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孟庆娇
作者单位 浙江学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根据盖洛普的调查,员工离职,有75%是因为无法处理好与直属领导的关系。具体表现不外乎:加班加点做出来的东西被领导一顿狂批;领导不懂业务还瞎指挥;自己业务能力强但好事总落不到自己身上……于是我们发现,能在职场中如鱼得水的人,往往不是能力最强的,而是适应性强、向上管理做得好的。
有一项35000 人参加的调研,其中56%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工作中第一顺位亟须解决的问题就是向上沟通。可见,大家一方面对与上司打交道有畏难情绪,另一方面又觉得自己由于不能很好地经营与上司的关系,致使上司对自己有偏见、不待见,以至于自己在职场上吃了亏。可见,上下级关系已经成为个人发展、团队绩效、组织稳定,甚至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既然知道了向上管理的重要性,那么是不是代表我们就会做向上管理了?事实恰恰相反,对于怎么做向上管理,大多数人心里没谱。我的建议是:下级要“向前一步”,主动去接近上级,了解上级的想法、意见,争取与上级同频。
谈到向上管理,大部分职场人会有种错觉:“上级是向我施加影响和压力的人,我一个普通职员,怎么去‘管理’上级?”殊不知,上级有时候也会受到自己下属的影响。
著名管理学家杰克·韦尔奇的助手罗塞娜·博得斯基在自己14 年助理生涯的基础上,提出“向上管理”的概念。在她看来,管理需要资源,而资源的分配权掌握在上司的手上,因此,当我们需要获得工作的自由和资源时,就需要对自己的上司进行管理,这种管理实际上是与上司进行有效的沟通。
一般意义上,员工和上司间的交往和联系被定义为向上沟通,即沟通中一种向上的形式。但是,向上管理并不仅仅指单纯意义上的向上沟通,或者管理领导的情绪、管理领导跟自己的关系。向上管理其实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反向管理”,包括沟通、汇报、价值输出等一系列具体的操作,是通过更有效的方式争取上司的时间资源、获取和上级沟通的更多频、更充分的方式。一句话,向上管理是为了更好地与上级沟通互动,以便顺利完成我们自己的任务。向上管理一方面是成就上司,一方面也是成就自己,帮自己成事。
在进行跨部门的沟通时,我们总爱说“要打破部门墙”,意思是部门与部门之间有界限、有隔阂。但是部门内部就没有隔阂吗?上级和下属之间就没有隔阂吗?隔阂当然是存在的,关键在于我们怎样去打破隔阂。
最近公司业务部门找我给他们做一场向上管理的培训,我制作了一份PPT,里面很少的部分来讲道理,很大的部分是搭建了一座台子,让上级和下属在这座台子上能看清彼此的需求。
在培训现场,我抛出第一个问题:你认为,在你的上级(下属)心里,你应该一周和他正式沟通几次?一边是下属,一边是上级,大家各自在纸上写出答案,然后面对面揭晓答案。这个问题看上去简单,但是当大家把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亮出来的时候,彼此都是一脸诧异—双方之间竟然能有如此深的误解!
我又更进一步,对在场的普通职员提出第二个问题:你现在跟你的上级一周沟通几次?问这个问题的目的是让参与培训的人看清楚一件事—一致性的缺失。你了解上级的想法吗?你所做的和上级感知的是一样的吗?你纸上写的答案是否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期?比如,你认为在上级眼里一周一次的沟通频率是必需的,但实际上你可能一个月才和领导沟通一次。那么你对此有什么补救措施吗?再比如,在上级眼里,一周一次的沟通频率是必需的,但是你每两天就和下属沟通一次,这其中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吗?如果双方没有达成一致,特别是没达到你心里设定的那个答案,你有没有了解背后的原因?有没有主动想办法去改变现状?
最后一个问题:在你眼中,你的上级(下属)目前最急于解决的三件事情是什么?结果很让人意外:上级基本都能写对一两件下属目前急于解决的事情,但很多下属对于上级目前最着急要解决的三件事情,甚至连一件也没写对。
如果在“你以为上级对你的要求”和“上级实际对你的要求”之间存在差异,那我们就得赶紧采取行动来消除这些差异,实现同频共振。只有想到一块儿,才能干到一块儿。
在做向上管理时,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即上级都是能沟通、可以被说服的,关键是要懂得换位思考,能够准确抓住上级的关注点。讲两个小故事,来看看换位思考在向上管理当中有多重要。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我们都熟悉。小时候我每次看到这个片段,就忍不住替悟空感到不平:他既要保护唐僧西行,一路上斩妖除魔,又时不时被唐僧误解,真是太冤了。等我踏入职场以后,才意识到这其实是一个向上沟通的失败案例。悟空最大的失败就在于,他始终以自己的视角去跟唐僧沟通,第一次沟通失败之后他没有及时反省,也没有尝试站在唐僧的立场去看待和理解这些问题。为什么唐僧死活听不进悟空的意见?表面上看是唐僧不相信悟空的专业水平,实质上是双方的关注点不同。
悟空作为安保专业技术人员,降妖除怪很正常。可唐僧是什么人?他是十世修行的金蝉子,安全问题不是他的第一考虑。唐僧固然知道悟空是技术专家,然而问题是,万一专家也看走眼了呢?被妖怪吃了不要紧,大不了再多修行一世;可是万一错杀无辜,取经这事就彻底泡汤了。那么唐僧能不能被说服呢?当然能。师徒四人能历经八十一难取到真经,说明团队内部的沟通整体上还是成功的。那么,如果你是悟空,既要除掉害人的白骨精,又要顾及师父的想法,该怎么办呢?
