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微笑
(嘉善高级中学, 浙江 嘉兴 314100)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要求教师深刻领会新的教学观和课程观,不断创新实践寻找更好的教学方式以促进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在以往的区域地理教学中,由于区域地理的部分知识点多且零散,很多教师会用铺陈式的方法进行教学,即每一个区域都分别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进行罗列式教学。特别是自然地理,为避免遗漏知识点,便每一个区域都从气候、地形、植被、土壤、水文等方面逐一介绍。教师讲得很多,但是学生内化效果不佳。
在第十届长三角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论坛上,教育工作者们提出教学应当是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应当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主题情境式教学中,学生可以融入到情境中,通过对一系列关联问题循序渐进地探索,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学生知识的获取也实现了转变,从以往的学生被动接受转变为学生主动地获取信息。在某一确定主题的情境下,学生面临的不再是单一或者片段的知识点,而是有组织、有关联的知识内容。在一定的情境下,学生更乐于主动探索,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
此外,浙江高考卷地理命题的立意也逐渐由“能力立意”转为“素养立意”,重点落在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考查。例如,和区域地理相关的试题都有一定的情境背景,问题与问题之间都有一定的关联性。这些关联问题其实就是考查学生对地理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理解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日常教学中,教师通过主题情境式教学开展区域地理教学,可以有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核心素养,从而提高教学效果。[1]
主题情境式教学的步骤一般是“确立教学主题—明确教学目标—精选与主题相关的真实地理案例素材—组织素材巧设问题链—教学活动—知识运用—相关拓展”。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探究问题,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运用,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习惯,强化其对情境信息的运用,从而解决区域地理问题,培养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念。具体教学过程如表1所示。
表1 “南美洲的雨与旱”教学过程
(续上表)
(续上表)
第一,主题的选择。由于南美洲已经是世界地理的中后段内容,学生对于区域地理学习的一般方法已经有了一定掌握,所以选择了南美洲其中一个非常明显的区域特征作为主题,即“雨”与“旱”。
第二,情境的创设。课前播放南美洲风光片,在美景和音乐的氛围中,学生能够一上课就进入到南美洲的情境中。开篇以南美洲的亚马孙热带雨林导入新课,以便学生通过最熟悉的情境进入,紧接着从“雨”过渡到“旱”,不跳脱出情境氛围。
第三,问题的设计。结合区域,从不同尺度引导学生逐步解决问题。以“全球→南美洲→智利→阿塔卡马沙漠→阿塔卡马盐沼”由大尺度到小尺度的过程,慢慢解决从自然到人文的问题,整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在区域的背景下,感受人地关系,实现综合思维的实践探究。
第四,教师的引导和课堂的生成。“自然——化‘旱’为‘雨’”这一部分中,教师运用了“侣行”节目中的一个片段视频,其中的主人公行进在干旱的阿塔卡马沙漠,学生通过视频能够将自己置于这个情境中,视频中出现了一张网,于是教师问学生这张网的作用,学生并不能立刻回答出准确答案,于是教师继续播放视频,学生看到这个网上有很多水滴下来,进而联想到这是在化“旱”为“雨”。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思考这种过程是如何实现的。这个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思维过程的干预较少,循序渐进呈现知识点,达到了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的效果,也实现了学生区域认知能力的培养。
主题情境式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情境中的主人公也是学生,是完全体现“以学生为本”教学理念的一种教学方式,因此学生的反馈对于主题情境式教学的不断优化有很重要的意义。[2]
课后,笔者访谈了不同层次的10位学生,他们都对这种模式表示了不同程度的喜爱,同时对他们进行了抽测,以检验教学效果。
第一,课堂氛围方面,情境教学有一定的故事性,仿佛将存在于书本上的知识从二维空间升级到了三维空间。学生表示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并且更加乐于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面对不断递进的情境问题,甚至有一位学生表示探究学习变得像“升级打怪”一样有趣。
第二,综合思维方面,主题情境式教学衔接了主题、情境、知识三者。学生在情境中解决问题需要调取该区域不同方面的知识,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第三,区域认知方面,本堂课的教学设计本身就有一个区域尺度的变化过程,即“全球→南美洲→智利→阿塔卡马沙漠→阿塔卡马盐沼”,学生对于不同地点的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当地所处的气压带风带位置都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在情境问题的推进过程中,学生能够结合区域地理的特征和相关材料信息,运用地理原理去分析“自然现象的成因,自然环境特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经济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等涉及人地关系思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