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符号学四体演进看新闻非虚构写作在我国的发展

2022-07-26 08:29郭贺雨
声屏世界 2022年8期
关键词:新闻性报告文学虚构

□郭贺雨

“非虚构”最早诞生于美国文学领域,从字面意义上看是“虚构”的对立表达,通常指对于现实一定程度上的“完全再现”。新闻领域的非虚构通常被称作文学新闻、纪实新闻,也曾在早期发展中以报告文学统称。它是指一种在“客观事实”基础上进行文学与主观描绘的新闻文体。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于非虚构写作的大致从“写作姿态”“文学潮流”“文体形式”三领域来界定,为防止分析出现交叉或概念不明等问题,笔者选择“文体形式”来分析,以非虚构作品的文体演变及其作品突出特征作为分析重点,探讨非虚构写作的发展。

非虚构写作作为由多种符号组合而成的文本内容,主要功能是叙事。在非虚构作品的叙事中,既有作为先文本的报道背景穿插其中,也有评论文本隐藏其中。非虚构作品中副文本在很多时候比作品内容更受关注。在我国非虚构写作发展的几十年里,其逐渐从模糊不明的探索前进到确定自身地位与写作方向,再到新闻非虚构写作繁荣发展,整个探索发展过程是一个“四体演进”的过程。

四体演进过程理论阐述

四体演进被看作是人类文化、历史、世界观演进的普遍规律。在东西方历史中,都有对四体演进的介绍与阐述。东方可溯源至宋代邵雍在《皇极经世》中将中国史分为皇、帝、王、霸四个时期;西方关于四体演进的观念可以追溯至18 世纪意大利启蒙思想家维柯,他将世界历史划分为神袛时期、英雄时期、人的时期、颓废时期,并指出所有民族的历史都是按照这个四个时期不断发展的。20 世纪40 年代,美国修辞学家伯克在维柯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四大修辞格:比喻、转喻、提喻、反讽。

我国符号学者赵毅衡将关于历史、文化等演进规律应用到符号学中,明确提出四体演进是符号表意的一般规律。赵毅衡强调,任何内容本质上都是一种符号表意方式,这种符号表意方式很难逃脱这样的四体演进规律。他曾指出:从比喻到转喻、提喻,最后到反讽,符号文本构成了一种四体演进的发展路向。

当前,许多学者通过符号修辞四体演进规律进行各种文化现象的研究,如王立新的《叙述转向:中国军人剧修辞四体演变分析》就是切入一个较小的视角对艺术作品进行分析,陆正兰也在《论音乐-空间文本》中对音乐文本的四体演进进行分析。这些多个领域的研究都证明了四体演进的普遍性。本文将在符号修辞“四体演进”的视角下梳理新闻面向的非虚构写作的发展历程。

新闻非虚构写作的四体演进过程

隐喻阶段:以突出文学性为主要标志。比喻是符号修辞最基本的修辞格,主要包括明喻和隐喻。符号学者赵毅衡指出,明喻的特点是直接的强迫性联系,不容解释者忽视其中的比喻关系,而符号隐喻的解读具有一定开放性,喻体与喻旨之间的连接相对模糊。现实生活中,明喻并非时刻存在,隐喻所具有的特点及其对于接受者理解能力的开放性,使之更容易成为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

我国新闻是在传教士报刊冲击下产生的具有中国清议传统的文学与新闻交织的特殊文本。我国长达70 余年的文人论政传统深刻影响着新闻工作者的写作文风,在民国之后,通讯与报告文学在我国新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报告文学是伴随着近代新闻传播而诞生的一种文体,它既强调新闻性、非虚构性,也强调文学性。它与我国文化背景和现实背景相伴相生,被许多学者认为是早期非虚构的一种特殊形式。报告文学通常被看作新闻“非虚构”在我国发展的探索阶段,其多是在新闻性基础之上,通过语言的生动表达与感情的抒情导入来体现其特有的文学性。随着国内“三大改造”的完成,报纸上关于改造成就的报道也愈来愈多,这些报告文学以徐迟的《天堑变通途——记武汉长江大桥的“合龙”》等为代表,突出展示了新中国的建设成就,文学笔法明显,与规范意义上的新闻作品有较大差别。

而无论是描写人的报告文学还是对于建设成就的新闻书写,这一时期的报告文学的新闻性并不突出,其对于叙事性的强调、对于小说文笔的借鉴与应用则成为了一种标志。报告文学不同于以往的文学作品,但也并不是典型的新闻作品,它游离在虚构与真实之间,正朝着“非虚构”文学的方向发展。可以说,这些作品的文学性掺杂在新闻性与真实性中,铸成了这一时期“非虚构”文学中报告文学的典型特征。

转喻时期:以新闻化为主要标志。符号修辞中的转喻建立在邻接的基础上,其基本生成路径是通过联想用邻接的事物去代替原有的事物。许多社会现象或心理现象中均可窥见转喻。新闻媒体在进行新闻报道时,无法将现实完全复刻,基于自身身份对于现场的事实进行整理选择,最终呈现的媒体真实就是一种转喻。转喻在本质上是“非语言”的,它的基本特点是“指出”。

