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怡 金燕琳 张斌
东昌栈桥鸟瞰 ©陈颢
东昌栈桥作为浦江两岸公共空间贯通工程中东岸的12 座跨越河道、轮渡站等主要空间断点的慢行桥之一,是通过复合型景观基础设施协调多方利益、促进城市公共空间品质提升及公共性最大化的典型案例。东昌栈桥跨陆家嘴金融区南部的东昌路渡轮站,毗邻繁华的小陆家嘴。东昌路曾经是浦东最繁华的商业地段,而东昌路渡口一度是浦东百姓进入上海市区的必经之地,尽管时代变迁,这里依然是浦东最繁忙的轮渡站,年客流量上千万,同时也是多条公交线路的始发地,交通压力巨大。
东昌栈桥所要解决的城市空间矛盾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东昌路轮渡站巨大的通勤和旅游进出站客流与贯通人流在站前广场的冲突;2)轮渡站西北侧游艇俱乐部的封闭场地使滨江公共空间无法贯通;3)轮渡站、游艇俱乐部及两端水上餐厅的连续密集建筑体量造成近400m的滨江沿线上江景和市民的隔离。这一兼容跑步和骑行的高架慢行景观步道跨越交通设施、商业和公共绿地,涉足周边若干土地所有方,并面临横穿轮渡广场下方的人民路过江隧道及纵贯场地北段的源水管道等复杂的地下条件。
东昌栈桥自2017年3月开始启动设计,于2018年10月建成。一年半的工作周期,可以清晰地切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利用前期9个月漫长的多轮方案比较与优化,确定项目边界及协调多方利益与诉求,最后形成的桥形设计呈现出与周边现有建筑及场地条件相互作用、蜿蜒逶迤、微妙介入的状态。这一前期工作是本项目不同于一般设计工作的核心差异所在,本质上设计方是利益谈判中公众利益的代言者。第二阶段,设计深化及落地,对沿江景观空间、桥梁结构及城市界面等进行设计并无缝衔接至后期实施。下文将从两个阶段的设计重点对栈桥设计做详细阐述。
通过对滨江公共基础设施的系统性梳理,以及对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研究,我们运用一种以设计引导探索项目推进方向的方法,最终在平衡各种关系的同时实现了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在落实三线贯通功能的同时探讨了景观基础设施在重建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实践作用。项目开始之初,有两个明确的诉求,一是要实现漫步、跑步及骑行三线沿江贯通,二是要通过滨江公共空间的梳理实现连续的滨江景观体验。当时项目所面临的情况复杂而模糊,地上有复杂的土地产权和租赁关系,地下有跨越隧道和供水管的苛刻技术要求,项目可以利用的公共空间边界模糊不定,可调用的城市资源总量也不确定。面对这样的局面,设计先行是破局的唯一选择。如果不计各种局部微调,纵观方案全过程,前后大致可以分为五轮,一直在各方利益的协调中动态地选择和调整三线贯通设施的线型和落位。
第一轮方案基于一种理想的状态提出,线型选择架高的策略来解决贯通人流与东昌路轮渡站进站人流的冲突问题,同时消除了防汛墙对陆域地面高度景观视线的遮挡。架高部分利用沿江两栋建筑(东昌路轮渡站和游艇会)的二层沿江空间,将原本的沿江室内空间打开,连接城市公共空间,实现沿江观景路线的连贯畅通。同时,这一策略也避免了在现有隧道盾构结构和城市供水管线路附近搭建结构的技术窘境。这个方案几乎将滨江的各项资源利用到极致,并且取得了技术上的最优解。然而,现实条件不可能这么理想,经过征询和协调,由于相关物业的取得和补偿代价过高,因此无法实现利用沿江建筑二层空间贯通的方案。
