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侗族武术文化演变与发展

2022-07-29 08:25刘文燕姚孟美王兰妹
武术研究 2022年7期
关键词:招式月牙侗族

杨 婷 刘文燕 姚孟美 王兰妹

1.贵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2.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1 3.广西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目前学术界对侗族武术有一定研究,但大多从侗族武术的某种拳种派别去阐述。本文主要研究黔东南地区侗族武术的文化演变与发展,黔东南州是全国最大的侗族聚居区,研究该地区的侗族武术具有典型性。虽然各地方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武术的发展仍不容乐观,侗族武术主要是靠口传身授、家族传承、师徒传承且有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特点,研究该地区侗族武术发展情况,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对于少数民族武术文化发展、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1 黔东南侗族武术的历史源流

侗族来源于百越的骆越支系,黔边境的地区称之为“峒”“溪峒”,居民称为“峒民”。侗族统称武术为“qonc”(拳),地区不同,套路也有所差异,侗族武术以防御为主,注重实战。据《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体育志》记载:“侗族原居深山老林,勤劳俭朴,勇于自卫,上山砍柴,随身常带砍刀、杆担、镰刀、钉耙、锄头等工具,一旦遇敌,随即操起农具还击,故农具亦即防御武器,以后侗族武术中的棍、刀、耙等器械,终于形成侗族武术。”侗族武术起源于生产劳动,侗族先民在自然恶劣条件下,根据身边现成的农具,作为防身御敌的武器。

2 黔东南侗族武术文化意涵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武术大师在各方面也有自己的一套行为处事的标准。收徒时,老一辈从下一辈中挑选出德行优秀的人进行传授武艺。为了保卫自己家族的平安,不让外族掌握本家族的“绝世武功”或绝技,对招术进行封锁,所以有传内不传外,而传男不传女的特性,这也是古代封建社会对女性的歧视;以家族传承、师徒传承为主,多以言传身授。徒弟学有所成后,不可仗势欺人、为非作歹;如若被发现,将把其召回,做正面教育加以引导,不改则将其逐出师门,此后再无瓜葛。觅洞武术传承人吴德林在多年习武中感悟:“习武之人,以武养德;武术是一种求真、求精的艺术。只有完全忘记流血流汗,失去痛苦才能达到最高境界。”武道中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英勇无畏的精神不断激发着武术的生机与活力。

3 侗族武术的类别及特点

通过多次在黔东南州走访调查,发现州内民族武术形式多样,并根据地域不同而存在差异。侗族武术分为拳术、棍术、刀剑术、枪术等。但由于多方面因素,现黔东南州侗族武术流传下来的主要以拳术、棍术为主。黎平县双江镇觅洞村武术是祖先模仿动物创造流传下来的,属于南侗;天柱县高酿镇老海村月牙镋是武术大师龙大正为防匪患、猛兽袭击根据钉耙原理打制而成,属于北侗。侗族武术有黑虎拳、六家拳、四门拳、花满堂、斜棍、红门、月牙镋、勾林等。

3.1 黑虎拳

侗族黑虎拳的器械有刀、棍、钯头、铁尺、双锏、凳、枪、连尺、流星和剑等。黑虎拳包括拳法、棍法和刀法。拳法有“四门蹬”和“黑虎手”;棍法有“四门防”“斜棍”“花满堂”“逢门”“打伞”“钓鱼”;刀法有“四门砍”和“黑刀虎”。黑虎拳由来:相传在古时,有名少年上山放牛,山中猛虎来抓牛,为了保护自家的牛不被老虎吃掉,这名少年就仿造老虎的动作对付老虎,最终把猛虎打死,后来称之为黑虎拳。花满堂则是招式炫丽、实用的棍术,此棍为双头使用。双头打较单头打的优势,进攻后可有效、快速地接下一招式,进可攻、退可守,使自己处于有利境地。特点:幅度小、架式低桩、下盘稳固、讲究低拳、拳势刚劲有力、以防御为主,注重实战。动作招式:大锤、鸭子扑水、黑虎下山等。

