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南关西新围的建筑信息留取及数字化保护策略研究

2022-07-26 00:38许礼刚李紫菲倪俊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围屋关西数字化

许礼刚, 李紫菲, 倪俊

(1.江西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2. 江西省机电设备招标有限公司,江西 赣州 341000)

一、引 言

龙南关西新围, 位于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市关西镇新围村,始建于清朝嘉庆三年(1798 年),竣工于清朝道光七年(1827 年),耗时29 年,从其开始建立至今已有两百余年的历史。 作为赣南客家围屋的代表性建筑,关西新围占地面积达7 426 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1 477 平方米。 围内有龙衣屋、敌楼、大墙屋、走马楼、花园、大厅下屋、中屋和边屋等建筑,目前除了大墙屋中段有三四间倒塌和走马楼、 敌楼内部残损之外,其他建筑基本保存完整[1]。 关西新围呈正方形,整体结构像个巨大的“回”字,其核心建筑就在中间的“口”字部位,总体布局分为下厅、前厅、中厅及上厅,是客家民居中“九栋十八厅”的典范[2]。

龙南关西新围蕴含着丰富的客家人文情怀,不仅是赣南客家文化与精神的浓缩形态,也是中国珍贵的文化遗产[3]。 从1992 年以来,龙南关西新围及赣南客家围屋就逐渐受到县、 国家乃至世界不同程度的关注, 这些主体也随之下发相关政策或制定保护措施,如表1 所列。这一系列举动说明了龙南关西新围及其他赣南围屋具有较高的保护和利用价值。

表1 龙南关西新围与赣南围屋的相关政策及保护措施

龙南关西新围是客家民居经典的三大样式之一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保护龙南关西围屋,从数字化采集留取围屋建筑信息、搭建关西新围信息数据库,以及数字化保护其他途径的角度进行分析,旨在保护围屋的同时更好地服务社会公众,传承和推广关西新围这一文化遗产[4]。

二、龙南关西新围传承现状

(一)关西新围的理论研究现状

以“龙南关西新围”为关键词键入中国知网精确查找全部期刊,仅显示出2 篇相关文献,进行模糊查找也仅能搜索出5 篇相关文献。这些文献的发表年份普遍较早, 多数文章内容主要介绍龙南关西新围的历史发展或建筑结构特点等固有要素,鲜有文献分析关西新围现今保护或传承情况, 这些信息对于研究龙南关西新围现状的参考价值并不大,造成社会公众难以通过查找文献了解关西新围现状。

(二)关西新围的传播与推广现状

目前,龙南关西新围开设了“关西新围”这一微信公众号, 社会公众可通过此公众号获取新围基本信息介绍,了解新围故事等。但公众号仅有一篇原创文章,且文章的阅读量多数在500 次以下,这从侧面反映相关人员对于公众号的运营并非十分重视。与此同时,龙南关西新围并未在新浪微博、抖音、官方网站等自媒体平台开设官方账号,这就造成社会公众通过自媒体平台无法了解关西新围的具体现状,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关西新围相关知识的传播。

要想进一步提升关西新围的影响力,就应积极利用更为先进、更加科学的数字化保护技术。 数字化保护技术具有很强的原真性、整体性、时效性及管理性。 运用数字化技术对龙南关西新围进行保护,如搭建信息数据库,不仅能够对特定阶段的关西新围基础信息进行真实、 原始且全面详细地记录,而且这些数据能够永久性地保存[5]。通过自媒体传播、数字化展示及App 制作等手段可实现传播、推广及保护关西新围的目的。

三、龙南关西新围价值

与其他赣南客家围屋建筑一样,龙南关西新围蕴含着丰富的风水文化、防御文化、儒家文化、宗族文化及移民文化等,凸显出珍贵的文化价值。 在建筑选址、建筑防御性及建筑功能等方面,关西新围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值得后人研究借鉴[6]。 此外,关西新围还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美学价值与经济价值等,是迄今国内发现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功能最为齐全的围屋之一,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文化价值

关西新围浓缩了浓厚的客家文化内涵,是客家宗族文化、风水文化、民俗文化及军事防御特色等文化的重要体现。关西新围凝结了赣南客家人的勤劳与智慧,是中国乡土建筑的瑰宝,也是世界珍稀的物质文化遗产[7]。

(二)科学价值

关西新围的科学价值主要体现在其建筑防御性上。①建筑选址:关西新围的建筑选址于山区,这样不仅有利于排水,而且实现了对土地资源的合理运用。②建筑防御性:关西新围的外墙厚达一米,这个厚度的墙体在古代可谓是坚不可摧,具有极强的防御功能。此外,关西新围墙体用三合土夯筑而成,四角建有炮楼4 座,整个防御系统极为严密[8]。③建筑功能:关西新围除了具有防火、防水、防潮、防盗、防震等功能外,生活功能也一应俱全,围屋内既建有厢房、偏房、马厩,还辟有花园、戏台等观赏娱乐的场所。

