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国,李紫衍,倪 浩
(南京农业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江苏 南京210095)
社会问题研究的理论逻辑,必须与其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相适应,邻避研究的勃兴正是因应时代发展需求的产物。早在20世纪中期,西方国家对因铁路设施建设的兴起而引发设施选址对环境产生影响这一问题进行了持续关注,后逐渐拓展到针对在具有负外部性的公共设施建设过程中所爆发的冲突及其治理的论争。随着环境问题日益显现,20世纪70年代,西方学者在研究社区(居民)反对某些基础设施选址与建设过程中提出了“Not In My Backyard”(不要在我家后院)这一概念(中文中的“邻避”即是根据其首字母缩写“NIMBY”的音与意翻译而来)[1]。随后,很多西方国家掀起了“别建在我后院”的公民环境抗争运动,以邻避为主题的研究逐渐成为学界的重要论题,也成为社会公众、实践部门关注的焦点话题。西方学界的邻避研究多聚焦于邻避缘起、邻避机理、理论构建、政策分析、治理模式等方面,呈现出多学科视域、多样化议题、多元化方法的研究态势。这些域外研究成果为中国学界的邻避研究提供了较好的经验借鉴与学术启示。
为了回应邻避的实践困境对理论研究的新要求,回顾与梳理中国学界邻避研究热点与总体趋势非常必要。尽管部分学者对邻避冲突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但文献综述中描述性研究偏多,多停留于对邻避治理概况或地方经验的回顾和介绍层面,定量文献统计的综述研究较少。一般来说,描述性研究很难对中国邻避理论与实践有较深刻、全面的理解,而文献计量方法可凸显文献的外部特征,可运用数学与统计学描述、评价和预测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因此,笔者以CNKI(核心期刊、CSSCI)为数据来源,选取2007-2020年中国邻避研究领域中的470篇相关论文为样本,利用文献计量学及知识网络分析工具,通过关键词聚类与关键词时区视图,呈现中国邻避研究的发文分布、演进路径、研究领域、热点主题与演化动态等,绘制近10年中国邻避研究的知识图谱,揭示基于共词分析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等,并在总结和分析现有研究不足基础上提出未来的研究进路,以期为我国邻避理论与实践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性知识支撑与经验参考。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检索时间为2021年7月3日。获取数据时,将检索主题设置为“邻避”,利用“高级检索”,将期刊来源限定为北大核心、CSSCI期刊,选取时间段为2007-2020年,共获得数据共556条。根据研究目标,将不符合检索要求的论文人工剔除。为了提高研究的可信度和参考价值,通过CiteSpace软件对检索结果进行了甄别、筛选与整理,最终获取有效文献470篇(文献获取时间截至2020年12月31日)。
本研究使用的科学知识图谱工具是Excel、CiteSpace软件,采用5.7.R5(64bit)W版CiteSpace软件,选取CNKI数据分析模块,时间跨度为2007-2020年,时间切片(year per slice)为1,阈值设置为前50;同时采用Pathfinder方式对结果进行裁剪,运用最短路径的计算方法绘制共现图谱并生成相关参考信息,运用文献计量方法进行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本研究立足于文献时空分布、研究者、共词分析与共现关键词聚类、主要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通过关键词共现分析与聚类分析,生成关键词时空(timezone view)知识图谱、聚类(clusters)知识图谱、突变词(burst)列表等。通过这些关键信息,再现我国邻避研究的发展历程、特点和现状,藉此分析该研究的前沿动态与发展趋势,为我国邻避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性知识支撑与经验参考。
使用Excel对2007-2020年中国知网“邻避”主题研究历年论文数量及占比进行统计,如图1所示。尽管我国学界对邻避研究的时间并不长,但仍可根据各年度发文量,将其划分为萌芽酝酿、爆发增长、平稳发展三个阶段。
图1 2007—2020年CNKI邻避主题研究论文历年数量及占比
