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武术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价值指向

2022-07-29 08:25叶灼怡
武术研究 2022年7期
关键词:武术育人思政

时 杰 叶灼怡

1.广东财贸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440 2.广东茂名农林科技职业学院,广东 茂名 525000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面向新时代的教育教学理念,为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和模式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中华武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在悠久的历史沿革中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文精神,使得武术课程化具备了“武术教学+课程思政”的天然融合点和突破口。为充分发挥高校武术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融合统一作用,文章梳理相关文献资料,结合过往教学经验总结及教学反思,深入挖掘、提炼和梳理武术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及价值意蕴,探讨武术课程思政的融入和实现方式,以不断完善高校武术课程思政体系建设。

1 高校武术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和梳理

1.1 筑牢强健体魄的根基

五育并举,体育为基,拥有强健的体魄是一切事业发展的根本。青少年的体质现状是当前学校体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近年来的体质健康测试数据来看,趋势向好但仍不容忽视,高校大学生身体素质方面如800m/1000m、引体向上、立定跳远等测试指标成绩亟待提升。2021年7月,孙春兰副总理在出席全国体教融合工作座谈会时指出:未来属于青少年,希望寄予青少年,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重要体现,要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体力”即“国力”,体质不强,何谈栋梁?过去的一年,健身气功八段锦为人所熟知,为抗疫期间居家工作和学习的人们丰富了健身内容和手段,也为人们体悟与认知中华传统养生文化创造了契机。武术课程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组成部分,应夯实“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的强身健体功能,指导学生科学锻炼,培养“健康第一”的意识和终身体育的习惯,进而奠定武术教学改革和课程思政建设同向同行的健康基础。

1.2 凸显阳刚血性的基因

青年学生是最有朝气和最富有梦想的群体,其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青年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拔节孕穗期”,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更需要用中华优秀文化的熏陶和滋养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蚀。囿于当前“娱乐至上”的思想,病态的“娘炮文化”严重侵蚀青少年的血性意识和阳刚之气。2021年初,教育部在《关于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趋势》提案的复函(教师提案〔2020〕475号)提到,将采取“适度改进体育教师教学方法、形式,更多注重学生‘阳刚之气’培养”的对策措施”。武术格斗类项目对人的培养有着其他运动项目难以取代的教育价值,武术以其固有的属性使之成为培养青少年血性阳刚品质的有力途径。武术课程中贴身对抗的运动体验得以留存和实践,基于规则的擂台对抗给予文明社会的大学生释放“暴力因子”的契机和场合,参与其中既有力量的角逐,也有战术的博弈,更有胆识与决断力的比拼。可以想象,大学生经常参与散打、摔跤或长、短兵等武术对抗项目,足以激发充满血性的“战狼精神”,培育狭路相逢的“亮剑精神”,进而充盈自我的“阳刚之气”,助力塑造堪当民族大任的时代新人。

1.3 厚植民族精神的沃土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根”与“魂”,是民族存续的精神血脉和民族兴盛的宝贵财富。中华武术讲求的“强国强种”“敢为天下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除暴安良”等家国情怀和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最为核心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也是高校武术课程思政建设力求融入和深刻表达的精神内核。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高校武术课程思政建设理应厚植民族精神的沃土,赋予中华武术新的时代意蕴;塑造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民族精神,培养“强国有我,请党放心”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3.1 发挥榜样引领,从历史中汲取养分

多元化的社会里,青年一代面临着信仰缺失、消费主义盛行、工匠精神淡薄等各种困境,亟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强化精神之“钙”。英雄是最好的学习榜样,是具体的价值观、鲜活的正能量。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和革命先烈呼喊着“强国强种”的口号,怀着“武术救国”的信念投身革命,建功伟业。彭德怀元帅被毛主席盛赞“谁能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贺龙元帅“两把菜刀闹革命”更是成为历史美谈。以史为鉴,可知兴替。高校武术课程设计应注重榜样引领,通过集体学习、分享英雄人物事迹,让学生从英雄的精神世界里汲取养分,培育敬畏历史、勇于担当、勤学苦练、保家卫国的家国情怀和民族精神。