(三)历史价值

龙南关西新围历史久远,围屋大门上红褐色的锈迹铁板和深浅不一的弹痕,似乎在向后人诉说着它当年的沧桑历史。关西新围不仅是重要的客家历史文化载体,也是研究客家文化的活化石,是客家人的原乡和客家文化的摇篮。

(四)美学价值

龙南关西新围, 在中原民居的厅堂府第基础上融入城堡和山寨等极具形式美的建筑。 其四角设碉楼,炮楼鸟瞰似展翅欲飞的燕子,类似于欧洲的古罗马城堡。 布局以南北子午线为中轴,东西两边对称,前低后高,主次分明,整体呈向心性,有“散落在民间的皇宫”之誉[9]。

(五)经济价值

龙南关西新围所特有的文化价值、 科学价值、历史价值及美学价值,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游玩,带动当地旅游、餐饮、文创等行业发展,由此共同构成了关西新围的经济价值。 当前,赣南地区还有很多保存较好的客家围屋, 它们自然生态环境优越, 历史文化悠久, 基础设施较好,再融入现代数字化技术稍做改进,便可进一步开发民居村落旅游业, 其预计经济价值是比较可观的。

四、龙南关西新围建筑信息留取

(一)信息留取手段——数字化采集

针对龙南关西新围测绘方法不足,从而导致建筑信息采集困难的问题,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10]。

采用三维建模的方式对历史建筑的现状进行记录、存档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人工建模为主的三维模型构建方式,第二阶段是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来构建模型,第三阶段是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来构建三维实景模型[11]。 第一阶段主要通过组织相关人员,利用直尺、角尺和垂球等工具直接量取建筑物尺寸得到古建筑基础数据的方法。这一方法不仅精度低、极易损坏建筑,而且需要复杂的处理才能得到成果,存在着浪费人力、时间成本极高、使用不方便等问题。

与人工获取建筑数据的方法相比,三维激光扫描与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就显得方便、 精确得多。三维激光扫描技术通过高速激光测距, 瞬时测得建筑空间的三维坐标值,获取空间点云数据[12]。 针对建筑中的各类曲线形式、雕刻、文字、彩画及毁损、残缺等状况,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也可以在点云中方便地勾画出来,迅速获取建筑内外部的点云数据,真实完整地还原被测对象的原貌[13]。

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则综合了无人机和倾斜摄影技术的特点, 可快速自动获取关西新围的空间遥感信息,具有使用灵活、效率高、对环境要求低等诸多优势, 使得快速建立高精度的赣南围屋三维模型的想法得以实现[14]。 因此,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等可以近距离获取关西新围城墙多维时空数据,如墙体具体高度、宽度及厚度等,为新围信息数据库的搭建提供基础数据[15]。

(二)信息留取用途——信息数据库搭建

空间位置信息与属性信息是古建筑信息的有机结合,一个完整的信息数据库必须以这两种信息源为基础,进而搭建起关西新围空间信息数据库与属性信息数据库,具体如图1 所示。

图1 关西新围信息数据库

(1)关西新围空间数据库,主要是对建筑的空间特征,如围屋的地理位置、形状、范围、分布特征等要素及围屋空间过程的抽象表达,记录围屋的几何特征、属性特征和位置关系[16]。 空间数据主要由栅格数据和矢量数据组成,格栅数据主要包括不同分辨率的围屋影像图,矢量数据主要为经过数字化的一系列围屋要素类数据,分为点(如围内具体建筑点)、线(如长廊)、面(如花园绿地)等。

(2)关西新围属性数据库,既包含矢量数据的属性数据,又包含独立的属性数据。矢量数据的属性数据即点、线、面等经过数字化的一系列围屋要素类数据,一般包括围屋名称及特征描述等。独立的属性数据是与围屋相关的文献资料信息、历史文化信息等。

关西新围空间与属性数据库的搭建,为关西新围的信息共享、保护修复、开发利用等提供精准完善的数字化素材,同时方便关西新围的保护、研究、管理等。

五、龙南关西新围数字化保护策略

(一)自媒体传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 互联网媒体方兴未艾,以杂志报纸、广播、书籍、电视等为主要代表的传统媒体已无力支撑当前社会的传播需求[17]。 因此,以龙南关西新围为代表的赣南客家围屋要想提升自己的影响力,就必须在保留自身特色的前提下,寻找适合自己的自媒体传播方式。

