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亚茹(渤海大学,辽宁 锦州 121013)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中国绘画形成了特有的绘画形式,这种存在是独一无二的,也使得中国人在对绘画空间的认识上形成了完整的体系。物质世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绘画作品以二维的纸为载体,艺术家要把二维的空间塑造为三维空间的物象。绘画空间的描绘是由人所创造的,具有主观性,因此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我们生存的自然空间是真实的、摸得着、看得见并且客观存在的,绘画中的空间是由艺术家们创造出来的,这种主观的创造是对客观存在的升华,并且绘画作品承载着画家的情感。
隋唐时期,人物画盛行,山水画还没有成为主流,只是充当人物画的背景,其空间表现尚未成熟。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三远法“平远、高远、深远”,基于这一法则的画论著作逐步出现,使得山水画中的空间表现愈发丰富。元代文人画的盛行,促使得画家在创作时追求一种简率、天真的空间效果。明清时期的绘画发展,使得中国传统绘画的空间表现更加注重主体精神。正如石涛所说:“丘壑自然之理,笔墨遇景逢缘,以意藏锋转折,收来解趣无边。”可见画面成为抒发画家情趣的空间,超越了现实空间的限制。
从古代艺术家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人是山水画中不可或缺的因素。自然山水画中如果没有人的存在,就失去了创造它的意义。在石涛的山水画中,点景人物出现的频率很高。点景人物在山水画中的比例较小,但作为与创作主体具有统一性的物象,其独特的表现力不仅丰富了画面内容,而且对画面的空间表现产生影响。在石涛山水画中,有部分作品的点景人物与主体山水形成了“远”的空间表现。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说:“远,辽也。从辵,袁声。”可以看出,“远”指的不仅仅是画面中所表现的纵向空间,还包括横向空间,所以它指的是一个范围。山水画所追求的“咫尺千里”不仅是纵向空间,还包括广阔的抽象空间范围。
石涛 《游张公洞之图》局部
石涛 《黄山图(之一七)》
为了增加画面的空间广度,石涛的很多作品是采用长卷创作的,这样就能在不同的视点看到不同的空间深度,既能随意增加画面的横向空间,如主体山的辽阔深远,又有点景人物的衬托,二者结合能更好地表现出画面的空间深度。比如石涛的《游张公洞之图》。虽然该画的纵向高度仅有45.9厘米,但是长度却有286.4厘米,在长度将近3米的长卷中,石涛用连绵不绝的山峦和辽阔的江水构造了一幅宏伟的山水场景,需要通过移动的视点反复品味。画面的右部有高耸的山体,下方有一人站立,人面向山,脸微微向上仰望,或许是在感叹震撼人心的自然。人的对面是圆形的山,着色清淡空灵,像一个时空旋涡,吸引着人的目光,欣赏者仿佛身临其境。大自然中的山树将人包围在其中,人在此刻充分领会到人类的渺小。人与山体的对比增加了画面的深远空间感。画面中,左侧有一人在背向而行,前方是无尽的道路,小路伸向远方。观赏这幅画时,人好像在这幅画中漫游。由于是横卷,其空间更显广阔无垠。对点景人物的修饰,使得画面更富有生活气息,也成为石涛表现空间广阔的点睛之笔,表明它不是远离人类的彼岸世界。空间所创造出的意境始终反映着人们的现实生活。
石涛有些山水画作品仅以简洁的线条描绘山体,呈现出的效果却非常清新和柔和。在金陵时期,石涛的画风深受倪云林、黄公望的影响,他在学习倪黄的同时还有所取舍,如把倪云林“空灵清逸”的趣味运用到自己的画面中,减少枯瘦之感,更加注重倪云林的“逸笔草草”“随转随注”,但是两人画面的表现效果却截然不同,倪云林表现的是“静”,石涛表现的则是“动”。此时石涛的作品风格多简洁,但却比繁密更有力量,营造的画面空间更为清新。
石涛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细雨虬松图》,是其借古开今之作。此幅画纵向长100.8厘米,横向宽41.3厘米。图中描绘的是初秋黄昏山中的景色。经秋雨洗礼后,寂静的山谷显得更加苍翠,尽显勃勃生机。画面清爽,犹如清风袭来,使欣赏者心旷神怡。画面布局严谨中不失趣味,笔致清丽、秀劲,主体山画法以勾勒为主,皴笔较少。不同于其他作品遒劲繁密、厚重奇绝的风格,这幅画中的山石树木多用长线勾勒,少有皴点,线条果断干脆,可以看出鲜明的书法线条。画面中的树木,或挺拔直立,或弯曲盘旋,形态具有势态美,生动自然。画面中的皴点并不是很多,只占据了一小部分。由于用了清淡的赭石与花青着色,意境显得特别清新自然而又不失典雅,画面的空间感显得清润许多。线简但所表现出来的画面苍劲有力,比满幅画面都是线条更有穿透力,这也许就是石涛独特的地方。简约的线条营造出灵动、活泼的气氛,浓淡、大小不同的线和面为画面增添了层次感,使得空间感更加丰富,抚慰着欣赏者,使人感到沉静与喜悦。前景的山体上有一颗蜿蜒向上的树,线条稠密的树木与疏远的山体形成对比,瞬间拉开了距离,整幅画面完美诠释了“空山新雨后”的意境。
石涛 《细雨虬松图》
石涛 《一二条屏图》
在大自然中,我们最常见的颜色是明亮的白色,在中国画中,人们常以白色衬托画面的实处,形成对比,达到虚实相生的效果。在传统山水画中,我们可以看到,画家们善于将画面中的景物进行有机排布,以形成不同层次的虚实意境,表现独特的意境,呈现心中的空间效果,从而表达画家的思想感情,并与欣赏者达到共情。潘天寿认为“虚实”是“言画材之有无”,说的是在画面当中肉眼能够看到的为实,看不到的则为虚,虚与实是对立的关系。本文所指的“虚化”是将实景大面积作虚化处理。通过整理与归纳石涛作品,我们可以得知,石涛的山水画“实中有实,虚中有虚;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这种虚化衬实的画面效果,更有利于营造空灵的空间效果。
石涛在宣城时期的作品独具一格,他对画面虚实的处理,充分表现出画面空灵的效果,画面构图自由、轻松。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黄山图(之一七)》,在这幅作品中,左实右虚的画面效果,着重描写了左侧人家的场景:楼阁、树木、人物、小桥、流水,展现了游人下山回家的场景,右上面有所虚化。另一幅代表画为《一二条屏图》,其前、中景比较实,意在把空间向后推远,画面的右景则呈现大面积的虚化,使得山体像一个巨大的旋涡,深深地吸引着人的眼球,充分展现了山间空灵的效果。画面的近景是一片空白,紧接着映入眼帘的是墨色较重的蜿蜒盘曲的小路,到了中景,人们面向的是一座陡然虚化的山,这样的法式把空间一下推向远方,打造了一个空灵的空间。视线随着山的绵延,可见山体的顶部墨色较重,轮廓从右边开始虚化,墨色逐渐变淡,山的后面与上方都是虚化的空间,给欣赏者以远景视野,仿佛到了天的边际一般。整幅画缺少黄山那种云雾缭绕的感觉,但却表现了山的空灵,使得画面效果更丰富、更具有节奏感。画面的下方是虚化的,这与上方一致,仿佛一座人间仙境,在虚化的空间里,出现了这样一种景象。画面中虚化的部分似乎在左右摇摆,蜿蜒而上,把实景衬托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