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格局下江苏海洋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研究

2022-07-27 08:58张宏远孙梦伟顾云娟
关键词:产业链江苏海洋

张宏远,孙梦伟,方 颖,顾云娟

(1.江苏海洋大学 商学院,江苏 连云港 222005; 2.江苏省海洋经济监测评估中心,江苏 南京 210003)

一、引言

随着海洋强国建设、“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和江苏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部署的实施,江苏海洋经济得以快速发展。但是,对标广东、山东等其他海洋强省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新发展格局将给江苏带来区域发展能级跃升、消费市场显著扩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科技创新生态进一步完善等积极影响。江苏要抓住契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快海洋强省建设。其中,海洋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是促进江苏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创新动能转化方面,海洋产业链与创新链的融合,不仅能够带来产业链的延伸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还能将江苏的创新资源优势与实体经济优势相结合,实现从“江苏制造”到“江苏智造”、从“外循环”到“内循环”的动力转变。在海洋产业转型与升级方面,产业链需要通过创新来实现升级,创新也需要通过产业链的重塑来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将技术创新落实到生产活动中。海洋产业链串联供给侧的各个环节,产业链与创新链的融合不仅能够有效促进海洋产业的转型与升级,而且能够继续深化供给侧改革,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在提高海洋科技创新支撑力方面,产业链与创新链的融合就是将创新融入到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有利于提高产业链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体制机制创新改革,从而为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创新支撑。因此,在新发展格局下,促进海洋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打造产业链与创新链闭环生态,是江苏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文献综述

(一) 产业链的相关文献综述

产业链是指具有特定技术经济联系的各个产业部门按照一定逻辑关系和特定的结构关系形成的具有关联和动态联结的链式产业系统,并通过系统中的要素和价值流动实现分工协作、价值增长和产业发展等目的。近年来,对于产业链的研究更加趋向于对产业链的现代化、产业链布局、产业集群发展等方面。盛朝迅提出了推进我国产业链现代化的思路与方略,认为推进产业链现代化是破解我国产业基础能力不足和部分领域“卡脖子”瓶颈制约、提升产业链水平的必由之路[1]。祝坤福等就疫情对全球产业链的冲击及其引发的我国产业链加速外移风险进行了剖析,并就产业链布局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2]。产业链集群建设方面,刘志彪等认为疫情后中国参与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方式可能要由过去的出口导向的全球化战略转向利用内需的经济全球化战略,未来中国政府应该主动地推进全球产业链集群的建设步伐,以应对未来全球化方向演变的趋势[3]。张其仔等认为中国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由投资推动向创新驱动发展的转变,突破口在于通过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双螺旋跨越,更高质量地嵌入全球创新密集型产业[4]。

(二) 创新链的相关文献综述

创新链是描述从创意到创新成果形成整个过程的链状结构,反映了创新要素在整个创新活动中的流动、转化和价值实现过程,体现了创新主体在创新活动过程中的价值链接与创新协同关系。我国关于创新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创新链的形成以及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业发展等方面。张超等基于创新价值链的视角,对构建环广州大学城的全链条创新孵化育成体系进行探索研究,将创新链融入产业链,谋求区域创新发展的新路径[5]。李海娜等通过探究技术型企业的创新风险,从策划、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市场化等创新链环节的角度分析企业风险,给予建议,推动企业创新发展[6]。王征业以创新链为切入点,探寻促进农业科技发展资源有效配置的方案[7]。

(三) 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的相关文献综述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首次对产业链和创新链的关系进行论述,揭示了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的层次递进关系,即产业链是链条主导力,创新要围绕产业需求部署和推进,资金要环绕创新过程集聚,产业是整个生态链条的核心和龙头。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近年来,关于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融合,不少专家学者进行了研究,研究主要集中在两链融合的重要性以及两链融合的路径上。在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的重要性方面,匡茂华等指出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有利于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整合产学研力量;在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的路径方面,匡茂华等探寻出创新与产品生产、文化、管理、组织四大融合路径[8]。洪银兴认为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是推动创新发展的关键,是推动产业迈上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突破口;他指出两链的融合关键是在相应的产业链环节上创新核心技术,同时充分发挥创新链对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这两大体系的衔接作用[9]。汪明峰等人从产业类型、空间平台及政策工具3个维度,在创新价值链、区域创新网络、创新区等理论概念的基础上,以杭州市为例研究了双链融合的机制[10]。

