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关于科技馆科普研学资源整合的几点思考

2022-07-23 04:39张晓肖
科学导报 2022年43期
关键词:双减

关键词:山西科技馆;双减;研学资源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了“四个面向”的科技发展重大战略,发出了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伟大号召。2021年7月下旬,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发出一系列“严禁”令。义务教育学校正推进落实“双减”政策,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科技馆作为科普教育的重要场所,应当整合开发科普研学教育资源,在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助力“双减”落地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省科技馆是省城公益性基础设施的重点工程之一,是集科普展览、科教影视、科技培训、学术交流和天文观测多项功能为一体的重要科普场所。在这里,我们以不同既往的全新理念讲述科学,每个学生都能从中得到收获。

山西科技馆以“科技——探索与创造的智慧”为主题,并且围绕主题设“数学——认识世界的智慧——改造世界的智慧——走向未来的智慧”等分主题,主题性的科普展览,从根本上帮助观众和学生获得自然科学的整体形象、人性形象,从而能全面地理解科学以及科学与人文的关系。例如,沿着人类“认识世界的智慧”足迹,观众可以了解到人类探索“天、地、生”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认识过程中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科学发现——“哈勃定律导致人类宇宙观重大变革”“午城黄土揭开古气候秘密”“螺优雅地诠释了达尔文的进化论”,而这些重大的发现和发明,往往就是“学科的核心概念”,还包括“跨学科概念”。此外,这些重大科学发现背后的科学家的科学思想、精神、方法、态度(科学的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观)渗透在上述关系和过程中,影响着人们对它的认识。

山西科技馆的展览建设除了以上“主题性”这一特色之外,还有另一大特色便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空间。场馆设计之初就建筑本身设计建成了一个硕大展项;一走进大门,人们感官无法感知的微小振动、建筑物内部二氧化碳浓度、粉尘含量等,这些多达16项的参量信息都能在墙上展项“建筑物多参量物理化学环境监测系统”一览无余;硕大的穹幕影院的外壳是具有雕塑感的蓝色地球展项,不仅以其壮美给人们极大震撼,而且7个具有独立源头的文明发源地散落其间,把人引向了对极其遥远文明源头的追寻;导览入口是巨大的二维码墙体,使公众寻觅到了一条导览的新路径。

科技馆“润物细无声”的展示空间将学生带入一个无比广阔的科普天地,在这个天地中,一种无形的科普教育力量引领孩子们思考和想象,悄然无声得改变着孩子们的内心世界。

山西科技馆是集科普展览、科教影视、科技培训、学术交流和天文观测多项科普功能为一体、面向社会公众尤其是广大青少年积极开展科普展览教育及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科普场所。

这里建成了全国最先进的无缝拼接屏幕的穹幕影院和全国第一个XD动感影院,为观众免费播映《地外生命畅想曲》《生命的起源》《热带雨林里的昆虫》等18部特效电影,广大观众在欣赏精彩特效的同时,可以感受科技在影视的完美应用。

除此之外,山西省科技馆还定期举办“山西科学讲坛”科普讲座,努力搭建公众与专家学者面对面沟通的桥梁。自2002年4月开办以来,已成功举办800余场次,听众达200余万人次,受到广大公众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获得很好的社会效益。

科技馆建成了独具特色的天文观测台,在直径8米的圆顶内部设有口径400mm的施密特卡塞格林折反式天文望远镜,同时配备自动寻星系统,可高精度自动跟踪目标星体,是我省重要的天文科普基地。

多样性的科普资源为青少年研学旅行提供了自由的、开放的、有选择性的和多元的学习空间,不同的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形式去观察、体验和思考,从而实现个体学习经验的建构。

科技馆展品是开展基于实践的探究式学习最适合的教育载体,它具有历史性和科学性,具有互动性和体验性,因此在科技馆开展的基于展项的教育活动,是一种不同于学校的真实情境下思考与探索的学习活动,是引发研学学生学习和思考的重要方式。

