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军 吕长海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0000)
随着气候变化的不断发展,极端天气及自然灾害事故引起人们的关注,其中温室气体CO2的排放对此影响最大,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度占50%以上。世界能源公布了2020年全球CO2排放数据,全球CO2排放量达到323.1亿吨,与前一年相比降低6.2%[1-2]。在钢铁制造过程中,大量的碳基材料及化石燃料被消耗,排放的CO2对全球的贡献约占6%-7%[3]。针对降低CO2排放,各国均开展了减排技术的研究,2021 年中钢协发布了《钢铁担当,开启低碳新征程--推进钢铁行业低碳行动倡议书》,倡议书中提出要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南钢第一炼钢厂有三座150吨转炉,精炼设备为LF 和RH,采用板坯连铸生产中厚板,主要钢种为工程机械、管线钢、高强钢、耐磨、低温容器等。铁水预处理主要对铁水进行脱硫、扒渣,采用KR 脱硫工艺,将铁水S 脱至0.005%以下。转炉炼钢的金属料包括铁水、废钢及少量铁块,辅料主要为石灰、白云石,冷却剂为烧结矿、白云石,转炉根据铁水Si 含量,选择合适的造渣工艺组织生产。
(1)转炉在低铁耗冶炼时,由于热量不足,造成转炉生产不稳定,容易溢渣喷溅,总体冶炼损失及消耗较高,应配加一定量的发热剂。
(2)转炉废钢加入方式单一,单纯从转炉增大废钢用量的方法,加剧了上述问题的发生,应考虑综合降低铁耗的方法。
(3)废钢的堆比重低,不满足料槽配重,应多方寻找试验高堆比重废钢料型。部分废钢料型油污重、尺寸过小,易粘炉底,在转炉冶炼前期易低温喷溅。
转炉炼钢的造渣方法有单渣法、双渣法,冶炼初期采用双渣法工艺生产低磷钢种,在吹炼前期倒渣,之后重新造渣,直至吹炼结束,其脱磷率可达94.5%及以上,该方法适用于铁水Si高、P高的情况,同时对冶炼钢种的终点成分要求较高的钢种。
通过改进吹炼过程的枪位、氧枪头参数及原辅料的质量等方法,实现了单渣法工艺冶炼低磷钢,在吹炼过程中不倒渣,直至吹炼结束,通过吹炼工艺的优化,其脱磷率也可达到94.5%以上,满足了一般低磷钢种的生产需求,同时辅料消耗显著降低。
为了提高低铁耗下转炉前期的化渣速度,由不留渣改为留渣操作,提高热渣比例,降低冷物料的加入量,减少吹炼前期的铁损。
针对前面提出的问题,重点解决了废钢种类问题,料槽废钢以精剪、钢板废料、破碎料及钢筋切粒搭配自产为主,同时采购部分生铁块废钢,配合使用部分硅碳质发热剂,优化前后的废钢料型见图1。
图1 优化前后不同的废钢料型
以稳定转炉冶炼为中心、兼顾炉料结构综合性价比最优,分别试验了800kg/t-920kg/t铁耗下的废钢料槽配料模型。当铁耗为875kg/t 及以下时,料槽废钢总量大于30t,优先配普通料型废钢,严控高堆比重废钢使用量;当铁耗为820kg/t及以下时,料槽废钢配重以41t为上限,其余使用高位料仓和合金仓加料方式,综合降低铁水比,稳定转炉冶炼过程。
试验大马赫数氧枪头,动态调整总装入量,提高熔池的冲击深度比,加大熔池的搅拌,提高化渣效果和脱碳速率。加大对原辅料的抽查,特别是石灰的质量控制,对于单渣法低铁耗生产低磷钢,石灰质量直接影响脱磷效果。控制溢渣和喷溅发生次数,可有效降低金属料损失和熔池的热损失。通过操作工艺的精细化管理,转炉终点一倒命中率由94.89%提高至96.37%,终点O 含量合格率由71.43%提高至75.35%,稳定了低铁耗下的钢铁料消耗指标,及各类介质消耗和电耗。
转炉负能炼钢主要依靠二次能源煤气和蒸汽的回收利用,采用先进技术提高煤气和蒸汽的回收利用率,实现节能降耗是各炼钢企业一直追求的目标。低铁耗操作时,回收煤气的热值会产生一定影响,同时吹炼时间延长增加介质消耗。2020 年和2021 年的平均铁耗分别为920kg/t 和860kg/t,2020 年回收煤气的热值为0.86 GJ/t、蒸汽回收量35kg/t,2021 年回收煤气的平均热值为0.84 GJ/t、蒸汽回收量38kg/t。据此推断低铁耗生产在降低CO2排放的同时,使能耗升高。因此,应根据新型配料结构,调整转炉的吹炼工艺,进一步降低能源的投入产出比。
转炉低铁耗生产可有效降低CO2的排放,同时能弥补公司铁水产量低的影响,最大限度的提高产能。但是,低铁耗操作也带来一系列问题,如转炉稳定性、废钢管理、转炉煤气回收减少等问题,因此应根据新型的配料结构,及时优化转炉吹炼工艺,保障转炉冶炼的稳定性,降低能源的投入产出比,实现钢铁全流程的节能减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