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小龙,郑崇德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掀起了新一轮的教学革命。2018年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明确指出要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2013年是中国慕课元年,其他学科基于慕课开展的在线教学、混合教学如火如荼,这些在体育教学中发展的较为缓慢且备受学界争议。有些学者支持并认可体育在线教学与混合式体育教学,有些学者则认为体育在线教学是应急之需,体育在线教学师生之间缺乏互动,疫情之后仍将回归传统体育课堂教学。当前,新冠疫情的长尾效应仍在影响实体体育教学场域中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体育在线教学的成为日程教育教学的新常态。这就促使我们必须正确研判体育在线教学的现状特点,深刻反思体育在线教学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并积极探索应对之策。有鉴于此,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我国体育线上教学研究取得的成果和面临的问题进行阐述与分析,同时提出可行的发展路径,以期使读者对我国体育线上教学研究的现状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这不仅有利于满足后疫情时代高校大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还有助于推动体育线上教学的规范化发展。
自2013年慕课在我国大范围应用以来,体育教育也深受其影响,开始了体育在线教学的探索之路。随着国际、国内社会环境与教育需求的转变,我国体育在线教学的发展过程具有鲜明的阶段性特征。(1)体育在线教学模糊认知阶段(2005—2012),该阶段主要目标是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体育课程的建设中,以VCD、DVD等音像形式传递各种体育知识。此阶段众多学者相关研究是自根据国家与省市的要求来创建体育在线教学资源,还处于模糊认知阶段。(2)体育在线教学萌芽阶段——建用分离(2013—2014),该阶段的目标是加强体育在线教学资源建设,主要集中于个别院校,起到引领示范、共享资源、促进教学的作用,主要包括体育在线课程、体育在线师资团队、体育在线平台等三方面的建设。这个阶段主导思想是架构起足够的在线教学物质资源,并未将已建好的体育在线教学资源应用到日常体育课堂教学之中。(2)体育在线教学发展阶段——重建轻用(2015—2019),该阶段的目标是不同高校逐渐意识到在线教学的优势,开始加强体育在线教学资源建设,同时部分院校尝试将建设好的体育在线教学课程应用到日常的体育课堂教学之中,目的是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与锻炼习惯,主要以国家精品课程为代表,但整体上仍处于重建设轻应用的发展阶段。(3)体育在线教学快速发展阶段——建用一体(2020年至今),该阶段受疫情影响加速了体育在线教学的发展,各高校不仅重视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民族传统体育学、运动人体科学的在线教学资源建设,还将其纳入体育本科教学之中,进而催生出诸多体育在线教学模式,如SOOC、翻转课堂、混合式体育教学等。这一阶段不仅重视体育在线教学的物质资源建设还将其大范围应用到日常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之中,进而促使了体育在线教学的蓬勃发展,使其更加契合教育部陆续出台 “六卓越一拔尖”计划、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的主旨与要求。
近10年来我国体育在线教学研究从无到有,从有到多,正在经历着快速发展的时期。对过往的研究成果进行阶段性经验总结能够为未来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当前,我国体育在线教学相关研究呈逐渐扩大的趋势,规模研究效应正逐渐显现。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百度文库等以“体育在线教学”“信息化建设”“现代信息技术”等为关键词进行组配并搜索,关于体育在线教学的核心期刊文章共有43篇。其研究呈现出成果数量多、涉及议题广、研究范畴宽的三方面特点。从研究内容来看,不仅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也有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等技术应用于高校体育教学中,还有紧追信息技术发展最新成果——基于“元宇宙”虚拟世界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探索。这些研究成果既有理论性的阐释也有教学实验的检验,这有效促进了我国体育教学的现代化发展与信息化建设,进而助推了我国体育在线教学的快速发展与规范化建设。从时间维度来看,2005年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体育精品课程建设的应用是最早关于体育在线教学研究,之后在2013年国家在线教育发展战略的引领下关于体育慕课的研究开始增多,2020年受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的影响体育学界众多学者开始关注体育在线教学并形成了学术新热点。这其中学者不会盲从跟风新技术发展与应用,均会立足体育课堂教学实际与在线教学优势相结合开展体育在线教学活动,从而形成了体能类项目“可教可练”、持拍类项目“可教部分可练”、特殊运动环境“不可教不可练”的体育在线教学独有的教学经验。至此,无论从研究内容还是时间维度的分析,当前体育在线教学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受后疫情时代不确定情景的影响,体育在线教学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得到体育学界的持续关注。
