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连塔
(泉州师范学院 人事处,福建 泉州,362000)
健康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内容,主要指以维护和促进人类身心健康为目标的各种服务活动,包括医疗卫生服务、健康管理与促进服务、健康保险和保障服务以及其他与健康相关的服务[1]。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广大群众对健康服务的需求持续增长,需要内容丰富、层次多样的健康服务业。作为站在万亿(2020年GDP超万亿)新起点再出发的城市,泉州健康服务业在促进地方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就业岗位、维护社会稳定、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构建泉州市健康服务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为健康服务业发展提供客观的标准和具体的尺度,为制定促进泉州市健康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提供客观依据,进而引领发展。
现有关于健康服务业评价指数的编制主要从景气指数、生产指数和发展指数三个方面进行[2-7]。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当下不宜以“健康服务业景气指数”和 “健康服务业生产指数”作为目标,而应主要从发展指数方面进行研究和编制。发展指数是一种综合评价,主要就问题的需要和实际,通过确定指标体系的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和评价因子,根据各自的贡献大小,运用一定的手段确定相应的权重大小,最后计算发展指数。目前已有20多种健康服务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如有评价指标体系建构在发展基础、规模、结构、效益及潜力五个方面的基础上;有评价指标体系聚焦发展基础、发展环境、发展规模、发展潜力四个方面[8]1。
国外学者研究出HUI(the Health Utilities Index)和FI(the Frailty Index)等常见的健康指数,对个体健康进行了综合评价[2]56。在国内,汤炎非[3]16等从经济学的视角,以对健康产业概念及其基本特征进行理论讨论为基础,探讨以产业发展指数反映中国健康产业面貌的若干理论问题;鲁朝云[6]64等从投入效率和产出质量两个视角,产业规模、技术结构、组织绩效、产品结构、开放程度、生态文明六个维度出发,采取层次分析法,构建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但综合来说,目前对健康服务业的定性研究[8-12]较多,而定量研究有待补充。本文以泉州市为例,基于定量分析方法,运用Del-phi赋权法测算泉州健康服务业发展指数。旨在直观量化健康服务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经营成果,为客观评价城市健康服务业发展现状、研判发展趋势提供科学适用的依据和可行路径。
综合评价方法诸多,但大体流程如下:(1)清楚所要开展评价的主要目的;(2)研究确定被评价的全部对象;(3)构建评价指标的合理体系;(4)整理计算评价指标初始值;(5)预处理评价指标值;(6)确定赋予指标的权重;(7)选择或构造评价模型;(8)计算发展指数值并进行分析。
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业是满足群众迫切需要、提升全民健康素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健康服务业已经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和经济质量的核心测度。健康服务业发展评价要从单一视角到多维视角,例如,既要聚焦健康服务业占比,也要考虑健康服务业增加值、健康服务业增加值规模、人均健康服务业增加值规模等。根据泉州市政府、泉州市发改委、卫健委有关健康服务业发展的战略谋划、重点领域界定,以及借鉴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评价中心[5]8、鲁朝云[6]64等的研究,泉州市健康服务业发展评价将从以下四个维度展开:
一是发展基础。聚焦健康服务业发展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共选取了6个评价指标。经济基础从GDP、固定资产投资额、财政收支等指标进行评价;社会基础从人均预期寿命、互联网用户数、婴儿死亡率等指标进行评价。二是发展水平。从规模、结构、效益三个层面来测度,共选取12个评价指标。健康服务业规模测度考虑增加值、从业人员总数、税收等指标;结构测度考虑健康服务业占比、健康服务业主要行业占比等指标;服务效益测度考虑健康服务业城镇在岗职工工资、生产性健康服务业重点企业营业利润等指标。三是发展驱动。从政策激励和创新驱动两个层面来测度,共选取5个评价指标。政策激励测度考虑政府激励政策数量、政府资助总额、营商环境等指标;创新驱动测度考虑研发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每万人专利申请数等指标。四是发展潜力。包括人口等的变化带来的发展潜力,以及投资给未来带来的机会等,共选取4个评价指标。主要考察常住人口规模、新移民比率、服务业投资、服务业新设企业数等指标。整体指标体系的设计既体现了重要性,也体现了科学合理性,且简便易行、可操作。具体见表1。
采用Del-phi法来确定权重。邀请了泉州市发改委、卫健委、统计局等政府部门以及华侨大学、福建省社科院等相关领域专家对发展指标体系的各级指标进行权重打分,充分征求了原国家统计教育中心张仲梁主任、北京市云河都市规划研究院等专家的意见,同时也参照相关文献[7-11]的研究成果,确定了表1中各层级指标的权重值。
表1 各层级指标及权重
为了保证测算结论真实可靠,对收集到的评价因子指标值进行如下的无量纲化处理[13]:
(1)