由此在第二轮方案中,调整高架栈桥的线型,使其落位到轮渡站和游艇会的背侧与滨江城市道路之间。同时引入新的设计思考,其一是怎样在整条线路上探讨和回应周边城市空间关系和间隔出现的江景,其二是怎样在复杂的地下基础设施上精准地找到高架桥的结构落点。在新的线型设计中,东昌路桥的整体体验被规划成“左顾右盼”的姿态,快速通过的桥段、驻足观景的桥段形成了与江景间隙相对应的节奏关系。桥身的线型姿态限定了轮渡站前广场的空间,同时设置宽大的楼梯使双向穿行与上下沟通的人流共享两个不同层级的城市公共空间。在技术层面上,结构落点精准地选择在隧道盾构的夹缝之中,在充分保证新结构对现有盾构影响最小的前提下,满足了东昌路桥的线型选择和空间沟通的需求。
东昌栈桥南北两端的边界条件和中段的部分落位在随后数轮的方案推进中,根据各利益相关方的诉求不断拓展与调整。在第三轮方案中,游艇会北侧原来作为栈桥北引桥坡的落位点的富都地块提出,要按照最初的东岸整体贯通规划中的滨江空间立体化原型在地面层配建停车场。我们在将引桥北移的基础上顺势提出了一种适应各方需求又能满足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场地剖面类型:栈桥和防汛墙之间形成抬高的江景绿地平台,其下为停车库,服务滨江公共空间。同时,此轮方案再次探讨了利用轮渡站二层空间跨越站前广场的可能性。
第四轮重新回到在广场上空跨越轮渡站的方案,并强化了此段形态在栈桥整体中的重要性。同时,栈桥的步行道在车库顶的大平台段与骑行道剧烈分叉展开再回转汇合,骑行、跑步、漫步、静观,各种速度、节奏和气氛的城市公共活动体验汇聚于此。从最终建成使用状态来看,这里也确实达到了设计之初这个典型剖面范式所期望的效果。轮渡站和游艇会的南北两侧,各有一个庞然大物般的水上趸船餐厅遮挡着主要的沿江景观。从长远来看,这两艘趸船“巨轮”终会驶离此地。在与以上四处建筑的夹缝相对应处,桥面线型局部放大突出,形成可以在夹缝中远眺江景的停留点,控制整个东昌栈桥上空间景观的动静节奏变化。
第五轮的优化重点在于改变北引桥长度不足、坡度不满足骑行要求的缺陷,利用场地进深,巧妙避让地下原水管,形成富有场地特色的大螺旋坡道。最后,在人民路隧道盾构之间寻找结构“落脚点”,像是在解一道经典的数学题,答案虽然难找却几乎是唯一的。所幸,落点位置刚好与围合轮渡站前广场的线型选择相契合。在结构选型上,为了控制结构地下部分的尺寸,使其能正好夹在两条盾构保护线之间,桥的最小跨度需要至少达到一个隧道盾构及两侧保护线之间的宽度,整个结构的姿态仿佛陆上芭蕾,优雅从容。
在复杂的边界摸索和多方利益协调过程中,栈桥的走向逐步清晰:南起滨江大道,北至花园拾步街,将400余米长的滨江景观断点打通,并在浦东最繁忙的东昌路轮渡站前广场一跃而过。面对几乎零地面空间的不利条件,设计化挑战为契机,将滨江贯通道抬高至空中,塑造了起伏的立体景观、多层次的漫游体验以及丰富的城市界面。
栈桥由南至北贯穿五段用地,对于用地功能、公共性及现状条件的差异,设计一一做出回应。在几乎全段桥面被沿江建筑遮挡的条件下,设计挖掘缝隙中的黄浦江视角,引入高楼林立的城市景观,将滨江断点空间在最大程度上还给市民与游客。
南引桥选址于乔木林立的滨江绿带,根据步行与骑行的坡度差异分成纤细的两道,小心避让现状乔木,蜿蜒穿行林下。在轮渡站与浦之舟的间隙中,桥身向江面放宽一处景观平台,配以绿植、设置廊架座椅,提供夹缝中瞥见江景的视角。
轮渡站前广场是重要的城市空间和交通节点,在这里桥身远离轮渡站方向,面向城市探出,在轮渡站出入口区域退让出必要的缓冲空间。桥身加宽,为站前区域提供庇护,也为空中贯通道提供可远眺城市的停留空间。双道中间分成月牙洞口,引入光线,建立桥上桥下的互望。广场北端增加一组大台阶连接空中栈桥,将人群分流至桥上,疏散瞬时聚集的游客。
穿越有私密性要求的游艇俱乐部时,栈桥相对平直,贴近人行道,在有限的空间中设计一段细长的空中绿带,小径穿越其间,设计廊架覆盖的休息座椅,缓解直线行径的单一体验,增加游观驻足的趣味。
