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 建筑事务所
“城市”一直是OPEN 在实践和研究中密切关心的主题之一。城市充满着问题、矛盾和美好,像一个谜,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OPEN Metropolis I 每个人的城市”是我们在持续十年的观察后,于2021年夏天开始的一个自发的研究项目。以北京作为城市研究和设计的对象,不仅仅因为我们工作和生活在这里,也因为这个城市发生的事情一直影响着全国各地其他大大小小的城市的追随和效仿。所以,它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一种普遍性。
我们深爱这座城市,也亲眼目睹了它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发展。在令世人惊叹的建设速度之下,当下的北京已经成为了一个尺度巨大、繁华热闹的巨型现代城市。
在长足的进步和恢宏的成就之下,我们和许许多多其他年轻人一样也无可回避地感到了个体的渺小,和在大城市里立足的不易。平常人的生活与喜乐、个性与尊严在巨大的城市运转中,仿佛都那么微不足道,或是太容易被忽略掉。
相信多数生活在北京的人都能感同身受:居高不下的房价,水涨船高的房租,漫长而拥挤的通勤,栏杆林立行人难以穿越的马路,随处可见的围墙和难以寻觅的菜市场……
即便是我们感情最深、每天工作生活的胡同,也存在着种种困扰的问题。作为走遍天涯却依然对北京情有独钟的建筑师们,我们相信其中蕴藏着机会和希望,尝试做些力所能及的努力。毕竟,对美好未来的想象能力,是我们拥有的最大的财富和自由。
我们的城市尚有很多“缺”,既有老城里有尊严地如厕的问题,也有北漂年轻人的居住窘境,还有越来越难看到的自由市场,缺少便利商业服务设施的街区,无处寻觅的运动场,能让鸟类和小动物回来的城市公园……
我们的城市还有很多“空”,诸如高速发展的新城区所选择的规划模式和规则,造就的郊区化形态的巨型城市;又如城区内遍布的高速路、高架桥和立交桥,道路两侧宽广的绿化带,巨大的公交场站,封闭住宅小区的围墙……这些设施和构筑不仅割裂了城市空间的连续性,也带来很多被浪费的宝贵土地和没有被充分利用的公共空间资源。
而老城里,在看似拥挤不堪的表象下,还存在另一类低效率但极其宝贵的城市空间,例如遍布胡同但依然尴尬的公厕和沦为大杂院的古老寺庙。我们也发现,身边的望京和安定门街道,一个是典型的巨型街区(Super Block),一个是老北京胡同里未被大拆大改的区域,这两个非常典型的城市样本成为这次实地考察和研究的起点。在反复走访、调查了两个区域之后,我们发现了很多“空”——一种闲置和低效的浪费,但我们更愿意乐观地把它们看作一种重新创造的“机会”。
因此,何不用城市之“空”,来弥补城市之“缺”。我们以身边熟悉的社区作为案例研究,避开宏大叙事,在泡沫的缝隙间发现问题、寻找机会,就八个典型问题提出一些原则上可行的方案,描绘比当下更多一点美好的生活图景——真正属于每个人的城市。在这些概念提案里,我们希望以一种更轻、更巧的方式应对不同的问题,关注人的需求,关怀每一个需要被关怀的人——无论是儿童、年轻人还是老人,无论是基本的生活需求还是精神需求。
1 方案概览
年轻人的设计、年轻人的表达,唤醒城市里的年轻人对未来的希望!属于每个人的城市,应是包容的、开放的、有爱和有趣的。在这样的城市里,每个人都可以有尊严地生活、学习和工作,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自由。
(厕所)是这样一个空间——在这里身体隐匿的内部跟建筑隐匿的内部发生亲密的触碰,两个排泄系统临时地发生了连接。