3.2 月牙镋

月牙镋又称月牙翼齿镋,弯月形、亦似牛角。道光十九(1840年),为防匪患及猛兽袭击,武术大师龙大正根据钉耙原理、打制出了专门抵御猛兽敌匪的铁镋,侗民聘请龙大正传授月牙镋武艺。镋重量、大小不一,轻的有五公斤、重的有十五公斤,柄长一至三尺,柄是选用硬木。月牙镋以镋为主,采用上好钢材反复锻造而成。特点:月牙镋形态形式古朴、动作威猛、刚劲有力;动作招式有初中练塘、雄鹰叨鸟、金箭离弦、神猴捞月、美女梳头(左右挡)、长蛇出洞、四两拨千斤、九盘十八截、十八掌、扫堂腿等多维镋尺对打、镋棍对打、镋镋对打,单人咬镋、单人拋镋、集体混打等十多种。该武术兼备御敌、擒兽、健体强身的功能,集健身性、集体性、娱乐性、教育性于一体,对于侗族人民生产生活、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3.3 勾林

勾林又称勾镰,主要流传区域为贵州省北侗天柱县蓝田一带。“勾”即钩刀,呈“勾状”;“林”为镰刀,呈“月牙”形,“勾”为男性使用,“林”为女性使用。勾林长度在20-30厘米之间,轻巧灵便,是侗族人民用作抵御外敌、保家防身、割草砍柴、对付野兽的工具。男子刀法招式:有樵夫问路、将军看榜、饿虎扑食、猛虎回头、猿跃南岭、猴跳西川、金龙出海、猛虎出山、南山开路等;女子刀法招式:麻姑拜寿、美女探刀、南山挑刺、北坡打柴、白鹤飞天等。“勾林”朴实,刚劲有力,狠、准、稳,武器轻便,可随身携。练武场域不受限制,有单人、双人及多人之分。勾林体现着北侗人民朴实无华的生产活动,也从中映射出侗族武术作为中华传统武术不可或缺的一支。

4 黔东南侗族武术的传承人(拳师)及习练群体

4.1 传承谱系

侗族武术主要是家族传承、师徒传承;师傅会从弟子中选出德才兼备者作为自己的传人,教授本族的武功招式,但师傅会保留自己的绝招,暂时不会教给弟子,以防弟子对付自己,等到退任或快临终前传授给弟子,只有传承者才能习得上乘功法。

表1 觅洞村侗族武术黑虎拳传承谱系

表2 老海村月牙镋传承谱系

4.2 习练群体

侗族武术以口传身授为主,在传承的过程中不少招式、套路被历史洪流所湮灭,导致现在传承下来的东西远不足以前。以前练武群体基本上是男子,因女子最终会嫁出,怕本族的武术被外人知晓、破解,来攻打本族,所以侗族武术有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之说。侗族人民练习武术都比较隐蔽,在山林、自家院落、堂屋里练习,练习时间大多在晚上,农闲时会召集本族人习武。在封建时期,第三代传承人吴光荣、吴光基,吴家胜的儿子吴光华(又名老会)专门以武术为营生,三人经常到湖南、广西、锦屏、黎平、从江、榕江地区传授武艺,和别人切磋,那时是侗族武术发展最鼎盛的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的大跃进时期,全国上下搞生产、练钢,全部铁制器具、武器都拿去冶炼,现在传承人多数武器都是重新打制的,侗族武术发展日渐衰微。到文化大革命时期,武术发展近乎停滞,练习武术的人被抓起来,大家都不敢练习武术。改革开放后,武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侗族武术又重新被人们拾起。

5 黔东南侗族武术发展面临的困境

5.1 从符号互动论理论视角分析

符号理论开创者米德创立了一套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符号互动论者研究人们是如何使用符号,赋予事物的看法并相互沟通。通过实地访谈调查,发现黔东南州侗族武术符号的形式多样,包括拳、剑、棍、刀、凳等多种。但对于武术的传承却面临着诸多问题,主要是人们赋予侗族武术的这种意义产生于人们的互动之中,在这过程之中侗族的主要传承人会因各种各样的原因流失,主要青壮年外出务工,村寨中年岁较大者武术技艺较高,武术可能会遭受失传的危机;随着西方竞技体育热的崛起,当今的青年人更喜欢集竞技性、对抗性、场面性的体育项目,侗族武术现如今更多作为表演项目而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让民众误解他只是花拳绣腿、空架子,但作为一种生存、自卫和掠夺的手段,武术只有在冷兵器时代才能发挥出较大的作用。在当前的社会,则作用有限,往往蜕变到仅表演和强身健体的地步。一定程度上说,这是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缺乏专项保护资金,武术传承人及练武者多为农民,为了生存需求、养家糊口,需劳动、务工来保证家中的开支,只有在余暇时间才能习武。侗族武术的文化在符号互动中,没能系统的被后代传承下去。