围绕展品展项,可以开发一些列的探究性教育活动,例如,基于展项“轴承的演变”“车轮的历史”“发电机原理”“机械组合”“太阳能飞机”开发了教育活动《骑共享单车,解科学奥秘》,在车轮部分,学生可以体验“无与轮比”展项,体验滑动和滚动摩擦的区别;在传动部分,学生可以根据机械组合展项对比共享单车这样设计的优缺点;在供电系统部分,学生可以根据磁生电、发电机和太阳能等展项对比共享单车的设计优缺点,并亲自动手制作手摇发电机;在活动迁移部分,学生还可以利用共享单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同时留有思考,树立科学源于生活、科学为生活服务、绿色出行等观念。

动手实践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研学形式,科技馆基于课标开发了一些列动手实践的科学课程,建构起“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做中学、做中体验”的学习模式。

例如,机械师摇篮工作室课程《3D全息投影》就是基于课标内容“光及其应用”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设计的一次STEAM馆校结合课程,体现了物理学习与科技馆教育的深度融合和学习方式的变化。该课程以“自制‘3D全息投影’”为主题,以科技馆“纳米王子足球烯”展项为切入点,借助PPT和动手小制作讓学生动手在制作过程中知道全息投影技术的主要理论。

“科技馆在推动义务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中肩负着重要的示范和支撑作用。基于科学教育的目标,科技馆不应拒绝一切可以起到教育效果的展示手段和方式。”这其中不仅包括展品、教育活动、课程,还包括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数字科技馆等等资源。

科普大篷车是面向基层科普需要而推出的多功能科教专用车,以车载小型化科普展品(20~30件左右)和展板的形式,为县级以下的城镇社区、学校、从村特别是贫困边远地区提供科普服务,因具备激动灵活的特点,素有“科普轻骑兵”之称。该项目真正解决了科普研学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流动科技馆具备小型科技馆的基本展教功能,主要服务对象为当地没有实体科技馆的县级区域的公众,以“体验科学”为主题由50余件互动展品组成,并与科学表演、科学实验、科普影视等相结合,展览面积800平方米,可在当地体育馆或者会议中心之类的公共建筑内进行展出,中国流动科技馆科普资源有效弥补了科技馆建设和科普研学资源在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不平衡问题。

在科普研学方面,科技类博物馆因其自身所特有的丰富的科普资源(基地资源、活动和课程资源、流动科普资源)被誉为最佳的研学旅行基地,但是,当前我们科技馆研学旅行的发展仍需思考并解决以下问题题:

一是构建规范的研学认识系统。明晰“研”不同于“游”,“游学”侧重游览参观,而“研学”更侧重研究性学习,二者存在本质的区别。因此,制定的研学路线、整合的研学资源要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教育性。

二是建构综合的研学资源系统。综合的研学资源系统包括研学基地建设、课程和活动建设、导师队伍建设(包括志愿者队伍),为研学提供优质、专业的服务。

三是时刻拉紧安全的弦。时刻遵循“教育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协同旅行社、教育局等相关部门和组织共同保障研学人员的安全。制定科学有效的安全保障方案,探索建立行之有效的安全责任落实、事故处理、责任界定以及纠纷处理机制,确保研学活动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辛颖.研学旅行中,学习是怎样发生的[N].中国教育报,2018(10):011.

[2]罗燕燕,储德平,林霏阳,黄亚榕,卓秀钦. 博物馆研学旅行发展亟待攻克“五个关口”[N].中国旅游报.2018(10):003.

[3]王晓燕.研学旅行课程开发需科学设计、扎实推进[N].人民政协报.2018(8):011.

[4]刘亚迪.研学旅行: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思考、体验与创新[J].科普纵横,2020(7):36.

[5]宋一.贾樟柯电影的悲剧意识研究[D].吉林大学,2019.(作者单位:山西省科學技术馆 张晓肖)

猜你喜欢
双减
“双减”之下,教育投资急转弯
“双减”政策下,“宇宙补课中心”海淀黄庄“人去楼空”
落实“双减”需多方协力
落实“双减”工作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 深入推进“双减”工作
“双减”重构义务教育格局
“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