其中,fi为第i个指标无量纲化后的结果,ai为该指标最初收集到的数据值,ah、as为该指标同时期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采用综合指数法对泉州市健康服务业发展指数进行测算,其主要步骤如下:首先收集整理各目标层数据,合理处置异常数据;其次对参与运算的数据值通过公式(1)进行处理;再通过加权综合分别计算出各准则层指数,进而得到发展基础、发展水平、发展驱动、发展潜力这四个目标层指数,最后综合计算得到泉州市健康服务业发展指数。
1.准则层指数
将目标层下的准则层的对应指标层的所有无量纲化后的结果根据其权重大小按公式(2)计算,可得对应的准则层的指数Ers:
(2)
其中,r、s为目标层、准则层所在的位置,nt为指标层指标个数,frst为指标层最初收集到的数据无量纲化后的数值,qrst为对应的指标层的权重。
2.目标层指数
将目标层下的准则层根据其权重大小按公式(3)计算,可得对应的目标层的指数Er:
(3)
其中,ns为准则层的个数,qrs为对应准则层的权重。
3.泉州市健康服务业发展指数
将4个目标层的指数Er按其对应权重计算,得到泉州市健康服务业质量发展指数E:
(4)
其中,qr为对应目标层的权重。
通过收集和整理表1中2017—2020年27个三级指标的原始数据,利用公式(1)-(4)测算泉州市健康服务业发展指数。
数据来源于《福建统计年鉴》《泉州统计年鉴》,主要使用泉州市发改委、卫健委、统计局及各县市发改局等官方统计数据,同时,也根据需要,使用部分能够从泉州市政府获得的行政记录(如企业注册数据)。
通过测算,2017—2020年泉州市健康服务业发展指数分别为76.21、76.68、80.12、82.36,增长率分别为0.6%、4.5%、2.8%。“十三五”期间,泉州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力抓改革促发展、补短板强弱项,持续提高了城乡居民健康水平,日益健全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明显改善了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深入拓展了中医药服务项目,大力发展了基层医疗卫生工作,协调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视重点人群健康服务,不断增强卫生健康发展保障能力,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泉州市健康服务业发展指数也由此稳步上升。
经计算,目标层、准则层指数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
表2 泉州市健康服务业发展指数目标层、准则层指数
1.发展水平明显提高
“十三五”期间,全市坚持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不断深入改革医药卫生体制,逐步健全和完善医疗保障制度,提升了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能力;充分抓住疫情防控常态化给健康服务业带来的发展契机,健康服务业发展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主要体现在:
(1)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极大促进了泉州市健康新业态的发展
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泉州市更加重视把在实践中快速发展取得的信息化成果用于医疗卫生建设中,开展覆盖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的远程会诊平台、县域内分级诊疗信息系统、卫生便民服务体系信息化等项目建设,建立了便于管理和服务的智慧医疗系统。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医药的作用越来越大[12]241,泉州市更深入拓展中医药服务项目。根据泉州市卫健委官方数据统计,2020年全市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诊疗量占总诊疗量的23.82%,荣膺全省首个“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市”殊荣,且在后疫情时代,泉州市民更重视自我健康管理,主动增加健康体检、健康旅游等相关投入。相比2017年,2020年结构测度指数增长了25.26%。
(2)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益健全,取得了良好的服务效益
泉州市大力推进医疗卫生重点项目建设,建成2家互联网医院,医疗卫生资源得到大幅扩充。根据泉州市卫健委官方数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建设床位数5.36张,比2017年多了1.16张;在每千人口中,配备了2.2个执业(助理)医师,比2017多了0.41人,更加满足了诊疗的需要。至2020年底,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门急诊量达1 862.39万人次,比增110.9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增加至29项,3次在全省绩效考核中位居前3名。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覆盖所有县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机制更加合理,医院收入结构不断优化,全市公立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占比65.01%,医务性收入占比33.08%。
(3)老年人、妇女儿童的健康状况得到重点改善
