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使用干预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2-08-02 01:18刘倩如汪吟寒韩一宁李东博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22年6期
关键词:智能手机问卷老年人

刘倩如, 汪吟寒, 武 楠, 韩一宁, 李东博, 辛 怡

(天津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 天津 301617)

1 研究背景

中国发展基金会发布的《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指出,到2050 年,中国社会将有5 亿多老年人[1]。在此背景下,以家庭、社区、养老机构为主要形式的传统养老服务体系已经难以跟进新的养老需求。信息时代下互联网的普及让“智慧养老”成为可能;“智慧养老”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如互联网和物联网)等现代技术,关注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安全保障、保健康复、休闲娱乐、学习参观等,支持老年人的生活、服务和管理,实现对老年人友好健康的医疗保健服务和科技服务。有效地为老年人营造养老环境,利于满足其对幸福生活的需要,解决社会老龄化问题,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养老模式[2],对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

第48 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截至2021 年6 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11 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1.60%[3]。值得注意的是,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9.7%。智能手机上网俨然成为了网民上网采用最多的途径。此外,我国60 岁及以上非网民群体占非网民总体的比例为39.4%,用智能手机上互联网,依然是老年人群体的难以越过的一道“数字鸿沟”。无法熟练使用智能机,给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一定影响。新冠疫情大背景下,大数据行程码、健康码、核酸码等工具的使用困难,以及对各类新闻资讯等信息的无法及时获取、线下服务网点减少导致办事难、无法现金支付、买票挂号困难等一系列问题。

2021 年2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便利老年人使用智能化产品和服务的通知》,进一步完善工业和信息技术领域的适老化政策措施,促进老年人对智能产品和服务的便利使用。中国电信移动端测试中心于2021 年7月发布《终端观察报告》,该报告基于8 个功能要素和84 个老龄化适应性指标,考察了智能手机市场主流厂商UI 系统以及主要智能手机的老龄化应用。为了探究智能手机使用干预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本项目以天津市静海区杨成庄地区60 周岁以上老年人为例,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对实验组进行智能手机使用的指导训练,考察熟练使用智能手机对老年人养老需求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

2 研究内容

2.1 研究对象

1)采用对照研究,本研究依托于天津市静海区杨成庄居委会的信息平台,在此范围内简单随机抽取40 名年龄在60 岁以上意识清楚、有一定自理能力、拥有智能手机的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按访谈顺序将被访者编号,依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 人。

2)纳入标准:年满60 岁,且有自理能力的老人;具备识字能力;有或有过使用智能手机的经验;自愿参与本次走访和问卷调查及后续干预培训。

2.2 主要变量

1)核心自变量:是否对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进行干预和指导。

2)控制变量: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

2.3 研究方法

在被调查地区内采用访谈法、参与观察法确定受调查人员具体范围,经过一定了解后对此范围内的老年人进行简单随机抽样。因调查对象为老年人,为提高效率采用访谈法结合问卷调查对老年人进行当面访问,根据被访者的回答进行问卷填写。在此过程中共填写问卷40 份,有效问卷为40 份。

将问卷结果汇总成数据导入Stata 软件,对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情况差异进行整理,并将样本数据分为两组,若两组智能手机使用问卷的填写情况无显著差异,则确定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措施,干预组采用团体干预与家庭干预相结合的方案。

2.4 方案内容

团体干预由小组成员进行,先为干预组老人介绍本项目,询问老人以往使用智能手机的经历和感受,从而得知老人对智能手机的何种功能最需要、最感兴趣。并向干预组老人发放智能手机使用手册供其闲暇时阅读学习;其次,在每周末对干预组的老年人组织进行一次线上或线下智能手机使用指导,首先讲述微信付款、支付宝付款此类日常生活必需的支付操作流程,再对微信、QQ、微博这类社交软件进行讲解,然后对淘宝、京东、拼多多这类购物软件进行操作指导,最后对有需求的老人讲解抖音、快手这类短视频娱乐软件的使用操作。指导时长为每次1~2 h。家庭干预由其家庭成员,即家中的子女或孙辈对老年人使用手机情况进行辅导与讲解,同时留意辅导效果,如接受指导后老人使用智能手机的时长、频率,使用时的心情与感受。小组成员定期向家庭成员询问反馈。此干预持续两个月左右。

