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主义美学对我国园林实用性建设的借鉴与启示

2022-07-27 10:04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建筑与文化 2022年7期
关键词:实用主义美学园林

文/奚 越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硕士研究生

陈云文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讲 师 博 士(通讯作者)

引言

当今,我国的风景园林建设进入了新阶段。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风景园林的概念早已不局限于造园,除了构建美丽和谐的园林空间以外,也致力于构建绿色和谐的国土空间,解决社会中自然资源不平衡的现象。

然而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学科内部出现了意识形态、设计手法、审美追求等形形色色的参差。在笔者看来,无论风景园林学科的外延如何拓展,究其内核,依然是一门实用的学科,就理论泛泛而谈而忽视其实用性无异于本末倒置。遗憾的是,当前的园林建设却不乏这样的现象,或过分重视形式与外观的建设而忽略内容的实在性,或过于片面强调某一类功能的实用性而忽略了其他重要功能。因此,我们需要一个新的指导思想,让我们重新反思园林建设中的弊端。

1 中国园林实用性追求的历史渊源

中国古典园林起源于西周时期,周文王在丰京设灵囿。《诗经·大雅·灵台》中记载:“经始灵台,经之营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王在灵囿,唐鹿攸伏。”这是最早文字记载的园林形态,其中也着重点明了园林的实用功能,即游赏和狩猎。至于后来的皇家园林,再到私家园林,虽然生活功能得到了弱化,但审美功能愈发凸显,园林的实用性,贯穿古今。

园林的实用性一方面体现在其生活、生产、生态方面的物质性实用功能上,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其艺术及审美的精神性实用功能上。晋代文人陶渊明所作《桃花源记》可谓中华民族精神之中理想家园的滥觞。其中描绘了“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生态之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生活之美,以及“往来种作”的生产之美。从汉武帝时期气派的“一池三山”皇家园林到明清时期粉墙黛瓦的江南园林,从王侯将相到平民百姓,从文人骚客到富商巨贾,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无不为园林之美所折服。正如哲学家海德格尔所言:“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园林融合了诗情画境,本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纵观历史,已成为了每一位中国人追求的栖居家园。此种栖居具备两重性,既不仅仅局限于场所的在身性,更包括精神的依托性。因此,风景园林的实用属性具有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性,这一点上中西方园林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

实用主义美学作为西方哲学中一大崭新的分支,在对古典艺术哲学作出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批判与改良,并对艺术对象的实用性质进行了归纳,并且提出了“身体美学”这一新的概念,强调主客体的统一与一致性等。实用主义美学的部分思想与中国佛释道等传统哲学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而园林美学的发扬又是与中国传统哲学息息相关的,实用主义美学对于研究园林的实用性,对于明晰园林的发展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2 关于实用主义美学的概念

2.1 实用主义的定义

实用主义是一种与传统哲学相对立的世界观。从古希腊至今,传统哲学家思考的是世界的本质,也就是所谓的形而上学。世界被划分成了真实的、决定性的本质世界,以及虚假的、被决定的现象世界。实用主义的目标就是要将传统哲学所探讨的这类“哲学问题”回归到人本身。实用主义哲学家认为传统形而上学哲学忽略了现实生活世界,忽略了现实的人,实用主义坚持最真实的是生活,是直接的前反思经验[1]。

2.2 实用主义美学与实用主义的关系

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艺术的哲学。一部分实用主义哲学家对艺术以及美学自身有着专门的论述。后来经过相关整理,在继承了实用主义的价值观和思想之上,实用主义美学成为了一门新的哲学分支。

2.3 实用主义美学的发展

实用主义美学是美国发端的一种本土美学,大致起源于19 世纪末、20 世纪初,代表人物有洛克①、杜威②、舒斯特曼③等。洛克与杜威在这一时期出版了相关著作《经验与自然》《艺术即经验》等,成为了实用主义美学的经典之作。舒斯特曼对洛克和杜威等人的思想进行了总结和归纳,提出了实用主义美学的相关主张。

