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盛平 夏俊波 等
提 要: 如何将中国经济发展潜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化解当前“供给冲击、需求收缩、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中国开发区大有可为。新发展阶段,要对所有省级以上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开发区统筹评价,深入总结开发区在不同区域的创新经验,精准对标“供给、需求和预期”研判,立足新经济,从产品市场转到要素市场,更深入开展“先行先试”,挖掘新潜力,重点统筹国内和“一带一路”市场,与欧美等发达地区共建开发区,推动“走出去”和“引进来”螺旋式相互提升,把中国开发区建设成为以自主创新为主体、开放型经济为目标的综合型现代产业模链,努力担当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历史使命。
十八大以来,中国开发区建设发展效应显著。一方面体现在增速效应上,主要集中于长江经济带区域,开发区建设在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支撑作用;而西部的新疆、西藏以及甘肃省北部等区域,开发区经济增速高于当地经济平均增长速度,对当地经济仍然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另一方面体现在溢出效应上,溢出效应高的开发区主要分布在长江经济带上游以及西南沿边区域。中部地区制造业发展坚挺,相比于西部地区有着更强的能力应对 2014 年以来全球贸易低迷的形势,对当地经济发挥着显著的溢出作用;东部地区由于加速转型升级,溢出效应不是很明显。
总的来讲,我国东部地区进入转型提质阶段,中部地区更依赖制造业,西部地区受益于产业转移和沿边贸易而增速明显,东北地区随着国家级开发区发力也进入启动发展阶段,华南经济特区的引领作用不断增强。中国海外开发区逐渐构建起“一带、一路、一环”全球空间布局。中国开发区发展阶段不同、发展类型丰富,具有较大的协同发展空间,对于构建新发展格局可以发挥“牛鼻子”牵引作用。
中国开发区的分布按区域分为华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北、西南、东北七大地区和港澳台地区。十八大以来,中国开发区在七大地区和港澳台地区加速布局。据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1 年年底,中国开发区总数量2666 个,其中,国家级开发区667 个,省级开发区1999 个,另外,中国在海外建有开发区237 个。从区域角度看,华东地区762 个、华中地区515 个、西南地区349家、华北地区321 个、东北地区252 个、西北地区248 个、华南地区以219 个。国家级经开区、国家高新区、国家级新区、国家自创区、国家自贸区等国家级开发区发展迅速。自我国首个自贸区——上海自贸区于2013 年设立至今,国务院共批复设立国家自贸区达21 个。自上海浦东新区成立以来,截至2021 年底,国家级新区已设立19 个;国家自创区自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首个获得批复以来,已设立21 个;国家级经开区增加到230 个,国家高新区增加到168 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增加到162 个,边境经济合作区增加到19 个。这些国家级开发区在产业转型升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引进外资等方面发挥重要的示范、辐射和引领作用。
表 中国开发区的区域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作者据有关公开资料整理。
地区 省(市、区)国家级经开区国家级高新区海关特殊监管区边/跨境合作区国家级自贸区国家级新区国家级自创区经济特区其他国家级开发区省级开发区 加总 备注全国 229 168 162 19 21 19 21 7 28 1999 2666华北(321)北京 1 1 2 0 1 0 1 0 16 22天津 6 1 5 0 1 1 1 0 21 36河北 6 5 4 0 1 1 0 0 138 155山西 4 2 1 0 0 0 0 0 20 27内蒙古 3 3 3 2 0 0 0 1 69 81华东(762)山东 16 13 13 0 1 1 1 1 132 178一家省级升级,三家撤销江苏 27 17 21 0 1 1 1 3 102 173安徽 13 6 5 0 1 0 1 0 95 121浙江 22 8 11 0 1 1 2 1 82 128福建 10 7 7 0 1 1 1 1 6 67 100上海 6 2 10 0 1 1 1 2 39 62华南(219)广东 7 14 16 1 1 1 2 3 2 101 145广西 5 4 4 1 1 0 0 1 49 65海南 1 1 3 0 1 0 0 1 1 2 9华中(515)湖北 9 12 4 0 1 0 1 0 79 106湖南 10 8 5 0 1 1 1 0 109 135河南 9 7 5 0 1 0 1 1 147 171江西 10 9 4 0 0 1 1 0 78 103西北(248)宁夏 2 2 1 0 0 0 0 0 11 16新疆 9 3 4 5 0 0 1 2 3 61 86青海 2 1 1 0 0 0 0 0 12 16陕西 5 7 7 0 1 1 1 0 40 62甘肃 5 2 1 0 0 1 1 0 58 68西南(349)四川 8 8 6 0 1 1 1 0 116 141云南 5 3 2 5 1 1 0 1 64 82贵州 2 2 3 0 0 1 0 0 57 65西藏 1 0 1 0 0 0 0 0 4 6重庆 3 4 4 0 1 1 1 0 41 55东北(252)辽宁 9 8 5 1 1 1 1 4 65 95吉林 5 5 2 2 0 1 0 0 49 64黑龙江 8 3 2 2 1 1 0 1 75 93港澳台香港 香港北部都会区 香港科技园台湾 科学园区13 家 出口加工区10 家 入编产业园区62 家 其他42 家 127 暂未加总澳门 暂未统计