2.5 实施过程

培训分为线上和线下两种形式。

1)线下培训时小组成员与老人尽可能相对而坐,拉近彼此距离,并采用令老年人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沟通交谈。干预地点选在当地居委会的会议室,方便老人前往。

2)线上培训时则打开摄像头,一是让小组成员出镜消减距离感,二是能够使小组成员看到老人的表情反馈,保证沟通流畅。线上培训选择老年人身边有子女陪伴的时段,以免有突发状况(如网络信号差)发生能够对老人及时进行帮助。

干预结束后再次对两组老年人分别进行走访调查,经访谈沟通了解老人对智能手机使用的水平变化和心态变化。

最后再根据访谈结果进行问卷填写,在问卷设计中,将智能手机几项功能分为基础性功能和发展性功能两大类。其中,基础功能包括:基本通讯功能、拍照摄像功能、使用社交软件三项;发展性功能包括:新闻浏览、购物支付、短视频自媒体软件、在应用市场安装软件四项。分别对其进行赋分,基础功能每项1 分,发展性功能每项2 分,根据调查对象填写情况计算得分。最后将干预组和对照组得分结果进行横向比较,统计干预结果。

3 研究结果

3.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本次问卷调查共收回40 份问卷,经筛选符合条件的有效问卷共计40 份。采用描述分析法对于被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进行了简要分析,初步了解调查对象的基本特征。

如表1 所示,从性别上来看,调查对象中男性老年人有21 人,占52.50%,女性老年人有19 人,占47.50%。从年龄层次来看,70~75 岁有12 人,占比最大;其次是66~70 岁,有11 人;76~80 岁8 人;60~65岁6 人;80 岁以上老年人数量最少,仅3 人,比重最小。从受教育程度来看,绝大多数老年人受教育程度不高,普遍在初中至高中,仅有2 位调查对象为大专及以上。从老人自评手机使用熟练度来看,自评为“非常熟练”人数2 人,占被调查总数5%;自评为“较熟练”人数6 人,占被调查总人数15%;自评为“一般”15人,占被调查对象总人数37.5%;自评为“较生疏”9人,占被调查对象总人数22.5%;自评为“非常生疏”8人,占被调查对象总人数20%。可见,大多数老年人认为自己对智能手机使用并不能很好掌握。

表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从学习途径选择来看,选择通过子女学习人数为25 人,占总体62.5%;选择向朋友学习人数为2 人,占总体5%;选择自己研究学习有11 人,占总体27.5%;选择其他方式有2 人,占总体5%。观察结果可看出,绝大多数老年人倾向于通过具有亲密关系的子女家人来学习使用智能手机。

3.2 干预组与对照组老年人智能手机功能得分的比较分析

进行干预前,采用智能手机功能使用问卷对干预组和对照组施测。根据两组老年人问卷填答情况统计出各项平均得分,统计结果见下页表2,根据表2 可看出此时干预组与对照组老年人的基础功能均分、发展功能均分和总分水平接近。

表2 干预前得分T 检验

对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总得分进行T 检验,T 小于临界值,P>0.05,表明在进行干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在干预两个月后,再次采用智能手机功能使用问卷对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施测并统计得分情况,结果如表3 所示。据表可看出干预组的平均总得分为6.75,对照组平均总得为3.35,此时干预组智能手机使用的基础功能得分、发展功能得分均高于对照组。

表3 干预后得分情况

表4 对干预组和对照组各项得分进行T 检验。接受干预后,干预组的基本通讯、拍照摄像、社交软件三项基本功能平均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由于老年人普遍在干预前已经掌握部分技能,故两组基本通讯和社交软件得分差异不显著。各项基础功能中,拍照摄像的得分差异最明显。在发展功能方面,干预组接受干预后四项发展功能得分同样高于对照组,其中自媒体短视频功能的得分差异最显著。