3 实用主义美学的主张与借鉴意义

3.1 自然主义

实用主义美学的自然主义强调“艺术和美的根源存在于作为有机体的人类的自然需要、构造和行为的基础上……所有艺术都是生命的有机体和环境之间交互作用的结果”。换言之,如今的许多“高级艺术”过于注重人们的精神体验,然而这种体验使得人们脱离了现实日常生活。实用主义美学家杜威尤其指出审美活动存在于作为有机体的人的自然需要上,而这也是艺术具备活力的源泉。

事实上,从生物进化规律来看,人类向往自然的诉求是镌刻在基因里的。田野、山川、河流,这些风景园林中重要的组成要素正是对远古祖先生活活动的浓缩与再现。远古时期的生活环境构成了我们对自然环境和生物秩序的认知,由此才引申出一套合乎人类社会生存的审美价值体系。而现代社会我们认知的“艺术”偏离生活部门的现象时有发生,人类渴求自然,意味着我们要重新经历认识自然世界这个阶段,在此基础上探究和重构人类世界的自然法则和内部秩序。

现代园林的发展中,重形式、轻内容的现象时有发生。解构主义④、波普艺术⑤、后现代主义⑥、大地艺术⑦……一个个时尚新颖的代名词伴随着华丽旖旎的造型艺术确实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但是这种大胆的尝试背后又有多少实用性的创新,对自然人文主义诉求的关怀呢?笔者无意否定以上艺术形式。的确,园林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需要各式大胆的尝试,但作为国内的园林工作者,我们应当对其加以辨别而不是不假思索地拿来照抄。我时常关注到一些新建成的园林项目中充斥着高大上的“艺术形式”但却尽是人工斧凿的痕迹,忽视了自然主义,也就忽视了最本质的使用者的诉求,那园林的生命力也就无从谈起。

3.2 功利主义

实用主义美学的功利主义强调艺术的工具价值和实际作用。这有别于康德⑧古典哲学中“无利害”的审美观。康德,包括后来衍生的新康德主义以及受其影响的分析哲学主张将美看作一种纯粹的内在价值取向,不具备工具性,也不能作为审美者的目的与手段。而实用主义美学家杜威明确强调,艺术是有利害的,是具备工具性的。杜威主张艺术必须以某种形式服务于生命的需要或增强人与环境相适应的能力。舒斯特曼进一步指出,艺术的功能和价值并非存在于任何专门的、特殊的目的,而是更广阔的方式满足生命体的需求,最主要的是增强和激发我们直接经验的活力,也就是说,审美的艺术对象的功能价值是服务于整个生命,而不是去规定和明确某种特殊的存在形式。

笔者在风景园林的求学生涯中曾听闻不少主张,有的声称中国古典园林落后于时代进程应当全面取缔,有的声称融合现代科技的园林才能够实现实用与理性的统一,有的声称生态技术是第一要义,生态才是园林的核心追求。诚然,每位学者都有发声的自由,只是每个人立场不同,境遇也不同,偏听或偏信某一观点不免落入了狭义“功利主义”的窠臼,唯有从“服务整个生命”的角度出发,结合社会背景和时代需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打造出既满足功能,又满足审美的“实用主义园林”。

图1 寄畅园(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3.3 连续性

杜威主张将艺术与生活、美学与其他学科、审美经验与日常经验等诸多关系联结起来,反对人为的阻挠与隔阂。舒斯特曼认为,杜威的连续性美学联结的不仅是艺术和生活,他还主张大量哲学美学中的二分观念在基础上的连续性,尽管它们的对立差异在很长时间已经被设定了,这些二分的观念包括审美的艺术对实践的艺术、高雅艺术对通俗艺术、时间艺术对空间艺术、艺术家对组成其受众的普通人。

杜威的主张无疑是发人深省的。事实上,随着技术革命的发生,生产力的爆炸,人口组成的日趋庞杂,社会开始趋向形成阶级分化与二元对立。在解构主义思潮的催化下,社会分工日益明确,人的生活也逐渐遭到拆解,审美体验呈现出传播学意义下的碎片化以及“信息茧房”⑨的特征。现代园林设计中也不难察觉这种二元对立的端倪,明显的包括内容与形式、思想与情感、人与自然、手段与目的的割裂。倘若承载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园林不能承担起联结生活连续性的责任的话,那我们应当如何从艺术中汲取养分,干涸的心灵又应当栖身于何处?