综上,产业链与创新链的融合发展不仅是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必由之路,更是中国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的重要突破点。本文将双链融合的理论运用到江苏海洋经济发展中,试图打造产业链与创新链的闭环生态,促进江苏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三、江苏海洋产业链与创新链现状分析

(一) 江苏海洋产业链的现状分析

江苏涉及的传统海洋产业有海洋渔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等,新兴产业有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电力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水利用业等。

1 总体现状 经初步核算,2021 年江苏全省海洋生产总值(GOP)9 248.3亿元,比上年增长 12.5%,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 7.9%,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10.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536.7 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 4 311.1 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 4 400.5 亿元,海洋经济三次产业增加值占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 5.8%、46.6%和 47.6%。近5年来,江苏各海洋产业总体情况如表1、表2所示。

表1 2017—2021年江苏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

表2 江苏海洋部分产业2017—2021年发展概况

2 主要海洋产业链发展现状 在海洋渔业的产业链发展上,江苏已经基本形成了从育苗、养殖、捕捞到加工、运输、销售的一系列产业链(见图1)。江苏的渔业和滩涂农业发展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三市连云港、盐城和南通,渔场面积达15.4平方公里,滩涂养殖面积位列全国第二。江苏逐步推进生态渔业、高效渔业、品牌渔业的发展,不断推进海洋渔业产业链的优化升级。但由于前期大量的捕捞,海岸线以及海洋生态系统受损,海洋捕捞量与海水养殖产量逐年下降,2017至2021年的年平均增速为-2.97%。

图1 海洋渔业产业链

在海洋船舶工业产业链上,江苏海洋船舶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江地区(含南通)。“十三五”期间沿江(含南通)造船完工量达到全省80%以上。江苏海洋船舶工业链由船舶设计、分段建造(壳、舾、涂一体化)、关键部件及配套件(动力装置、甲板机械、舱室设备等)、总装、修理、拆解等环节构成。目前,江苏海洋船舶产业链已基本形成,但是原材料、核心技术仍然由国外垄断,产业链也存在空间布局不合理、区域间缺乏合作、高技术船舶产业集群发展缓慢等问题。

在海洋交通运输业产业链上,江苏海洋交通运输包括沿海和沿江两大部分,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兴起,港口建设正从第二代向第三代港口跃升,以连云港港为核心的沿海港口群基本形成,形成了港口、物流、集疏运一体的产业链(见图2)。2021年,海洋交通运输业发展态势良好,沿海沿江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 26.1 亿吨,比上年增长4.4%;集装箱吞吐量 2 099.1 万标箱,比上年增长 14.4%。海运企业营业收入大幅增长。全年实现增加值 1 561.2 亿元,比上年增长 29.5%。虽然江苏海洋交通运输产业链已经基本形成,但是在港口服务能力、物流的信息化程度、江运和海运的衔接、疏港航道建设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图2 海洋交通运输业产业链

在滨海旅游业产业链上,江苏积极打造特色的沿海生态风光带,开发以山海神话、江风海韵、生态湿地为特色的精品旅游。沿海城市基础交通条件的改善,也为海洋旅游业的繁荣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政策的支持下,旅游市场逐渐复苏,2021江苏沿海全年接待国内游客 1.1亿人次,比上年增长 43.1%。全年实现增加值 477.7 亿元,比上年增长 14.5%。江苏沿海三市结合当地海洋旅游特色资源,全力研发特色旅游路线、特色旅游产品。目前江苏的海洋旅游业的产业链不断完善,正在逐步形成集交通住宿、海洋旅游、文化美食、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见图3)。