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的城市发展史也是一部“厕所革命”史。由于古代城市建设基本没有发展出污水排泄的基础设施,老城的建筑密度也导致了近年间增加的排污管网代价高昂却能力有限,使得老城里的绝大多数居民们一直依赖公共厕所,来解决体内排泄系统和城市排泄系统的连接。
2.1.1 如厕的困难,尊严的缺失
从分布密度和洁净程度上,北京老城里的公共厕所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在探查了安定门街道的近100个厕所后,我们意识到在社会生活已经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当下,如厕的尴尬依旧是个无法忽视的问题。上厕所,这件看似最不足挂齿的“小事”,其实关乎社会的文明与人的尊严。
这些公厕很多在设计布局上有缺陷,如厕时使用者的隐私从声音和视线上都无法得到保证,也没有相关无障碍设施,甚至还有一些没有洗手池。我们在调研厕所问题的过程中,很多周边居民围过来抱怨“这个厕所漏水”“早上要排队”“西城区都已经在厕所里安了空调”……显然,当前的如厕条件让居民积怨已深,迫切需要更新改造来适应当下城市生活的需求。
除了如厕困难外,在胡同寻常人家的生活里,跟上下水相关的事情都很尴尬:很多人家没有像样的洗澡淋浴设施,接洗衣机的上下水也很困难,尤其是对于住在几进院子深处的居民。而这些上下水的事情,都是保证人们身体清洁和健康的刚需,是人有尊严地生活的基本需求。
2.1.2 以胡同公厕占据的“空”补身体尊严之“缺”
我们将现状的厕所拆除,利用已经妥善处理的上下水原址重建一种新型“清洁驿站 | 身体净化系统”,并彻底改造其管道系统与通风系统。为了保证如厕的私密和空间的集约(不浪费任何面积在公共走道上),我们研究了一个人如厕及洗手需要的最小空间,设计出一种卵形的厕所胶囊。这些胶囊空间可以独立存在,也方便组合,适用于胡同里的各种角落。
2.1.3 以人为尺度的厕所胶囊“公厕+”
我们提出了“公厕+”的概念——在公厕上方增加洗衣房、淋浴间等需要给排水的功能空间。洗衣、洗澡产生的废水加上收集的雨水可以用于清洁马桶。同时,屋顶设置可上人平台和太阳能集热板,其中太阳能板为淋浴提供热水(阴天的时候有电辅热)。等候洗衣服的时候,人们可以上屋顶来透透气,顺便看看胡同最美的第五立面——起伏连绵的灰瓦屋面和点缀其间的树冠。
2 清洁驿站街景透视
3 清洁驿站现状卫生间地图
4 清洁驿站轴测效果图
“公厕+”的模式不仅为胡同解决了基本的生活需求,也可以成为有趣的社交场所。洗衣房、屋顶都为紧凑的胡同增加了一些交流空间。洗衣及洗澡的功能可采用扫码开启的成熟技术,方便每个人的使用,也保证设备和设施的有效安全管理。公厕改造的意义,在于唤醒对个体身体隐私和健康的尊重,在此之上,我们才会有更安全和更清洁的公共环境。
据统计,自1750年至1950年这二百年间,在北京内城——明永乐皇帝迁都后最早修建的城域,即旧城“凸”字形上端部分——不到40km的土地上,至少曾经存在过1 500座寺庙。
北京的寺庙曾经星罗密布,每条胡同里至少有两到三座。我们工作室所在的胡同里就有两座,无论朝哪个方向走上一两百米,就一定会(曾经)有个庙。中国城市里的寺庙,在旧时承载着宗教之外的很多世俗的功能,如慈善救济、节庆进香、士大夫讲会、藏书博物、庙会市集等。寺庙,是胡同社区共同体的精神和社会核心,为每个人提供了社交、活动、休息的场所,不同身份、阶层的人都可以平等地享用。寺庙也承载了很多人文关怀的功能,例如收容鳏寡老人和无家可归者,给过路的行脚者提供简单的食宿等等。然而20世纪50年代后,城市里寺庙消失了很多。
2.2.1 如今的寺庙多数沦为大杂院