第一阶段:萌芽酝酿(2007-2012年)。该时期各年度发文量处于低谷,累计发文占比仅为6.2%,说明我国学者对邻避问题的关注度较低。我国学界关于邻避研究的首篇学术文献是何艳玲在《公共管理研究》(2006)上发表的《“邻避冲突”及其解决:基于一次城市集体抗争的分析》一文。由于该刊是学术辑刊,故未将其纳入分析样本。
第二阶段:爆发增长(2013-2016年)。从2013年开始,发文量呈现爆发式增长。这也与因垃圾焚烧厂等邻避设施选址问题而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现实情况密切相关,我国学者、各研究机构对该问题的关注度逐渐提升。
第三阶段:平稳发展(2017-至今)。邻避主题研究发文量在2017年达到峰值(75篇),其后每年发文量虽有小幅回落,但仍保持较高水平,处于平稳发展阶段。
笔者对刊载邻避主题论文的不同期刊刊载量进行了统计,在此摘录刊载量大于10篇的期刊名称,如表1所示。
表1 刊载量大于10篇的期刊
《中国行政管理》中的邻避研究论文大多刊载于“公共安全”专栏,以邻避问题的发生机理及其治理为主要研究对象。刊载于《领导科学》上的邻避研究论文大多从领导、决策层面对邻避现象进行研究。我国的邻避问题本就是在城市化进程中逐渐凸显的,因此《城市问题》《城市发展研究》《城市规划》《现代城市研究》等期刊上的文章更侧重于对邻避问题的消解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刊载于《甘肃行政学院学报》上的论文则对其政策变迁、风险治理等方面关注较多。
利用CiteSpace软件对邻避研究相关学者的合作网络进行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学者合作网络
若学者或机构发文数量越多,则字体(font值)越大;若学者之间存在联系,则图中两者之间就会出现连线,连线颜色越深,表明联系越紧密。从学者发文数量看,胡象明(14篇)、谭爽(14篇)、童星(13篇)、王佃利(11篇)、张乐(11篇)等学者均发表了数量可观的高质量论文,是国内邻避研究的领军人物。从学者的合作程度看,童星与张乐、谭爽、胡象明等学者之间存在密切合作关系,但学者之间的合作连线仍较少,说明目前我国邻避研究尚未形成联系紧密的研究网络,研究力量较为分散。
表2统计了邻避研究中被引用次数位列前10的文献,这10篇文献或可被视为2007-2020年邻避研究的重要源流。邻避研究的最高被引论文为陶鹏、童星联合发表于《南京社会科学》上的《邻避型群体性事件及其治理》一文。该文构建了“预期损失-不确定性”的分析框架,将邻避型事件分为“污染类”等四种亚类型[2]。被引次数位于第二的是《“中国式”邻避冲突:基于事件的分析》。该文通过对美景花园变成电站事件的分析,总结了我国邻避冲突的特征,并提出了“制度缓解”的解决路径[3]。
被引次数位列前10的文献分别立足于风险社会、参与式治理、公共政策过程等多种研究视角,研究内容涉及邻避及其相关概念界定、形成机理、治理对策等多方面,涵盖了我国邻避研究的主要问题。
表2 中国知网“邻避”主题被引用文献统计(前10)
续表
从研究方法看,主要有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规范研究是指一种以价值问题为核心关注点,以解读和诠释文本为主要表现形式,通过严谨的逻辑推理来回答某个学科的基本问题乃至人生与世界的“大问题”的研究路径[4]。实证研究是指通过观察、实验和调查等方式获取关于研究对象的相对公正、客观的资料,从个别到一般归纳事物本质属性与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笔者按照规范研究、实证研究的划分标准,将470篇论文采用的具体研究方法分为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定性+定量研究三种方法。
统计结果显示(表3、表4),定性研究方法在我国邻避研究中仍属主流研究方法,占78.5%。从资料收集方式来看,使用二手资料进行研究的占40%以上,主要包括已经公开的统计数据、报刊新闻、新媒体(如QQ、微信、微博)数据等。
表3 2007—2020年我国邻避研究论文研究方法
表4 2007-2020年我国邻避研究论文资料收集方式
通过关键词时空知识图谱,邻避研究主题随时间的演变路径及相互影响可以得到更清晰的展示。图3中“+”图标越大,则关键词出现频次越多,少于8次的未在图中显示,连线的灰度变化对应实践中从早期到近期的变化。邻避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出现于研究中早期,同时沿承性非常强,其研究脉络可分为两个时期:
图3 2007-2020年国内邻避研究发展脉络时空知识图谱
从2007年至2012年,是基础研究时期。这一时期文献总量较少,但首次出现的“邻避冲突”“公众参与”“治理”等关键词一直是研究热点。该阶段研究主要围绕邻避及其相关概念的引介和邻避设施负外部性导致的邻避冲突展开讨论,多从传统经济学框架出发并基于成本-收益的角度提出对策建议[5-6]。