表4 干预后两组得分情况的T 检验

根据表4 可知,在接受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总体得分差异较大,干预组各项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因此拒绝原假设,可得出结论:经过指导干预,老年人对智能手机大部分功能能够掌握,对老年人的干预指导可以有效提升其智能手机使用感和自我生活幸福感。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现有理论认为老年人与信息化社会形成数字鸿沟主要是由于老年人自身的心理原因[4]。他们封闭的思想、对信息化的刻板成见和对新技术的恐惧阻碍了他们接触并融入信息化社会[5]。然而本研究从干预的角度基于随机对照实验归纳出了智能手机使用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的因素。数据分析的结果表明,年龄、教育程度、学习途径共同影响着老年人对智能手机的使用意愿,从社交基础软件、新闻浏览、购物支付、短视频自媒体等各方面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因此,本课题通过随机走访调查老人对智能手机中基础功能及发展功能的使用,建议应通过技术适老化等方式改造为老年人网络社交提供便利。此外,形成智能手机使用的辐射效果,带动老人周围的老年人均使用智能手机会增加其共同话题,同辈之间的交流也能有效提升使用手机的熟练程度,缩小“数字鸿沟”提升“银发族”生活质量。

4.2 建议

第一,年轻人应该是新旧时代之间的纽带。经调查发现,经调查发现,智能手机的出现和使用,使广大城市居民生活变得更为丰富多彩。但相对年轻人,老年人群对新生事物的接受速度相对较慢,容易受心理因素影响[6]。老年人往往更愿意通过家人教授智能手机,帮助他们融入智能时代。有研究者认为:微信消息的联结与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呈现正相关关系;老年人使用社交媒体的主要动机在于减轻孤独感、增强主观幸福感与丰富生活、打发时间[7]。调查之初,一位受访者这样说道:“孩子教过呀,教不会……那(微信)上头没人说话,孩子有时候发了东西不会看……”由此可以得知,单纯的手机技能掌握或许可以少部分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但指导对象是否为老年人亲朋家人也是一项重要因素。若指导者为老年人的亲密关系者,则能够减轻老人的孤独感,更多提升主观幸福感。但现在年轻人很少教老年人如何使用智能手机,即便教也缺乏耐心,或很少与老年人通过智能手机联系,这导致了老年人和年轻人之间的间接分离。年轻人必须负起责任,在老年人和智能时代之间架起桥梁,陪伴更多的老年人,教育老年人接触智能产品,让老年人不再排斥智能产品,进入智能时代。

第二,社区教育帮助老年人学习智能手机。从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一些家庭中,由于工作带来的时间差异或身处不同地域导致的空间差异,家庭成员不能始终陪伴老人身边。在这种情境中,家人对老人的帮用是有限的,更需要社会方面的介入关怀。“四社联动”作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制度供给,意在充分发挥社区的基础平台作用、社会组织的服务载体作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支撑作用、社区志愿者的补充作用,通过汇集分散在政府、社会组织、专业社工、居民手中的服务资源[8]。社区应开展调查访问,了解辖区内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基本情况,进行手机使用等等技能指导,及时评估和解决家庭潜在风险。在这一方面,社区可以为采用举办老年人讲座和课程方式,课程内容不仅局限于手机使用的指导,可以拓展到帮助老年人使用家庭智能电器,多方面便利生活。同时,社区可以通过如微信群聊建立一个智能互助平台,老年人可以快速便捷地告知社区工作人员困难和诉求,让社区工作人员更好统计情况和帮助老年人。

第三,社会其他方面为老年人简化程序。从访谈过程和调查结果可以得知,大多数老年人在使用手机时都存在困难。反映最多的如医院挂号,核酸检测等,需要多个操作步骤,较为繁琐。其中,60 岁至70 岁年龄段的老年人反映最为强烈。年龄更大的老人没有智能手机或者支付宝,能够接受人工接待和特殊通道,但60 多岁的老年人会使用手机,却受限于繁琐的操作步骤,在此过程中表现出困难。因此,推出老年人版本的简单化软件让老年人更加容易上手,反映了简化老年人程序的必要性。厂商开发老年版软件,医院等社会部门简化程序,都能有效提升老年人智能手机的使用感。此外,大多数老年人视力较差,在设计软件时应注意保护使用者视力,字体和图案放大或粗体粗体,便于老人群体使用。

猜你喜欢
智能手机问卷老年人
智能手机是座矿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使用智能手机增大肥胖风险?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热门智能手机应用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智能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