1.3.2 呼应社会关切,于热点中观照现实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已然过去,当代青少年需要关注现实和时事,正确理解和分析社会现象和问题。2020年被新华网点名批评的“马保国”现象及衍生的“年轻人不讲武德”、“耗子尾汁”等网络语言,引得青少年不加甄别的竞相效仿。马保国的表演本是一场哗众取宠、招摇撞骗的闹剧,却极大败坏中华武术的正面形象。高校武术课程应主动关切现实,通过解读、辨析“马保国现象”和“咸阳收费站打架事件”,宣传“UFC草量级金腰带张伟丽的逆袭故事”和“太极拳申遗成功”等热点,将正视社会现象、激发爱国热情、提升法律素养等价值引领浸润到课程实践;引导青年学生观照现实,提高对社会话题的甄别和批判意识,在现象指引和分析中培育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1.3.3 弘扬尚武精神,在体悟中担当使命

尚武精神是中华武术的魂魄,渗透于武艺的习练和技击中,贯穿于武术文化的始末。梁启超先生有言:“中国民族之武,其最初之天性也”。在历史上,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首次提出“尚武精神”——以振起从来体育之技击术,为务于保国强种有莫大之关系,并把武术、技击、强国、富民结合在一起,提出“求自卫之道,重尚武精神”。高校武术课程应围绕对抗技击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在做好安全防护的前提下,使学生在功法习练和身体对抗中磨炼意志、强化责任担当;适时将尚武精神与敢为人先、家国情怀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参军入伍、热心公益、服务社会。

1.4 深挖文化自信的富矿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2020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要大力推广武术、摔跤、舞龙舞狮等中华传统体育项目。中华武术博大精深,其独特的价值体系和精神品质对涵养文化自信具备深厚而广泛的根基,可见高校武术课程践行思想政治教育拥有丰富的教学素材和资源。

1.4.1 坚守尚武崇德,涵养文明礼仪

技以载道,武以修身,中华武术的最大优势在于武德教育。崇德尚武是习武之人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和伦理准则,主要表现为练武与修身、立志与习艺、技艺与品德的相互统一。习练武术的学生在恪守礼仪和德行养成中“文明其精神”,在“一胆二力三功夫”的对抗中“野蛮其体魄”,得益于武术文化的浸润,学生自我概念和自我价值感得以提升。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教学如果没有进行德育,只是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如果没有教学,只是失去手段的目的。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高校武术课程应将武德和礼仪视为天然的思政元素和德育资源,教导学生常怀律己之心,时刻谦逊有礼;通过武术礼仪规训习武动机,教导学生强身健体保家国,危难之时勇担当。

1.4.2 突出攻防对抗,体悟技击文化

《大学》讲“内外兼修”,“内”是品性,“外”指技艺。王岗教授认为,武术的技术动作是武术文化的外显,其中的技击之知、养生之知、礼仪之知、立德之知、审美之知则是武术的内在灵魂。习武既为提高技艺,更是磨练意志;既有外在气质养成,更求内在心理强大。技击作为武术的本质属性,源于人类原始的生存本能,中华武术的一招一式,如踢、打、摔、拿、闪躲等身体本能动作历经千年凝练为技术、技艺乃至文化。高校武术教师不仅要进行攻防对抗的技战术教学,而且要着重诠释、解读技术背后的价值意蕴,为学生体悟中华武术的技击文化创造契机和条件,引导学生找寻自我价值、坚守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

1.4.3 发挥拳谚价值,引领文化自信

“拳谚”是武术文化在悠久的历史演进中形成的独特语言,通俗朴素便于理解,结构工整,便于记忆,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思政元素。拳谚表达方式灵活多变,不同的习武层次获得不同的认知和感受,可起到激发动力、增强信心乃至醍醐灌顶的作用。“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意在强调个人主观能动性;“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意为强调“精气神”的养成;“功夫者,工夫也”“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一日练习一日功,十日不练一场空”等,意在教导学生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意到,气到,力到”“远踢、近打、贴身摔”“远拳、近肘、贴身靠”等拳谚对技术讲解简单明了、重点突出。拳谚本身是武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武术特有的教学方式和内容,高校武术课堂应力求营造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育人氛围,深层次地涵养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1.5 践行知行合一的法宝