3.4 对本质主义艺术的批评

本质主义艺术起源于柏拉图的“模仿或再现”理论。本质主义美学家们通常将若干种具备显著特征的艺术形式视为蓝本,从中提取出一些特征,并将其视作艺术的本质性规定。他们将这些固定视为可以成为艺术品的门槛[2]。

舒斯特曼对本质主义主张尤其提出了批评。在他看来,对艺术的简单模仿不是在推进艺术的改进或是提升人们对艺术的鉴赏力,而是对艺术的桎梏和束缚。

这种本质主义在当今园林中不可不谓普遍存在。许多园林设计师忽视了设计的本质,或是执着于传统理论,将优秀园林作品框定在诸多繁文缛节上;或是在设计时缺少对周边环境和基址特征的考量,而是盲目将一些其他作品的形式拿来照搬照抄,并以形式上优美的图形和流线为追求。如此设计出的作品即便一时蒙蔽了看客,但也往往经不起时间的推敲和细节的考量,要么在功能上七零八乱,要么在尺度上违背人性化原则,最终沦落无人问津的境地。反观国外的某些优秀设计,历经风雨沧桑,岁月洗练依然历久弥新。如奥姆斯特德的纽约中央公园以及“波士顿翡翠项链”,正是在坚持设计本质的基础上,从整体着手,从程序开始,坚持大规划与小布局的有机结合,坚持人性化设计与实用主义原则,这才淬炼出经典之作。

图2 纽约中央公园(图片来源:刘诗尧拍摄)

图3 纽约中央公园(图片来源:刘诗尧拍摄)

3.5 艺术即经验

“艺术即经验”的概念首先由杜威提出。杜威指出,艺术之美在生产过程中“使整个生命体具有活力”,使艺术家“在其中通过欣赏而拥有他的生活”。杜威否认了某些片面的艺术观点,如艺术无需存在意义,艺术仅仅是感情形式,他指出艺术的功能在于加强生活的经验,而这个经验是人与环境的一种互动,是生命的一部分。舒斯特曼认为艺术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审美经验上,强调艺术应当更加符合人们的审美与喜好,更好地融合在人们的生活之中[2]。

美国著名设计师约翰·O·西蒙兹⑩说过,“人们规划的不是场所、不是空间、也不是物体,而是一种体验。”这句话与实用主义美学“艺术即经验”的观点如出一辙。一个园林作品无论设计得多么精巧,环境有多么优美,倘若不能给使用者一个良好的体验,那无异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了灵魂的意义和价值。笔者曾阅读过若干获奖的优秀作品简介,内容大抵包括,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收集并净化雨水、改善了土壤的酸碱平衡等。但是,却对主要使用者——人,只字未提。尽管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也同样饱含设计师的心血。但当这样的作品层出叠现,并成为一种新的主流的时候,是否应该回归设计的初心,重新考量一下使用者的体验,即人与环境的互动上。

3.6 身体美学

“身体美学”既属于实用主义美学的范畴,又被单独作为一个学科的概念而被提出。身体美学可以定义为对一个人的身体作为审美性以及创造性的自我塑造场所——批判的、改善的研究。换言之,身体美学的关注点在于体验以及如何使用身体的研究,也包含构成身体关怀以及身体改良的知识、实践等方式[3]。

身体美学提出了对于身体快感的审美主张。身体感受在审美中扮演的基础作用,对于生命个体有着丰富的意义,而我们在设计上,就必须对身体美学持有更加深刻的关注,因为设计的目的在于让人的生活更美好,在根本上要指向人的生存、发展和完善。设计的目的绝不是为了制造一个华而不实的艺术品,或是描述一个理论事实,真正人本主义的设计作品不能对审美中人的身体视而不见,它必须尊重身体感受的重要地位,努力提升体验、快感和经验。舒斯特曼提醒我们:“即使所谓纯粹思想的快乐和刺激,也是肉身化的。……我们不要忘却思想依靠身体的健康,也需要身体的肌肉收缩。”[4]