适龄妇女接受了免费的“两癌”筛查,农村孕妇和城市低保孕妇接受了免费的产前筛查诊断。根据泉州市统计局官方数据统计,近期,投入474万元提高158家“空白村”卫生所医疗服务能力,3家婴幼儿照护服务省级试点单位通过验收,7家市级试点单位完成建设;6个社区获得“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称号;各级医疗机构均开设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25家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设老年病科,占比达67.56%;三级中医医院全部设置康复科,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72.94%,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2.发展驱动良好,稳中有进
为了更好地促进健康服务业的发展,泉州市政府及各县市制定了“十三五”卫生计生事业发展专项规划及2016—2020 年泉州市区域卫生规划等政策措施,健康领域改革发展效果显著。从表2可以看出,相比2017年,2020年发展驱动指数增长了8%左右。这主要体现在:
(1)做到所有政策均考虑健康服务业
在制定与实施各项政策时,泉州市各级政府尽可能将健康的理念融入其中。形成了政府牵头、部门协同、全民参与的卫生健康新格局。坚持以人民健康为核心,以促进健康服务业稳步发展为目的,在规划城乡、使用土地、基础设施、人员与机构、资金投入等方面统筹考虑卫生健康发展的需求和可拓展的空间,高效整合行政资源与技术资源,强化全方位全周期的卫生健康服务供给,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健康生活品质和区域健康发展水平。根据泉州市统计局官方数据统计,“十三五”期间,在卫生总费用中,全市政府卫生投入的占比为32%,个人卫生支出的比重下降到28%。
(2)科技创新取得了新进展
根据泉州市发改委官方数据统计,泉州市实施特色专科团队、重点学科中青年骨干、薄弱学科带头人等人才培养项目,设立6个“名医工作站”,带动开展57项新技术、新项目,其中15项国内领先技术落地福建,部分填补福建省技术空白。另一方面,疫情防控也促进了医疗机构服务与管理、药品器械的创新,带动科技创新指数的提升[12]242。
(3)医疗资源建设惠民生补短板
全力创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如全力推进晋江市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福建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推动泉州市第一医院、泉州市中医院对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输出医院;“一院一策”对接国家队优质医疗资源,实施中心城区基层医疗机构能力提升工程,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质性运作,基本形成区域危急重症救治网络;推进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医疗资源、医务人员“双下沉”,出台上级专家基层坐诊补助、职称评聘等支持政策;推进三级医院“组团式”对口帮扶,建设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和社区医院。深化“暖心服务”三年行动,医疗服务综合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3.发展潜力不断增强
泉州市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的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着力抓改革促发展,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健康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健康服务业发展潜力不断增强,这体现在:
(1)人口规模给健康服务业带来了契机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20年全市总人口达878万人,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保持在13‰和8‰左右。人口的增长对健康服务业提出了扩容的需求,也相应促进了其发展。如随着外来工的增加,政府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十三五”期间,全市未发生重大急性职业病危害和急性职业性放射性疾病。根据泉州市发改委官方数据统计,泉州市“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专项规划重点项目共计40个,计划总投资220.12亿元,预计可增加床位数8 952张。
(2)促进民营医院健康良性发展
泉州市政府努力扶持民间医疗机构,在规模和水平上发功发力,在投资与融资、使用土地、缴交财税、实行医保、学科专业建设、培养人才、配置大型医疗设备等方面的扶持政策进一步得到落实,打造一批国家级、省级、市级有实力、有质量、有服务、有代表性的民营医院,如滨海医院、台商投资区颐和医院、福建童昌医院、石狮仁德康复医院。值得一提的是,安溪县国宇医院通过台湾医策会医院评鉴,并签订对台合作意向书,成为大陆地区首家通过台湾医策会医院评鉴的大陆地区综合性医院。为了加强综合监督与严格管理,民间办医与政府办医有着相同的医疗服务评价体系、医疗质量管理和控制体系,促使民营医院让患者更放心,全市人民更满意。
(3)坚持跨界融合,谋划特色鲜明的健康产业体系
以养老、旅游、对外交流驱动健康产业发展,串联泉州特色山海人文资源,激活辖区健康主题元素,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健康需求;推动健康消费升级,打造健康产业体系,促进闽南文化与健康产业融合发展;引进台湾生物技术产业,深化海峡两岸健康照护、养生保健的交流合作。已推动生成德诚医院医养康结合服务、台商区彩蝶湾养老养生村等健康服务业项目,并有针对性地争取更多符合泉州需求的高端、优质专科医疗项目落户泉州。