图3 滨海旅游业产业链

在海洋工程建筑业产业链上,江苏的海洋工程装备基础设施陆续建成,为江苏海洋工程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江苏省已经基本形成由上游海工装备支持行业(包括设计及原材料提供)、中游海工装备制造(钻井平台、生产平台、海洋工程辅助船等设备体系)和下游海工装备建筑及服务(海洋石油工程、海洋油气服务、海洋风电装备等)等主要环节组成的产业链(见图4)。

江苏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了海洋工程建筑业的持续增强。2021年,实现增加值 256 亿元,比上年增长8.5%。江苏目前已经能够建造高端、复杂的大型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基础好,优势明显。但是,海工装备的一些核心关键技术目前仍然难以有大的突破。

图4 海洋工程建筑业产业链

在海洋生物医药与生物制品业产业链上,海洋生物医药与生物制品业的核心产品是海洋药物和海洋功能性食品。2021年,江苏海洋生物医药与生物制品业全年实现增加值 68.5 亿元,比上年增长 11.9%。近年来,江苏的海洋生物医药与生物制品业发展较为迅速,已经初步形成以海洋生物制品为核心,向上游养殖和下游精加工、运输等环节延伸的产业链(见图5)。从整体上看,海洋生物医药与生物制品业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初步形成的产业链在生产、存储、运输等环节仍然存在创新能力不足、技术难以突破、衔接不足等问题。

图5 海洋生物医药业产业链

在海洋电力业产业链上,截止到 2021 年底,江苏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达 1 183.5 万千瓦,比上年增长 106.7%;全年海上风电发电量 185.5 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 65.6%,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均位居全国前列。全年实现增加值 74.3 亿元,比上年增长 47.7%。可以看出,江苏的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产业链已经初具规模,初步形成包含海上风电设备设计研发、装备制造、运输安装,运维服务等环节较为完备的产业链。但是综合来看,仍存在链条空间延伸不足、创新动力不足等问题。

在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产业链上,在各项政策支持下,江苏省海水淡化潜能加速释放,海水淡化市场规模快速扩大。江苏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业发展起步良好,产业链处于高端环节。2021年,全年海水淡化产量达 1.3 万吨,同比增长 26.5%;海水直接利用量 135.8 亿吨,同比增长 10.4%。全年实现增加值 4.1 亿元,比上年增长 10.8%。但是与其他海洋强省相比,体量明显偏小,产能较弱,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二) 海洋创新链的现状分析

海洋创新链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聚焦海洋领域创新,通过知识创新活动将相关的创新参与主体连接起来,以实现知识的经济化过程与创新系统优化目标的功能链节结构模式。本文主要从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海洋科教资源禀赋程度和海洋创新平台建设三个方面对江苏省的海洋创新链进行现状分析。

1 江苏海洋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江苏在海洋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一些重大成果。在海洋渔业上,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在新品种创制上取得新进展,江苏省农科院致力于优化海洋种养殖品种结构,突破海滩涂种植技术的瓶颈。在海工装备上,江苏科技大学参研项目“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中船重工702研究所牵头研制了“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等国之重器;江苏中船重工716、702所在“基于北斗等导航卫星信号反演海洋大气波导”等海洋检测技术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在海上风电上,江苏海上风电公司实现了主辅设备的统一建模及海上升压站全数字化管理和无功电压精准控制,大幅度提高了海上风电功率预测精度。

2 江苏海洋科教资源禀赋的发展现状 江苏是教育大省,科教资源十分丰富,其中涉海科教资源富足,开设涉海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高校院所有南京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江苏海洋大学、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2研究所、716研究所、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等。此外,向海设立的新型研发机构、创新平台也在推进建设之中。镇江市人民政府、钢铁研究总院和江苏科技大学三方共建的“中国(镇江)海洋先进材料产业创新中心”重点打造海洋先进材料产业领域的材料检测、技术研发、技术转移、企业孵化、生产制造、军地协同创新、科技咨询服务等为一体的“创新中心”。

