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心理干预在病毒性脑炎伴精神症状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2-07-22 13:26周海英吴云英
中国医药导报 2022年18期
关键词:痉挛情况精神

周海英 吴云英 何 琴

1.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四川成都 610500;2.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四川成都 610500

病毒性脑炎(viral encephalitis,VE)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患者脑实质受损,受累神经丧失功能[1-2]。80%以上VE 患者伴有精神症状,表现为精神功能损伤和行为异常,在治疗过程中易发生意外事件,因此,临床护理过程中需寻求科学有效的护理方式帮助患者[3-4]。需求层次理论以患者不同时期需求为切入点,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及自我实现需要这5 个层次,以满足患者心理及生理方面的整体需要[5-6]。故本研究探究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心理干预在VE 伴精神症状患者中的应用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 年6 月至2020 年6 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VE 伴精神症状患者120 例,纳入标准:①符合VE 诊断标准[7],且经影像学证实;②患者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因其他原因导致的精神症状;②伴有其他脑部疾病;③存在全身性感染;④伴有重度感染。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符合世界医学协会制定的《赫尔辛基宣言》。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护理方法

两组护理人员均具有神经内科5 年以上相关经验,其中对照组护士文化程度:本科2 名,研究生4名;观察组护士文化程度:本科3 名,研究生3 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入院后向患者介绍病房环境、医院制度等相关情况,开展健康教育、饮食、药物指导、康复训练等。密切关注患者的体征变化、精神状态,对患者进行安全提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心理干预。包括①生理的需要:对病房环境、患者的饮食、用药等进行干预,保证患者基本的生理需求。②安全的需要:当兴奋性精神症状患者出现伤人毁物事件时,应分析原因,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及行为约束;而对于抑制性的患者应予以安慰、鼓励,并采用心理暗示等方式帮助患者。③爱与归属的需要:耐心倾听患者的叙述,开导患者乐观面对生活,并帮助患者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④尊重的需要:充分尊重患者,让家属多与其交流家中大小事情,鼓励患者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强患者的自信心。⑤自我实现的需要:出院前指导患者完成力所能及的自我护理,联系社会公益组织,帮助其解决工作问题。两组均干预6 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两组精神症状改善情况比较:干预后,观察患者精神症状情况[9],痊愈:精神症状完全消失,神志恢复正常;明显好转:精神症状明显改善,但偶尔存在胡言乱语的情况;无效:仍处于精神萎靡、情绪不稳定的状态。②两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比较:记录干预期间,两组不安全事件发生情况。③两组心理状况比较: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估,SAS 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 分,其中50≤SAS 标准分<60 分为轻度焦虑,60≤SAS 标准分<70 分为中度焦虑,≥70 分为重度焦虑。抑郁状态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10]评估,SDS 的临界分值为53 分,轻度抑郁:53~63 分,中度抑郁:>63~72 分,重度抑郁>72 分。④两组运动痉挛情况比较:干预前、后,采用Ashworth 痉挛量表(ASS)[11]评估患者运动痉挛情况,分为0、Ⅰ、Ⅱ、Ⅲ、Ⅳ级,级别越高说明痉挛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内比较应采用配对t 检验,组间采用独立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后精神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痊愈44 例,明显好转10 例,无效6 例,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痊愈34 例,明显好转11 例,无效15 例,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75,P=0.030)。

2.2 两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不安全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安全事件总发生率比较

2.3 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SAS、SD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两组SAS、SDS 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况比较(分,)

表3 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况比较(分,)

注 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

2.4 两组干预前后运动痉挛情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运动痉挛分级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两组运动痉挛情况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4。

表4 两组干预前后运动痉挛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VE 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一般为急性起病,临床表现为发烧、头痛、意识模糊等[12-16]。该病大部分患者伴有精神症状,在治疗及护理过程中存在跌倒、自杀等安全隐患,因此需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恢复[17-18]。马斯洛需要论分为5 个层次,旨在促进患者恢复[19]。本研究干预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5.00%,提示本研究方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马斯洛需要论的理论基础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反映了人类心理及行为活动的共同规律[20]。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心理干预强调以患者为中心,满足VE 患者生理需求及安全需求,使其生命安全得到保障,机体各症状得以改善[21-22]。

VE 伴精神症状患者因其神经系统存在一定障碍,其行为及语言功能受到影响,可能会出现各类风险事件[23-24]。本研究护理方式能够有效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对于兴奋性及抑制性精神症状患者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有效干预,从而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25]。VE 伴精神症状患者患病后大多存在不良情绪,本研究干预后,观察组SAS、SD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运动痉挛情况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提示本研究护理方式能够显著改善VE 伴精神症状的心理状态及其运动痉挛情况。本研究认为主要是通过一系列干预措施满足患者5 种层次需求,拉近护患关系,能促进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积极性,帮助患者肢体恢复[26-27]。同时采用语言沟通及心理暗示、鼓励患者积极参加活动等方式,使其适应社会生活节奏,满足患者心理及生理需求[28]。

综上所述,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心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VE 伴精神症状患者的精神状态、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改善其不良情绪,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猜你喜欢
痉挛情况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主谓一致”的十种情况
拿出精神
阴道痉挛应用手法按摩联合仿生物电刺激
新情况新举措
新情况新举措
根管治疗意外治愈面肌痉挛1例
特殊情况
头针加舌针联合推拿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痉挛型20例