4 实用主义美学对我国园林建设的启示

4.1 注重与自然的结合

古人在建设园林的过程中,就非常注意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努力创造宜人的自然生态环境。明代造园家计成便在著作《园冶·相地篇》将造园用地分为山林地、城市地、村庄地、郊野地、傍宅地、江湖地六种。其中,山林地因其有高有凹,有曲有深,“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为园地之最胜[5]。在中国古典哲学中,儒家强调天人合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道家强调“自然无为”,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国古代建筑相关学说中有讲究阴阳五行的“堪舆”学说,虽然有迷信的成分,但是其目的在于遵循山水的自然条件,谋求最佳的人居环境。由此可见,古人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力求与自然和谐相处,达到有机结合的统一境界。

到了现代,虽然近年来主张生态简约、回归自然设计的思潮方兴未艾,但依然有相当一部分设计作品,仅从个人的好恶出发,通过大量人工修饰进行设计堆砌,忽略了自然主义的实用需求。因此,我们应当在园林设计中,强调与自然的有机统一,做到设计无痕,返璞归真。

4.2 注重园林的实用功能

近现代以来,出现了强调生活功能的现代主义、功能主义,随后又涌现了强调审美功能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前者不免缺少些许生动趣味,而后者若纠偏过猛又会落入过犹不及的境地。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将两者进行结合,将生活体验与艺术审美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然而近年来也有一部分作品打着风景园林的旗号,实则其内容更倾向于公共艺术,通过复杂的包装和晦涩的形象标新立异,这样的行为无疑破坏了实用主义所主张的“连续性”,不符合艺术功能的需求。更加令人担忧的是此类现象包含着一种艺术权力和话语体系的垄断,任其发展下去反而对于风景园林的发展是一种限制和倒退。因此,我们要坚决抵制风景园林中“浮夸风”等不切实际的存在,用心设计实用、实在,兼具艺术和生活实用功能的作品。

图4 拙政园(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4.3 注重园林使用者的体验

挪威城市建筑学家诺伯舒兹在他的著作《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一书中提出了“场所精神”这一概念,意在强调人需要象征性的物品,也就是“表达生活情境”的艺术作品。而建筑则通过其空间和特性,精神上给予使用者“对一个地方的认同感和归属感”[6]。园林作为建筑外部空间的延续,无疑也蕴含着场所精神的潜力,通过各种各样的媒介,给予使用者丰富而圆满的体验,是一个优秀园林作品不懈的追求。

中国古典园林中通过五感的调动给予游赏者别出心裁的体验。视觉上,利用欲扬先抑、虚实相生等手法,搭配丰富的色彩,吸引着人的眼球。例如西湖十景中的苏堤春晓,便是一株桃花一株柳的栽植方式搭配红与绿。听觉上,同时融合了自然的声音与人为的声音,例如拙政园“留听阁”便是取“留得残荷听雨声”之意;西湖十景之南屏晚钟是为南屏净慈寺傍晚的钟声,如此既能带来丰富的联想,又能体验到别样的人文情怀。嗅觉上,充分调动自然环境中的香气。拙政园远香堂取自北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香远益清”的句意,雪香云蔚亭取自“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的名句,用雪香暗梅香。网师园的小山丛桂轩则使人对桂花的幽香浮想联翩。触觉上,园林追求“巧于因借,精在体宜”,无论是建筑的体量或是小品的体裁上,都追求与人的感官,与人的身体知觉相适应。柱子、美人靠、门窗多采用木质,既融合了自然属性,又给人以温润的触感,使人放松舒适;石制的椅凳给人以清凉之感,在炎炎夏日使人心旷神怡。至于铺地的材料更是多种多样,砖瓦、碎石、卵石、瓷片等,既在视觉上起到了装饰效果,又给人以多样的脚底触感,使人流连其中,印象深刻[7]。