富都绿地及海龙海鲜坊区段,利用较大进深的场地优势回应东岸陆家嘴滨江贯通规划方案立体化复合诉求。大型架空绿化平台下部为公共停车场,在缓解周边地区停车压力的同时,创造了一片豁然开朗的空中花园。在保证双道主线在平台背江临路侧通过的同时,又设计了一条大幅度面江迂回的跑步及漫步道,并形成挑出平台9m的U形中空悬浮环道。尽端偏西北斜向面对对岸外滩处布置景观座椅及遮阳棚架,以待将来趸船餐厅迁走之后重回视野的江景。平台中部的景观设施顺应两侧直道与曲道的双面特征,花园流线型铺装与绿植交替形成渐变的平面节奏,使游客步入其中仿佛置身花海。
北引桥段顺岸线方向长度局促,但场地东西进深足够,平面呈方形,利用这一特征,设计一个360°的大螺旋环道,为市民提供了盘旋其上、步移景异的城市体验,时而向城市方向仰望三塔矗立的陆家嘴中心区,时而临水眺望西北方向浦西百年外滩;环道外侧疏竹掩映间还贴建有一条漫步曲道引桥,拾级而下通往北端贴临防汛墙的滨江步道,和环道一起成为观赏外滩浦江落日的绝佳视点。此处江面开阔,外滩建筑群综览无遗。
东昌栈桥的结构借鉴高架桥“强梁弱柱”的设计理念,桥面采用跨度较大的箱形梁。柱墩的Y形柱成为东昌栈桥设计中的一大特征,它是多重思考的结果。一方面,它体现了对已建成片区做最小干预的设计策略;另一方面,作为景观桥梁的重要组成部分,Y形柱在剥离结构技术性后,同样承担了艺术表达的作用。
东昌栈桥的所在地——浦东寸土寸金的小陆家嘴地区,在前一轮城市开发中,已建成为成熟的城市服务区,不具备市政景观建设用地。因此栈桥是借地而建,必须小心介入,最小干预。滨江绿地的树木茂盛,轮渡站全年无休,每日运营16h,承担了黄浦江两岸最大的游客摆渡功能;游艇俱乐部及水上餐厅运营状况良好。除地上可见因素外,桥梁的地下结构限制也异常复杂。轮渡站前广场的柱墩受限于地下隧道结构,在隧道复线双盾构仅有的3m间隙内,只能容纳一个柱位的桩基;北引桥段柱墩须满足地下城市原水管的避让要求。基于以上因素,柱墩设计既要考虑对景观林带的保护,又要考虑对周边正在运营的基础设施及商户的最小影响。柱墩的占地必须尽可能压缩,并满足施工范围小且周期短等要求,由此柱墩的支撑形式在设计之初,被锁定为单柱落地向两侧悬挑的方式,利用顶部分叉,将两个支点远离中心布置,有效防止栈桥桥身的倾覆。设计将分支的截面定为等边三角形,而主干截面定为菱形,并且在分叉点的位置,通过几何控制,将两个等边三角形合并为菱形截面,垂直主干设计为上大下小的倒梯形柱。其中,真正起到核心结构作用的是梯形分叉截面以及六边形主干截面。两侧的60°锐角是一种形式的抽象及加工,同时原设计将泛光照明集成在锐角区域,以增强Y形柱在夜间的艺术表现力。
站前广场中央的单柱位支撑点落在隧道复线的夹缝之上,考虑到上部桥面在此的极端宽度所要求的两侧大出挑,以及避免形成一个尺度不可控的单一巨柱,我们巧妙地利用三组不同方向、高低错落的Y形墩柱形成树状分叉的支撑结构,实现桥面在轮渡站前广场上的跨越。这些紧密贴合的墩柱由其他标准的墩柱变异而来,异化成为广场上有认知特征的公共雕塑。
Y形柱不仅是结构经济性导向的结果,更是一种将结构传力淋漓尽致表达出来的设计成果。令人惋惜的是,由于施工时不可逾越的工期限制,Y形柱在实施过程中优先建造结构核心,而将附加的锐角及泛光暂缓实现,待栈桥按时贯通后,便再无后续。但即便如此,简化后的Y形柱墩,因其具有识别性的形式语言,已经实现了其作为艺术表达的初衷。
桥栏板采用间隔密排的铝方通,既保证安全感又保持通透性,方通正面采用与桥体相同的银灰涂装,侧面为浅绿色,在不同天候条件下保持了明亮温暖的光感。栈桥上容纳了不同尺度的绿化景观空间及座椅、凉棚等配套设施,为骑行、跑步、漫步的市民提供休憩的可能。
随着景观城市主义的兴起,研究地表起伏的地形学进入建筑学语境的讨论,它描述了一系列创造人工地形、重新组织空间、引导人流并形成新的设计语言的城市设计实践。地形成为一种包括景观、建筑与各种构筑物的整合的空间形式,关注于消解构筑物与场地的二元对立关系并重塑现代主义所忽视的建成环境的连续性。大型基础设施节点正是创造超建筑尺度连续性的媒介,而东昌栈桥作为景观化慢行空间被折叠为现实可达的网络,形成了城市中一种新的人工化地表,并触发了新的都市型的可能。