中国开发区主要位于国家级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区域,地处沿海通道、京沪通道、京港(台)通道、京哈—京港澳通道、呼南通道、京昆通道、包(银)海通道、兰(西)广通道等“八纵”通道和绥满通道、京兰通道、青银通道、陆桥通道、沿江通道、沪昆通道、厦渝通道、广昆通道等“八横”的国土开发主轴带以及5 个国家级城市群、9个区域性城市群和6 个地区性城市群。其直接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及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战略,具有较强的发展基础和发展潜力,是多种国家战略和专项先行先试平台的叠加区。19 个国家级新区中的5 个被赋予国家综合改革配套改革试验区功能,13 个国家级新区叠加自由贸易试验区。在“一带一路”沿线建立的近140 个各种类型、各种级别的海外开发区,主要位于中巴经济走廊、中孟印缅经济走廊、中新经济走廊、中蒙俄经济走廊、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等沿线国家和地区,已逐渐构建成沿丝绸之路经济带、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环非洲海岸的“一带、一路、一环”全球空间布局。
十八大以来,中国开发区管理体制日渐成熟,主要体现在四种典型的模式:派出机构模式、区政统筹模式、企业管理模式、法定授权模式。一是派出机构(管委会)模式。其主要特征有:组织架构方面,开发区管委会作为上级政府的派出机构,代表该级政府行使职权,管委会内部设立若干机构,但并不与上级政府机构一一对应。人事管理方面,开发区管委会领导班子实行任免制,领导班子成员由上级党委政府任免,主要领导一般高配(行政级别)。财政核算方面,国家级开发区设立独立财政,编制和实施预决算。比如,天津开发区、苏州工业园区等。二是区政统筹模式。开发区管委会与所在地的区(政府)交叉融合统筹运作的一种模式。其主要特征有:组织架构方面,管委会主要领导由区委区政府部分领导兼任,下设职能部门统一运转,可以挂两块牌子,开发区侧重于开发建设,区(或地方)政府侧重于社会管理。但是,职能辐射或覆盖的范围一般都打破两者的区域界限。组织人事方面,干部统一管理使用,选用制和任免制同时存在。财政核算方面,开发区和区政府两个财政独立设账,统筹使用。比如,宁波开发区、广州开发区等。三是企业管理模式。其特征有:组织架构和人事管理按企业体系执行,个别开发区采用政企联合(或在一段时间内)的模式,配有部分行政事业人员。开发公司除了负责基础设施建设外,还承担项目规划、项目环保、外资入区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审批事项的初审权。财务核算按企业标准执行,部分开发区通过土地一次性转让或税收部分返回(或转移支付)享有开发性收益。比如,上海漕河泾开发区等。四是法定授权机构管理模式。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就是如此。
十八大以来,中国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在经济发展、对外开放、技术自主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绩,成为了中国经济最有活力、最具潜力的增长极,建成了比较完善的投资环境,开发区经济取得高速增长,开发区产业效益处于较高水平,成为中国对外开放先导区,在体制机制改革方面积极探索并取得了许多成果,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比如,国家级自贸区开创设立、国家级新区加速设立、国家自创区快速推进等。
国家级经开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自2013 年的6.91 万亿元增长至2020 年的11.6 万亿元,同比增长6.4%,增幅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2.3%)4.1个百分点,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11.5%。2013-2020 年国家级经开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年复合增长率为7.68%,截至2020 年底,国家级经开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占我国GDP 的11.42%。2020 年,国家级经开区实际使用外资和外商投资企业再投资金额611 亿美元,同比增长14.85%,实现财政收入2.1 万亿元,同比增长2.8%,占全国财政收入比重为11.7%。税收收入1.9 万亿元,同比增长2.3%,占全国税收收入的12.4%。其中,东部地区实现财政收入1.5 万亿元,中部地区实现财政收入0.38 万亿元,西部地区实现财政收入0.25 万亿元。2020 年,实现进出口总额6.7万亿元,同比增长4.8%,占全国进出口总额比重为20.8%,其中,东部实现进出口总额48462 亿元,占比72.33%;中部实现进出口总额4842 亿元,占比7.23%;西部实现进出口总额2634 亿元,占比20.44%。
国家高新区数量快速增长,2018-2019 年,国家高新区数量达169 个。同时,2013-2019 年期间,国家高新区入园企业数量加快增长,特别是2016 年以后,入园企业数量同比增速均在10%以上,2019 年,国家高新区的入园企业数量达14.11万个。其主要原因是“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战略性新兴产业得以发展。从营业收入来看,2019 年综合排名前六位的国家高新区中,共有4 家园区的营收规模在万亿元以上。其中,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实现的营业收入最高,达6.65 万亿元。营收排名第二的是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共实现营收约2.52 万亿元。
国家级新区建设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譬如,2019 年,18 个国家级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约4.6万亿元,以占全国约0.2%的土地面积,承载了约4.5%的地区生产总值,对区域经济发展发挥了较强拉动作用。2020 年,浦东新区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双双超过1 万亿元,财政总收入超过4000 亿元,高居国家级新区榜首;两江新区和江北新区直管区的经济增速同比增长分别为16.4%、13.1%,大幅高于所在城市6.3%和8.0%的增速。贵安新区、西咸新区、天府新区等西部新区均保持10%以上的快速增长。截至2020年底,中部的赣江新区建立省级国家级R&D 平台50 余个,引进院士等国家级领军人才30 余人,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成效明显,以赣江新区为主战场的江西,绿色金融排名全国第4 位。
