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天, 李 祥
(西南医科大学 药学院, 四川 泸州 646000)
近年来,中国生物医学相关技术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研究成果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在一些特殊和难治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方面发挥出十分重要的作用[1]。生物医药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重点布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2],对于科技创新、经济增长均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发展前景一片大好,因与广大民众生命健康息息相关而受到了广泛关注。同时产学研合作创新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之一[3]。中国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了产学研合作在中国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地位[4]。产学研合作模式的选择对于提升中国区域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水平、发挥产学研合作的最大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依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5],生物医药产业编号为4.1,其下的各子产业主要包括生物药品制品制造、化学药品与原料药制造、中药制造、生物医疗设备、生物医药服务几项内容,具体的产业细分见表1。
表1 生物医药产业细分
“十四五”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加快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经济体系优化升级是“十四五”规划中提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6]。作为“十四五”规划内重点强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是近些年来中国成长速度较快、发展较为活跃的重要经济增长点之一。
一方面,生物医药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规模越来越大,前景广阔。新冠疫情的爆发加大了公众对于疫苗、生物制品及相关检测试剂的需求,产业改革的步伐加速,市场开放的节奏提速,产业发展质量有所提升。依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资料显示,截至2020年,中国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增加值累积同比增长5.9%,增速较2019年同期下降0.7%,但高于工业整体增速3.1%,如图1所示。生物医药产业主要经济指标呈现新冠疫情影响锐减后的快速回暖,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 960.3亿元,同比增长7个百分点,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1%;实现利润总额4 122.9亿元,同比增长19.3%,增速较上年同期增加12.3%[7]。
图1 2015—2020 年医药工业增加值增速
作为世界经济总量排行第二的国家,中国生物医药市场发展迅猛并逐渐受到大型跨国生物制药企业的重视,一些大型药企已经将中国视为世界范围内的重点市场。与此同时,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相关制度体系也在不断完善,研发水平逐步提高,产品管线日益丰富。对于广大民众来说,生物医药技术的进步也为国民的生命和健康提供了更多保障。
另一方面,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布局更加趋于合理,显现出集群化发展趋势。生物医药产业具有风险大、投资需求大、知识技术密集等特点,产业的分布格局具有明显的地域选择性,主要分布在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力资源丰富、科技创新能力处于前沿的地区。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以上海、北京为核心,以珠三角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成渝双城经济圈为重点的产业发展格局,其中以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武汉光谷、天津滨海、泰州医药城、本溪药都、苏州生物纳米园等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最具有代表性[8]。生物医药产业逐步成为带动区域经济水平发展的新增长点。
伴随着生物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一些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主要表现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相关配套政策体系还不够完善,投资融资政策不够健全[9];与一些发达国家比较而言,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相关政策措施还存在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未来的良性发展也需要相关制度的保驾护航;同时,中国生物医药相关企业数目众多但大都规模偏小,在高新技术研究方面投入不足,创新、研发能力有待提升,在国际上竞争力不足,也缺少大型跨国制药公司。
同时,中国生物医药专业化发展程度较低。尽管该产业的专业化发展格局已经有所显现,但大部分制药公司的专业化程度还处于较低水平。生物医药企业应该具有靶点发现、药物研发、生产、销售等多种功能并存,但如今产业链发育尚不完善,且大多企业自身定位不够明确,并未在某一特定疾病治疗领域内形成独有的竞争优势,医药产品的特点也不够明显,以及针对某一疾病治疗领域的梯队产品数量较少[10],专业化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
此外,人才的短缺问题也已经成为制约一些地区生物医药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典型的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之一,对于高新技术研发等相关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要求都很高[11]。但在目前,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除在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发展水平较高外,其他地区普遍缺乏与产业发展需求相匹配的创新型人才队伍,特别是缺乏复合型人才和具有高水平管理能力的特殊人才。