我们去胡同里寻找这些寺庙的痕迹,仅有很小一部分被作为文物保留以及被改建为政府机构或公共建筑,大部分已被民众占用并改造为拥挤的大杂院。原本的格局几乎不可辨认,仅有个别寺庙的山门与主殿被保留,绝大多数已经完全没有了一点遗存。
我们在询问了周边居民后才得知,净土寺已经变成了九月幼儿园,那个写着“法通寺建筑遗存”的小牌匾,曾经是从华丰胡同口开始到公厕的横跨三个门牌号那么大。住在法通寺对面年过七旬的老人告诉我们,在她还是个小姑娘的时候,眼睁睁地看着家门口这座庙被砸,巨大的佛像倒塌,佛头被绳子拽下来,空气中弥漫着扬起的尘土……
这些寺庙和它们承载的历史,正随着一代代人的消失而被遗忘。曾经的精神家园大多变成了逼仄、狭窄、杂乱无章的地方——簇拥在一起的小平房、厨房、浴室、仓库。偶尔会在外墙上看到一块某某寺庙的铭牌,让少数注意到的人不由叹息。寺庙曾经所承载的城市人文关怀和开放包容的公共功能,在今天的胡同里是缺失的,现代胡同居民那些无处安放的精神寄托更无从谈起。
2.2.2 以寺庙之“空”补精神家园之“缺”
王同祯曾在《寺庙北京》中这样写到,“大自然并不总是那么温顺可爱,狂风暴雨、山崩地裂的打击不时考验着这里的草木鱼虫和最初的先民,反复发作的雷电风雨和地动山摇让人们臆想出一个威猛神灵的存在……宗教信仰应运而生,随着人类的进步和建筑业的发展,被崇拜的偶像从山洞土窑中被请进了与人类居室同等的建筑物中,这就是最初的寺庙建筑。”
5 清洁驿站空间使用示意图
6 清洁驿站拓展与水有关的功能
7 清洁驿站水循环系统技术图解
寺庙始于人们对未知现象的敬畏。在现代生活之下,我们更加了解这个物质世界,多数人不再以宗教作为精神依托。当物质逐渐充裕,我们却拥有了无尽的焦虑和不安,越来越缺乏能够遇见和倾述的机会。
不同于胡同里私宅错综复杂的产权,寺庙的房产属性应该都是公共的,因而让它们重新为公共利益服务,是有可能且比较有可操作性的。我们尝试把沦为大杂院的寺庙腾“空”,来创造一种新的精神家园。
我们以位于国子监街33号的火神庙为研究对象。因为山门被保留,我们一眼就找到了它,面前堵了一排私家车,完全没有“遗址”该有的样子。沿着侧面的过道走进去,里面已经挤满了居民私建的结构,剩余空间也是弯弯绕绕的过道,原有建筑的山墙和一些结构得以保留,然而新旧已经融为一体、难以区分。但一棵遮天蔽日、树龄两百余年的古槐树依然挺立,非常壮观。我们后来意识到,寺庙的遗址上基本都有这样的大树,吸天地之精华,观人间之沧桑,无声地见证历史的变迁。那么,消失了的寺庙精神,应当仍然蕴藏在这些有灵性的古树生命里,在它们的躯干、根茎和枝叶里。
我们希望还原寺庙曾作为精神空间与公共空间的性质,但不再需要肖像化的崇拜。或许人类的崇拜开始于自然,也应回归于自然。古树成为新院落空间的精神核心,像电影《阿凡达》里的精神树。人们来到这里,仿佛从忙碌的生活中逃离,来到一个远离城市喧嚣、有动物和植物,也有着古老的建造痕迹的地方。设计主要做减法,清除让空间水泄不通的私搭乱建,保留古树和古建筑的遗存。在密不透风的胡同区域里,我们清理出新鲜的“空”,创造机会植入新的公共功能。我们围绕着“精神树”,插入开放空间和公共功能,尽可能地增加人在场地内与自然接触和彼此交流的机会。以大面积的开放空间为主,再加入如图书馆、小剧场、议事厅、工作坊等服务于社区居民的功能,以及少量胶囊旅馆来接纳浪迹天涯的背包过客。这些公共的空间和功能由社区进行统一规划,然后由居民自发完成。这样的改造策略不仅适用于火神庙,也可以应用到北京城内很多古寺庙,甚至其他城市的老城当中。
8 庙宇新生改造轴测图
9 庙宇新生内院空间
10 围墙商铺轴测效果图
11 围墙商铺业态分布
2.3.1 可以漫步的城市
丹麦城市设计师扬x 盖尔在《人性化的城市》中表达过一个观点:人是为行走而生的。在人群中行走的过程中,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逐渐展开……在城市里,步行的意义远不止于此。人们和周边的社区之间产生直接的联系——新鲜的空气、户外的运动、自由的生活乐趣,也获得经验和信息。