国家自贸区创立发展迅速、改革创新成效显著。截至2021 年底,中央共批复设立21 个国家自贸区。2019 年,18 个自贸区落地外资企业6242个,利用外资1436 亿元,占全国比重超过15%。 2020 年1 至5 月,18 个自贸试验区实际使用外资602.5 亿元,以不到全国4‰的国土面积,覆盖了全国17%的外商投资。2020 年前5 个月,在防疫的特殊形势下,前四批12 个自贸试验区实际使用外资518.7 亿元,同比增长18.4%。2013-2019年,国家自贸区累计有260 项制度创新成果向全国复制推广,包括六批集中复制推广的143 项改革经验,覆盖投资管理、贸易便利化、服务业开放、金融创新、事中事后监管、人力资源改革等多个领域。国家自贸区试点经验集中复制推广实现常态化,每年集中复制推广一批经验。迄今为止,各部委自行复制推广74 项改革经验;商务部形成三批共43 个“最佳实践案例”。自贸区在制度创新方面的试点先行作用进一步突出。
国家自创区建设效果明显。国家自创区建设,不仅加快推进创新体系建设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还在推动区域自主创新、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创新型国家建设,全面服务了国家发展大局,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支撑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其出口额、就业带动、科技自主创新等都较过去有了很大进步。21 个国家自创区已经建有大批科技孵化基地、众创空间、大学科技园等。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中国开发区快速发展。截至2021 年底,中国共有海外开发区237 个,其中加工制造型开发区113 个,农业生产型开发区40 个,商贸物流型开发区39 个,资源利用型开发区26 个,科技研发型开发区19 个。其中“一带一路”沿线近140 个。中国在海外投资建设的开发区在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以及南美洲等6 大洲均有分布,多向联系,打造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高地。其空间布局形态和空间集聚性得到加强,逐渐构成沿丝绸之路经济带、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及环非洲海岸的“一带、一路、一环”全球空间布局。如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开发区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外资流入地,以及仅次于欧盟的全球第二大贸易板块,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海外开发区为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发挥国际比较优势提供了产业转移载体和便利,可通过技术转移实现本土产业和技术升级,同时倒逼国内开发区转型升级发展,促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天津开发区诠释“开发区大有希望”:从盐碱滩涂到投资热土。1984 年,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沿海一片盐滩上成立,成为最早一批开发区之一。历经34 年发展,天津开发区从盐碱滩涂已成为投资热土。图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于家堡附近的街道高楼林立。图/中新社
七大地区与港澳台的开发区各具特色。截至2021 年底,华北地区开发区数量增至321 个,吸引高端人才回流,新增了国家级自贸区和边/跨境合作区。但是,营商环境除了北京居全国之首外,其他地区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北京一枝独秀,区域溢出效应不明显,地区发展不均衡问题明显。截至2021 年底,东北地区开发区数量为252 个,其中国家级开发区63 个,省级开发区189 个,以0.74%的土地、16.7%的人口贡献了38.8%的地区生产总值。东北三省增长差异较大,辽宁省国家级开发区引领作用更为明显。截至2021 年底,西北地区开发区共计248 个,其中,经济特区2 个,国家级开发区23 个,省级开发区182 个,输出技术成交金额超过2000 亿元,从业人员近140 万人。其开发区种类较为单一,国家级自贸区仅1 个,边/跨境合作区仅 5 个,在对外贸易方面的引领作用显著。截至2021 年底,华中地区开发区共计511 个,数量在全国七大区域中位居第二。其制造业是主力,高于地方经济增长速度,溢出效应明显;电子产业在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方面发展迅速。其开发区空间密度高,正在由外延扩张转向存量提升。截至2021 年,华南地区开发区数量总计216 个,经济特区4 个,生产总值超过三省GDP 的55%,电子信息产业占比超过30%,产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趋势明显,自贸区龙头作用日渐凸显,自设立以来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30%,同时,地区省际和东西区域间发展不均衡问题突出。截至2021 年底,西南地区开发区共计349 个,总面积约23 万公顷,占西南地区国土总面积约0.1%,实现总产值约6 万亿元,约占西南地区总产值的50.9%,贵州、重庆和西藏地区GDP 增速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三名。与此同时,“一带一路”沿线开发区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中国未来依托经济发展空间、市场规模、人才储备和后发优势,到2035 年GDP 有望保持年均8%的增长潜力。但是,要把增长潜力转换为现实生产力,中国开发区还面临着国内外形势和开发区自身转型升级等多重严峻挑战。
