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油画传入中国,探寻本土化、民族化的中国油画成了当下中国艺术发展的重要目标。写意油画展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达,以画面的“写意性”为主要特色,传递出中国写意精神。不少女性油画家加入了写意油画的道路,本文以管朴学为主要代表人物,探析其一系列花卉静物作品的艺术特色和艺术思想。从女性视角出发,分析作品中展现出的管朴学对于色彩敏感的捕捉能力、富含诗意的精巧构图、爽朗而又细腻的情感表达。
关键词:写意;情感;女性意识;花卉
在思想文化加速变换的时代,创新一直是被不断提及的话题,艺术家们在绘画领域也需要“不忘初心,与时俱进”。中国当代写意油画的出现给了艺术家们更多表达的机会,提倡表现艺术家自身的艺术语言。管朴学所表现的静物写生是一种传统的题材,但在形式上却有创新,对其形式语言和艺术思想方面已有不少学者进行了研究,尽管如此,写意油画在当代仍然无法完全成为主流,对于这种意象的表达形式和中国写意精神如何相结合地去传达给大众,這需要从艺术家角度出发,感悟其思想情感与形式语言的关联。
一、研究背景
二十世纪以来,林风眠、吴冠中等少数艺术家在学习传统中提出了新的发展——中西融合。将中国画中的写意精神融入西方油画,从绘画语言上便打破了西方传统绘画固有的透视、技法,达到一种中国式的“神似”,特别是书法笔势的融入带给了画面写意的艺术效果。中国的写意精神一直从五代时期就开始萌芽,这种讲究“逸笔草草”“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思想引领了大部分的中国画坛,“写意”似乎也成了中国艺术的符号,由此,中国油画向“中西融合”的发展,意象形式的改变是必然的。发展至21世纪,现代艺术不断走向多元化,观念艺术、装置艺术等非架上艺术奋然崛起,对于“中西融合”艺术的探究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为再次唤起架上艺术的魅力,中国当代写意油画以其独特的“形式美”带着中国符号走向艺术舞台。
写意油画中的“写”讲究画面中用笔、布局、色彩的意境之美,正如中国画中所强调的形式准则“应物象形”“经营位置”“随类赋彩”,表现的是再现自然而不是摹写自然。而“意”则是画家自身的情感表达,为“逸气”,也是一种心境的传达,是“诗意”的境界。当景色与心境“情景交融”才构成油画的“写意性”。而女性通常有着比男性更细腻丰富的情感,以感性去体会、以理性来创作也成为女性画家自然而成的特点,面对其作品值得从多个视角去细细品味。
二、管朴学个人介绍
管朴学,1989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美术系,现任山东艺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当代写意油画研究院副秘书长。她在生活中喜爱描绘一些玻璃制品的瓶子以及花卉,也有小部分的风景写生,而花卉静物作品是她的代表系列,其中代表作品有《初秋》《谷雨》《四月》《冰荷花》《庭院》等。
管朴学画作在表现花卉时十分大胆、潇洒,重在表现花朵的生命力。她作品中时常运用大刀阔斧的笔触,并且与艳丽的色彩交相辉映,欣赏时有着酣畅淋漓的感受,让人完全沉浸在她变化莫测的色彩之中。正如她的个性一般豪爽、激情,她的色彩大多是非常靓丽的颜色,在用笔时也十分果断迅速,因此我们总能从一处笔触中看到多种色彩的重叠,有着很强的表现力。她也喜爱用一些色块来分割画面的布局,这是她对于物象自主的思考,把具象的物体简化分割成了概括的面,同时搭配她浓厚的笔触,刮刀的不同使用方法将色彩重叠在一起让作品有了独特的肌理感,也增强了画面的意境美。[1]她作品的激情还在于对点、线、面的画面构成,瓶子与背景都是大色块的概括,在表现花卉时更多地使用点的笔触,以及短促变化的线条勾勒了花和枝叶的造型,线条自由地游离于画面之中,作品有紧有松,展现了有韵味的节奏感。
三、“情景融合”——管朴学花卉作品的写意表达
静物画发展至今已经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从早期作为背景的点缀,到17世纪的北欧不断被重视与盛行,花卉题材逐渐成为当代绘画普遍表达的内容。但是随着艺术形式的创新与发展,表现花卉的形式语言不再局限于写实,当代意象静物花卉融入了画家对自然的热情,在表现语言上更加的张扬,点、线、面之间都营造出生命的活力。这也是吸收了中国画多方面的艺术精髓,在画面表达上遵循自己的内心,无论是在颜色、笔触、构图上,都诠释了花卉作为主体创作时画家主观的表达,“情景交融”构成了意象花卉作品的核心精神。
(一)色彩的绚烂之美