3 江苏海洋创新平台建设的发展现状 江苏省创新平台建设持续推进,取得了一些进展。江苏以促进深海可持续开发利用和海洋安全重大需求为导向,启动建设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积极打造深海技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围绕海洋产业发展,布局建设江苏省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绿色船舶技术重点实验室、海洋工程装备重点实验室、船海装备智能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洋石油气钻采和固井设备院士工作站等一批省级海洋科技创新平台,为江苏省海洋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但是,江苏海洋创新平台在数量和与海洋经济的契合度来看还有很大提升空间。目前全省海洋科研机构和海洋领域重点实验室在国内分布不足1/10,而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也主要开展深潜、深网、深探等研究,与全省海洋经济发展契合度还不够紧密。

四、江苏海洋产业链与创新链存在的问题

(一) 产业链与创新链脱节,缺乏有效衔接机制

目前,江苏与海洋相关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及具有一定研发能力的涉海企业虽然不少,但是缺乏一套较为有效的产业链与创新链的衔接机制、创新资源整合机制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目前存在的政府科技创新管理机构分散、创新资金分配不合理、各科技计划之间缺乏紧密协同、技术市场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会使得研究机构与生产机构脱节、产业链与创新链缺乏衔接,不仅降低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能力以及知识经济化过程的成功率,而且容易使产业发展模式简单粗放、产业规模化程度较低以及产业链缺失。另外,一些高校以及科研院所在申报项目时,会将注意力集中在学科建设的前沿性、研究成果的科学价值、项目完成后发表的论文数量与质量以及项目对支撑评审产生的作用上,而忽视了市场和企业的需要,科研成果转化困难。

(二) 缺乏海洋产业创新平台,产学研合作不足

江苏海洋创新平台存在数量不足、功能单一、缺乏需求对接机制等问题,与广东、山东相比较而言,还有很大差距。在海洋创新平台上,广东充分发挥地理优势,积极对接港澳,与大湾区进行高水平的互动,不断延伸产业的发展领域,积极创建创新平台,推进技术研发进展,建立广东海洋创新联盟、南方海洋实验室等。山东先后建立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山东研究院等重大创新平台。江苏陆续启动建设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绿色船舶技术重点实验室、海洋工程装备重点实验室、船海装备智能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洋石油气钻采和固井设备院士工作站等一批省级海洋科技创新平台,但是与江苏海洋经济的产业化发展要求相比,现有的科技研发平台仍然存在数量不足、功能单一、产业化能力薄弱等问题,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效能不高。

(三) 海洋产业创新动力不足,核心技术难以突破

江苏海洋产业创新动力不足,部分海洋产业的卡脖子技术难以取得突破,海洋科技创新水平不高,科技支撑能力不强,科技服务较为薄弱。渔业、养殖装备关键技术与重大装备产业研发未实现交叉合作,设计研发各自为政、信息互通机制缺失,导致建造步伐缓慢。海洋船舶工业在关键技术领域、售后服务、国际网点布局,特别是船用配套产业中关键船用设备的研发建造等方面均存在短板。海洋新能源等高端新兴产业的集聚效应支撑力不足,尤其缺乏科技含量高、引领带动作用强、经济总量大的项目的拉动支撑。海工装备、高端海洋船舶核心技术仍以进口为主。江苏海洋经济发展核心技术自给率较低、成果转化率不高,海洋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也尚未形。