产学研合作对于提升创新能力、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对于产学研合作的概念界定,尚未形成统一。李建忠等认为产学研合作就是企业、高校与研究机构之间基于自身资源,在共同的目标和利益推动下的合作交流关系,是推动技术创新的重要组织模式,也是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12]。程丽丽等认为产学研合作是指生产企业(产业)、大学、科研院所(学校、研究机构)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为基本原则,以技术合同为共识,发挥各方之长,共享技术创新所需资源,合作开展创新研究活动[13]。何耀琴认为产学研合作是国家层面的布局,也被称为政产学研合作,政府通过制度和政策引导创造适合产业与科研机构、学校合作的环境和条件,促进同一体系下各方利益的实现,满足各方需求[14]。陈伟等认为产学研合作是战略联盟的一种特定组织形式,是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实现创新性知识、技术共享,取得各方资源互补的重要途径,对于合作伙伴的正确选择是保证战略联盟合作绩效的关键[15]。综合来看,对于产学研合作的概念虽各有见解,但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产学研合作指的是政府、企业、高校以及科研院所之间基于自身优势进行的人才、知识、技术、资金、产品、信息等资源的交互活动,合作目标是完成科研成果转化、多方共赢、共同发展。
最具里程碑意义的产学研合作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影响深远的以大学或者科研机构为中心,产学研相结合的“斯坦福-硅谷模式”,此种模式可以将科研成果较快地转化为商品或尖端生产制造技术[16]。斯坦福大学工业园建成后,创造了“硅谷”的经济奇迹,同时也证明产学研合作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提升区域经济水平的强大动力[17]。
目前,美国实行产学研合作的模式主要包括:一是硅谷模式,又称为科技产业园模式,主要是利用研究型高等院校雄厚的科研实力和人才优势,联合企业和科研机构,建立科技园区,开展科学研究及一系列商业化活动,其中以信息技术为主的相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最为迅速。二是企业孵化器模式,通过设立企业孵化器,为小型新兴企业提供价格低廉又具有可选择性的企业用地,并且对孵化园区内的企业提供各种支持服务,提供这些小微型企业与相关领域专家和企业家的沟通学习机会,为管理、技术、融资方面事宜搭建沟通桥梁,进而促进孵化园区内企业逐步成长和发展[18]。三是建设产业-大学合作研究中心,建立一个基于共同目标的研究中心作为促进合作发展的平台。一般包括有组织的研究单位、产业联盟和研发联盟3个联合体。创新研究所需要的资金是由企业提供的,项目所需的大部分实验设备和研究资料均由大学和科研机构提供,这样可以充分将三大合作方之间的优势资源相结合,促进研究机构、企业与大学间的通力合作[19]。
在日本,产学研合作是指以研发为目的,由教育机构、研究机构和私营企业进行资源整合,利用三方的资源优势进行新技术的研究开发等工作[20]。其中主要模式包括:一是联合研究模式,即企业和大学以技术和资金为合作纽带,开展创新性研究,确定共同的研究项目,对该科研项目开展分工协作研究,研究经费由双方协商确定,合作研究的成果由双方共同享有。二是委托研究模式,是指政府部门和企业等作为委托方,委托大学和科研院所进行的前沿技术研究。研究项目所需经费主要由政府等委托方承担,但不派遣研究人员进驻高校或科研院所。三是建立联合研究中心,为产业高校间实现合作提供专门场所和必要的基础设施条件,提供技术支持咨询、研究成果转让等科研服务项目。四是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园,政府提供大量资金支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关西科学城、筑波大学科学城等研究基地,提供产学研合作机会,培养和吸纳高新技术人才,加快产业高校间合作及科研成果的转化[21]。
德国拥有世界领先的科技水平以及创新实力,这与它相对成熟的产学研创新体系是息息相关的。其产学研合作模式主要包括:一是建立非营利性研究机构,这些机构是德国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政府和公众都参与融资,机构实行公司化管理,鼓励支持中小型企业更好地参与技术创新型研究。该类研究机构在使用资金、项目审批等方面拥有较大的自主权,是产学研合作驱动企业相关技术创新的典范,比较著名的例如马普学会(MPG)、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FHG)等[22]。二是设立技术转让中心。该中心是由政府为主导建立的主要为广大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提供技术信息支持、技术合作、科研成果转让等服务项目的机构。它可以依据企业的需求寻求学术研究人员帮助,促进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之间形成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推动知识技术的发展。三是以企业为核心的项目研发合作模式,此种模式下企业可以通过对市场需求和自身的客观条件的判断来确定需要的研发项目,并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展项目研究。合作项目所需要的资金由企业提供,从研发中获得的收益由合作伙伴共享[23]。
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在产学研合作方面的优秀成果,对深化中国产学研合作,加快知识技术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发展质量提升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综合来看,发达国家的产学研模式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具有一些共同特征:①政府部门在产学研协同发展的过程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具有主导、协调、组织等多重作用,并制订了健全、合理、配套的相关政策措施来鼓励产学研各方进一步深化合作与发展。②按照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各自不同的优势,选择互利共赢的合作方式、方法,采取多种形式,搭建和完善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沟通平台,建立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三方稳定合作的研究机构等合作中心,引导高校、科研院所从事科技创新研究的人员向企业转移,并且政府的财政部门划拨专款支持产学研合作项目的研究工作。③在合理利用高校和科研院所基础研究、人力资源优势的同时,继续推进应用研究、科研成果转化,探索产学研各方合作效益最大化的方式方法,在最大程度上将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研究方向和目标联系在一起。结合上述分析,总结出适用于中国产学研合作,提升创新能力的几种模式如下。