5.2 从结构功能理论视角分析

功能主义是以一种高度抽象的宏观理论的面目出现在社会学一般理论中,从功能分析的视角看,侗族武术是由相互联系、协同发挥作用的各个部分构成的一个整体,在传承中因为是非奥运项目得不到重视,而被边缘化。现在的篮球项目之所以能够很好的普及并被推广出去,更是因为它是奥运会比赛项目,而有的人们认为,没有竞技比赛就没有继续发扬的必要性,正是因为民众对侗族武术文化认识出现扭曲,不能从整体与部分的哲学视角了解黔东南侗族武术文化而出现反功能的认识。侗族武术目前还没有系统地挖掘、整理出来,展现在大众面前也只是侗族武术中单一的形式。在历史的长河中,侗族武术曾为侗族先民生产、生活、交流做出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然而在当今多元文化交流碰撞下,侗族武术如何能在各放异彩的武术流派中占有一席之地呢?

6 黔东南侗族武术传承发展的策略

(1)将武术纳入地方体育校本课程。地方高校、师范学院是专门培养人的教育场所,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师资培养的重要地方,要加强促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力度。侗族武术作为黔东南州典型民族文化之一,具有别具一格的民族特色,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将侗族武术纳入学校体育课程中,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接触博大精深的中华武术,增强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雷山中学将苗拳作为学校的特色内容之一,全校学生都在学习苗拳。学习武术对青少年人格塑造起着积极作用,纵观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每个时代都涌现出英雄豪杰,侗族农民起义领袖姜应芳、林宽、侗族烈士龙均爵、龙大道等对民族和国家的兴亡,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的这种爱国主义精神不断的教育和鼓舞后代习武者。(2)建立武术训练基地,培养传承人。在调研过程中,看见苗族武术传承和发展境况都比较好,苗族武术传承人在自家拿一间房子作为训练场所,摆放训练器具,并申请了苗族武术训练基地。侗族武术可以借鉴,建立侗族武术训练基地,组建更加完善的武术训练队。开展武术培训班,对于热爱武术者可以更加深入系统地学习侗族武术。(3)武术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当前,国家体育总局等14部门联合印发《武术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年》,规划分析了当前我国武术产业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部署了下一阶段武术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其中包括促进武术与旅游深入融合,鼓励开发武术相关旅游产品。侗族武术与文化旅游相交融,打造特色武术村寨,武术竞赛表演、用品制造、武术旅游,办武术陈列室,武术融入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建设,打造精品旅游景区,推动侗族武术发展的同时,也促进文化与经济协同发展。(4)积极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挖掘、整理侗族武术,将侗族武术整理出一个体系。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规范的保护文化,提高侗族武术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人了解侗族武术文化的独特魅力。贵州黑虎拳、侗族月牙镋、勾林都被列为贵州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遗文化的保护发展都比较好。侗族武术主要靠口传身授,以文字、图书、影音的形式保存下来的非常少,为了让后人还能了解到侗族武术,可挖掘、整理出拳谱、套路,将其编写成册以供更多的人观摩,还可以邀请武术传承人将其套路、招式以视频方式记录、保存。

7 结语

侗族武术文化是对民族社会发展的映射,通过对黔东南州侗族武术文化的研究,该地区发展较好的侗族武术有天柱高酿镇老海村的月牙镋、黎平县觅洞村的黑虎拳、蓝田勾林,经过积极挖掘、整理,在各级各类运动会上取得了不菲的成绩,被列为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几个是典型代表,但更多的是黔东南地区武术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其生存发展的下一步该如何走值得我们深思。侗族武术类别繁多,应当继续完善。侗族武术作为中华民族武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中国民族武术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造就多元一体的中华武术文化新局面。

猜你喜欢
招式月牙侗族
我和月牙拉钩钩
针对高考物理计算题,教你增分三招式
月牙湾
弯月牙
造月牙
等比数列解题十招式理论与实践
快乐童年——榕江侗族儿童
侗族建筑博物馆——大利村
侗族养生防病抗衰老经验荟萃
贴近大地:侗族栖居之所的智慧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