已有体育在线教学研究视野开阔,不仅注重教师“教”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学习方式与教学模式是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永恒话题,而不断迭代的现代信息技术将推动学习方式与体育在线教学模式的推陈出新。从体育在线教学的学习方式变革来看,新媒体与新技术的发展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QQ与微信因其强大的功能与广泛的基础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新的教学途径与学习方式。如有学者探究了基于QQ群与微信群的移动微学习活动和线上体育教学实践。有的学者针对泛在化体育学习系统的核心要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互联网+教育平台下的凡泛在体育学习模型与实现路径。当然,基于VR与AR甚至是XR等三维交互设备的足球、篮球等具体体育项目的泛在学习方式也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从体育在线教学模式发展与方法创新来看,有学者总结了我国现有三类较为成熟的体育在线教学模式——在线同步直播教学、在线课程异步教学、在线混合多元教学。这三类教学模式是静态教学思维方式的实践应用。此外,翻转课堂、创客教育、SPOC等新的教学模式也开始有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索。如基于慕课+翻转课堂的羽毛球教学模式探索、基于虚拟环境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架构、基于创客教育的应用型体育人才培养、基于SPOC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构建。以上体育在线教学模式的出现与实践应用皆是高校体育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是一种动态思维的实践应用。综上,混合式体育教学模式是通过混合实体体育教学面对面优势与虚拟体育教学数字化学习方式的手段促使教学效益最大化。
体育在线教学加深了教师与学生对教学过程的认识,将逐步改变师生对教育的认识。体育在线教学正如火如荼开展,相关研究具有以下两方面特点。从发展趋势来看,基于慕课开展的体育在线教学研究重视课程设计,如学者从课程设计目标与思路、核心内容、教法优化、评价机制5方面进行体育线上教学课程设计。有的学者以深度学习理论为指导,结合体育专项特点构建了课前自主学习、课上协作对话、批判反思和迁移应用4个方面的体育线上教学课程体系。当然,上述研究成果均呈现出单一的体育在线教学仍未完全将体育的运动性本质与实践性特征纳入其中,这就需要融合线上线下教学优势,向着线上线下教学于一体的混合体育教学迈进。从教学效果来看,囿于终结性评价的传统体育教学尚未达成应然的教学效果,体育在线教学则突破单维评价困局追求多元评价的旨趣,以定量评价于定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应然路径提高体育在线教学效果。其多元评价旨趣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其一是评价主体多元,包括教学、学生、小组成员;其二是评价内容多元,在知识技能掌握的基础上纵向关注个体提高的程度;其三评价方式多元,包括学生的态度、技能及认知,学生的课堂表现与主动性等方面;其四,评价维度多元,学生的学习表现、在线测试结果等。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体育的身体在场与运动实践性的影响体育在线教学仍未被主流学界所承认并接受,对体育在线教学效果的应然追求尚停留在少数研究中,这就需要体育学界进一步加大体育在线教学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建设与实证研究。
体育在线教学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实现高校体育教学工具、教学资源、教学方式多样化与个性化发展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育服务样态的发展政策,加之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国的体育在线教学获得了空前发展,体育在线教学取得显著成效。但是,在体育在线教学的蓬勃发展过程中,也存在部分困境与制约条件亟待明晰。