政府主导型模式是指政府在产学研各方合作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坚持以市场需求为中心,以高等院校和辅助性科研中介机构为重点对象,将创新研究、科技发展所需的相应生产要素有效结合起来,实现产学研各方长期合作、互利共赢、共同开展相关研究或制定专项支持计划以及通过国家科技战略计划来推进产学研合作的模式。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够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宏观调控的优越性,由政府主导进行宏观规划与研发支持,引导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交流,这对于新时代的创新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其中如何把握好政府这一角色的作用是关键,政府的主要工作是宏观管理,创造适用于产学研合作发展壮大的政策环境,只有切实发挥好政府部门引导和协调各方的关键作用,才能真正推动产学研各方进行互利共赢的交流合作。但与此同时也可能造成政府影响力过大、创新方向过于固定等一系列问题。
该模式下进展顺利的项目例如由中国科技部组织实施的火炬计划,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长远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各省区市已经建设了一大批火炬计划生物医药特色产业基地,发展态势一片向好,主要包括大连双D港生物医药产业基地、通化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南京市浦口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等[24]。特色产业基地的形成在加强地方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推进产学研协同发展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企业主导型模式是指企业在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按照当前市场形势和企业自身发展环境,将高校中相应理论知识、前沿技术融入自身的产品研发中的合作模式。其主要优势在于企业通过自己的科研机构或外部兼并的科研机构,进行新产品、新技术开发的应用性研究,它在研发和产品制造方面拥有相关专业技能,是科技成果的使用者,直接面向市场,具备将创新技术成果转化的实力。但是企业的目标是尽可能地获取高额利润,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它更关注的是使用产品的消费者数量能否足以提供必要的回报,从而也可能造成商业性目的太强,忽视创新研究的社会效益。
企业是市场动态变化信息的直接获取者,而研发实力却难以跟上市场情况的快速变化,从高校的角度来说,高校是前沿技术创新领域的研发者,但对于市场需求的敏感性不足;企业与高校联合,发挥所长,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体,依据市场形势作动态变化,开发最新的实用技术,一方面有利于实现企业高额的利润回报,另一方面也可以实现高校前沿技术研究成果的转化,共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例如国内知名药企扬子江药业集团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共建“生物药研究与开发联合实验室”[25],二者基于各自的基础研究技术平台、专家资源与产业化技术平台, 形成了“产学研”企业主导型的校企合作模式;黄石李时珍药业集团与武汉工程大学通过深化合作,共同打造湖北省生物医药技术交易平台,这项合作将弥补武汉市乃至湖北省在生物医药千亿级产业链中研发中试环节的不足[26],推动产业发展水平提升。
高校主导模式是指以高等院校为主,根据高校的未来发展方向而设立的内部基金项目,或高校凭借自身优势吸引企业、科研院所而形成的科研、生产一体化模式。其优势在于高校拥有高水平的研究团队,侧重于学术相关知识研究,注重前沿研究成果,同时又是吸纳、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能为企业方面提供所需要的智力支持。但是高校主导模式的不足之处在于其对于创新型技术的市场化、商业化理解不够,好的研究项目可能很难完成成果转化。为了协调企业、高校两者的目标一致,最好的方法就是拓宽双方的信息沟通渠道,将研究项目、资金、高素质人才、前沿技术等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让高校项目研究人员前往企业,了解企业相关需求,高质量地完成双方合作研究项目。
中国一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邀请企业进驻校园,并在学校周边联合设立科技园区,提升创新能力,向外扩展服务范围。例如由浙江大学主导,汇聚15所高水平院校以及杭州市余杭区政府共同发起成立了长三角区域校地合作联盟,这一合作联盟未来将会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高质量上开展战略合作,主要围绕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智能设备等高新技术领域的科研需求确定产学研合作项目[27]。
深度融合型模式即产学研等多方联合模式,是指政府、高校、研究机构、企业等多方,根据特定研究课题或研究方向成立的相对稳定或临时的研究、开发及生产合作体系。在这种模式下产学研合作的组织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取得巩固和提升,并且必须以产学合作已经达成为前提条件。此种模式能够发挥出多方主体的内在优势,政府、高校及科研院所通过加入企业的创新项目研究工作中,提升整体研发实力,进而加快和提高创新研究成果的转化速度以及质量水平。
一些龙头企业为了保持并提升其研发能力,进一步稳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率先成立特定产业或者区域的技术创新联盟。通过这种联盟的形式汇集一个产业或者某个区域最尖端的技术创新力量,发展前沿科学技术,掌握核心创新能力。同时,这些产学研一体化研发中心或联盟组织同时还可以为企业定向培养高素质人才。例如中国北京“中关村协同创新计划”依托科技产业园区,邀请了北大清华等27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中科院30余家研究所、50家国家级科研院所开展共同合作研究[28],与各类高新技术企业相结合;武汉东湖高新区(光谷)设立八大科技产业园区,邀请42所高等院校、56个国家及省部级科研机构与企业展开深层次协作[29],开展技术创新及合作项目研究。
产学研合作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研究内容,就像是一项团队竞赛项目,它需要具有特殊才华的个人,也需要团队成员的齐心协力,这样团队所发挥出的作用才能超越其各部分之和。本文就生物医药产业可选择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展开分析,依据主体类型的不同总结出四种主要的产学研模式,为各主体发展模式的选择提供了一些参考:政府主导型可以发挥政府部门的宏观管理作用,为产学研合作提供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企业主导型能够结合市场动态环境,推动合作及研发成果转化;高校主导型模式下大量的科研人员可以为产学研合作提供智力支持;深度融合型模式基于各主体间的深入合作,能够明显提升产学研合作的质量和深度。各地区具体适用于哪种模式,还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及资源禀赋进行选择,也只有坚持一体化协同发展的策略才能更好地发挥产学研各方对于区域生物医药产业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