从2013至今,是发展转变时期。这一时期的研究关注点不断拓展,由对邻避冲突本身的关注逐渐向由邻避引发的环境群体性事件迁移[7],着重对城市化进程中邻避治理的公众参与进行了讨论[8],对邻避风险认知[9]等主题的研究有所拓展。这一时期的研究范式从经济学范式逐渐转向公共管理学范式。这个时期更加重视环境正义[10]、空间正义[11]以及公共治理和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公众参与方式、参与程度[12]等问题。
关键词突发性(burst)检测进一步展示了邻避研究的发展脉络与演进路径。就研究对象而言,“垃圾焚烧发电厂”“邻避项目”等关键词突现,表明邻避问题的研究紧扣现实。同时,两者突现时间不同,一方面显示学者的研究对象从垃圾焚烧发电厂不断拓展,另一方面也显示我国尚未探索出一种合适的应对方式,现实中邻避冲突依旧存在。就主题演化而言,自研究中期起,“风险沟通”“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主题突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研究主题从邻避问题本身逐渐向治理的民主化、科学化方向发展。这与党的十九大对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要求不谋而合。见图4。
图4 邻避研究的关键词突现时间排序
以关键词为依据进行聚类,使用对数似然比算法,即Log-Likelihood Ratio(LLR),运行得到16个聚类的共词图谱(图5):网络节点N=350;连线E=459;聚类模块值Modularity Q=0.8752,Q值大于0.3,说明聚类结构显著;单一性系数Mean Silhouette=0.9208,S值大于0.5,说明网络同质化程度高,共词图谱聚类合理。为了避免遗漏国内邻避研究的主要内容,结合运行页面关键词聚类,将我国邻避研究主要分为四类研究内容,如表5所示。
表5 2007—2020年国内邻避研究领域聚类标识
图5 2007—2020年国内邻避研究网络图谱
1. 城市化进程中邻避冲突成因及其演化研究
该研究主题始终被学界热烈讨论,是邻避研究中的经典议题。国内学者对邻避及其相关核心概念的界定、邻避冲突的特征和成因进行了深入探讨。邻避冲突是在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垃圾焚烧发电厂、PX项目、养老院等公共设施建设遭到公众抵制,甚至进一步发酵、升级为群体性事件,即产生邻避效应。从邻避设施的性质看,其具有的“负外部性、风险潜在性、非自愿承担性和规避高成本性等特征”[13]是导致邻避冲突的重要原因。研究伊始,学者大多从经济学视角出发,关注利益分配层面的冲突成因,之后有学者将视角拓展至心理学、管理学、政治学等领域,以便从更深层次挖掘邻避冲突的生成机理。
2. 邻避问题中公众参与意义及途径研究
在该聚类研究中,学者们更为关注民主政治领域,对邻避问题中公众参与的意义及途径有诸多讨论。由于公众以消极群体性事件形式参与到邻避设施选址过程中,因而理论界更多是从法律和经济等角度对邻避冲突产生的原因进行阐释,忽略了公民本身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就邻避问题而言,公民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在公民性视域中,“公民性”的三大要素即“认知”“技能”“道德”分别是邻避冲突形成的基础、理性化发展的支撑与化解的关键[14]。有学者认为其核心在于“利益相关者达成理性的公共价值共识”[15]。就邻避决策中的公众参与而言,公众常识在决策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常常被专家的权威遮蔽。当公众常识挑战专家科学知识时,并非是要消解科学知识的效用,而是希望产生于具体情境的公众常识能够弥补抽象的科学知识在公共决策中的不足。因此不少学者提出,在邻避决策实践中,应该将公众参与邻避设施选址的时机前置[16]。
对于如何逐渐改变无公众参与以及在政府封闭决策模式下引入公众参与的“半公众参与决策模式”的象征性参与现状[17],将其真正推向实质性参与发展方向这一问题,合法化、常态化并制度化公众实质性参与是关键所在[18]。有学者提出参与式的协同治理模式[19]。还有学者进一步提出“融合式青年政治参与”模式,即利用青年自身的特点,发挥其在公众中的聚集作用,将“私民”们组织起来,以此达到参与主体、参与目标及参与方式融合的目的[20]。另有学者提出协商民主的概念,呼吁摒弃政府传统的单维管制,实现公民与政府的协商共治[21],从邻避设施选址的协商式民意调查开始,促进公民与政府之间的双向沟通,提示公民重视公共利益,提高公民参与的有效性[22],形成上下共治的格局。
3. 风险社会视域下的邻避研究
