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宇
(中国铁建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085)
在长期的通车营运下,公路桥梁不断积聚损伤,出现诸多病害,严重威胁交通安全。相关负责人员应重视病害公路桥梁通行管理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推行有效办法,解决相关问题,舒缓交通压力,促使我国公路桥梁工程有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助力社会建设与发展。因此,探讨病害公路桥梁通行管理问题及解决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重视病害公路桥梁通行管理问题并且有效落实解决办法,促使相关人员具备安全意识、大局意识,自觉遵守各项交通管制规定,合理安排行车路线,积极参与桥梁维护,可有效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保障交通出行的安全性。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公路桥梁越来越多,现有的交通压力越来越大。解决病害公路桥梁通行管理问题,就是保障公路桥梁畅通无阻、保障公路桥梁经久耐用的关键[1],是公路桥梁通车营运的重要内容。
病害公路桥梁通行管理问题的解决意义,主要在于保障公路桥梁的稳定性。病害公路桥梁的断裂、垮塌亦是长年累月的损伤而致。因此,只有坚持施工与养护并重,注重长期的通行管理,才能有效降低病害公路桥梁的损伤程度,确保公路桥梁主体结构的稳定性。通常情况下,病害公路桥梁通行管理主要措施以限载、限宽为主要措施。此管理措施可使通行车辆符合公路桥梁的承载范围,这在一定程度上可确保公路桥梁的结构稳定性,有效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
病害公路桥梁通行管理属于交通管理中的重要课题。公路桥梁投入营运之后,夜以继日的通车荷载势必会使公路桥梁逐渐受损、出现病害。如要有效确保公路桥梁的安全性和耐用性,就需重视对病害公路桥梁的通行管理,降低病害公路桥梁通行风险。通常情况下,病害公路桥梁的通行管理问题主要集中在限载、限宽两方面。除此之外,还需设置警示标识,预先提醒过往车辆,及时指明绕行路线。因此,病害公路桥梁通行管理属于具有针对性、系统性、专业性的综合管理工程。限载、警示相对限宽而言,手法较“软”,意在提示、告知;限宽则是断然阻拦、硬性规定,由此可见,要想解决病害公路桥梁通行管理问题,就需要双管齐下,软硬兼施,运用多重手段全面解决问题,保障通行安全。
合理划分限载等级就是根据病害公路桥梁的受损情况正确评估公路桥梁的承载能力,明确承载能,再以此为据完成后续限载、限宽的通行管理工作,此项工作,属于解决病害公路桥梁通行管理问题的前提。
1)评估承载能力的吨位数值。正确评估公路桥梁的承载能力,需讲究细节、注重微观,以原结构为出发点,以吨位数为落脚点,有效运用评估技术,最终得出数值区间。
2)划分限载等级。合理划分限载等级需要相关负责人员冷静审慎,于可能失事与最大荷载之间进行周密权衡[2]。通常情况下,病害公路桥梁承载能力的数值区间十分宽泛,不做等级划分会严重影响通行管理以及日常养护。实际工作中,应借鉴“先分级,后判定”的桥涵养护思路,预先划定较高的限载等级,确保病害公路桥梁通行管理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再对通行管理措施进行细化,以处于临近评估数值的等级下限作为病害公路桥梁的实际限载,这种取承载能力数值区间具体数值作为限载的管理办法,既可保障桥梁安全,符合惯常认知,也能便于病害公路桥梁的日常养护。
3)划分限载等级时的注意事项。划分限载等级时,应该确保限载等级的匹配性、适宜性。(1)匹配性主要是指病害公路桥梁的限载等级应该匹配于车辆标准。实际划分过程中,相关人员应该参考车辆标准、知悉车辆载重,确保各类车辆载重与不同限载等级相匹配、相对应。(2)所谓适宜性是指需确保限载等级间距和限载等级数量的合理性、科学性。具体而言,等级间距应该均匀,等级数量应该居中[3]。若间距、数量过于精细,势必影响限载等级的应用效果。
限宽相比限载而言,管理强度更加明显。限载主要在于提醒、告知,限宽则是即时阻拦,要求超标车辆另道而行。病害公路桥梁推行限宽举措,重在保护病害公路桥梁主体结构的可靠性、安全性和耐久性。