管朴学的作品在色彩上追求着纯粹的美感,她在用色上充分地吸收了马蒂斯的艺术思想,纯粹的红、纯粹的绿都是大自然本身带给人的直观感受,为表达花卉的生命力,运用如此直观的艺术语言更显活力。她的作品有着浓厚的感情色彩,有时作品中色彩对比是十分强烈的,给人的感受是生命的张力。在她的作品《春分》(图1)中,花卉的造型隐秘于浓烈的色彩之中,但是画家将花卉的色彩在纯度上做了提高,背景的色彩明度更高,花卉的蓝色、红色、白色看似是直接用纯色的颜料厚重堆在一起,最终视觉焦点仍然聚焦在主体物上。除开花卉之外,作品中这些透明的器皿也格外的亮眼,管朴学喜爱透明的器皿在整体画面中展现出来的神秘感,不同的色彩都会倒映其中,作品中器皿反射的色彩融合在一起,让这种自然的反光状态表现得十分真实。“她的作品没有明显的笔触,或淌或流、或洒或甩、或刀或笔,纵横反复挥洒自如,无不是创作的情绪使然,流露出对那些色块、形状、涂抹的原始的幸福感。”[2]在她的作品中花卉时常以意象的形式出现,无法直接地看到花卉具象的造型,但是色块之间的对比衬托仍能呈现出花卉的形态。范迪安院长曾为其展览编写前言时形容其艺术特色:“她以室内空间作为自己心理空间的驻守,尤其让花卉从朦胧而虚幻的背景中浮现出来,在留暗的背景中闪烁出花朵的光芒,形成在空间中回响的花语。”[3]因此管朴学的色彩是绚烂而感性的,人们能直观感受到的即是她热烈的个性,画面中常出现的一些跳脱的纯色,经过理性的思考处理得十分和谐,这都是她个人艺术语言的写意表达。
(二)构图的意境之美
意象的形式表达中色彩只是管朴学表达情感的语言之一,而如何让其画面做到既生动又不失和谐,则需要画家理性地思考画面布局与构图。中国古代美学对于构图有着独到的见解,不同于西方美学的精准透视法则,东方讲究的是气韵与意境,即是古代美学代表人物之一谢赫所提出的“经营位置”,画面的构图需要理性的二次思考来尽可能还原生动,而不是程序式的比例公式。就画面整体来看,管朴学的作品是把物体都简化为抽象的点、线、面,其间相互呼应、相辅相成,她有意地将物体形、色抽离,看似松动散乱,实则严丝合缝的处理。画家是把整体作为最终的表达主体,而不仅是个体的细节表达,以此来达到一种画面的“通融性”。[2]
《honey》是管朴学2018年创作的作品,整个场景充斥于温暖的阳光之中,画面以暖黄色调为主基调,无论是花朵、人物还是背景都进行了极端的删繁就简,仅仅利用几处线条来省略勾勒。远处背景的虚化,增强了块面的表现性,花朵也在背景中若隐若现,而花朵的造型仅仅是简单的小笔触,便凸显于背景中,在画面中形成了有意味的点。画家在画面里把物体有意的简约,隐藏起来使得画面营造出朦胧感,轮廓线条简约的游离于画面中,极富节奏和律动感,画面的构图与整体氛围就是她“寄情于景”的内心独白。
(三)情感的热烈之美
管朴学自身的情感便是感性,她常说自己很容易在作画时被一缕阳光、一句歌词或一个场景所打动,内心活跃的情感无法压制的需要用画笔抒发而出,绘画的情感对于她而言是画面的精神内核。唐代画家张璪曾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即是强调情景交融的绘画思想,作画时需要尊重自然,以自然客观为作画前提,但是一味地模仿自然时是无趣的,必须投入当下的情感与自然中,所表达的作品才有语言与灵魂。管朴学的作品《温暖的阳光》,其场景与题目如出一辙表现的都是阳光照耀下的房间,在我们驻足欣赏时,似乎从她的作品中感受到房间的静谧、阳光的温暖。花卉为房间的主体,阳光从背后的窗户照进,背景朦胧的处理,为画面营造了安静的氛围,而光照部分加强的高光,使得阳光透亮的感觉更加的真实。虽然背景是隐秘的处理,但是前景的花卉表现用的是松动的线条和笔触,在这有阳光的场景下显得更加充满生命力,此时画家定是处于一种十分放松和享受的心情来表现的。与之氛围相反的作品《节日》,画面采用热烈红色的背景,与蓝色的桌面形成强烈的对比,通过色彩烘托了节日的欢愉气氛,作品中几乎所有的物体都是大色块的概括,桌面散落的水果赋予了作品跳跃的节奏,点与面的结合构成了画面欢乐的情感基调。
四、结语
观察当代艺术的发展道路,不仅在艺术形式、艺术思想上有了多元化的表现,对于艺术的关注人群也同样更为开放,当代女性画家在社会思想的推动下不断地崛起,在藝术道路上展现了自己独特的艺术特色。女性画家不同于男性画家的地方在于她们个体的性格、情感、生活的感触,她们对于生活的感性与审美情趣都是有所不同的,感性的表达使得她们的作品更加充满活力。女性画家以花自喻,花不仅是纯粹的客体,也是自我情感的投射,以花来表达自我成了女性画家独特的审美意味。同时在追求意象艺术表达的当代,女性画家这般巧用情感态度来构成自我艺术语言的方式,给予写意油画新的思考,寄情于景、情景交融仍是艺术表达的前提。
作者简介:付雨柔(1998—),女,汉族,本科,研究方向为美术油画。
参考文献:
〔1〕恩存.“焰火”照澄明—管朴学的油画[J].美术观察,1999(04):19.
〔2〕毛岱宗.飞扬的心绪—管朴学的油画艺术特点[J].工会博览(艺苑版),2007(01):68-83.
〔3〕范迪安.意写悠悠——管朴学、李江峰油画展前言[J].油画艺术,2016(01):12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