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月琴,孙栋,姚骅珊,严丹红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 生物医药学院,江苏 苏州 215411)
“微生物培养与检验”是我院生物医药学院医学生物技术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平台课程。该课程主要通过理实一体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微生物基本概念和微生物的培养与检验方法,并重点掌握微生物的形态与分类、微生物的营养生长及培养基制备、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和食品微生物检验等内容,并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2017年本课程被评为校级在线开放课程,2019 年被评为省级在线开放立项建设课程,同年被评为校级“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试点课程,2020 年被甄选为超星平台示范教学包[1]。
“细菌的形态与分类”是本课程的第二个学习模块“微生物形态与分类”中的内容,该课程借助“超星泛雅”在线学习平台,系统介绍了细菌的形态与特征,以显微镜发明、革兰氏染色为切入点,融入严谨、求实、创新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等思政元素,学习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同时,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职业素养与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本文将以“细菌的形态与分类”一节的教学实施为例,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精益求精,勇于创新,培养微观世界观察者”的课程思政理念。
本章节的教学目标主要分为:理论知识目标、技能操作目标、职业素养目标和综合德行目标,如表2 所示。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2];通过细菌革兰氏染色的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塑造严谨、求实的职业素养,养成自觉爱护实验室仪器、爱惜实验器材的习惯;并树立实验室垃圾分类意识和环保意识。
本课程采用在线学习和理实一体化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课前网络学习,学生接收任务,制定实验方案,完成课前自测——课中学习理论知识,明确实验方案,开展实验——总结升华”的教学模式,解决学习重点,化解学习难点,帮助学生掌握微生物的微观结构特征。
表1 “细菌的形态与分类”课程思政融入点
接下来将以“细菌的革兰氏染色”(1学时)为例,介绍本次课的教学实施。
“细菌的形态与分类”课程教学设计见表2。
表2 “细菌的形态与分类”课程教学设计
images/BZ_198_162_328_2312_386.png课前导学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教学安排与教学资源课前images/BZ_198_465_581_1086_823.png网络学习资源教学活动images/BZ_198_525_872_1026_1299.png1.在学习平台发布课前任务“革兰氏染色”及对应的任务单,提供相关学习资源,包括科学家发明革兰氏染色技术的故事2.评阅学生提交的课前任务,据此调整教学内容1.登录学习平台,接收课前任务,填写任务单。将课前任务分成若干子任务,小组进行合理分工2.完成课前测试题,并上传至网络学习平台,在学习平台讨论区互动交流,提出疑问和问题课前测试题设计思路1.革兰氏染色技术是微生物技术中最经典技术之一,也是开展思政教育的切入点,是激发学生热爱专业,培养敬业精神的有效载体2.学生在制定方案的过程中,需要查阅相关资料和学习相关知识,促进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应用3.完成自测题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掌握相关知识,有利于翻转课堂教学课堂教学(45 分钟)1.任务1——完善“细菌的革兰氏染色方案”(10 分钟)学生活动教学安排与教学资源环节1.新课引入(1分钟)听讲并记录教学活动环节2.方案汇报与点评(4分钟)教师活动回顾科学家发明革兰氏染色技术的故事,引出本次教学任务的目标1. 总结课前任务完成情况,选取一组学生代表进行方案汇报2.针对学生汇报的方案进行点评,并强化相关知识1.一组学生进行方案汇报,其他学生听讲并思考,积极提问2.听取教师点评,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重点记录细菌的革兰氏染色(1 学时)1.任务1——完善“细菌的革兰氏染色方案”(10 分钟)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教学安排与教学资源环节3.方案完善(5分钟)教学活动images/BZ_198_587_2440_964_2845.png组织学生根据教师的点评进行方案的完善依据教师的点评完善细菌的革兰氏染色的方案细菌的革兰氏染色方案设计思路1.方案汇报既是对课前任务的检查,又是对课前任务的展示,有利于学生主动性培养2.学生在课前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教师根据课前任务的完成情况在点评过程中强化相关知识点,完成翻转课堂的教学3.方案的完善有利于下一教学环节的顺利实施
2.任务2——细菌的革兰氏染色(25 分钟)教学安排与教学资源环节1.教师演示(5分钟)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教学活动images/BZ_199_592_538_964_977.png1.教师进行现场演示,边演示边讲解注意事项2.强调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听讲并记录操作要点,了解革兰氏染色操作的注意事项环节2.学生操作(18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操作2.巡视和个别指导,收集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讲解1.学生进行分组练习,发现问题即请教老师2.完成组内互评并上传至学习平台教学活动环节3.清场(2分钟)images/BZ_199_568_1344_989_1628.png1.指导学生开展清场工作2.强调生物废弃物处理的规范1.分组开展清场工作2.掌握生物废弃物的处理方法,培养自身生物安全意识设计思路1.教师演示让学生能直观了解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大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通过将原本复杂的操作流程程序化,能够使学生自行检查每一步骤正确与否,便于学生自主学习images/BZ_199_162_1753_2312_1782.png3.任务3——总结及知识提升(10分钟)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教学安排与教学资源环节1.点评(5分钟)images/BZ_199_567_1991_988_2245.png对实验过程中收集的共性问题集中讲解认真听讲,探究操作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法,巩固革兰氏染色原则和注意事项教学活动 学习平台评分细则环节2.知识提升(5分钟)images/BZ_199_563_2469_992_2748.png启发式提问+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学生思考和讨论设计思路教学反思通过问题“为什么青霉素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效而对革兰氏阴性菌无效呢?”来启发学生进行思考“抗生素有效与否看靶点”,并追问“为什么青霉素对革兰氏阳性菌有靶点”制造悬念,引导学生思考科学问题,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全体同学选取了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二者的混悬液作为实验对象,进行3种样本的革兰氏染色,通过结果能很好地体现出3种样本的差异。大部分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和操作,能跟随老师的节奏领会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的临床意义,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敬业精神和职业规范
通过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团队教师根据生物医药产业特点、专业群办学定位和平台课基础性特点,选择“微生物科学家故事”“我国抗疫英雄”等思政教育资源,形成“吴健雄精神、工匠精神、生命意义、劳动教育、职业规范”的课程思政内容体系,在教学方法上构建思政内容融于线上、线下交互式学习的思政教育模式。
“微生物培养与检验”作为本专业开设的专业平台课程,将争取在以下多个方面实现思政内容多样化、师资结构合理化、教学手段现代化的目标:①课程思政建设再深入。深度挖掘和梳理微生物课程中的思政元素,结合课程标准,作进一步科学合理的修订和完善,构建更为完整的课程思政体系;②案例资源库建设再完善。关注微生物相关科技时事,结合思政要点,提炼思政元素,构建微生物思政案例资源库;③课程资源库建设再丰富。拍摄微生物课程思政课堂视频,进一步丰富课程资源;所有资源上网,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④教师队伍建设再加强。专职教师在思政教学方面对兼职教师提供帮助,要求“人人能讲思政”,形成一支经验丰富的课程思政专-兼职教师队伍;(5)教学场室建设再提升。在理实一体化教学场室布置思政元素,做到“处处有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