4.发展基础有待提高
从表2可看出,社会基础、经济基础指数进展缓慢,导致了发展基础指数几乎停滞不前。究其原因有二:
(1)侨乡持续快速发展积累的坚实基础得不到充分利用,发展存在瓶颈
泉州市经济发展水平虽然在省内处于较高水平,但其优势及持续快速发展积累的坚实基础的有利条件在健康服务业发展方面得不到体现和发挥。目前,市级医院数量不少,但具备高水平诊疗能力的专科不够多,导致患者向福州或北京、上海等地聚集,增加了患者就医负担和治疗效果。全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布局结构仍不均衡,优质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沿海经济社会发达县(市、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仍不牢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较为薄弱。制约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瓶颈仍然存在,医防协同机制的合力尚未真正形成,与满足人民群众全周期全方位服务需求仍有差距。
(2)新冠肺炎疫情带来了负面影响
2020年全球爆发了新冠肺炎疫情,全市上下全力以赴防控这一重大疫情,守住了公共卫生安全防线。不可否认的是,新冠肺炎疫情给健康服务业的发展带来了契机,但也带来了负面影响。首当其冲的是全市人民尤其是老幼等重点人群的生命健康受到了严重威胁;另一方面,全市的经济发展受到了重大打击,直接影响了人均GDP与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且因忙于抗疫,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城市化水平自然也受到了影响,因此2020年经济社会基础指数有所下降,也导致了发展基础指数进展平缓。
“十三五”期间,泉州市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持续提升,健康服务业发展指数不断增长。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服务效益,重点改善了老年人、妇女儿童的健康状况,促进了健康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快速提升;全市坚持以人民健康为核心,医疗资源建设惠民生补短板,科技创新取得了新进展,良性驱动了健康服务业的发展;打造了特色鲜明的健康产业体系,社会办医发展成规模、上水平,连同人口的增长,都增强了健康服务业的发展潜力。但制约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瓶颈仍然存在,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时,健康服务业的发展基础有待不断夯实。
为促进健康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构建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让泉州的健康服务业发展走在全省前列,成为泉州市的幸福产业,根据给出的泉州市健康服务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实证分析,提出如下建议:
要全力落实《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公共卫生补短板行动计划的通知》(闽政办〔2021〕65号),加快补齐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暴露出的公共卫生短板项目建设,健全重大疫情应急救治体系,推进疾控机构综合改革,提高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当前,应优先考虑建设市公共卫生应急处置作业中心,推动传染病疫情监测预警、辅助决策、区域联动等智能化建设,建立公安、公卫、工信、大数据“三公(工)一大”快速流调溯源工作机制。
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构建以平等互惠为基调、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核心、以项目引进为载体的国际化医疗服务体系。建立稳定的对外合作平台和交流机制,发挥侨乡优势,积极参与国际性卫生健康交流活动。充分依托互联网平台的优势,推动中医药健康服务跟其实现充分的对接。加强中医药文化的互学互鉴,达到惠民生、促交流、增友谊的目的。加强中医药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将优秀的中医文化发扬光大,使健康服务产业能够走出国门,并参与到国际市场竞争中去。
采用专家打分法即Del-phi赋权法确定权重依赖于人的主观判断,随着用于反映健康服务业发展内涵的统计指标越来越清晰,应该更多地考虑使用计量、仿真等定量研究方法进行更加客观准确的分析,提高指数编制的质量,从而推动健康服务业高质量的发展。同时发动医学、统计学、管理学等各相关学科的力量深入关注、研究现代大健康产业,参考学习国内外成熟的经验,构建更客观合理的健康服务业评价指标体系,以期能够全面又贴切且能够及时地反映城市健康服务业的发展状况。
健康服务业属于新兴产业,为了让泉州市健康服务业的发展真正体现泉州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建议泉州市政府可以考虑联合高校建立健康服务业统计分析研究评选机制,充分挖掘服务业统计数据资源,公开尽可能多的统计数据,让数据得到更多的运用;开展尽可能多的统计分析,反映健康服务业发展的现状、问题,把脉健康服务业运行的趋势和动态,实现数据价值。也要发挥社会组织和民营医院的接地气的作用,利用他们的智慧为科学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形成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