(四) 海洋科教水平不高,海洋人才匮乏

江苏的传统教育与科技水平较高,但涉海技术教育十分不足,海洋产业从业人员素质和职业教育等有待加强。江苏海洋科技人才不足,科技力量分散,海洋科研机构数和研发人员数量在全国沿海省份中分别位列第10位和第7位,海洋经济发展缺乏科技支撑。江苏省涉海专业人才培养主要以本科生为主,相关专业的硕士点和博士点数量较少。2019年,江苏海洋专业博士点有12个,硕士点有28个,本科专业点有34个,各项数量均略低于山东。《中国海洋统计年鉴2020》显示,2019年江苏海洋专业博士毕业生为66人,约为山东的1/3;江苏海洋专业硕士毕业生为338人,略高于山东;江苏海洋专业本科毕业生为1 350人,而山东的海洋专业毕业生为2 129人,差距较为明显。相关院校的海洋学科门类也有待丰富,涉海高校中,仅有连云港的江苏海洋大学全校学科专业已覆盖13个海洋产业门类中的12个,而江苏其他地区的高校涉海专业设置较少。

五、推动江苏海洋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 构建常态化融合机制,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

塑造基于创新网络的“前端控制”机制。江苏省可以塑造基于主导企业为核心的开放式创新网络的“前端控制”机制。这种“前端控制”机制要求企业在构建研发网络的初期阶段,就对技术主导范式进行明确,选择合适的企业、高校或科研院所作为合作伙伴,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研发核心技术,实现产业需求与科技创新之间的有效对接。

建立海洋信息共享机制。建立跨领域、跨行业、跨地区的海洋信息共享机制,推动全省涉海部门、行业内部海洋信息的整合以及部门间核心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开发智能化的海洋综合管控、开发利用与公共智慧应用服务,推动海洋信息互联互通,促进海洋产业链与创新链的融合共通。

健全成果转化机制。优化成果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信息库,明确科技创新成果管理流程,实施协同创新中心科技成果维护、转化、收益分配的全流程动态管理。同时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加知识产权保护,依靠法律科学规定参与各方权利与义务,在合理分担风险的前提下有效解决知识产权评估与变现等问题。

(二) 加强政产学研深度合作,打造海洋产业创新平台

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打造一批体现国家意志、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重大创新平台群,培育国家级海洋研究机构。建设若干行业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如海洋化工、生物医药、生物技术、海洋环境与工程、海洋信息技术等特色平台,以平台建设为抓手大力组织和加强技术转移工作网络建设,实现以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来促进技术转移的长足发展。

加强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重点是依托江苏海洋大学等省内涉海高校以及相关科研院所和高职院校,建立起涉海产学研合作联盟,积极推动建设聚焦海洋产业创新的实验室、产业研究院等,共创重大成果,创新实验室共享模式,结合各自海洋优势学科,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主体的联系,实施资源共享计划,创新信息共享机制,形成一个技术开发及产学研合作体系。

搭建涉海企业创新平台。涉海企业要加快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和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等企业创新平台,进一步整合新型研发机构资源,加强技术研判,分析产业前景,促使应用技术研究、前沿高技术研究与产业关键技术攻关紧密衔接,加快前瞻技术成果的转化。同时,涉海企业要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充分利用各类创新要素和创新资源,加大科研投资力度,积极与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搭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三) 攻克关键技术,培育海洋科技创新动力

聚焦主导产业,加强海洋产业基础性研究。针对江苏海洋产业需求,成立江苏海洋重点实验室,聚集科研力量攻克海洋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在海洋环境监测、预警与保护领域,加强黄海环境立体监测及环境、沿海滩涂调查研究及滩涂资源利用、海洋灾害预警及防护、海洋环境生态保护及修复等方面的基础性研究;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领域,开展可再生能源、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水产养殖等方面的研究;在高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领域,主要开展高端海工装备制造技术、高端船舶与海工配套装备、船舶智能制造技术、无人和智能船艇等方面的研究;在航运与物流领域,主要开展航运交通、海洋物流、数字化港口建设等方面的研究。

建设海洋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加强配套服务。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推进海洋智慧中心、海洋科考试验船、海上综合实验平台、前三岛海上试验基地等方面建设,为海洋重点领域开展基础研究、科技创新实践、工程化示范提供良好物质基础条件;建立健全技术转移服务体制机制,保障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研发合作、产权转移、技术转让、人才流动、资源共享等能够顺利实现;完善资金服务,鼓励创业投资、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科技金融创新,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提供有力资金支持。