乌尔里希·贝克(Ulrich Beck)提出的风险社会概念,为邻避研究注入新的研究动力,如何规制邻避设施带来的风险逐步成为研究重点之一。邻避设施不仅带来了潜在的环境风险,更潜伏着由于政府与民众风险感知差异所引起的社会稳定风险。因为信息不对称、政府前期封闭式决策、政府公信力不足、邻避设施运营不佳等客观因素都在无形中扩大了公众对潜在环境风险的主观感知[23]。社交媒体更是因其对公众“个人化的表达”动员而引发了“连结性行动”,助推了邻避运动的发生、传播及其演变[24]。当公众的环境权益需求无法诉诸制度化的表达,就会导致非制度化的公众行动转向[25]。如果政府能够做到信息公开化、决策民主化,并且媒体能够及时对邻避知识进行普及,可在一定程度消解公众的风险感知差异[26];反之,政府“信息失衡、回应失灵、强干预、政策妥协”等问题只会导致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流失与消解,同时也会不断放大公众风险感知差异[27]。除此之外,公众的个人利益感知、公共利益感知,对建设单位的信任程度、自愿程度、公平程度的判断以及对网络官方宣传的采信度等都对其风险感知程度有影响[28]。学界依据这些风险感知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其中,吕书鹏提出一种“风险-利益”的感知差异决策框架,并根据这两个维度的不同感知水平提出了相应的破解策略[29]。
4. 政府治理过程中的邻避效应消解策略研究
“一闹就停”“一闹就迁”作为以往的政府回应策略,并不能在根本上解决邻避问题。近几年政府在实践过程中也逐渐摸索出了更为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目前学界关于邻避效应的治理研究主要从五个角度出发:
一是提高工程建设规范性,从源头上把控、防范环境风险,以此降低周围居民和公众对邻避设施的抵制程度[30];二是从空间正义角度协调、平衡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差异性,以此弱化公众的邻避情结[31];三是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睦邻友好的邻避设施[32];四是从网络舆情角度出发,政府要想做好舆情监控与引导,势必要从转变政府职能入手,增强对民众的回应力度[33];五是从公共政策角度出发,提倡从“凝聚闭合”走向“有序参与”以及“多元化参与”的协同治理[34]。其中,从治理及政策角度出发的应对策略研究历史最长,研究内容也最为丰富。
笔者基于2007-2020年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中的470篇邻避研究相关文献,利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和Excel软件,分析我国邻避研究的开展情况,研究发现:
第一,就发文态势与研究载体而言,我国邻避研究自2013年开始逐渐为学界重视,邻避现象及其治理至今保持较高关注度,说明邻避问题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学术讨论中都已成为学界与相关部门的焦点话题。从研究学者而言,目前童星、胡象明、谭爽、张乐、王佃利、陈宝胜等学者对邻避问题十分关注,但他们之间尚未建立起密切的学术合作关系。就刊载期刊而言,《中国行政管理》《领导科学》《城市问题》《现代城市研究》等期刊对我国邻避问题关注较多。就最高被引文献时间分布而言,各阶段均有高被引文献出现,并未集中于某一阶段,说明我国邻避研究伴随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一直与时俱进,并未囿于某一时期的研究结果而止步不前。就研究方法来看,定性研究方法的使用要远多于定量研究,同时使用二手资料的文献几乎占据半壁江山,说明邻避研究方法使用上亟待创新和突破。
第二,就研究内容与研究视角而言,我国邻避研究主要集中于邻避的产生机理及其治理研究,且更侧重于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及解决,理论构建部分稍显薄弱。除了基础的经济学“成本-利益”的邻避研究,还涌现了基于公众参与、风险社会、公共政策等视角的邻避治理研究。上述四者为邻避研究的主流研究内容及主流视角。在研究发展过程中,学界也对环境保护、空间正义、网络舆情等内容予以关注,但相关文章并不丰富。从目前的邻避研究来看,对中国式邻避的概念界定和生成机理构建已完成,但研究内容及视角较为集中,因此学界应尝试从更多视角分析邻避问题,以构建中国本土化的邻避理论。