20 世纪70 年代,特殊时期过后新闻界迎来了新的繁荣景象。许多作者在新闻报纸上进行报告文学的撰写,这些作品既具有文学性,也相较于新中国成立初期有了新的特点——强调新闻的真实性与重要性原则。例如《唐山大地震》强化了“写实”与“再现”,对于地震前的自然景观真实描绘,对于震中震后的惨烈景象深度刻画,在真实的基础上进行了“非虚构”报告文学的创作。这一时期的新闻作品不再强调其特有的文学性,而是在内容结构、文章布局、写作手法上都逐渐偏向新闻,这时的“非虚构”虽仍被称作报告文学,但逐渐朝着新闻领域的深度报道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非虚构”报告文学由于时效性和真实性不能全然满足公众对于新闻报道的需求,其作品认可度面临风险。因此,这一时期的“非虚构”为适应市场变化,发展出自己的新闻专栏和版面,并以“特稿版”命名。特稿成为了“非虚构”发展至此的专有名称,它真正成为了新闻的一种类型,也有了自己初步的行业标准。《冰点周刊》是第一家以特稿命名的报刊,其文章题材均为真实事件,作者写作手法细腻生动,以主观视角呈现客观现实,在新闻的基础上采用文学手法,新闻性突出,获得了广泛认可,也使得“非虚构”迎来了再度繁荣。

由此,非虚构写作进入了以新闻化为标志的转喻阶段,在隐喻时期“报告文学”的文学化表达和突出已然成为转喻时期“特稿”对于新闻性的转向和强调。之前隐藏在文学作品背后的新闻性成为了新时期“非虚构”文本的中心结构,符号修辞方式因邻接的时代现实转变。但这一时期对于“特稿”新闻性的重视更多基于形式层面,对于文本内容等更深层次的新闻特点的忽视也使得其仍有更多发展的空间。

提喻时期:以典型专业化为主要标志。 符号提喻,体现的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既可以理解为以局部代替整体,也可以理解为整体代替局部。符号学者赵毅衡认为,“几乎所有的图像都是提喻,因为任何图像都只能给出对象途径的一部分。”新闻图片、电影画面都是一种提喻。而“非虚构”写作经过了转喻时期新闻化的发展,在新的条件下也突破以往更注重新闻写作形式的局面,迎来了写作者与写作内容更加专业化的提喻时期。

此前的新闻非虚构作品,无论是《冰点周刊》还是其他新闻专栏,对于“非虚构”的新闻性强调更多在形式上,希望通过形式上的新闻性摆脱“报告文学”的突出文学性。2003 年,记者李海鹏在《南方周末》上发表了《举重冠军之死》,引起了新闻“非虚构”写作的热议。这篇作品被看作是新时代真正意义上的非虚构作品,其注重的是“现实”与“人物细节”的融合,在新闻的领域中开出文学笔法之花。这一时期,新闻领域“非虚构”的撰写人多为职业记者,对于新闻这一文体的认识和熟练程度都为其写作“非虚构”提供了许多助力。这种对新闻写作的专业化强调,弱化新闻的选题、人物,实际上就是以部分替代整体的提喻手段。

这些纸媒的记者在进行“非虚构”写作时,并不固定选题,也不对写作形式做特定要求,各人有个人的风格,但由于长时期的新闻写作训练与作为记者时对新闻的敏感度,其非虚构写作多呈现出了人物、事件、主题故事化的特征。例如南香红《两个男人的20 年“婚姻”》聚焦同性恋人群,将两个男孩成长、生活、互相陪伴以故事化呈现,作品以真实事件真实背景为依托,通过记者的专业化写作使之兼具文学与新闻之美。以专业媒体为背书,专业记者进行撰写的“非虚构”作品真正进入了大众视野。从整体上看,这些作品都是以专业性为代表,无论是内容生产者的专业度还是内容写作新闻敏锐度,都是采用了专业化的策略,这些作品强调新闻真实与文学审美的融合,力图开拓新闻领域广大读者喜闻乐见的新闻写作体裁。以专业化为主要特征,是典型的提喻做法。新闻“非虚构”从文学领域真正过渡至新闻领域,成为一种全新的新闻体裁,标志着新闻“非虚构”进入了发展的成熟阶段。

反讽时期:以流量化效益化为主要标志。反讽是一种修辞手段,符号学者赵毅衡指出,“反讽是不相容的意义被放在一个文本中,双义排斥冲突,却在相反中取相成。”符号过程有三个意义,分别为意图意义、文本意义和解释意义,当意义两两相悖时,反讽则出现。它不同于隐喻、转喻、提喻是逐渐发展的关系,而是以一种完全相反的姿态和方式去解释全新的符号文本。正如维柯所言,这是“颓废时期”,是个人主体性上升伴随着社会走向自私、道德沦丧的时期。林达·赫琴也明确指出,在后现代主义中,反讽处于支配地位。