如众所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讲话中倡导“知行合一”:“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教育要注重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注重学用相长、知行合一,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身心合一、知行合一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任何时代都不可或缺的精神特质,也是千百年来中华武术生生不息的精神追求和文化内涵。武术的本质决定了技战术的终极价值为实战中的成功应用,而非停留在脑海中的浅层认知。唯有通过身体习练体悟深层次的文化意蕴,才能习得中国传统武术的文化精髓,进而内化为个人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高校武术课程思政建设应以“强体—铸魂—育人”为价值遵循,将武艺、规则、礼仪等教学内容融为一体,教授学生技艺精进的同时,力求武德修为入脑、入心,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统一。

2 高校武术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逻辑和路径探析

高校武术课程思政的文化优势和价值取向主要表现为:(1)强健体魄是“育人”基础;(2)民族精神是“育人”的精神源泉;(3)文化自信是“育人”的目标定位;(4)培育血性阳刚是“育人”的着力关键;(5)知行合一是“育人”的特有法宝。对于高校武术课程思政的建设而言,思政元素的挖掘和梳理仅是课程思政改革的第一步。武术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力军”和“先行者”,最终的育人效果则取决于任课教师娴熟的教学技艺和高超的育人智慧。

2.1 先决条件:武术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行动自觉和本领担当

马克思说:“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武术教师是课程思政实施的第一责任人,确保武术教学与课程思政协同前行、有机融合。其中,授课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最为关键,决定着为高质量的武术课堂教学注入“立德树人”的灵魂和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新时代的武术教师是课程思政的主力军和先行者,应心怀“国之大者”,既要“教拳”,更要“育人”。高校武术教师应以“强体健身”为载体,以“铸魂育人”为目标,肩负起新时代武术课程思政建设的历史使命,助力学校“三全育人”格局加快形成。

2.2 根本举措:依据学情优化武术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

“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效取决于学生的成长体验和获得感,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是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武术教师应充分把握“00后”大学生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设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在个人以往的武术教学实践中,尝试采用“情景导入—心理激活/深度剖析—武术习练/体悟认知—潜移默化/自然接受—内化于心/思想升华—外化于行/躬身实践”的教学模式,以追求构建高质量的武术教学课堂。高校武术教师应不断加强政治素养,通过课程思政建设组建新的“教”与“学”的德育共同体,在知识教学和技艺传授中践行中华武术“强体铸魂”的育人功能。

2.3 手段保障:混合式教学助力武术课程思政建设及评价体系完善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指出,“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回顾、梳理抗疫期间,依托网络教学平台开展《八段锦》《武术防卫》等课程的混合式教学经验,发现将信息技术融入高校武术课程思政建设,可形成线上线下“优势互补”、运动感知“身临其境”、反思成长“三省吾身”的深度学习愿景。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高校武术课堂,有效促进了武术教学中知识学习的任务由线下学习向线上迁移,为拓展课程思政的教学空间创造条件。例如,使得即时追踪并记录学生在线学习以及课外锻炼情况成为可能,为形成性评价考核提供依据;通过进行训练任务设定、教学目标达成及课程思政认知等测评,探索武术教学的增值评价。混合式教学模式利用信息化手段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效结合,极大地完善了课程思政建设的评价体系。

3 结语

文是心脑之体育,武为肢体之文化。1917年,毛主席以“二十八画生”为笔名在《新青年》上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论述观点独到、鞭辟入里,影响至今。文中有言“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精准而深刻地概述了身体活动和知识传授、价值引领的密切关系。中华武术就是这样的一种身体哲学,“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苟野蛮其体魄矣,则文明之精神随之”。总之,高校武术课程在践行“立德树人”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和优势,对于大学生人格健全、民族兴旺、国家强盛意义重大,需不断加以探索、挖掘和实践。

猜你喜欢
武术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中华武术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武术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