除了老城之外,今天北京城市里大多数区域对行走是非常不友好的。从二环向外是一个蔓延开去的、服务于车的城市。按汽车逻辑设计的城市,路网是稀疏的,道路两侧没有近人尺度的建筑,更缺乏生活。
抽象地看,我们的城市是由许许多多超级大岛——围墙圈起来的单位和封闭住区——挤在一起组成的。以我们调研的样板望京区域为例,这里典型的街景是超宽阔的人行道,一边是四车道的快速路,另一边是小区围墙的金属栏杆;没有沿街商业,甚至少有其他行人。走在这样的人行道上,会觉得非常的不合时宜。围墙里的建筑,都是背面或者侧面朝向围墙,即背对着或者侧向对着城市。这是因为住宅小区的规划是内向的,生活被圈在小区内部。
于是我们的城市出现了一种图景——处处是围墙,社区背对城市,难以构成连续的城市界面,街区商业和生活服务设施严重缺乏,城市充满汽车,却少有迷人的街道和生生不息的烟火气。
围墙,是我们十几年来一直在思考该如何去化解的城市问题。作为一种物理和精神上的构筑,围墙在我们的文化意识里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存在,从长城的城墙、四合院的院墙到单位大院的围墙、住宅小区的围墙等。在农耕文化的深刻影响下,墙是围合并声明占有权、获得安全感的方式。而今天,我们已然进入了工商文明高度发展的阶段,城市生活需要丰富、便利、高密度、共享的商业和服务形态。在基本完成了城市建设、已经进入城市更新阶段的当下,我们是否能够以一种积极的、开源的方式,去更新和改变这种空间窘境?
2.3.2 以城市街道界面之“空”补生活便利之“缺”
在大望京区域,建筑控制线退后用地边界线的距离很大,大抵因为当年规划的时候,这里还是荒郊野外。我们注意到有些小区里的住宅楼甚至退到了与围墙相距几十米的位置,围墙和建筑之间的空地通常用景观来填充。由于建筑都是背对或者侧面对着围墙,这十几米甚至几十米的距离内景观也乏善可陈,少有维护。
12 围墙商铺现状
13 围墙商铺透视效果
14 桥下市场整体轴测图
围墙和沿着围墙的“空”应该被重新利用起来。如果规划部门能够给予一定商业指标,那我们就有机会用围墙边的“空”来补充缺少的沿街商业和街道生活。这些商业和生活服务的具体形态不需被严格管控到整齐划一,有需求就会有供给。在适度的、合理的规则控制下,城市的烟火气会自然而然地生长出来。
2.3.3 变围墙为生动而有趣的街道界面
我们选择合适的位置,赋予局部围墙以一定厚度,形成不同面积和进深的空间。将临街一面打开,容纳咖啡厅、早点铺、书店、花店、便利店……而面向小区的一侧则仍然封闭和连续,以保障小区的安全。这样,在望京这样以封闭社区为主的城市片区里,我们可以通过对围墙的改造来营造生动和有趣的人行道,把活力和多样性带进城市的日常生活。
希望,未来的道路能逐渐转化为街道,没有一望无际的高墙和高楼带来的压迫感,而是有街头巷尾烟火的味道、走走停停的人和有趣的生活。
2.4.1 我们还需要菜市场吗?
有趣的是,小时候以为菜市场只是大爷大妈的去处;现在,菜市场俨然跟时尚和年轻人也搭上了边儿。PRADA在上海开了菜市场,“时尚+菜市场”成为一个活脱脱的新物种;北京最有范儿的菜市场——三源里,把平凡的日子活色生香地展开成为一个长卷。当邱志杰在三源里写《猪肉颂》的时候,我们看到了“艺术+真实生活”产生的有趣的化学反应,滋啦啦地冒着生命的烟火气。
我们发现,在手机和互联网里长大的一代对市场竟然有着不同寻常的喜爱。可能虚拟和真实这两个平行宇宙,终将不是互相取代,而是互相交织,彼此促进着生长。毕竟,作为生物体的我们,离不开食色性也的烟火气。可惜的是,我们更多时候是在怀念快要消失殆尽的菜市场和自由市场。是谁说过,失去的才知道珍贵?