体育在线教学研究相较于以往有了更为深入和全面的发展,但从整体上看,研究对体育在线教学的具体影响因素仍未做理论指导下的全面梳理与系统总结。针对同一主题的研究成果应展示出横向与纵向两方面,横向是指针对不同主题开展的平行研究,纵向是指同一主题下的不同子主题研究之间的相互联系(系列研究)。只有横向与纵向的交叉叠合才能站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推进该主题的研究。然而,现有体育在线教学研究整体上参差不齐,横向维度的研究主题较少,尚停留在简单描述性统计体育在线教学资源层面上。纵向维度的研究缺乏相互继承性,系统把握不足。这就造成体育在线教学研究重复进行,对关键的教与学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第一,从横向维度上看,围绕体育在线教学所开展的相关研究很少,比如基于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习环境构建研究尚未涉及,而通过数据来检验体育在线学习环境促进学习效果的研究仍存在缺失。第二,从纵向维度上看,体育在线课程是体育在线教学顺利开展的前提,有关体育在线课程的建设现状、困境与问题研究较多,但这些研究都对主要网站上的体育在线课程数量进行了统计,得出的结果却不一样,这显然降低了体育在线教学这一研究主题的研究意义与可信度。因此,体育在线教学研究要将研究问题作为核心,既要加强横向维度上不同主题的研究,还要重视纵向维度上同一主题的系列研究,最终形成结构分明、主次清晰的体育在线教学研究格局。
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的深度融合需要探究信息技术在整个教育教学与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发现对教育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环节与影响因素。第一,从2020年开始,体育在线教学研究较以往开始增多,对教与学过程的微观因素有了较多的研究,但不可忽视的是有些研究仍停留在表层的思辨描述,尚无数据与教学本质的联系,论述缺乏说服力,应有的深度不够。比如,体育在线教学已成为疫情常态化防控的重要教和学的方式,体育在线教学在完成学期教学计划、促进学生体育锻炼与运动知识、技能习得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就如何更好的提高体育在线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效果仍未找到更好的答案。第二,部分研究将重点聚焦于体育在线教学的形式上,注重应然层面的体育在线教学流程,却忽略了体育的运动本质与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激励评价和监督保障等因素。需特别注意的是,部分研究方法应用较为简单,如针对现有体育在线教学课程资源只进行描述性统计,没有深入问题本质。第三,体育在线教学资源开发随着扩展现实、虚拟现实与元宇宙等三维技术的发展,在教学形式和内容上有着与传统教学资源二维平面不可比拟的优势,但当前研究就如何发挥新型体育在线教学资源的优势还略显单薄,尚未充分揭示新型体育教学资源促进教与学过程的作用机理。因此,体育在线教学要加强与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心理学等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深入到教与学的本质来探究信息技术在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找到其关键作用所在。
体育在线教学是在线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体育在线教学部分研究主题是紧追母学科发展样态的。然而,个别研究成果忽视了体育学科应用语境的差异,有生搬硬套之嫌。第一,慕课自出现就引起了体育学界的研究热潮,经近几年的发展有学者对其进行了冷思考,但仍有研究停留在浅层形式上的探讨,研究过程略显粗糙,基于运动特征的应用语境仍未体现。第二,基于体育在线教学所演变出的体育翻转课堂受到学界的持续关注,各种体育运动项目或者理论课程都在尝试翻转课堂教学研究,研究结果大都认为该教学模式带来了更好的教学效果。然而,有些研究只是从形式与流程上进行了翻转,仍未抓住翻转课堂的本质,从而导致研究结果大打折扣。第三,对于一些基于新兴信息技术的体育在线教学研究主题,如依托体育智慧教育开创的学习空间、虚实一体的体育教学孪生空间与全息投影,学界尚未有宏观基础理论和微观机制探索,而已有的教学实验因学科特异性不强与实践性较弱导致其并未落到实处。因此,体育在线教学研究需要围绕问题的本质,将各种信息技术以最有效的方式应用于最适合的体育教学过程当中。
毫无疑问的是,体育在线教学将在未来教育教学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要真正促进我国体育在线教学的健康发展,就必须突破集体路径依赖、推进观念更新;拓宽细化研究议题、形成系统结果;深化微观实证研究,阐明作用机理;构建质量保障标准,突显学科特色。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观念变革是所有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首要问题。从疫情“倒逼”体育在线教学全面展开的实际情况来看,高校体育教师开始被动接受此种教学模式,教学观念开始悄然转变。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后疫情时代不确定风险尚存情况下,仍有不少高校体育教师认为体育在线教学是特殊时期的短期应急做法,缺乏对体育在线教学重要性与必要性的正确认知。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传统体育教师固有“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观念,而这种观念经过多年发展已逐渐内化为整个高校体育教师群体的无意识化、模式化和默契化的“路径依赖”。因此,需要从三个方面行动打破惯有的“教学习惯、行为习惯与思维模式”。第一,高校与学院层面要积极应对疫情反复的挑战。在加大体育在线教学宣传力度的同时,要加强对体育教师的线上线下教学培训力度,进而转变体育教师群体对在线教学的观念。第二,教研室层面形成教研共同体。以团队形式尝试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新兴互联网教学模式,重新架构教学场域、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科学设计活动流程、组织教学评价,从而激发团队的体育在线教学动机。第三,体育教师层面要主动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理念、活用信息技术与开发信息资源的能力,为体育在线教学资源制作做充足的能力准备。