4.2.1 设置限宽的必要性
由于超载车辆驶过病害公路桥梁通常不会立即致其断裂、垮塌,部分病害公路桥梁因限载而变道的路线又远又绕,致使部分司乘人员麻痹大意,心存侥幸,明知车辆超载,仍然强行过桥,这种状况势必会使病害公路桥梁主体结构受到损伤,长此以往,损伤积聚,病害公路桥梁就会难承外力、轰然垮塌,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4]。因此,除划分限载等级,必须设置限宽,对于超载、超宽车辆进行立即阻拦,促使其绕道而行,自觉维护病害公路桥梁安全。
4.2.2 常见汽车的限载、限宽对比
通常情况下,1.6~1.8 m 为轿车的常见宽度,2.5~2.55 m 通常为大客车和大货车的常见宽度[5]。因此,如若某座病害公路桥梁的限载为10 t,大客车就应允许通过,因大客车和大货车的常见宽度基本相同,大客车既能通过,大货车便能通过,这座病害公路桥梁通行管理过程中就难有效实施限宽举措。但是,大货车的综合荷载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会高于大客车的综合荷载,如若对此情况不严加管控,放任自流,势必会导致病害公路桥梁病害加重,严重威胁过往车辆的通行安全。因此,相关人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交通管制,或提示,或警告,督促司乘人员遵守交通规定,执行病害公路桥梁通行管理办法。
4.2.3“重症”病害公路桥梁的限行情况
若病害公路桥梁损伤严重,主体结构难以承载10 t,就需立即将其等级下限作为实际限载,即2 t[6]。这种条件下的病害公路桥梁,必须禁止大货车以及大客车上桥行驶。只可允许小轿车、小客车上桥行驶。根据常见汽车的外廓宽度,承载吨位为20 t 的病害公路桥梁应该有效设置限宽,阻拦大客车和大货车以及其他大型重型车辆,常见汽车的限宽对比见表1 所示。
表1 常见汽车的限宽对比
病害公路桥梁通行管理过程中,应该坚持以人为本,既要注重保护过往车辆行车安全,更需设身处地地为司乘人员着想,解决交通管制带给司乘人员的困扰,最大限度地方便司乘人员驱车出行[7]。
4.3.1 标明限行告示的主要方法
(1)在病害公路桥梁通行管理过程中,相关人员应该针对具体管制路段及时标明限行告示,例如,“××桥梁限载、限宽……”。需要注意所设标识,应在桥头、桥尾分别贴示,同时还需清晰醒目、简明扼要。(2)为使限行标识有效发挥作用,还需在距离病害公路桥梁较远之处预先提醒,以便司乘人员及时掉头、择道而行,避免发生交通拥堵。(3)限行标识之中还应指明绕道路线,为司乘人员节省道路选择时间。(4)针对流量较大的病害公路桥梁,还需通过媒体及时发布公告,确保相关司乘人员及时获知限行消息,从而正确安排出行路线[8]。
4.3.2 搭设便桥
除及时标明限行告示外,相关人员应深入实地考察,通过测量,计算得出限行数值,结合附近交通环境,优选绕道路线,以为司乘人员提供便利。针对部分难以绕道的病害公路桥梁,在其通行管理过程中还需搭设便桥。具体而言,即部分病害公路桥梁占据重要位置而其附近没有旁道,如若非绕不可,将会造成大量社会成本和经济成本的浪费。此时,就需因地因时而变,临时搭设便桥,确保车辆通行。
4.3.3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为确保司乘人员更加自觉地配合病害公路桥梁通行管理,还需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提高交通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使其更具安全意识、大局意识,积极践行病害公路桥梁通行管理办法;在此过程中,相关部门可以精选交通案例和桥梁知识,以公众号、视频号为媒介进行广泛宣传,警钟长鸣,使通行管理落到实处。
病害公路桥梁通行管理问题主要在于评估公路桥梁的承载能力并且据此对其进行限高、限宽以及警示。病害公路桥梁通行管理问题的解决意义主要是有助于提升交通出行的安全性,有助于提升公路桥梁的稳定性,实现公路桥梁综合效益最大化。解决病害公路桥梁通行管理问题,要求相关人员合理划分限载等级、科学设置限宽阻碍、及时标明限行告示,逐步提升实际操作水平。只有如此,我国病害公路桥梁通行管理问题才可得到有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