过去25 年里,老北京地标一样的四大菜市场——西单菜市场、朝内菜市场、东单菜市场、崇文门菜市场——一个接一个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区域性大型购物中心。在近年的疏解整治中,不计其数的社区自由市场被拆除或改造升级变成零售网点,如莱太花卉、官园花鸟鱼虫市场等也均被清退。
随着城市发展的进程,“脏乱”的自由市场被改造是历史的必然,但这不等于人们不需要菜市场和自由市场了。有人说,“一个城市是否动人,最直接的体察是去看它的菜市场景观。那里有最立体的感官体验,丰盛,流动,充沛,热气腾腾。”缺少了自由市场的城市,生活有了更高的成本和更少的轻松自在,街道和社区干净的同时也少了很多乐趣和生机。
今天,对于年轻人来说,那种需要亲自“逛”的自由市场逐渐成为了一个遥远的概念。对此,我们感到惋惜,为逐渐散尽的烟火气、无从找寻的生活乐趣、尚未发生的故事感到惋惜。
2.4.2 以高架桥下闲置的“空”补城市中烟火气的“缺”
有相关数据显示,二、三、四环路立交桥下可利用空间达到390 680m,面积接近天安门广场。这些空间拥有相当好的地理位置,其中很多毗邻社区,可达性良好,两侧的交通也并非像城市快速路一样无法穿行。现在这些寸土寸金的空间,有些被利用作为社会停车场或者堆放应急物资,也有不少闲置或者被违章停放的车辆占据。
桥下的闲置空地,如果加以合理的规划和适当的设计,有可能将自由市场重新带回社区的生活里,恢复记忆中的生活质感和气息,还原放松自在的街道生机和活力。
2.4.3 作为新物种的自由市场
从一定意义上讲,人类生活的一切都是设计。有时候,我们需要设计的是策略和游戏规则,而不是具体的建筑。新的自由市场不必脏乱,如果能够规划好人和物(包括垃圾)的流转,设计好管理的规则,一定将成为这个时代鲜活的新物种。这里可以白天是早市,方便附近的居民;晚上变成夜市,供下班的年轻人吃饭、会朋友。
15 桥下市场场景拼贴(白天)
16 桥下市场场景拼贴(夜市)
源自意大利的Eataly(市场和餐厅的结合)就是一个很好的启发,并且因地制宜各不相同,将市场里挑好的食材交给现场的厨师烹饪,和朋友们就地享用饕餮盛宴其乐融融。其实我们原来的市场里就有这样的存在,只是今天不再容忍脏乱的环境,而这是多么合理并且必须可以解决的要求。
新的自由市场,不仅要解决生活的基本需求,更多是在制造休闲、交流、体验的机会,满足普通人日常又真实的幸福感。它们仿佛散落的一个个小小的生活博物馆,一座城市的水土、风物、文化在市场里以最真实的样子生长出来。
2.5.1 “住”的难题
年轻的北漂一族,大多要面对“住”的难题。中心城区的住房离工作地点近,城市生活丰富,而高昂的房租令人望而却步;郊区的住房会带来长时间拥挤不堪的通勤,又会和繁忙的工作一起争夺我们可怜的睡眠时间。因此,解决年轻人的居住问题是迫切需要的,而且相比居住面积,通勤时间、城市生活的丰富和便利程度更重要。所以,年轻人毕业后的第一个公寓不用很大,但是不是有可能足够便宜、靠近城市核心区、生活设施丰富、交通便利呢?对于这样的梦想,我们可以另开脑洞。
城市中遍布着不同的大型立交桥,其围合的空地绿化之巨大和壮观,往往令人惊叹。以望京为例,四环高速路将这个已然高度城市化且人口众多的巨型城区和内城区一刀切开,东西两端两座占地巨大的立交桥是望和桥与四元桥,尴尬地出现在了高密度城区(而不是郊区)的土地上。一个立交桥周边几万平米的绿地,几乎是一个住宅区的占地面积。
2.5.2 以高架桥圈出之“空”补年轻人居住空间之“缺”
