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依云小镇小学为例谈异形基地学校设计

2022-07-30 13:09柳春蕾于孟孟朱文景
山西建筑 2022年15期
关键词:小镇基地教室

柳春蕾,于孟孟,朱文景

(山东圣凯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山东 烟台 264000)

0 引言

居住区初期规划未配建配套学校,在后期补建过程中,就会面临周围地块已开发,补建学校基地受限较大形状不规则等问题。当城市的大拆大建成为过去式,城市的更新完善尤为重要,补建学校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措施,加强对异形基地学校设计做法探究分析,对这类学校设计的总结反思,也有利于提高后续工作中类似项目的完善处理,达到提高旧城区改造中学校设计的设计水平的目的。本文针对依云小镇小学设计过程中对在异形基地限制情况下学校规划、建筑、景观设计做法进行探讨研究,分析基地限制对学校设计的影响,并根据相关规范,针对性地合理完成学校设计。

1 依云小镇小学设计条件分析

1.1 基地概况

基地位于烟台市开发区,秦山路以东、厦门大街以南,项目用地南侧、东侧紧邻海信地产,西侧、北侧为工业建筑,整体地块形状不规则,规划总用地面积26 927 m2。基地内部无建筑物,地势南高北低,与周边道路有较大的高差。地块形状不规则,且南北向有较大倾角。东侧、南侧为居住建筑,对场地日照会存在一定影响(见图1)。

1.2 项目难点

基地位置相对包含居住区的整个地块位于西北角,且西侧为工业区。基地形状极不规则,基地南侧形状狭长,且深入东南侧小区范围内。东南侧住宅多为11层,对日照会有一定的影响。设计中应减少工业用地对学校空间的侵扰,并满足国标和省标的相关规定。

本项目基地规划总用地面积约为26 927 m2,要求设计建筑面积为15 000 m2,需设置30个教学班。项目建设主要为教学楼、办公楼、公共活动区域、餐厅等。根据《山东省普通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对学校建设用地面积指标要求,学校用地总面积:标准Ⅰ为29 256 m2,标准Ⅱ为30 813 m2,标准Ⅲ为34 253 m2;学校体育用地田径场应为300 m跑道一个。目前项目建筑设计一般要求满足标准Ⅱ,尽量满足标准Ⅲ。在用地面积小且为异形空间的情况下,如何合理设计成为一个极大的困难。

1.3 项目破局点

用地及周边环境的限制,使学校的场地规划成为重中之重。占地最大的田径场地应选择多少米的跑道,以及放在基地南侧还是北侧都是影响方案的重要因素。当布局上南侧做田径场地时,只适宜放100 m的跑道,北侧空间支持设计集中式或U字形教学楼;当布局上北侧做田径场地时,可放开250 m跑道,南侧空间设计集中式教学楼。考虑到30班小学规模较大,运动会及集会时需要的空间较大,综合多方案比较的优劣势,拟定方案为北侧田径场地,南侧教学建筑。建筑单体设计偏综合体化,将更多的场地空间释放给室外活动空间。

2 依云小镇小学设计理念及规划布局

灵活有趣的活动空间是未来学校创新设计的趋势,随着教学体制的改革,学生们不再是单纯的在教室中上课,而是在学校中体验多元化的实验性、体验性空间。将多种功能集聚起来,打通孤立的教室,以组团形式结合多学科功能空间,以空间服务教与学,灵活多变的空间为孩子们的日常课上与课外活动提供多样性的选择,也为教学模式改革提供无限可能[1]。

规划将场地关系、功能布局和生态理念进行有机融合,各功能分区既相对独立又有机联系,利用台地关系处理场地高差,集约一体式布置教学区,北侧布置操场等室外活动区,适当的隔离城市噪声,把更多的空间留给活动场地,两区多节点联动,打造互动开放、多样融合的立体校园。规划形成“两轴、两区,多点联动”的结构,两轴:为以主入口贯穿东西的主要形象展示轴和南北向的功能发展轴;两区:综合教学区和运动区;多点:教学区形成的综合中心,以及设置的多个活动空间,形成互动关联的多个节点(见图2)。

基地设计两个出入口,西侧主入口,结合城市关系打造主要的形象展示入口;利用北侧城市停车场,缓解家长接送车辆压力,东侧设置次入口,并设置入口停车缓冲区,避免交通拥堵。交通组织采用人车分流,机动车通过入口直接进入地下车库,学生通过主入口广场到达门厅层,再通过室内外活动平台清晰引导到达各功能区。

因地就势布局活动社交场所,将用地有限、高差限制等劣势转化为设计优势,通过变化的多年龄段环境体验,大场小园不同功能的室内外活动场地设计,多处共享活力核的融入等合理创新设计,设置丰富多变的校园空间[2]。

