横向刚度连接且不考虑质量。梁部按全预应力构件设计,纵向计算结果对比如下:
从表2和表3中可以看出,中支点最大差值1.91 MPa,主跨跨中最大差值0.95 MPa,主要为不同有限元分析软件的差异所致,但各项计算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且具有较大的压应力安全储备。
表2 运营阶段正应力对比(一) MPa
表3 运营阶段正应力对比(二) MPa
桥梁受力状态是与施工过程紧密联系的[10]。与常规槽形连续梁在支架上全阶段现浇施工有所不同,本桥为现浇完成6个节段后脱架转体,合龙前下承式薄壁开口截面存在(27+27)m的曲线T形悬臂状态,且施工中承受不平衡重及梁部竖向不平衡风力等不利因素,有必要对此阶段的梁体受力进行分析[11]。
由表4可知,主梁在合龙前转体过程中的最大悬臂状态下,截面未出现拉应力,安全储备较好。
表4 施工阶段最小正应力对比 MPa
对于曲线转体梁,除少量的偏心可通过配重解决外,还需采用设置横向预偏心的方法解决曲线桥梁面外不平衡弯矩[12]。本桥位于小半径圆曲线,曲梁曲做且转体时悬臂状态长度较长,横桥向结构重心与桥墩中心偏离,加之施工过程中的临时荷载及风力影响,大悬臂状态下一旦出现不平衡将会引起梁体倾斜,甚至发生转体支座被剪坏,外环撑脚局部受压破坏等现象[13]。故通过设置偏心来保证转体过程中的结构平衡,优化转台及转体支座受力。设计中横桥向桥墩中心应相对上转台中心向曲线外侧设置偏心,上转台及转体支座中心与下转台中心重合。
槽形梁的受力状态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受力特性,单纯依靠一般的杆系结构分析难以准确分析结构的应力状态,尤其是局部应力状态,有必要进行空间结构分析。
对12 m长0号梁段建立实体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扣除预应力施加的局部应力集中影响):
(1)中横梁顶面与腋角交接处出现拉应力,需局部加强钢筋。
(2)纵桥向应力,最不利受压状态时,腋角处最大压应力为13.3 MPa,满足规范要求;人孔上、下中横梁部位出现少许拉应力0.8 MPa,局部需加强钢筋。
(3)在横向预应力作用下,行车道板顶底均处于受压状态,压应力在2.75~3.60 MPa。
建立上、下转台的实体模型,墩高取2 m、上转台、转体支座、垫石、下转台及桩基础进行转体阶段受力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
(1)上转台为预应力结构,顺桥向应力0.78~-5.26 MPa、横桥向应力 0.16 ~1.98 MPa,正应力均为压应力,全截面不出现拉应力,主拉应力最大值0.9 MP,主压应力最大值6.23 MPa。
(2)转体装置底座,最大压应力13.2 MPa,最大拉应力-1.52 MPa,拉应力出现在垫石顶,需局部加强钢筋布置。
(3)下转台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最大压应力6.57 MPa,最大拉应力-1.11 MPa。转台顶面及桩头处出现拉应力,需局部加强钢筋布置;最大主拉应力2.68 MPa,出现在转台底面中心,拉应力值向顶面递减,需加强局部钢筋,最大主压应力7.85 MPa。
新建京通疏解线特大桥(40+56+40)m转体施工的曲线连续槽形梁,为京通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的重点控制性工点,也是国内首座应用于转体施工的铁路连续槽形梁,于2017年7月合龙,2019年通车至今运营状态良好。该桥结构特点为小曲线半径的下承式薄壁开口截面,面临箱形边主梁的双向日照温差影响、开口截面的小曲线半径梁弯扭耦合影响、边主梁与行车道板连接处的剪力滞效应及有效宽度确定、转体过程中最大悬臂状态的梁体受力、曲线梁转体时横向偏载引起的梁体倾斜等问题。通过结构分析和优化设计,解决上述关键技术,研究成果可为同类工程提供一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