第三,就发展脉络与研究趋势而言,我国邻避研究发展时间总体上比较短,在21世纪初相关研究文献才零星出现,直到2013年该方面的研究才开始逐渐被学界重视。在西方国家,早在20世纪中期开始大规模铁路建设时,人们就持续关注公共设施选址对环境的影响,并演化为针对邻避设施的社会冲突[35]。对于我国的邻避研究,根据研究主题的时空排列,可以将其大致分为基础研究阶段和发展转变阶段:基础研究阶段历时较短,研究主题集中在邻避设施带来的邻避效应及邻避补偿上;发展转变阶段历时相对较长,至今已经拓展出公众参与、风险认知、政府回应、选址决策等研究主题。这些研究总体上都围绕邻避冲突、邻避事件等现实问题展开。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深入推进,邻避设施所引发的邻避效应、邻避冲突等问题必然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存在,因而亟待学界、相关部门予以破解;同时也提示我国的邻避研究应始终围绕中国现代化社会治理的现实需求展开。
根据目前我国邻避研究所呈现的特点,未来研究应致力于以下几方面:
1. 研究视角上应更加注重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
邻避问题不是一个单纯的环境问题,其影响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多方面。然而就目前关于如何解决邻避冲突问题而言,现有邻避研究中从管理学、经济学、法律、心理学等社会科学角度进行阐释的文献占大多数。显然,破解垃圾焚烧站、造纸厂、化工厂、殡葬场等选址所引致的社会冲突问题,更需要从邻避设施的技术提升、邻避设施的科学布局等方面考虑,而邻避设施的技术提升、邻避设施的科学布局等需要工程学、建筑学等工程科技类、建筑科技类学科的积极参与。因此,未来邻避研究的研究视角应更加注重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只有积极整合各学科知识并将其运用到邻避研究中,才能更好地建构有效消解邻避效应的正确模式。
2. 研究内容上应更加丰富现有的研究主题
目前学界对某些研究内容的关注明显不足,如上文已经提及的对邻避问题成因及治理研究的关注较多,但对邻避事件的演化过程等问题关注较少。尽管已有部分文献通过构建演化博弈模型等方式对邻避问题的演化过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对于构建成熟的邻避理论而言是远远不够的。同时,现有研究内容关注的重点偏重于城市中出现的养老设施、高铁修建、垃圾焚烧、PX项目建设等造成的邻避问题,对乡村地区存在的邻避问题研究较少。诚然,我国乡村地区在进行发展规划时,某些具有负外部性特征的污水、垃圾处理的公共设施建设亦会引发邻避效应,但因其影响范围较小而未引发广泛关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切实落实乡村社会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而乡村地区的邻避问题是乡村振兴过程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应当纠正当前邻避研究存在的偏重于城市的倾向,应在后续学术研究中重视乡村的邻避问题。
3. 研究方法上应更加重视研究过程的规范化与研究工具的多元化
从学术研究的一般过程来看,只有做到研究过程的规范化以及使用研究工具的多元化,才能更好地构建本土化的邻避理论。就当前我国邻避研究现状来看,定性研究方法在我国邻避研究中仍属主流研究方法,占78.5%,呈现一种以定性研究为主的态势。诚然,邻避研究的现实应用性特征主要体现为能够切实解决好公共设施建设的邻避效应问题,这需要研究者能够深入邻避问题的发生现场,真正描述邻避运动的实际过程,做好参与观察、深度访谈等数据的精细化处理,努力使用第一手资料进行研究,以防事件失真而影响研究效果。令人欣慰的是,随着科技及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以计算机数据处理为分析手段的方法被逐步应用到研究中,在邻避研究领域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未来的邻避研究应充分利用实验模拟、大数据分析等方法,进一步提高我国邻避研究水平。
总之,伴随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近年来的邻避现象及其治理已经成为社会公众、相关部门与学术界的焦点话题,我国邻避研究经过10余年的发展也取得了一些成就。然而与国外相关研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尤其体现在理论构建方面。因此,学界的后续研究需要立足中国的现实问题,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邻避理论体系,包括机理解释、过程演变及冲突治理等,为更好地缓解本土邻避冲突贡献力量,并为应对世界性的邻避难题贡献“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