建筑不仅是容纳活动的中立空间,更是塑造新的生活方式并激发社会变革的工具。在一系列城市更新的实践中,东昌栈桥这样的景观基础设施可以是一种触媒,它从一种功能必需品变成一种可以影响城市物流形式和聚集方式的工具。基础设施汇聚了一系列技术、协议、规则和各种社会关系,在当代可以成为一种“能动形式”(Active Form)去激发特定地区的连锁反应,改变关于空间的协议,进而产生衍生的空间行为。建筑学在这样的实践中可以突破形式游戏的单一功能,打破信息与符号的界限,产生社会效益。基础设施作为达成公共性目标并协调多方利益的空间干预的溢出效应,证明了建筑学的社会效应可以倍增。
建成后的东昌栈桥,作为贯通了陆家嘴沿江断点的地形化能动形式,是周边办公人群及居民日常散步的社区性空中花园,更是游客从轮渡上岸陆家嘴的第一站都市景点,将上海这一国际大都市的公平与开放、日常与温度展现给世界。
1,2,8-15 陈颢摄影
3-7 致正建筑工作室提供
项目名称:东昌栈桥
建设地点:上海市东昌轮渡站前广场及周边地区
建筑设计:致正建筑工作室
主持建筑师:张斌
设计团队:袁怡(方案);金燕琳、苏炯(初步设计,后期控制);何茜(桥上景观设计);雍俊、何如、林金伟、陈权、魏易盟(设计团队)
初步设施咨询:上海玖般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结构顾问:张准(和作结构建筑研究所)
灯光顾问:龙婷(上海福豹莱景观灯光设计有限公司)
合作单位: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结构设计:胡坚尉、赵琦、严鹏、马可
桥下景观设计:杨洋、吴宛恒、韩玥枫
建设单位:上海东岸投资(集团) 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
设计时间:2017.03—2018.06
建造时间:2018.06—2019.04
基地面积:13 005m
占地面积:6 414.3m
桥长度:515m
摄影:陈颢
1 南引桥段鸟瞰
2 俯瞰跑步与骑行双道
The design discusses and practices a method of using design to guide the direction of the project.While implementing the 3 line connection function,it not only realizes the connection of walking,running and cycling routes along the river,but also creates a continuous riverside landscape experience by combing the riverside public space.
3 总平面图
The bridge structure uses the design concept of "strong beam and weak column" of viaduct for reference,and the bridge deck adopts box girder with large span.The Y-shaped column of the pier has become the main characteristic structure,which not only reflects the minimum intervention in the built area,but also plays the role of artistic expression.
4 施工过程
5-7 剖面图
8 螺旋环道上骑行而过的路人
9 架空绿化平台的景观
10 市民自发日常性的使用栈道
11 环道观赏外滩浦江落日的绝佳视点
12 遥望三塔矗立的陆家嘴中心区
13 轮渡站前广场为市民提供大面积遮阴避雨空间14 桥下Y 形墩柱的支撑结构15 环道的沿街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