如今来到了追求效率和规模的现代社会,曾经古典园林中精致的体验也不复存在了。诚然,随着社会的变迁,园林的属性和受众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但对于使用者来说美好的体验却是不变的追求。也许曾经的技艺早已失传,我们也无法用过去那种近乎于苛求的标准精工细作地对待每一件园林作品,但至少不要让使用者的体验这一核心诉求成为过去式。要警惕杜威所指出的“二元对立”现象,要努力弥合设计者的匠心与使用者的体验之间的连续性,达到物质与思想的交融。要杜绝流于形式,或是作者中心主义的片面思想,传承过去,展望未来,这样才能让中国园林迸发出汹涌的生机活力。

4.4 对传统园林哲学的新诠释

实用主义美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共性在于人文主义。在舒斯特曼看来,哲学毫无疑问具有伦理和社会的价值,也就是意味着哲学是为人类利益服务的,它服务于提高和改善人类的生命体验。

如果说中国传统的园林哲学追求的是天人合一,是师法自然,是个体的大和谐与统一。而实用主义美学诠释的艺术不仅能够提升个人的审美与艺术修养,还具有服务社会的功能。舒斯特曼强调艺术教育通过培养人们对秩序与价值的认知,从而给个人乃至整个社会带来美。可以说实用主义美学超出了个体的范畴,致力于取得更多个体之间的连续性,在一个民主导向的政治高度上为艺术带来更高级的秩序与统一,这也是符合当代社会价值取向的。新时代随着社会背景的日趋复杂,设计作品不仅承担着艺术的功能,更承载着美学教育、服务社会、道德示范的重任。实用主义美学无疑为当代园林发展指明了一条新的道路。

注释:

①洛克(1632—1704):英国著名哲学家,英国最早的经验主义者之一,被广泛认为是最有影响力的启蒙思想家之一,俗称“自由主义”之父。

②杜威(1859—1952):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也是机能主义心理学和现代教育学的创始人之一。

③舒斯特曼(1948—):犹太裔美国人,世界著名美学家、人文学者,是分析美学和实用主义美学两大潮流的集大成者。

④解构主义:解构主义是对现代主义正统原则和标准加以批判地继承,运用现代主义的语汇,却颠倒、重构各种既有语汇之间的关系,从逻辑上否定传统的基本设计原则(美学、力学、功能),由此产生新的意义。用分解的观念,强调打碎、叠加、重组,重视个体、部件本身,反对总体统一而创造出支离破碎和不确定感。

⑤波普艺术:波普艺术,一种主要源于商业美术形式的艺术风格,其特点是将大众文化的一些细节,如连环画、快餐及印有商标的包装进行放大复制。

⑥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源自现代主义但又反叛现代主义,是对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剥夺人的主体性和感觉丰富性、整体性、中心性、同一性等思维方式的批判与解构,也是对西方传统哲学的本质主义、基础主义、“在场形而上学”等的批判与解构。

⑦大地艺术:又称“地景艺术”“土方工程”,是指艺术家以大自然作为创造媒体,把艺术与大自然有机地结合所创造出的一种富有艺术整体性情景的视觉化艺术形式。

⑧康德(1724—1804):德国哲学家、作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其学说深深影响近代西方哲学,并开启了德国古典哲学和康德主义等诸多流派。康德是启蒙运动时期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是德国思想界的代表人物。⑨信息茧房:信息茧房是指人们关注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现象。

⑩约翰·O·西蒙兹(1913—2005):约翰·O·西蒙兹是一名有远见的景观设计师、规划师、教育家和环境学家。他是早期的现代主义景观设计师,在当时也是最有影响力及知名度的设计师之一。

猜你喜欢
实用主义美学园林
盘中的意式美学
现实与虚拟
清代园林初探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外婆的美学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We Know Someone
纯白美学
大学英语教学中实用主义思想应用瓶颈分析
以《折狱龟鉴》为视角浅谈中国古代法律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