以建成于1993年的四元桥为例,桥梁总面积40 572m,总长度2 800m。我们设想出一个由圆形高层塔楼组成的青年公寓社区,有策略地布置于立交桥围出的空地之中。通过扩展和完善立交桥周围现存的地铁、地下通道系统,将这些公寓和周边的城市区域便利地连接起来,同时设置车辆进出路径来解决社区的后勤及服务需求。在圆塔每层的核心部位设有公共洗衣房和厨房,由周围环绕的21间24m的青年公寓共享,每间公寓由一个卧室、一个厕所和一个阳台组成,每层还留有一处公共活动空间,隐私和社交的需求都可以得到满足。这将是一处服务年轻人的生活社区,每一套公寓都是均质化的小户型,节约资源、降低生活成本的同时提高生活质量,也促进人与人的交往。
在塔楼底部几层靠近高速公路的地方,由于受噪音和尾气的影响比较大,设置储藏空间模块。其上布置餐厅、食堂、便利店、理发店、自行车修理等生活服务设施,再往上依次是共享办公空间和青年公寓。
17 立交公寓轴测效果图
18 立交公寓总平面图
19 立交公寓标准层平面图
通过测量、计算和不同的尝试,我们发现四元桥中的圆心绿化直径约100m,立交桥占地面积约等于24个足球场,所形成的空间可以容纳18栋直径为32m的圆形塔楼,解决约2万年轻人的居住问题。同时,圆形的平面也能高效地适应不规则的边角空地。历史上也有过圆形塔楼住宅的经典案例。例如,芝加哥的马里纳城(Marina City)就是这样一个由包含了游泳馆、滑冰场、餐厅、酒吧、俱乐部等功能的两栋圆形住宅塔楼组成的“城中城”,至今仍然是芝加哥市中心的精彩地标。
2.6.1 稀缺的运动场地
当疫情来临,面对“隔离”“居家”,我们格外意识到对新鲜的空气、对开阔的空间和对奔跑的渴望。在北京这个超大城市里,运动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却因为场地类型少、数量少、老旧、可达性低、开放时间短等等原因,变得越来越难。
根据2020年《全国体育场地统计调查制度》数据显示,全国共用体育场地371.34万个,体育场地面积30.99亿m,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57m,预计在2035年上涨到2.8m。而对比美国,早在2014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就达到了16m,日本则达到了19m。
2.6.2 巨大的公交场站
我们思考,如何能在城市中插入更多不用买票的、方便抵达的公共活动空间,找回运动的快乐。这一次,我们将聚焦城市中的公交场站。大大小小的公交场站承载着市区线路及市郊线路车辆的临时停放、调度、驻车、清洁、维护等功能,就像输送血液的心脏。截至2019年底,北京市现有公交场站799处,总用地规模633ha。经过对照和测量,我们发现这些公交场站大多面积巨大,小则几千平米,可容纳十个篮球场,大则上万平米,可容纳两三个足球场。如果只是按照现在的使用方式,仅用一层的面积来停车和调度,实在显得非常“空”。
2.6.3 以公交场站之“空”补运动场地之“缺”
我们设想让公交场站“更上一层楼”,在其上方增加群岛状的一层屋面,既能为下面的场站提供遮阳,又能变成漂在空中的运动场地。考虑到北京的公交车已基本完成了从传统能源到新能源为动力的更迭,因此尾气污染不再是一个需要顾虑的问题。
以南湖公交场站为例,长145m、宽110m的巨大方形场地相当于整整30个篮球场。我们设想在其上方加入不同的“漂浮的运动岛屿”——球场、儿童乐园、舞蹈广场、狗公园和健身广场,分别为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和不同的使用需求设计。这里有为小孩子们准备的蹦床、沙坑、滑梯,也有不同难度的健身器械,有安静的太极拳,也有热闹的广场舞。
这些浮岛之间由连桥相接,使用者可以从附近的街道或居住区通过天桥直接到达。当然,作为多路公交车的总站,交通可达性也自然很适合老人和乘坐公交车上下班的年轻人来享用。