(四) 加强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产业高端化集群化发展

建立完善的海洋产业链生态体系。对尚未形成产业链的海洋新材料、海洋新能源等领域要展开核心技术研究,加快产业链的形成。对全省已有的临港化工钢铁、海洋渔业和滩涂农业、海工装备制造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业、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等海洋产业链进行补充、强化和延伸,不断完善江苏海洋产业链,从而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生态体系。

促进产业高端化集群化发展。江苏已形成船舶、海工装备、汽车、医药等特色产业,但江苏海洋产业的整体层次不高,因此,江苏要立足各地实际,着眼未来竞争需要,坚持走“科创+产业”道路,推动产业的高端化集群化发展。产业的高端集群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创新。江苏一方面可以通过市场的自发驱动让创新要素向海洋产业链的上下游流动,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倾斜、财政补贴等手段,促进创新要素向海洋产业流动,推动产业的高端集群发展。同时,海洋新材料和海洋新能源也是产业高端集群发展的新增长极,江苏要利用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开电能、风能、潮汐能等海洋新能源,利用丰富的科技资源研发海洋新材料,促进高端临港产业基地的建设,推动江苏海洋产业高端集群发展。

(五) 构筑人才高地,夯实海洋科技创新引擎

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水平。要依托江苏海洋大学、河海大学等省内涉海高校,完善人才培养体系;面向海洋新兴产业,增加涉海专业的设置;整合全省海洋科教资源,加强涉海高校与科研院所的联系,发挥好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聚集效应;加大对增设涉海专业硕士点、博士点的支持力度,提升人才培养层次;加大海洋职业技能培训、创新创业培训和产业高端技能人才培养力度。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要针对江苏海洋经济产业的需要来引进高水平海洋人才,要加强人才引进力度,给予人才津贴、购房补贴等福利以吸引人才,解决人才结构性失衡的现象;要创新市场化聚才用才机制,通过社会专业机构引进人才,激发市场的活力。

营造公平人才成长环境。要形成人才公平竞争机制,同时完善人才的评价系统,激励人才充分发挥创新能力。灵活涉海人员考评机制,探索建立依托科技第三方等专业机构管理项目和成果转化考评机制,充分释放科研人员的成果转化活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夯实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的基础。

(六) 坚持统筹发展,实现产业协同促进

坚持统筹创新资源,增强创新能力。江苏省科教创新资源丰富,可以通过构建政策引导、市场运作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强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南京工程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通大学、江苏海洋大学等涉海高校以及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716、702研究所等涉海科研院所的资源整合与技术合作,以服务海洋为重点,建设省级层面科技资源统筹服务中心和科技资源服务网络,努力打造“一站式、全链条”科技资源统筹体系,增强海洋产业自主创新能力。

坚持统筹产业协同,优化产业结构。在产业链内部,要坚持产业链上下游的联动配合,打造一体化统筹发展模式。以海洋渔业和滩涂农业为例,在产业链上游的养殖、捕捞环节,加大核心培育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推动可持续发展,保证供应链的畅通;在产业链的中下游的水产品加工及副产品的综合利用、产品销售等环节,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带动各子产业之间的联动,统筹产业链一体化发展。在产业链之间,要加强各相关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优势互补,推动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坚持统筹区域布局,促进协调发展。做好沿海地区内的产业与创新统筹,提高江苏沿海三市(南通、盐城、连云港)之间的错位度、依存度和融合度,加强沿海三市在海洋区域规划、产业发展、产能协作、协同创新、基础设施等各个领域的分工协作,从而促进海洋产业与创新要素的有效配置。

猜你喜欢
产业链江苏海洋
数读江苏
筑牢产业链安全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数独江苏
数读江苏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江苏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骗保已成“地下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