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康复训练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意义研究

2022-07-28 03:01夏彬胡希红李秀丽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11期
关键词:左室心衰康复训练

夏彬 胡希红 李秀丽

慢性心衰是临床上常见且严重的一种心血管疾病,是由患者心脏结构不全而导致的心室功能受损,在我国各种疾病中发病率较高,严重的甚至导致患者死亡[1]。如果不采取相应的康复护理措施则会出现更为严重的情况,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心衰主要临床症状为呼吸困难和疲劳、液体潴留(肺充血和周围水肿)。据临床统计,老年心衰患者的数量高于年轻患者[2]。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心衰的发生几率随着提高。因此,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非常关键,其能改善病情,防止病情加重。临床研究认为,老年心衰患者采取运动康复训练可以缩短其临床康复时间,提高康复效果[3]。本文对老年心衰患者采取运动康复训练,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大连市友谊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老年心衰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65.8~70.7岁,平均年龄(66.53±1.52)岁;病程3~10年,平均病程(5.00±1.56)年。试验组患者年龄65.5~71.5岁,平均年龄(67.10±1.44)岁;病程3~11年,平均病程(5.01±1.52)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均为本院患者;年龄>65岁;均符合WHO制定心衰诊断标准,经临床表现、超声心动图、左室射血分数等辅助检查确诊;告知家属,征得同意后签订相关协议。排除标准:严重室性心律失常、体力活动障碍、语言交流障碍及不能完成运动训练的患者;未并发肿瘤疾病;无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障碍疾病;有药物过敏史,传染病、不配合工作的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训练,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告知康复的重要性,建议患者可以慢跑、游泳等,长期坚持。试验组采取运动康复训练:指导患者翻身、屈伸腿等小范围训练,根据患者承受能力逐渐增加训练量,延长肢体运动时间;患者恢复良好后训练可增加到5次,严重者应选择缓慢步行,5 min/次,5次/d;重症患者应卧床休息,可选择关节活动。先卧位,放松呼吸运动后的肢体运动从被动到主动肩举到转,肘屈到伸;髋:屈到伸;膝屈到伸;踝上下到屈伸,3~5次/组,3组/d;坐姿从被动到主动的运动方式,肩由抬到圆周运动,肘由屈到伸。步行:从站步到步行100 m,1次/d,后到步行150 m,1次/d;步行200 m,1次/d。计划有氧运动康复,当患者进一步稳定后,可以适当的给予有氧运动,让患者登上、游泳、骑车等,增加机体的免疫力。对患者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呼吸肌训练:首先对胸廓进行训练,患者采取仰卧位,屈起髋膝关节,将双手放于肋间,让患者缓慢呼吸,感觉肋间间的波动,当吸气的时候给予阻力,让那个患者在阻力的作用下完成吸气动作,当患者呼气时,收缩胸廓,锻炼15次/d,每次间隔1 min。之后对膈肌进行训练,同样采取仰卧位,头部抬高,腹式呼吸,双手放于脐部,给予阻力,10 min/次。教会患者如何有效的咳嗽,当有咳嗽的冲动时,患者采取坐位,上身向前倾,缓慢深呼吸数次后,用力咳嗽,采取腹部肌肉的力量进行咳嗽,再缩短深吸气,15 min/次,1个疗程15 d,共治疗5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康复后心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血脂指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BMI、康复运动掌握程度评分。患者训练后用超声心动图检测患者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室射血分数、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采用自编问卷观察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躯体健康、精神状态、社会功能3项,每项总分100分,分值与患者的生活质量呈正比。康复运动掌握程度评分: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康复运动掌握程度越理想。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康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试验组患者康复后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康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患者康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躯体健康、精神状态、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3 两组患者血脂指标及BMI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BMI、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血脂指标及BMI比较()

表3 两组患者血脂指标及BMI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4 两组患者康复运动掌握程度评分比较 试验组康复后第1、3、5周的康复运动掌握程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康复运动掌握程度评分比较(,分)

表4 两组患者康复运动掌握程度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 讨论

目前,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我国心脑血管发病例数每年上升。慢性心衰的主要发病人群为老年人,一旦患病将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并且我国老年慢性心衰患者逐渐增多,给家庭带来了巨大负担[4],并且大部分是由心脑血管疾病诱发的,其是导致老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如果不及时治疗,将导致患者心功能恶化、生存质量降低以及5年存活率降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患者心肌负荷过大引起的心肌病变有关,患者发病后会导致其运动功能减退,最终导致患者无法行走常年卧床[5]。心衰出现情况比较紧急,而且发展迅速,导致患者功能紊乱,给患者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需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因此,研究心衰的治疗和康复方法非常重要[6]。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康复干预是必要的。传统康复干预主要是指导患者休息,限制了患者的运动功能,不仅不会提高心功能,增加了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如果康复环节做不到位,也会对治疗效果产生很多不良影响,这说明护理人员自身技能有待不断提高[7]。在进行康复之前,采用常规方法提供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没有相应的针对性,患者自身活力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故临床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是提高患者生活能力的关键,但老年患的临床康复中面临许多问题,故增加其临床配合度是提高老年患者康复治疗效果的关键[8],运动康复训练能促进其治疗,在老年人中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研究显示长期的康复,可以提高患者临床依从性,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医护的满意度,促进医患之间的和谐发展[9,10]。本研究采取的运动康复训练,根据患者自身条件,给予呼吸功能训练,提高患者的肺功能,提高临床供氧量,提高生活质量。从本试验可以看出,试验组患者康复后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躯体健康、精神状态、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BMI、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康复后第1、3、5周的康复运动掌握程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老年心衰患者采取运动康复训练的效果显著,可以改善患者心功能,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左室心衰康复训练
超声心动图对不同主动脉瓣病变患者主动脉瓣置换前后左室功能变化评估价值研究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卡维地洛联合尼可地尔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分析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