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胜杰,于 刚,马振华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外海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300;2.三亚热带水产研究院,海南 三亚 572018)
黄鳍金枪鱼隶属鲈形目、鲭亚目、鲭科、金枪鱼属,俗称黄鳍鲔。黄鳍金枪鱼是一种高度跨洋性的洄游性鱼,素以肉质细嫩鲜美、营养均衡且绿色无污染而享誉国际市场,并被誉为世界三大营养鱼品种之一。我国关于黄鳍金枪鱼养殖方式、方法正处于探索阶段,国内市场主要依靠远洋捕捞和进口来满足需求。澳大利亚、日本、墨西哥、巴拿马等国家已开展黄鳍金枪鱼的养殖与研究,黄鳍金枪鱼以网箱养殖为主,养殖所用幼鱼主要来自于野生苗种诱捕。国内关于金枪鱼养殖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介绍了一例黄鳍金枪鱼深水网箱养殖的成功案例,并详细分析养殖数据。该数据可为黄鳍金枪鱼深水网箱养殖技术在我国的推广提供依据,从而推动我国黄鳍金枪鱼养殖业的发展。
本次养殖试验黄鳍金枪鱼幼鱼是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深远海养殖技术与品种开发创新团队从海南省周边海域捕获,体长为25.3~38.5厘米,经过8小时运输后转运至周长80米、深6米的HDPE网箱。养殖地点为海南省陵水县新村镇外海(海南本岛离岸约5海里)。试验时间为2022年2月1日至4月29日。
水温为25.6~29.3℃,盐度为31.2~33.3,pH为8.08~8.18,氨氮<0.05毫克/升,硝酸盐氮<0.005毫克/升,溶氧为5.31~6.18毫克/升。
本次试验采用HDPE深水网箱,放养密度折算为0.17尾/米3,投喂预处理冰鲜杂鱼。试验饲料的营养成分为:蛋白质(23.45±0.48)%,粗脂肪(1.46±0.42)%,灰分(1.38±0.07)%,水分(72.27±1.58)%。投喂采用饱食量法(每天8:30和15:00投喂),并对饲喂前后的饲料称重,计算饲料转化率(FCR),同时计算口径、成活率和特定生长率(%/天)。
研究结果显示在体长范围为25.3~64.2厘米时,黄鳍金枪鱼体长与体质量的关系为y=0.013x3.0664,其中R2为0.964,拟合度较高。
黄鳍金枪鱼45°开口时,体长与口径的关系为y=0.031x+3.3457;90°开口时,体长与口径的关系为y=0.0192x+1.7415,口径与体长呈正相关。
养殖试验结束时,养殖成活率为83.2%,饲料系数为18.7,特定生长率为(0.26±0.03)%/天。说明海南省陵水县附近海域可以开展黄鳍金枪鱼深水网箱养殖。
随着养殖技术和养殖装备的提升,我国已初具深水网箱养殖黄鳍金枪鱼的技术及装备条件。本研究成功开展了黄鳍金枪鱼幼鱼在海南省陵水县新村镇外海海域的深水网箱养殖。该海域水质条件好,水环境稳定,黄鳍金枪鱼养殖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是良好的黄鳍金枪鱼网箱养殖场地。
在养殖过程中,饵料的适口性是决定驯化养殖成功率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开展了黄鳍金枪鱼的口径与体长的关系研究,研究发现口径与体长呈正相关,且根据数据构建了口径-体长关系方程式。饲料系数是影响养殖成本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研究中黄鳍金枪鱼的饲料系数为18.7,黄鳍金枪鱼是持续性游动的温血鱼,故饲料系数较高。该饲料系数与日本黄鳍金枪鱼养殖饲料系数基本一致,成本稳定。养殖成活率是影响养殖成效的主要因素。本研究养殖成活率为83.2%,成活率高,不需补苗,降低了苗种成本。特定生长率是决定养殖周期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中黄鳍金枪鱼的特定生长率为(0.26±0.03)%/天,特定生长率较高,说明鱼生长速度较快,缩短了养殖周期,节约了时间成本。
本研究团队曾在南沙泻湖进行黄鳍金枪鱼等方形网箱(6.5米×6.5米×5米)低密度养殖试验,养殖数量为黄鳍金枪鱼12尾、鲣鱼23尾,养殖周期为30天。其中黄鳍金枪鱼特定生长率为(0.25±0.02)%/天,略低于本研究,成活率100%,高于本研究;鲣鱼特定生长率为(0.32±0.03)%/天,高于本研究,成活率82.6%,略低于本研究。两次黄鳍金枪鱼养殖数据的差异可能是因为南沙泻湖养殖数量过少,没有形成集群,从而影响投饵和摄食效率,而鲣鱼明显高于黄鳍金枪鱼的特定生长率,可能与鱼的种类有关。两次黄鳍金枪鱼网箱养殖试验的成功,说明黄鳍金枪鱼在我国开展驯化养殖的相关条件已具备。本研究团队曾在陵水基地陆基循环水养殖青干金枪鱼,经28天的养殖其特定生长率为(0.18±0.03)%/天,养殖成活率为75%,饲料系数为10.3,特定生长率、养殖成活率和饲料系数均远低于本研究,这可能与养殖种类不同或养殖环境差异较大有关。与青干金枪鱼相比,本研究中黄鳍金枪鱼具有更高的特定生长率,说明黄鳍金枪鱼生长速度更快,而且较高的养殖成活率说明苗种成本更稳定,较高饲料系数与其高经济价值和温血性相一致。
本研究同时提供了此次黄鳍金枪鱼的养殖水质条件和其他水环境参数,研究结果为我国黄鳍金枪鱼深水网箱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