国际挑战主要是美国发起的贸易摩擦、科技“脱钩”等,不仅给中国经济,也给全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不确定性。
近期,中国经济主要面临 “供给冲击、需求收缩、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主要原因一是国际格局重构。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世界经济格局面临重构。二是国际市场增长疲软。中美贸易摩擦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全球经济和贸易增长疲软态势仍然存在。三是国际投资贸易“双重挤压”。开发区面临高端回流、低端分流的“双重挤压”。四是中国经济“三期叠加”压力。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 “三期叠加”影响持续深化,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中国开发区发展最重要是体现“新”字,尤其是要打破惯性思维,不断改革,打破小利益的“金箍圈”,理顺机制,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要求,立足不同发展阶段和自身特点构建各具特色和高效运转的行政架构;坚持为人民服务,打造便捷开放的服务平台,强化政府统筹和引导职能,盯住加快发展和民生保障不动摇,出新招、出实招,通过发展解决阶段性矛盾。
但是,中国开发区机制改革缓慢、不深入,主要体现在:一方面,所设机构不断增多,人员不断增加,既不同于传统行政区的机构,也不同于大部门扁平化的高效机构,有些不规范的所谓创新机构,不利于政务通达高效;另一方面,激励机制不健全,甚至缺少激励机制。新区刚建立时人们可以靠激情工作,但要可持续发展就要有合理的激励机制,否则将出现懒政怠政,回到不断加人加机构的老路。
中国开发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与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尚未健全,区域产业结构不合理,特色优势产业有待培育。大部分开发区产业结构仍然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高耗能、产能过剩、同质化竞争依然困扰新区发展。创新是国家赋予开发区发展的重要使命,大多数开发区自主创新的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
有的开发区把创新驱动流于表面,口号喊得响,行动做得少,影响新旧动能转换,尤其是高新技术研发和转化能力不足严重制约发展后劲和整体竞争力。因此,开发区需要充分发挥自身平台,从优质特色产业切入,结合大数据分析,找准基点,努力破解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难题,不断完善产业链、强化创新链,积极探索新路子,形成自身核心竞争力。
中国开发区作为综合性改革创新平台,在面对深刻变化的国内外环境以及改革开放深入“无人区”时,应该勇立开放创新潮头,积极探索发展经验,闯出一条新路。但在具体实践中,部分开发区存在为创新而创新,为改革而改革的问题,不敢真正深入“无人区”,即使进入“无人区”也不敢有所作为。
此外,开发区对争各种国家级“牌子”很看重,而轻于实施,尤其是开拓性落实薄弱。往往在刚开始很重视,一旦遇到困难或者需要较长时间,就用“巧”劲匆忙收尾,有的甚至搁置。没有能够真正探索出有价值的实践路径。试错探索不够,管理者总是担心自己的“乌纱帽”,怕影响政绩。
构建新发展格局与中国开发区建设有何关系?中国开发区如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这就意味着,中国“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以及参与的国际循环要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这就要求我国更加重视国内大循环的效率和水平,改善我国生产要素质量和配置水平,增强科技自主创新,提升新动力,发展新模式,并且不断主动参与国际大循环,甚至引领某些产业、某些区域的国际大循环。建设中国开发区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本内涵是一致的,有利于提高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质量和水平。
国家级开发区要充分发挥区域创新的重要节点牵引作用,打破传统行政梗阻,进一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区域高质量发展。推动东部开发区按照市场导向原则,加强与中西部开发区的对口合作和交流,促进要素市场发展。探索异地孵化、飞地经济、伙伴开发区等多种合作机制,打通国内开发区主体循环的区域协同堵点,实现共建共链共赢的协同效果,夯实国内区域协同发展格局的大底盘,加快释放出国内超大规模市场的潜力。
鼓励以国家级开发区为主体整合或托管区位相邻、产业互补的省级开发区等,打造更多集中连片、协同互补、联合发展的创新共同体。支持符合条件的地区依托国家级开发区按相关规定程序申请设立综合保税区。支持国家级开发区跨区域配置创新要素,提升周边区域市场主体活力,深化区域经济和科技一体化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整合国家级开发区资源,打造新的自由贸易区,总结海南自由贸易港经验,在更高层次探索创新驱动发展新路径,夯实产业链,完善供应链。
面向未来发展和国际市场竞争,在符合国际规则和通行惯例的前提下,支持中国开发区通过共建海外创新中心、海外创业基地和国际合作开发区等方式建设区域开发中心,加强与国际创新产业高地联动发展,加快引进集聚国际高端创新资源,深度融入国际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推进有实力的中国开发区内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标准和规则制定,拓展新兴市场。鼓励中国开发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开发区合作,支持中国开发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人才交流、技术交流和跨境协作。