运动岛屿由柱子支撑,避让开停车位和车的移动线路,不会影响公交场站的正常车辆运行。同时,岛屿外围有金属网保护,保障使用者和场地的安全,彩色的塑胶运动地面无疑会为灰突突的公交场站增添些许美好的色彩。创造一个更加开放、包容、安全、健康的城市,是我们内心最真诚的希望和祝愿。
20 公交浮岛整体轴测图
21 公交浮岛球场
22 公交浮岛健身广场
23 公交浮岛狗公园
24 公交浮岛儿童乐园
与传统的定居生活不同,当下社会中有些“居无定所”可能不再意味着“无家可归”,而是一种主观的选择,甚至在未来会成为主流的需求。年轻人带着自己的家行走天涯,属于他们的房子是什么样子?让我们想象一种未来的、极简的、诗意的栖居。
对于“游牧者”的居所,OPEN早在2018年设计的“Mars Case |火星生活舱”中已经探讨了一个很基本的问题——生活的本质是什么?它足够小、便携,且足够环保,将生活削减到只剩下核心。或许在当下这个疫情蔓延、信息爆炸、欲望膨胀的时代,这样一个“为了移民火星”而做的极简的“房子”,也前所未有地具备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因为我们已然来到了这个需要不断思考生存问题的“未来”。
2.7.1 空间归至极简,提供灵活、健康、舒适的生活条件
火星生活舱分为两部分,一边是坚硬的、科技的箱体,一边是柔软的、生物的球体。箱体容纳厨卫设施以及隐藏在面板之后的循环设备,球体部分则为起居空间。考虑到运输要求,火星生活舱需要最大化地减少重量和体积。除了采用轻型材料,它还可以像旅行箱一般收纳折叠,到达目的地之后再扩展开来,这便是火星舱英文名Mars Case的由来。
火星舱是一个游牧者住宅的原型,可以个性化地定制,可以独立地存在,也可以组成聚落。它是一个自循环、零污染的居所,一个基于极限运输尺寸、能够灵活迁徙的极小住宅。想象我们可以随时带着自己的卧室到大大小小城市的广场上、夹缝里,走到人迹罕至的田野和大自然中去。
2.7.2 以绿化通廊之“空”补诗意栖居空间之“缺”
我们发现,在北京的城市规划中预留了很多绿化通廊,从远郊一直插入城市中心区域。在望京道路边缘沿着机场高速的绿化隔离带,就是这些绿色通廊之一。这绵延不断的线性森林里绿树如茵,宛如喧嚣的钢筋混凝土沙漠中的绿洲,然而却空旷寂静,鲜有人光顾。
我们设想,让这里成为一个游牧者栖居的地方,保留每一棵树、每一片草地,仅增加水和电的接入口即可。“森林里的火星舱”会成为一道新的风景线,“游牧者”组成聚落,便形成了“游牧森林”,一个未来的、灵活可变的社区。在不影响现有绿化环境作用的同时,为人类的未来生活方式提供另一种可能,也让空闲的绿化隔离带被更充分地利用起来。这样“在马路边”的生活,也帮助年轻人从房子的重负中解脱。一个居无定所、四海为家、以天为幕、以地为席的“城市牧民”,拥有更多说走就走的权力和更大的自由的可能性。
无论是在我们的城市研究项目里,还是建筑实践中,公园一直是OPEN非常关注的。公园如此令我们着迷,这里既有对传统文化基因中自然与人共生关系的认同,也有在全球生态危机下对我们自身生存状态的反思,但更直接的是因为理想的公园里蕴含着理想城市应该有的精神内核:充满自然的空间向所有人平等地开放;人、植物和小动物各得其所;生命得以与自然气息相通,花开花落,人来人往,都是自然而然。
2.8.1 公园城市
从19世纪末埃比尼泽x 霍华德(Ebenezer Howard)提出“花园城市”概念,已过去一百多年,规划师、建筑师、大众等仍然在持续不断地以各种方式探索城市、社会、经济、生活与自然共生的方式。
2018年,公园城市的理念也正式在我们国家被提出。不是简单建园、增绿,而是让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和谐共生,让城市发展更有温度,市民生活更有质感。
