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辉
(辽宁省农业发展服务中心,辽宁 沈阳 110164)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丝状的支原体山羊亚种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又被称为羊烂肺疫,羊支原体肺炎。通常绵羊支原体能感染山羊和绵羊,而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只感染山羊,病菌通过呼吸道进入羊的肺道,引起气管炎,破坏免疫系统,产生血管炎和血栓,引发肺梗死。病变部位大多在胸部,对红霉素敏感,对氯霉素抑菌作用强,本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很多国家都有本病报道,在饲养山羊的地区较多见。由丝状的支原体山羊亚种为细小和多边的微生物,属于革兰氏阴性菌,姬姆萨等染色着色良好。
该病呈地方性流行,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通过空气就能传播,羊感染传染性胸膜肺炎后可出现高热,咳嗽,肺纤维素样病变,胸腔有黄色浆液,可能会出现胸腔粘连的现象,肺部水肿,支气管充血,淋巴结充血肿大,支气管周围浆液性、增生性炎症。病程通常半个月到2个月以上(春节病程较长)。感染后有最急性、急性和慢性3种症状类型。最急性型的羊体温突升41℃以上,乏力,食欲减退,呼吸困难,流带血的鼻涕,发病1天羊只会卧地不起,呼吸时全身颤动,最后因窒息而死,发病到死亡大约5天。急性型的羊体温迅升,干咳、流涕,食欲下降,呼吸困难,眼有分泌物,头颈伸直,腹泻,严重的伴有口腔溃疡,病程2周到1个月,羊在临死前体温会骤降。慢性型病羊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体温达40℃以上,羊只状况差,伴随出现咳嗽和腹泻等症状,需要及时发现和治疗,减少死亡。
该病菌传染性强,羊群终日一起饲养,接触率100%,圈舍潮湿和寒冷的冬春季节是诱发该病的促进因素,其根本致病原因是因为饲养管理不当和消毒工作不到位引起的羊只甚至实整个羊群的抵抗力低下、营养不良。
首先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进行初步诊断,然后再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判定。有条件的实验室可以进行病菌分离培养,在羊血清培养基上接种,37℃4天,用显微镜观察菌体。也可将患羊的病变组织无菌涂片,经姬姆萨染色后观察菌体。如果显微镜观察到的菌体是不同形态的分支丝状杆菌,即可判定是该病。另外一种方法是实验室血清学检测,即用微量间接血凝试验方法检测血清,如果阳性,则说明患有该病。
提高日粮营养,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注意防寒和早春时节玉米饲料的添加,定期驱虫,注意圈舍通风干燥和增加光照问题,改善生活环境,增进羊群体质和抗病力。定期开展消毒,发现患病羊,要立即隔离饲养,严格消毒和清理圈舍(一切饲养工具用具等),每周消毒至少4次以上,对病死羊只采取无害化处理。使用胸膜肺炎灭活疫苗进行接种,剂量3~5毫升,春秋各1次效果好。尽量采取自繁自养的方式,坚决不从疫区和该病流行区购买羊只和引种,如需引种,应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报检、严格检疫和仔细的隔离观察,隔离期满后确保安全再混群饲养。当羊发生传染性胸膜肺炎后,可采用药物治疗本病,如用土霉素、替米考星、氟苯尼考和乐菌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效果非常好),根据不同药物进行皮下或肌肉注射,也有用新砷凡钠明和樟脑磺酸钠(调整呼吸和强心功效)给药治疗。中药治疗可用黄芩、大青叶、麻黄、知母、芦荟、木通、杏仁、牙根、枇杷、桔梗、石膏熬水煎服,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都需要约5天见效,约94%羊能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