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宜花,杨璐,肖笛鸣,刘昕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输血科,河南 郑州 450052)
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该疾病临床发病率、致死率均呈明显上升趋势,给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1]。因此,为有效改善心力衰竭患者预后,提高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水平至关重要。近年来,关于α1-酸性糖蛋白(ORM1)、心肌肌钙蛋白(cTnI)、B型钠尿肽(BNP)等生化指标与心功能的相关性研究受到了临床学者的重视。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ORM1、cTnI与BNP联合检测对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多参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79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性46例,女性33例;年龄51~78岁,平均(64.75±4.08)岁;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Ⅰ~Ⅱ级37例,Ⅲ~Ⅳ级42例。纳入标准:①符合心力衰竭相关诊断标准[2];②临床资料齐全;③依从性良好;④对治疗方式、检测项目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精神病或存在严重意识障碍;②合并肝、肾功能严重不全;③存在全身性急、慢性感染;④合并恶性肿瘤。另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50~75岁,平均(63.49±4.11)岁。两组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测方法采集所有研究对象清晨空腹状态下静脉血3 m L,以3 000 r/min的条件离心处理10 min,分离血浆、血清,置于-20℃的冰箱中保持待测,要求在2 h内检测完毕。采用双抗夹心免疫酶法检测cTnI、BNP水平,仪器为西门子公司生产的ADVIA CENTAUR XP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检测过程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及实验室质量控制标准执行。另外,留取清晨空腹状态下中段尿液5 m L,以3 000 r/min的条件离心处理20 min,收集标本后快速保存与-80℃的冰箱中。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ORM1水平,检测过程按照配套试剂盒说明书执行。
1.3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各指标的回归方程,获取各指标联合检测因子Y。绘制ORM1、cTnI、BNP及联合检测因子Y诊断心力衰竭的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最佳截断值(cut-off值)及其对应的敏感度、特异度,评价各指标及联合检测对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的ORM1、cTnI、BNP水平比较观察组的ORM1、cTnI、BN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ORM1、cTnI、BNP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的ORM1、cTnI、BNP水平比较(±s)
组别 n ORM1(mg/L) cTnI(ng/m L) BNP(ng/L)观察组 79 792.41±206.58 0.58±0.19 511.23±102.81对照组 50 625.74±164.29 0.21±0.06 89.95±25.73 t 4.819 13.339 28.380 P 0.000 0.000 0.000
2.2 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ORM1、cTnI、BNP水平比较心功能Ⅲ~Ⅳ级患者的ORM1、cTnI、BNP水平均高于心功能Ⅰ~Ⅱ级患者(P<0.05)。见表2。
表2 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ORM1、cTnI、BNP水平比较(±s)
表2 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ORM1、cTnI、BNP水平比较(±s)
心功能分级 n ORM1(mg/L) cTnI(ng/m L) BNP(ng/L)Ⅰ~Ⅱ级 37 741.33±164.97 0.51±0.16 469.73±85.05Ⅲ~Ⅳ级 42 845.49±213.35 0.67±0.22 545.84±121.77 t 2.403 3.653 3.179 P 0.019 0.001 0.002
2.3 ORM1、cTnI、BNP及联合检测因子Y对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分析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ORM1、cTnI、BNP、联合检测因子Y对心力衰竭的AUC分别为0.617、0.766、0.813、0.902,均具有显著的诊断价值(P<0.05),其中联合检测因子Y的AUC高于任意单一指标。见表3。
表3 ORM1、cTnI、BNP及联合检测因子Y诊断心力衰竭的ROC曲线分析结果
ORM1属于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主要由肝细胞合成分泌。通常在健康人群的血液、尿液中ORM1含量相对较低,当机体发生炎症或组织损伤时会大量分泌释放ORM1[3]。研究[4]指出,ORM1在心力衰竭患者尿液中呈高表达,且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但由于机体存在其他炎性反应或损伤时,ORM1亦可能出现不同程度升高,因此需要联合其他指标进行综合诊断。
近年来,cTnI和BNP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越来越凸显,是评估心力衰竭及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cTnI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心力衰竭的发生会导致心肌细胞缺血、缺氧,进而破坏细胞完整性,使细胞膜通透性增加,cTnI进入血液。由此可见,血液cTnI水平升高可客观地反映心肌损伤程度[5]。BNP是由心肌细胞合成分泌,存在于心室中,心力衰竭患者出现心肌损伤后,会明显增加心室室壁张力,加重心脏容量负荷,进而刺激心室肌细胞大量分泌释放BNP。研究[6]表明,BNP对早期诊断心力衰竭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且密切监测BNP水平可预测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ORM1、cTnI、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心功能Ⅲ~Ⅳ级患者的ORM1、cTnI、BNP水平高于心功能Ⅰ~Ⅱ级患者(P<0.05),表明ORM1、cTnI、BNP可作为诊断心力衰竭和反映患者病情程度的有效指标。另外,本研究通过绘制ROC曲线分析显示,ORM1、cTnI、BNP、联合检测 因 子Y对 心 力 衰 竭 的AUC分 别 为0.617、0.766、0.813、0.902,均具有显著的诊断价值(P<0.05),其中联合检测的AUC高于任意单一指标,提示各指标联合检测对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明显更高。
综上所述,ORM1、cTnI、BNP在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各指标联合检测有利于提高心力衰竭的诊断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