自媒体具有个体化、平民自主化、信息内容多样化、时效性强等显著的特征。 然而,微博、B 站、微信公众号、抖音等自媒体平台中关于龙南关西新围的用户账号却寥寥无几。 要想解决上述困境,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①开通各大自媒体平台官方认证账号,如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等,方便用户搜索。 例如,福建永定土楼就开通了其官方微博账号,目前拥有7.3 万粉丝数量,视频播放量也达到6.6 万次,在土楼传播推广方面产生了较大的作用。②充分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流量大的自媒体平台实现多方位传播。 例如,2021 年7 月中共龙南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在“龙南融媒体”这一自媒体平台通过流利的英文解说, 热情欢迎国际友人及客属乡亲前来做客,探寻神奇围屋,品味秀美风光。 ③针对性培养关西新围自媒体运营方面相关人才,及时更新官方网络平台内容,密切关注各大自媒体。

(二)数字化展示

数字化展示是以内容展示为主体,以数字化技术为实现手段, 通过各类新媒体和数字媒体技术,实现展示内容的数字化呈现方式[18]。 基于关西新围的数字化信息,再借助数字摄影、多媒体技术、增强现实、 虚拟现实等技术将关西新围展示给社会观众,具体的数字化展示方式如:大屏幕投影,幻影成像,3D、4D 影院等。 结合这些技术,通过光影、场景布置等手法,为用户提供沉浸式展览场所,用户将个人的精力完全投注到品鉴关西新围的客家文化魅力中,让用户进入到虚拟世界实现体验[19]。 数字化展示方式不仅打破了展示空间、参观时间等条件的限制, 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用户体验及交互感,给予用户沉浸式感官震撼。

具体而言,数字化展示具有以下优势:①展示限制小、展示方式便捷。在数字展厅中,借助数字化展示方式,突破时空的限制。 社会观众不仅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与时间随时随地观赏关西新围,还可以增强古建筑的可视性,从而激发社会公众对于学习围屋相关知识的兴趣。 ②打破传统单向传递方式,互动性强。相对于传统的展示方式,数字化展示能够使社会观众从不同角度、方位对新围建筑进行观察与触碰,从而激发观众的参观兴趣并引发其进行主动思考,实现社会观众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索的突破。③传播速度快、受众广。数字化展示是基于高速的互联网技术,具有传播快捷的优势。同时,数字化展示面向社会公众开放,能够在更广的范围内传播龙南关西新围,让更多人参与到关西新围的保护中来[20]。

(三)“掌上新围”App 制作

近年来,随着移动终端的高速发展,各类文化遗产、名胜古迹的App 触目皆是,如每日故宫、听游圆明园、秦始皇陵博物馆等。重要文化遗产、著名文物和知名景点通过App 来宣传自己已经成为移动网络时代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21]。

一般而言, 一款文化遗址的App 界面大体包括遗址概况、遗址列表、遗址导游及遗址攻略这四个基本栏目,除此之外,还包括根据文化遗址特点设计的一些特色鲜明的栏目。 基于此,政府部门可交由相关企业或部门开发一款集龙南关西新围概况、多元化主题讲解、GPS 定位及剧本游戏于一身的“掌上新围”App,如表2 所列。

表2 “掌上新围”App 界面栏目设置示例

总体来说,“掌上新围”App 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特征:①App 主界面简洁实用,栏目清晰。 作为一款以推广关西新围及旅游实地导航为目的的App,其主界面清晰地划分为四个栏目,功能清晰。进入App 主界面后, 用户只需根据自身想法与喜好点击进入所感兴趣的栏目模块便可快捷地获取关西新围相关信息, 达到拉近用户与新围之间距离的效果。 ②主题讲解多元化,分为少儿版及成人版,可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③GPS 实时定位,并根据用户位置信息主动推荐最佳观赏路线, 为用户提供良好的体验。 ④剧本游戏角色带入,将是此款App 的特色所在。 用户作为探访关西新围的主人公,可选择不同指令,并正确回答App 界面显示的问题, 在完成设置的相应任务后, 进行游戏通关。 用户在游戏过程中,可以主动了解关西新围的发展历程及其他文化知识,实现“寓教于乐”的效果。“掌上新围”App 的开发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龙南关西新围的宣传力度,同时也将为关西新围的推广与保护带来新希望。

六、结 语

龙南关西新围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它承载着灿烂的客家文化,是赣南客家人民精神寄托的物质载体。 习近平总书记曾为《福州古厝》一书作序: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保存历史文化名城无形的优良传统。 与任何一处的古民居建筑一样,以龙南关西新围为代表的赣南客家围屋的保护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任务。然而仅仅凭借传统的保护方法显然无法很好地完成这一任务,这就需要借助现代数字化技术,通过多种自媒体传播及数字化展示等易于社会公众理解与接受的媒介、手段,吸引更多社会公众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关西新围的保护中来,以期实现龙南关西新围的永续传承。

猜你喜欢
围屋关西数字化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数字化赋能农业提质增效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客家东生围掠影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基于虚拟实境技术探寻围屋保护开发新出路
基于虚拟实境技术探寻围屋保护开发新出路
鲁提辖打不成镇关西
粤北始兴围楼防御体系研究
关西美术竞卖秋拍将举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