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既决定于增长潜力,也决定于挖掘这个潜力的关键抓手。实践证明,中国开发区就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抓手。
中国开发区从产业开发起步到产业集聚进而走向产城融合,既是中国开发区自身发展过程,更是中国开发区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新的历史定位。中国开发区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功的真实写照和最佳形象代言,其形成的经验弥足珍贵。中国开发区是中国影响力和软实力的金字招牌,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建设当中将会发挥重要的示范作用。中国开发区是中国国家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探索形成了发展中国家在较短时间内加快现代化步伐的有效形式。产业现代化是中国开发区的目标,是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更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实践证明,中国开发区是成功的发展战略,也是成功的发展模式,对发展中国家实现国家现代化尤其具有重大启示作用。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自十八大到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这十来年时间,世界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贸易保护、逆全球化、民粹主义兴起等外部环境不容乐观。同时,全世界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如火如荼,各国都在竞争创新制高点。中国开发区应化压力为动力,直面挑战,迎难而上,勇担高质量发展历史使命,深化改革体制机制。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扩大区域高水平开放,创新转型升级新路径,探索协调发展新模式,面向全球配置资源,建设生态栖居地。
中国开发区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意味着着力打通国内各开发区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各个环节,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首先以满足国内需求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坚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强调以国内经济循环为主并不意味着关门封闭,而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地联通、促进,建设中国驱动的循环主场。
一是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正在孕育,一些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呈现革命性突破先兆,脑科学、量子计算和材料基因组等前沿科技领域展现重大应用前景,多学科、多技术和多领域交叉融合创新趋势更加明显。尤其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材料科学等不同领域的新技术相互渗透、互为支撑,跨学科创新成果、颠覆性技术层出不穷,全球科技创业浪潮已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进入“硬科技”阶段,人工智能、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基因技术、空间技术等成为科技创新最前沿。
二是抓住产业变革的机遇。新技术突破加速带动产业变革,对世界经济结构和竞争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全球领先经济体纷纷实施创新发展战略或新经济培育计划,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和新模式不断涌现,跨界融合、平台化、生态化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世界经济正由工业经济进入新经济发展时期,人工智能、区块链、5G、量子通信、基因生命工程等成为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与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三是抓住新时代开放发展的机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迎来了开放发展新机遇。
四是继续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重新定义中国投资吸引力,有利于将外资群体转化为我国全球创新生态体系中新的力量。当前,主要依靠低成本生产要素的传统产业规模扩张模式已难以为继。新的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主要依靠在超大规模国家基础上形成的超大规模市场,超大规模市场具有拉动现代经济增长、促进专业化分工、虹吸生产要素和资源等基本功能和作用,可与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结合,成为推动重大技术进步和结构变迁的主要力量。
2022 年5 月9 日,安徽省合肥新站高新技术开发区,安徽巡鹰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员工在化成分容柜对磷酸铁锂电芯进行充放电,通过容量分选、性能筛选,探测合格产品。安徽巡鹰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研发的磷酸铁锂电池,主要工艺技术实现快速检测及分选系统搭建,除供应国内市场,还出口到东南亚、南亚国家。图/中新社
