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 庄春梅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杏坛中学)
种植业,又称植物栽培业,利用土地的生产力,人工栽培各种农作物,以取得植物性产品,包括各种农作物、林木、果树、药用和观赏等植物的栽培。种植业在我国通常指粮、棉、油、糖、麻、丝、烟、茶、果、药、杂等作物的生产。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种植方法得到了不断的改善,种植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在高中地理核心素养考查中,试题情境常选取某地、某一农作物的栽培业,通过材料对该农作物的生长习性、种植技术、发展现状等进行介绍,要求学生基于对该区域的认知,结合材料,用综合思维去分析该农作物相关种植技术的作用或对当地区位条件的影响。下面我们先来看看近几年的考查情况。
年份考卷考查内容2020年全国卷Ⅰ当地采用顺坡垄种植葡萄,据此分析该地区的降水特点2017年全国卷Ⅲ说明稻草覆盖技术对马铃薯生长自然条件的改善作用2021年湖南名校模拟试题简析铺设反光膜对果园土壤的有利影响;说明反光膜对苹果园果实品质的改善作用2021年福建省连城县第一中学模拟试题说明采用砂田耕作技术对种植西瓜的好处2022年高考地理上学期期初模拟评估卷(三)(山东专用)分析萝卜垄作栽培对土壤条件的改善作用;与单垄单行种植模式相比,说明单垄双行种植模式的优势与劣势
从统计分析来看,不论是平时模拟检测还是高考,种植技术这一专题在考题中都有涉及。可学生因为缺乏生产生活经验,对种植技术不了解,解答这类试题时,会感到困难。下面我们来了解下常用的种植技术。
在土地耕作层人为的筑起垄(台)和(垄)沟(如图),使得地表成波浪状,农作物种在垄上或者沟里。垄作栽培在全国各地均有应用,以东北和内蒙古地区较为普遍,用以种植玉米、谷子等作物,其他地区种植棉花、甘蔗、甘薯等要求土层深厚的作物。
1.垄作栽培的作用
(1)使得垄上土层深厚,利于农作物根系伸展,提高农作物的抗风能力,避免轻易发生倒伏。
(2)地表呈波浪状起伏,地表表面积比平作大。接收的太阳辐射能(光照)增多,因此,白天垄上温度比平作高2~3 ℃。夜间垄作散热面积大,温度比平作低2~3 ℃,从而增大了土温日较差,有利于作物生长。
(3)旱季时,可以利用垄沟引水灌溉。在雨季,垄台与垄沟间的高差,便于排水,避免垄台内涝,从而提高农作物存活率,这也是地势低洼处常采用垄作栽培法的原因。
(4)在旱地进行垄作时,因地面呈波浪状起伏,增加了阻力,能降低风速,减少风蚀。
2.适用地区
在北方地势高的田里,将作物种在沟内,而不种在垄上,有利于抗旱保墒。在地势低的田里,将作物种在垄上,而不种在沟内,有利于排水防涝和通风透光。
田地里用土埂分开的整齐的小块地,即为畦。畦作是我国精耕细作的一种耕作栽培方式。(如图)
1.畦作栽培的优点
因为土埂能够拦截少量水,避免了畦面旱涝;畦沟既可以用于排水也可以用于灌水,还可作为田间步道,便于田间管理,此外也利于通风散热。畦面土壤湿度适中,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2.适用地区
大块耕地种植油菜、大豆、花生等对土层厚度要求不高的农作物时,常采用畦作栽培。
1.连作:在同一块田地上,第一季作物成熟后,接着种第二季作物。土地没有空置时期,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减少地面裸露时间,减少风沙侵蚀。
2.套作:在同一块田地上,在前季作物的生长后期,将后季作物播种或栽植在前季作物的株间、行间或畦间。
3.间作:在同一块田地上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生长期相近的作物,如玉米与大豆、高粱与甘薯隔株、隔行或隔畦同时栽培,以充分利用土地的肥力和光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4.轮作:在同一块地上连年种植同一种农作物特别是瓜果类,尽管照常施氮、磷、钾肥,但结出来的果实还是“一年多二年少,三年稀四年了”。这是因为农作物生长习性的要求,容易导致土壤中缺乏某种矿物质元素,尤其是微量元素。此外,还容易形成大量的病菌,降低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因此,在一定年限内,同一块田地上按预定的顺序,轮换种植不同的作物,以保障田地产量的稳定性。
把河流中冲积的卵石、砾、砂的混合体铺压在土壤表面,然后种植农作物,这是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劳动人民在长期和干旱斗争中创造的一种抗旱栽培方式。
1.砂田栽培的作用
因为砂石的比热容小于土壤,升温快,降温快,因此,地表白天温度高,夜晚温度低,可带来以下好处:
(1)昼夜温差比土壤大,有利于农作物糖分的积累。
(2)砂石间的间隙大,利于地表水下渗,又因为砂石的遮挡,减少了地下水的蒸发,增加了底层土壤的湿度,能够抑制次生盐碱化的形成。
(3)地表砂石重,不易被风力侵蚀,保护下层土壤。
(4)砂石面上干燥,杂草难以生长。
2.适用地区
在气候相对干旱的地区常采用砂田栽培技术种植作物,比如我国宁夏地区种植压砂瓜。
播种时或者农作物长到一定高度时,农民常在植株周边垫上干草,如水稻秸秆;农村地区常在种植生姜时垫上干草;秋冬时节给马铃薯苗下垫上干草。
垫草栽培的作用
(1)减小土壤与外界的热量交换,秋冬季节减轻低温对农作物的冻害,起到保温作用,夏季时遮挡太阳辐射,使得地温偏阴凉。