体育学术研究不仅需要在横向维度上不同主题的研究之间协同推进,还需要纵向维度上同一主题的研究之间相互继承,从而形成横纵合力进而推动体育学术研究的前进。因此,我国体育在线教学研究既要从横向维度上拓宽研究议题,还要从纵向维度上细化研究议题,横纵合力形成关于体育在线教学的系统研究成果。第一,横向维度上拓展体育在线教学研究范围,不仅要关注教师“教”的维度,更要关注学生“学”的维度。如新兴技术支持下的体育在线学习环境构建,并在此基础上对体育在线学习环境如何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进行机制层面的探讨,同时也要加强实验以获取数据支撑以验证学习环境的合理性。第二,纵向维度上细化体育在线教学研究议题,既要有体育慕课的课程设计与课堂教学应用,又要有体育慕课+翻转课堂的实践检验与效果评价,还要有混合体育教学抑或是线上线下(OMO)融合式体育教学的探索,更要有域外经验借鉴下的体育在线教学对比分析。此外,围绕体育在线教学基础理论、实践样态、评价指标、质量保障等不同主题的深化也是未来研究的方向。至此,将会形成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横纵相连的体育在线教学系统研究格局。
教学活动是由教师、学生、资源与媒介共同组成的一个开放系统,作用机理所呈现的是系统结构中各要素内在的、相对稳定的运行规则或本质原理。那么体育在线教学系统的作用机理是指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中,围绕具体教学任务,在共同探索和学习过程中实现教学相长及管理能力提升的体验与生成的方式方法。体育在线教学能够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学生学习能力、高校教改进程已得到部分理论研究支撑,但整个体育在线教学系统中,各系统要素是如何影响教学抑或是通过何种中介要素影响教学仍存“黑箱”亟待通过更多的微观实证研究或解释性案例研究加以澄清与明晰。第一,加强理论指导下的对体育在线教学积极认知。如学习者主动投资理论下的体育在线教学“低参与率、高辍学率”的积极意涵,同时基于典型案例支撑进一步反思、解释、验证体育在线教学模式中各要素的作用机制。第二,聚焦体育在线教学“真问题”,科学选用研究方法。如学者可从教学互动——自主动机——在线学习投入的微观视角入手,选用结构方程模型与典型案例支撑相结合的方法验证其中介变量的实质效应如何,以揭示师生互动的深层机制。第三,创新体育在线教学实践应用模式。对待新一轮信息技术的出现,高校体育教师应积极探索基于VR、XR、元宇宙、数字孪生、全息投影的体育在线教学新模式,利用教学实验等方法验证新的教学模式中教与学的作用机制,同时剔除无关影响要素比较新兴体育在线教学效果之间及其与体育线下教学效果的差异。
体育在线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既是体育在线教学评价的标准,也是教师与学生继续体育在线教与学的参照与指南,更是保证体育在线教学研究学科特色的重要力量。那么,建立符合体育学科特色的在线教学质量标准,加强体育在线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树立师生体育在线教与学质量文化自觉,逐渐成为了高校、教师、学生的共同价值追求与现实路径选择。第一,需要国家层面组建高级别团队,基于全面质量保障观、在线教学特征、体育学科运动本质与有效教学内涵,从教学条件保障、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3方面构建外部体育在线教学质量标准,并持续进行修改完善。第二,需要高校学院层面立足自身实际、借鉴与外经验基础上,从学习评价、经理真实、设施资源、学习者支持、教师、学习分析等6方面建立有效的内部体育在线教学质量保障标准,为教师及时的评价、反馈与改进体育在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中观标准。第三,教师与学生层面要树立体育在线教与学质量文化自觉。毋庸置疑,教师和学生是高校内部质量保障标准以及内部质量文化的核心,是突显体育在线教学学科特色的主体。教育与学生要按照体育在线教学内外部质量标准要求自己,进而形成师生共同反思改进的文化氛围。
回顾与总结近年来我国体育在线教学研究,在取得体育在线教学研究稳步增长、体育在线教学模式推陈出新、体育在线教学研究注重效果等3方面成果同时,仍存在体育在线教学研究系统把握不足、体育在线教学研究微观机理不明、体育在线教学研究应用差异不显等3方面的不足。解决体育在线教学研究所存在的问题,需要通过突破集体路径依赖、推进观念更新,拓宽细化研究议题、形成系统成果,深化微观实证研究、阐明作用机理等4方面的具体路径加以解决。仍需进一步思考的是,当前世界正处在后疫情时代,不确定因素陡增,这就需要高校积极探索与推进平时线上线下混合体育教学新常态、战疫时体育在线教学的平战结合新模式。如此,才能推动我国体育在线教学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