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国际化、高质量科技创新打造活力海洋之都

2022-08-01 02:54特邀撰稿李光全
商周刊 2022年15期
关键词:涉海深海青岛

文 特邀撰稿 李光全

科技创新是城市活力的来源、是青岛海洋科技较强竞争力的重要来源。

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调研时强调,要推动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活力海洋之都是青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两大城市愿景之一,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是青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六个落脚点之一。以国际化、高质量科技创新打造活力海洋之都,不仅贯彻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也是青岛立足自身海洋科技创新优势、代表国家参与国际海洋竞争合作、展现新时期国家海洋科技创新形象的必然路径。

依托重大平台,提升海洋科技创新策源能力

海洋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是活力海洋之都建设的重要内容。

科技创新是城市活力的来源、是青岛海洋科技较强竞争力的重要来源。面向海洋强国战略重大需求,高标准建设海洋国家实验室,以重大科技任务攻关和国家大型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线,完善全球分布式协同创新网络,形成“核心+基地+网络”发展格局。聚焦海洋空间、海洋资源、海洋生态等战略方向,开展前瞻性、基础性、系统性、集成性科技创新,着力突破海洋领域世界前沿重大科学问题,攻克事关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推动海洋产业发展,打造体现国家意志、支撑海洋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科技力量,巩固和扩大青岛在全国、全球海洋科技创新领域的“引领型”优势。支持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继续在境外布局协同创新中心,用好已布局建设的国际高分辨率地球系统预测实验室(美国)、国际南半球海洋研究中心(澳大利亚)、中俄北极联合研究中心(俄罗斯)等,办好全球海洋院所领导人会议和世界海洋观测大会,将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打造成为体现国家意志、实现国家使命、代表国家水平的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一体化的战略科技力量,服务中国世界海洋科技强国建设和全球海洋命运共同体构建。

利用国家深海基地正式通过国家竣工验收的机遇,在推动国际深海领域科学与技术发展和打造“海洋命运共同体”上做出青岛贡献。加紧推进国家深海基因库、国家深海大数据中心和深海标本样品馆等国家深海三大平台的建设,在青岛形成代表参与国际海底事务能力、促进深海事业发展贡献的中国力量;充分利用好国际海底管理局在中国布局的全球首个联合培训和研究中心,代表中国深入参与国际海底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真正体现出领域前沿、中国特色、世界水平。

加快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建设。组建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能源新材料、海洋矿产资源和海洋灾害防控等交叉研发集群,高水平建设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学院,打造辐射全国乃至全球的海洋科技创新平台、“科教产创”融合基地和人才高地。

培育企业,提升涉海企业面向世界竞争的能力

面向世界培育一流涉海类企业是城市海洋优势放大、活力不断释放的重要体现。

构建海洋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打造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推动涉海类技术创新中心与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等联动发展,构建国家、省、市三级海洋创新中心体系。同时围绕海洋产业链话语权的争夺,打造涉海企业创新创业共同体,深层次整合涉海创新资源,促进“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要素、产业链创新链、科技金融深度融合,融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人才引进培养、企业集群拉动、产业整体提升为一体,拉动产业集群规模化,推进产业链条高端化,营造良好的海洋类企业创新创业生态体系。

聚焦海洋重点产业和优势产业,支持涉海龙头企业或海洋产业链主企业发挥头雁引领和生态主导优势,做大做强优势海洋产业链。面向国内外海洋城市和重点产业链,多渠道引进国内外涉海类高成长科技企业和头部科技企业,不断强链、建链、补链。同时,聚焦海洋关键细分领域,遴选一批成长性好、掌握核心技术、发展潜力大的海洋类科技企业,培育“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

在青岛举行的2022东亚海洋博览会上展出了众多涉及特种船舶制造、海洋能源开发、海上风电、深海渔业等领域的先进海工、海洋科技装备

加速提升海洋装备、海洋生物医药的产业创新能级。在海洋装备领域,以绿色、智能、深海为主攻方向,加快海洋高端装备自主设计研发、总装建造等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开发海洋高端装备产品,形成覆盖全创新链的海洋装备技术支撑体系,推动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升级和绿色可持续发展。在海洋生物医药领域,发挥海洋国家实验室超算中心的海洋药物快速遴选优势,突破制约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关键共性技术。此外,还要全力聚焦海洋战略需求,研发特种海洋防腐涂料,海洋有色金属工程材料和高分子复合材料。

打造国际化创新创业生态,提升中国海洋科技创新的并行和领先能力

打造国际化创新创业生态、融入全球海洋创新网络是集聚更多更高水平海洋科技资源的必然要求,是提升中国海洋科技创新的并行和领先能力的应有内容。

发挥国家海洋技术转移中心和山东半岛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优势,推动海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突出青岛蓝谷海洋科技密集和海洋智力资源密集优势,进一步汇聚全国乃至全球海洋科技资源,提升海洋科技协同创新能力,打造国内一流、全球领先的国家海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聚集区。同时鼓励驻青涉海高校、科研院所主动服务地方产业发展,在国家海洋技术转移中心和山东省海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市场化运营中,依托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构筑特色化、专业化涉海技术转移转化分中心,形成海洋科技成果产业化示范基地。

加快推进青岛蓝谷高新区升格为国家高新区或全国第二个海洋高新区。争取借青岛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正式入列机会,将青岛蓝谷的建设上升为国家海洋强国的主阵地、核心区,全力打造海洋科技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同时,借鉴西湖高等研究院筹建西湖大学的经验,探索依托海洋国家实验室组建小而精、小而特、小而高的新型国际一流研究型学术机构。三是探索依托在青高水平大学研究院,争取山东大学国家科技园、西北工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家科技园、天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在青岛建设分园区,链接国内外创新创业资源,探索“海外预孵化—本地加速孵化”模式,引进海外优质项目、成果和人才资源,催生国际化创业企业。

猜你喜欢
涉海深海青岛
涉海翻译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现状与问题研究①
战略管理导向下涉海企业全面预算审计体系研究
基于管理创新涉海企业投资审计运行机制研究
深海特“潜”队
上合,从青岛再启航
隐藏在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青岛明月申牌?
——An Idea From "Etudes Metro"—the Work of Pierre Schaeffer">Electroacoustic Music Is a "Subversion" to the Form of Traditional Music
——An Idea From "Etudes Metro"—the Work of Pierre Schaeffer
“涉海”成语的文化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