在2021年我们开始这个设计研究项目的时候,北京的公园无论在总面积还是分布上,已经比2009年我们做《红线公园》和《二环x 二零四九》时有了巨大的进步,尤其是大型郊野公园的建设。但是依然要看到,我们身边的城市公园还有不少待改进的地方。自“公园”这个概念提出伊始(启蒙运动时期),就承载着传递文明、滋养和提高民众素养的作用。这个过程是在人和人的交往、人和自然的互动中逐渐实现的,而不是把人们天性喜爱的正常活动都禁止。
25 火星生活舱顶视效果
26 火星生活舱充电模式
27 火星生活舱游牧模式
28 火星生活舱效果图
29 城野公园北岸
30 城野公园南岸
31 城野公园南岸全段轴测图
2.8.2 没有存在感的“土城”
元大都城垣遗址俗称“土城”,位于北京旧城以北,为14世纪末废弃的元大都城垣的北侧部分。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土城区域被确立为文物保护单位,随即遍植树木,并于1988年被正式辟为“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这个有特别意义的“遗址公园”环境优良,又位于北三环附近交通非常便利的地方,但却非常没有“存在感”,既没有多少人来看过土城的遗迹,从宽阔的北土城东路和西路开车经过的人也完全感受不到公园的存在。
我们实地踏勘了东西延伸约7km的北土城遗址公园,它横亘在北三环与北四环之间,跨海淀、朝阳两区,沿途有社区、大学、办公、商场、医院和奥体中心等丰富的城市功能。地铁十号线沿公园北侧穿过,这里有六个地铁站。周围的人群也相当丰富,居民、学生、上班族、顾客、运动爱好者等。但有趣的是,在北土城公园里活动的人群多为中老年人——我们在一周里的各个时段都注意到了这个现象。年轻人为什么不爱来这里?公园只是给老年人的吗?我们问自己:是不是能够珍惜(让人看到)厚重的历史遗存,恢复大自然的野趣,并为城市带来更多公共功能?
2.8.3 以公园之“空”补公园之“缺”
今天的“土城”与我们习以为常的公园场景毫无二致,因此我们希望恢复历史废墟的“野生”状态,让时间和大自然的痕迹自然地生长。正好有原为护城河的小月河,它自东向西穿越公园。我们借助小月河对公园进行重新规划,提出了城野公园的方案。
南岸将成为“历史和自然保护区”——我们把地面还给土城遗迹和自然,也为城市里无家可归的小动物提供庇护所。一条架空漂浮的窄步道,让人可以少量地游弋其中而不干扰植物和小动物的生活,也不破坏历史废墟。北岸将成为每个人的文体公园,增加小型图书馆、社区活动室等社区文化服务场所,以及篮球场、乒乓球台等各种运动场地和设施,补给城市中短缺的文化和体育空间。而小月河本身,一部分作为水鸟栖息的湿地,一部分可以作为泳池、皮划艇运动赛道。漂浮的步道连接公园及其南北的城市社区,人们可以散步、慢跑、骑行、午餐、健身,置身自然、古迹与丰富的城市活动中。到了休息日,我们还可以早早起床,背上望远镜和长焦镜头来到这里观察小动物,用双眼和双脚“收集小精灵”,玩一场现实版的Pokemon Go。
人类的活动与自然交织在一起,人们热爱自然的天性得到释放而不是各种被禁止,松鼠、燕子、野鸭们在城市里有栖息之地。这大概是美好公园的一种令人渴望的样子,我们暂且称之为“城野公园”。
在“每个人的城市”系列研究里,从关乎每一个老城市民尊严的如厕空间,到建立人与人、自然、内在自我联系的精神家园;从有生活气息的街道商铺,到车水马龙的快节奏里平凡热闹的桥下市场;从关照年轻人生活与社交的圆形公寓,到公交场站上空的快乐运动场地;从游牧的自由生活营地,到人与自然交织的城野公园……这些看似天马行空的想法,其实每一个都离现实很近,都蕴含着我们对谦逊、开放、包容的城市的期待和憧憬,希望我们的城市成为真正的“每个人的城市”。
1-31 OPEN 建筑事务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