(2)拦截雨水,延长下渗时间,土壤中的水分因为干草的遮蔽蒸发变弱,提高了土壤湿度。
(3)干草能够减弱风力或流水对土壤的侵蚀,起到保土、保肥的作用。
(4)抑制杂草生长。
(5)秸秆腐烂后可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增加土壤的肥力,不过易引起植物根部产生霉菌等病虫害。
在地表覆盖一层地膜,促进作物生长。覆膜是垫草的升级版,因为人造薄膜的密闭性以及颜色的多样性,跟垫草相比,覆膜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同时还可以有其他用途。
覆膜技术的作用
(1)大部分太阳辐射可以穿过透明的塑料地膜被地面吸收,但地面长波辐射很少能透过地膜。因此,外界的太阳能量源源不断地进入薄膜内,而地膜内的热量却很少散失出去,从而起到明显的保温作用。
(2)因为地膜的密闭性,地膜覆盖后能显著地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使土壤保持稳定的湿度,有利于根系生长。
(3)地膜覆盖后可避免雨水、风力等直接作用于土壤,防止了土壤中的养分流失,提高了土壤养分的利用率。
不同颜色的地膜还有特殊的用途。地膜颜色越浓,透光率越低,植物光合作用越差,抑制植物的生长,如黑色地膜。黑色地膜几乎不透光,杂草不能发芽和进行光合作用,因而除草效果显著。银色或银灰色地膜,具有很强的反光性,增加地面反射光有利于果实着色。反光中带有红外线,对蚜虫有驱避作用。随着地膜生产技术的提高,地膜的种类越来越多,用途越来越广。
但由于用于农业生产的地膜,长期暴露在野外,容易老化且难以降解,残留在土壤中造成了白色污染。且可降解的环保地膜生产成本较高,目前仍未大规模投入使用。
【例1】(2020年全国卷Ⅰ,36题)(节选)葡萄喜光,耐旱。下图为某坡度较大的地方采用顺坡垄方式种植葡萄的景观。该地位于52°N附近,气候湿润。
当地采用顺坡垄种植葡萄,据此分析该地区的降水特点。
【答案】降水频率高(经常降雨),强度小(少暴雨或每次降雨量较小),降水量季节分配较均匀。
【解题分析】这道题的关键词是“顺坡垄”,结合图文,顺坡垄可以理解成顺着山坡的垄。顺着坡度,利于排水,但容易出现水土流失。因此,可以推测该地的降水特点是多雨但少暴雨。
【例2】马铃薯性喜温凉,生长期间的温度在13 ℃至22 ℃最为适宜,雨量要求播种期在15 mm以上,成熟期在130 mm以上;喜光,但发芽期要求黑暗;土层深厚、土质疏松的沙壤对马铃薯的生长最为有利;充足的肥料有利于提高其产量。该地区准备实行稻田免耕、稻草覆盖新技术种植马铃薯,具体做法是在收割后的稻田里,直接播种马铃薯,然后用稻草均匀覆盖。
说明稻草覆盖技术对马铃薯生长自然条件的改善作用。
【答案】保证马铃薯发芽期的黑暗环境;保持土壤温度;减少土壤水分蒸发;稻草腐烂后为土壤提供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
【解题分析】稻草覆盖技术能保持土壤温度和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从而改善了马铃薯生长所需要的水热条件;稻草覆盖能挡住阳光,保证了马铃薯发芽期所需的黑暗环境;稻草腐烂后为土壤提供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
种植技术是人为地对农业区位条件进行改善的一种方式,通过种植技术使人产获得更高的产量和更优的质量。因此,学生在解题时要根据农作物的生长习性,准确掌握区域的条件,结合种植技术的做法,充分理解种植技术的作用。
【训练】萝卜为块根类蔬菜,对温度适应性强,喜土层深厚、土质疏松、保水保肥性能良好的沙壤土,生长周期较短,在我国种植面积较广。垄作被农民广泛采用,起垄种植方式包括单垄单行和单垄双行两种(如图)。
(1)分析萝卜垄作栽培对土壤条件的改善作用。
(2)与单垄单行种植模式相比,说明单垄双行种植模式的优势与劣势。
【答案】(1)增加种植土层厚度,便于萝卜根系改善土壤结构;增大地表面积,增加接收太阳辐射量,白天提高土温;垄沟形成通气走廊,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将地面漫灌变为沟内渗灌,起到蓄水保墒作用,同时可避免根部土壤板结。
(2)优势:合理密植,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增加萝卜产量。劣势:通气排水等效益较差,根系对水分、养分的争夺加剧,品质相对较低。
【解题分析】(1)结合材料信息“喜土层深厚、土质疏松、保水保肥性能良好的沙壤土”,并根据材料中的图可看出,萝卜垄作栽培的土壤厚度可达20~25 cm,增加了种植土层厚度,便于萝卜根系生长,改善土壤结构;同时增大了地表面积,增加接收太阳辐射量,白天能够提高土温;垄沟形成通气走廊,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适合萝卜生长;将地面漫灌变为沟内渗灌,起到蓄水保墒作用,同时可避免根部土壤板结。
(2)根据材料中的图可看出,与单垄单行25 cm只能种植一行相比,单垄双行种植模式40~45 cm可种双行,优势是合理密植,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增加萝卜产量。但之前的单行变成现在的双行,通气、排水等效益变差,萝卜密度增大,根系对水分、养分的争夺加剧,造成萝卜品质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