新闻非虚构写作在新闻专业领域发展地如火如荼,不仅出现了一批优秀的非虚构记者,也培养了一群对非虚构写作具有审美和见地的读者。2010 年,《人民文学》推出“非虚构”专栏,新闻非虚构写作正式面向大众,走向了大众化。随后许多新媒体平台开创“非虚构”平台,使得新闻非虚构写作真正走向了以流量化为标志的反讽时期。而其新闻文本也表现出了如下特征:一、内容虚构性与非虚构相悖。部分“非虚构”文本中存在着充满矛盾的符号。以自媒体平台“才华有限青年”的非虚构作品《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为例,通常而言,新闻非虚构作品的基础是新闻内核为真,在新闻表达手法与文章写作技巧上进行文学性的虚构表达。但这篇文章自新闻内核就是虚构创作,无视事实,彻底偏离新闻非虚构作品的基本精神。另有《惊惶庞麦郎》也因客观性缺失、主观性过于强烈等问题引起争议,这些非虚构作品直接形成文本层面的反讽与矛盾,体现了“虚构”与“非虚构”之间的对立。

二、选题时效与文章创作周期相互独立。非虚构新闻内容的创作与新闻时效性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实际上就形成了反讽文本。在当前的许多优秀非虚构作品中,都存在着文章写作周期长、文章内容打磨与完善和新闻时效性之间的冲突。优秀的非虚构作品背后是记者写作团队的实地采访与调查,其中耗费的时间与精力难以形容,这些作品也可能因为选题的敏感性出现审核等困境,写作周期之长成为了一大问题。而当前热点频出使得公众注意力快速消散,许多优秀的非虚构作品在产出之时已成为落后议题,无法因其议题的热度而获得更多关注。这不仅对于记者的艰辛创作热情是一种打击,在当前新闻盈利方面也是难题。当新闻的选题时效性丧失时,其选题的优秀或重要与否对于非虚构作品本身的影响并不起推动作用,这二者很难成为统一的文本,成为了相互独立的存在。

三、获取流量成为主要目的。当前我国非虚构新闻写作“悲剧色彩”与“悲情话题”风头正盛,这种从题材选择到内容表述都倾向悲剧表达和反映社会黑暗的现象实际上与吸引读者、获取流量的意图无法分割。这些作品隐含了伦理问题,体现出了对部分群体的污名化以及对暴力美学的追崇。尽管各大机构或平台追逐商业利益并非错事,但其对于社会效益的忽视已然造成了非虚构市场乱象横生。这些内容的目的并非传递消息,讲述真实故事引起社会反思,而是以“非虚构”为手段和噱头获取流量,直接将新闻文本本身边缘。

结语

反讽作为符号修辞“四体演进”的最后一个阶段,标志着新闻非虚构写作完成了一轮演进。而反讽之后,新闻非虚构是否还将继续发展?其在反讽阶段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是否将不断延续下去?

2020 年以后,新闻非虚构写作在疫情这一特殊情况的加持下不断发展,一度引起热议。这其中既有传统媒体《三联生活周刊》《南方周末》等发表的引人深思的非虚构作品,也存在着新闻变革之际一种全新的非虚构作品呈现方式。许多作品为适应当前受众的新闻阅读习惯,文本叙事方式由传统的文字变成了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的融合,甚至发展出虚拟技术以带给受众沉浸式体验。例如腾讯谷雨的新闻非虚构作品《生死“器”约》就通过文字和H5 技术的融合,实现了全新的报道形式。由此可见,所有新闻非虚构作品的发展并不是循环往复回到最初的隐喻时期,其在结束一轮“四体演进”后,以一种新的表意方式向前发展。但这种专业化、技术趋向的发展是否会成为所有新闻非虚构作品的演进方向,仍需要时间推移下的证明。但我们应当确信,非虚构文本中受众的主体作用正在变得突出,迎合受众习惯的作品正越来越多。

新闻非虚构从文学性为标志的隐喻阶段,经历了新闻化、专业化阶段,最终朝着流量化的反讽时期发展。新闻非虚构出现的问题正体现了当前新闻行业的深层问题。新闻非虚构或许会在全体新闻人的努力下改变当前局面开启新一轮四体演进,而新的发展将何去何从是值得每一个新闻人思考的问题。

猜你喜欢
新闻性报告文学虚构
气象宣传新闻性和专业性融合的实践与思考
充实中国报告文学的理论一翼
融媒时代,如何正确地“非虚构写作”
中国青年报告文学作家创作会举行
融思想性新闻性艺术性为一体 “文编”+“美编”思维碰撞创出优秀漫画作品
虚构的犹太民族?
阵痛与激情:1979—1989年的灾难报告文学
增强电视时政报道新闻性的基本路径
论文学创作中的虚构
浅析如何写好报告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