中国开发区要打造若干竞争力强的创新平台,瞄准国际前沿技术加强攻关,尤其要聚焦元宇宙、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新兴信息技术、绿色动能等“卡脖子”技术,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勇于在创新“无人区”有所作为。完善创新激励和成果保护机制,打造一批拥有知名品牌和核心知识产权的特色优势企业。积极吸纳和集聚数据、人才等创新要素,大力推进人工智能发展。不断完善特色优势产业链,加强研发投入强度。
在填补产业链关键环节、强化产业链、培育新兴产业链主导优势方面开拓创新,着力打造能力更强、创新更活跃的区域经济引擎。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推动创新链高效服务产业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实现创新成果快速转移转化并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接国际标准,遵循市场化原则,科学培育并紧密围绕主导产业,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培育新业态新模式,促进新旧动能顺畅转换,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在产业布局和具体实施过程中,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互为支撑,以实现科技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重大科技专项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相互推动。同时,应注重产业间纵向和横向的互动关系,构建紧密的区域经济循环链,辐射周边地区的高质量发展。要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在更深层次、更宽领域以更大力度推进全方位高水平开发。
中国开发区要扎实推进“刀刃向内”改革,精细分类、精准施策、动态统筹,聚焦机制改革,不断完善新机制,优化管理运营机制。运用数字化新平台,实施“规范建设运营管理”扁平化闭合措施。坚持大部门制、扁平化发展,定期评估绩效,确保机制高效,持续提升服务水平,持续释放效率红利。
要赋予国家级开发区相应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不断下放部分省级经济管理权限,持续夯实新区作为改革“桥头堡”的机制基础,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开展体现开发区特点的营商环境评价,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在深化“放管服”改革方面走在前列,建设“小政府大社会”,真正建成高效的服务型政府。开发区各级部门应着力构建改革容错机制,鼓励大胆试、大胆闯,避免让先行先试者独自承担“试错”成本,加快形成改革举措前后呼应、互相配合、上下互动的良性格局。要不断提升高素质人才在新区管理团队中的重要性,提升区域政策制定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合理性。不断厘清政治、经济、科技各职能部门定位,重视科技职能部门在新区机构中的核心作用,使创新驱动发展真正落到实处。
中国开发区要着重根据自身发展实际和区域定位增强特色产业承载能力,推动产业补链强链延链,发挥区域辐射带动作用,协调并集约节约利用资源,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努力探索新途径、创造新模式、形成新示范,为科技产业化发展贡献新智慧和新方案。
要从高效公共服务、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着手,不断增强开发区产业承载能力。既要着力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要,更要为企业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提升开发区产业和人口集聚能力。要完善开发区新型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促进开发区内各类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推进开发区对外联系的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开发区物流基础设施,完善交通运输网络,降低物流成本。率先建设包括5G 网络、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推进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合理布局教育、医疗、文化、旅游、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适当提高建设标准。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制定税收、财政、产业等方面政策时,要严格执行国家政策,避免造成非良性竞争。把生态环境质量逐年改善作为开发区发展的约束性要求,严把开发区环境准入条件,严格生态空间用途管制,统筹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关系。
中国开发区下一步发展,需要练好国内大循环内功,打破传统行政梗阻,从要素角度统筹好国内开发区之间差异化市场,向更深层次改革开放要生产力,同时加快“一带一路”沿线开发区统筹规划,培养国际区域节点市场,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坚持“点线面”多层级布局,夯实“一带一路”沿线开发区软硬件建设;重点建设海外开发区区域创新中心,反向促进国内区域开发区转型升级;统筹“走出去”和“引进来”,通过要素市场螺旋式流通,不断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