其实悟空可以这样说:“师父,我知道您是怕我万一看得不准,伤及无辜。可是您也要想想,万一我们被外表迷惑,错放了妖怪,受苦的可是周围的百姓啊。您今天放走了妖怪,明天生灵涂炭,那可都要算在我们头上了,到时候您在佛祖面前如何交代啊!”就算这时候唐僧还是犹豫,至少也不会再念紧箍咒了,因为他的顾虑被悟空照顾到了。
同一问题,关注点不同,解决的方式方法就不同。所以,下属在与上级沟通时,除了站在自身的立场上剖析问题,还要换位思考,想想上级对问题的关注点在哪里。如果你想让自己的方案顺利通过审核,就要在关注点上尽可能与上级同步。
说到换位思考,《触龙说赵太后》则称得上向上沟通的成功案例。故事是这样的:赵太后刚执政,秦国就进攻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援,齐国却一定要长安君—赵太后最宠爱的幼子来做人质,才肯派出援兵。赵太后舍不得儿子,尽管一众大臣极力劝谏,她仍然固执己见,并放出狠话:“谁再说让长安君去做人质,我一定朝他脸上吐唾沫!”
左师触龙在这时候去面见太后,可以想象得到,太后一定不会给他好脸色。事实确实如此,太后得知触龙要来,气势汹汹地等着。但触龙很讲策略,他小步慢跑到太后面前,先不说正事,而是从饮食起居唠起,和太后交流养生保健常识。当太后怒色稍减之后,他才将话题引到孩子身上:“我老了,希望在没死之前,把我那十五岁的小儿子托付给您做黑衣卫。”太后说:“大男人也疼爱小儿子吗?”触龙说:“肯定的啊,有时候比妇女还厉害呢。”太后这才笑了:“还是妇女更厉害。”触龙见太后脸色缓和下来,才婉转地说:“我私下认为,您爱燕后多于长安君。父母爱子女,就该为他作长远打算,燕后出嫁时,您哭得那个凶啊。但是每年祭祀,您都祈求她早日生子,不要被赶回来。这才是真的为她考虑。现在长安君地位这么高、封地这么肥沃,但却寸功未建,他以后凭什么在赵国立足呢?所以我觉得您爱他不如燕后。”赵太后被成功说服:“好吧,任凭您指派他吧。”
当时的赵国并不缺能言善辩的说客,大道理太后也都懂,只是情理上明白,还需要情感上被关照到。大臣们需要从一个母亲的角度给她一个合理的理由。触龙的那句“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打动了她,因为这样做为的是长安君今后能堂堂正正继承爵位,也是她爱儿子的表现。
向上管理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还不够,还得落实到行动上。此处需要“敲黑板”:跟上级沟通,一定要主动、定期,有重要事项的时候更要频繁沟通。提示三个切入点。
信任是向上管理的大前提。有了信任,上级有事时才会想到你,遇到问题时才会放心交给你去处理。有的事情其实他心里已经有方案了,但他愿意讲给你听,让你谈谈自己的想法。这样你就有机会接触更多的信息,看问题也更全面,对你从更高视角上做决策也有很大的帮助。
拿不定主意或者吃不准一个方案到底能不能奏效时,都可以主动去寻求上级的帮助。让上级充分了解你的工作进展,一方面可以为你提供指导,另一方面也让他通过你的一些决策和做法更了解你,知道你擅长什么,以后有更好的机会才能第一时间想到你。
你要成事,需要人脉、资源、认知和注意力,这些都需要获得上级的支持。这时,上级就像是一张信用卡。不过,你必须保持不错的征信记录——需要在关键时刻获得上级的信任,才能顺利拿到这些资源。这就需要你成为上级的得力助手—他想要的数据你脑子里都有,他想了解的政策法规你张口就来。你越能帮助上级成事,你的机会也就越多。
很多职场人打怵和上级接触,“我就做好我自己手头的事就好,对领导还是敬而远之吧。”这种想法最要不得。你要明白,上级是你最重要的工作同盟,如果你不花时间去处理和上级的关系,你就需要花更多时间去应付他对你糟糕的管理。所以,面对上级,向前一步,主动去进行沟通和管理。
跟大家分享一个与上级沟通的小贴士:尽量让上级做选择题而不是填空题。假如你有一个问题要解决,千万不要直接冲到上级面前去问:“领导,这种情况该怎么办?”而要说:“关于这个问题,我已经思考出三个方案,您看哪一个更合适?”人在职场,大家的时间都很宝贵,你不能抱着“一个方案定乾坤”的想法走进领导的办公室,万一这唯一的方案被否定了怎么办?所以你准备好三个方案,当中必定有一个是符合上司心意的,让他选择,你往下执行就好。
还是在那场培训课上,我让大家现场分享一些向上沟通的方法。有位部门领导站出来讲了他的一位下属的做法。他说,他的这位下属做事情特别用心,因为他在总部的时间比较多,而下属大多数时候都在外面跑项目,偶尔两人一起出差的时候,这位下属就会抓住机会来和他做一些沟通交流。他会根据路上的用时情况,提前想好和领导沟通的内容。如果是短途,就谈一些当下着急要解决并且能快速决策的事情;如果是长途,就把自己团队内的人员情况详细跟上级汇报,包括后续的人员培养发展计划等。这位领导当着其他部门领导、员工以及该下属的面,讲述了他们的沟通经验,并对下属的做法给予肯定和赞赏,这对拉近上下级关系也起到积极正面的作用。
向上管理中,最大的难题就是思想难以同频。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多地创造和把握与上级沟通的机会,使双方在交流过程中坦诚相见,把自己的需求真实地呈现给对方,不要总说“我觉得你应该……”,多想想对方以及“你觉得,事情这么办合不合适”,上级和下属之间不再隔着墙、隔着纱,而是面对面,让思想联通,高效沟通,达成一致—这才算是完整的“相见”,这才是成功的向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