3 依云小镇小学建筑设计

海信依云小镇小区位于烟台市开发区,全区新建学校以现代风格为主,考虑到学校沿路形象特点及小区周边建筑风格。校园立面设计采用现代建筑设计手法进行提炼升华,形成稳重大方的现代教育建筑,以米白色为主色调,增加形体挑空、连廊、台阶、共享中庭活力核,形成良好的沿街城市形象(见图3),与远处的山海互相借景,打造宁静自然、质朴清新的校园气质。在设计中,考虑小学阶段的儿童心理特点及活动特点[3],进行建筑空间设计。

学校主体建筑形态顺应城市道路,如同伸出的双臂迎接知识的海洋,利用操场对城市街角适当退让,以良好的图底关系,在城市构图中占有一席之地。“L”型南北向一臂为教学实验楼,考虑普通教室的日照需求,设计南向普通教室,北侧专用教室。“L”型顺应城市道路一臂为综合楼,内含图书馆、行政办公、风雨操场、STEAM教室、报告厅、餐厅[4]等(见图4)。设计屋顶平台、交流平台等丰富有趣的公共活动空间,增强儿童教学及课间活动的趣味性。室内体育场馆设计在“L”型斜向的北侧区域,临近300 m跑道,体育馆北侧设置上升台阶,利用体育馆屋顶空间作为图书阅览空间的室外活动场所(见图5),形成教学空间与体育空间的良好互动。生活服务用房区设计在“L”型斜向的南侧区域首层及二层,与教学用房相对独立,减少干扰。办公用房区及相对嘈杂的专用教室设计在“L”型斜向的中部区域,围绕中庭设计,增加办公及教室空间的活力。

建筑主体墙面材质选择米白色石材,因布局有东西向教学空间,在立面设计中还应考虑遮阳的需求。为顺应教学空间的采光要求,建筑采用横向长窗为主要立面语言,辅以竖向彩色遮阳分割,层次丰富。在各个不同朝向,以五彩混搭、深灰色、咖啡色金属格栅作为竖向遮阳构件,以米白色为基调,配合彩色格栅活跃校园氛围,体现简洁现代。

普通教室及实验室部分外窗以教室柱网为律动规律重复,主要以大窗为主,每间教室设计三扇窗户。因教室在规范要求中,各教室前端侧窗窗端墙长度不应小于1 m,将规范要求与立面合理设计结合,利用这个1 m的实墙段,与三扇窗户的组合形成规律的阵列。为丰富活泼教学空间,将三扇窗间的分割以多彩颜色设计(如图6所示)。

根据基地形态及高差特点,设置体验感强、趣味性重的多变建筑空间。沿街利用高差形成校园主入口的上升台阶,提升了学校的对外形象,综合楼下架空层的灰空间作为扩大门厅,是学生步行进出校园的集散空间,风雨操场屋顶的挑空平台是图书馆阅读空间的室外延伸[5],教学楼负一层半地下灰空间(如图7所示)既可作为室内外及地下空间的过渡,更重要的是作为学生风雨天活动、交流的空间。教学楼与综合楼间的多个共享中庭为师生提供活力空间。

4 依云小镇小学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立足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注重安全防护性景观的设计,以“童心”为设计主题,以“云朵”为主要设计元素,呼应紧邻学校的“依云小镇”;整个校园,看台台阶处,以彩虹的颜色做跳色处理,与建筑设计中的五彩元素相呼应。

在有限的室外空间中充分挖掘林下趣味空间、散置的云朵、橙色的方块体等景观活力核。建筑与操场间设置间种式绿化景观,以小块草地与铺装间隔,草地区域可栽种适宜树木及设置云朵雕塑,草地与铺装交接处设计彩色坐凳(见图8),供学生休息时使用。利用景观台阶来处理高差,结合绿植、坐凳等休闲空间,打破层层台阶带来的压迫感,学生校园安全是校园环境设计的重中之重,校园中采用护栏、种植池等实体围护,同时台阶采用七彩色处理,以色彩的警示性增强对孩子的保护作用。沿街景观立面依附市政绿化带,重视围墙及其内侧的立面设计,进一步优化、美化沿街立面景观。首先采用与建筑风格一致的外围墙设计,在其起到围合作用的同时,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局部利用藤本月季等爬藤植物对于围墙栏杆进行垂直绿化处理,5月~10月形成花墙景观。围墙内侧绿化设计采用大乔列植的手法,在学校与围墙之间形成一条绿带,形成虚实相隔的景观空间感。

5 结语

城市空间中的异形基地,是挑战也是机遇,在依云小镇小学的设计过程中,整个方案是由基地生长而来,分析场地,为孩子留足室外活动空间,在设计中对复杂功能设计做出理性解答。研究依云小镇小学的设计做法,有利于总结经验,在以后的异型基地学校设计中做出更好的设计。

猜你喜欢
小镇基地教室
安安静静小镇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CK小镇”的美好
“313”教室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熊的小镇
如何缔造完美教室
小镇(外一篇)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我的基地我的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